试论PBL学习模式与高中历史教学的相互融合

来源 :启迪与智慧·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chkie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实现PBL学习模式与高中历史教学的有效融合,为学生创造探究学习的环境,通过学生对问题的自主探究,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逐渐提高高中生的历史水平,为实现高中历史教学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 PBL学习模式;高中;历史;融合
  PBL是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与传统以学科为基础的教学方法大有不同,PBL强调以学生的主动性为主,而不是以传统教学课堂中教师讲授为主。将学习与问题结合在一起,使学生通过问题探究,加深对问题的印象。通过对高中历史教学现状调查发现,课堂教学方式单一、教学效率低、学生对历史学习和问题探究兴趣不高,以及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消化历史知识,使得学生产生厌倦情绪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对高中历史教学质量形成了不利影响。实现PBL学习模式与高中历史教学的有效融合,为学生创造探究学习的环境,通过学生对问题的自主探究,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逐渐提高高中生的历史水平,为实现高中历史教学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创设问题情境
  高中历史教学任务繁重,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无法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对知识进行消化和理解,长此以往,学生对历史教学内容理解程度不深,对高中生历史水平提高会形成非常大的阻碍。PBL是一套设计教学情景的完整方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融入PBL学习模式,教师应该根据需要探究的问题,创设相应的问题情境,促使学生逐渐融入到问题情境中,对PBL学习模式形成足够的认识,为学生自主探究问题奠定坚实的基础。
  现以“古代中国政治制度”为例,某教师在备课阶段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分析之后,发现了一个疑问是郡县制是不是秦朝的创举,教师查阅相关资料之后,得出了不同的答案。课堂教学中,教师提问:“秦朝推行了什么制度”,学生回答:“官僚制度是三公九卿制,地方管理制度是郡县制”,教师继续提问:“秦朝推行郡县制有什么作用,在全国共设多少个郡”,学生根据教材内容总结观点:“秦朝推行的郡县制有利于国家统一,全国共设36个郡”,师生讨论的话题始终围绕“郡县制”这个话题,使得学生对郡县制产生了探究的欲望。教师与学生之间以问题的形式进行的互动,不仅使学生迅速融入到教学情景中,增强了学生对课堂教学的注意力,也在学生心中埋下了问题的‘种子’。
  由此可见,缺乏问题探究的情景,学生难以真正融入到课堂教学情景。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构建PBL教学模式,以问题探究的方式加深学生对历史教学知识的理解和印象,就需要在进行问题探究之前,根据探究问题,以及学生的兴趣点,创设出合适的教学情景,利用教学情景对学生形成吸引力,充分调动高中生学习历史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促使学生真正参与到历史问题探究活动中,不断提高高中生的历史水平。
  二、学生进入问题分析情境及分析问题
  著名学者陶行知曾说:“创造始于问题,有了问题才会思考,有了思考,才有解决问题的方法,才有找到独立思路的可能。”基于PBL教学模式下的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结合教学要求,为学生创设合适问题情景之后,需要高中生可以顺利进行问题分析情景,对问题展开探究。如何使学生顺利进入问题分析情景呢?
  现以“古代中国政治制度”为例,某教师将“探究郡县制是不是秦朝的创举”作为本章的探究问题,并且已经以师生互动的方式使学生顺利融入到问题情景。在课堂教学阶段,教师先提出这一探究主题“郡县制是不是秦朝的创举”,先利用投影仪展现了一段《史记·秦本纪》的节选片段,学生通过对资料的分析概括出观点:秦始皇的先祖已经在秦领土设郡县,又引导学生阅读了《中国政制史》,发现相同观点:郡县制在秦朝之前就已经存在。学生结合《史记·秦本纪》和《中国政制史》总结观点:虽然郡县制并非秦始皇创制,但作为封建社会地方管理体制是在秦朝开始推行的。
  由此可见,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对问题进行探究和论证,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掌握了更多教材中没有涉及到的历史知识,而且通过不断探究和论证,使得学生加深了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印象,有利于逐步提高高中生的历史水平。因此,高中历史教学中,以探究问题的方式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必须促使学生顺利进入问题分析情景,对探究问题进行不断的论证,从而实现高中历史教学的重要目标。
  三、评价反思,加深对问题的印象
  评价反思是关键性教学环节,一些历史教师在教学中往往忽视了这一环节,缺少这一环节,在一定程度上对提高高中历史教学质量形成了阻碍作用。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对于问题探究之后,需要学生进行评价和反思,不断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和印象,从而提高高中生的历史学习水平。
  再以“古代中国政治制度”中“探究郡县制是不是秦朝的创举”案例分析为例,通过学生不断的分析论证,得出观点:郡县制不是秦朝的创举,但在秦朝得到了大力推行。对于郡县制的评价,学生的观点为:秦朝推行郡县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止出现西周分封制,从而导致国家破裂解体,是封建制度和加强国家统一的必然结果。但是,推行分封制也存在一定的弊端。学生在评价反思阶段,加强对探究主题的评价和反思,从中领会问题探究的真正内涵。
  由此可见,PBL教学模式与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融合,在问题分析探究之后,需要加强对评价反思阶段的关注,由学生充分发表自己探究问题之后的观点和见解,有利于弥补知识漏洞,也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对逐步提高高中生历史学习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王柳宁.关于高中历史人物教学的几个问题[D].陕西师范大学 2015
  [2]钟华.高中历史教学传统美德教育的实践与应用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5
  [3]杨敏.高中历史探究式学习的实践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 2009
  [4]林爱华.高中历史学科校本教研的理论和实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 2008
  [5]翟洪玉.国际法视野下的高中历史教材滞后研究[D].聊城大学 2015
  [6]周丽.高中历史教学评价方法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5
其他文献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课堂教学必须要有预设。预设是预测与设计,是课前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理性的超时空的设想与安排,具有弹性和留白。预设并非是写—份详尽的教案,并非是在上课前对课堂的每一个环节都进行了“完美”的设计,进而形成完美的教案,然后在课堂上教师按部就班地将教案完美地演示出来,在这样的预设之下教师成为了编剧、导演、演员,同时他也强迫着学生成为了没有自由和选择的演员。这样的预设严重地限制了学生
【摘 要】 自从进行新课程改革以后,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模式就发生了重大的改变。很多教师开始突破传统教学模式、转变教学观念来有效地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开始增加,教师也开始重视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性、主动性的发挥。但是,由于现在小学数学互动式教学模式的实施时间较短,所以在某些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本文在研究和探讨小学数学互动式教学模式的同时,也对如何更好的利用小学数学互动式教学模式
从当前的初中生家庭背景来看:多为独生子女,虽然很多时候感觉很良好,但事实上不愿服输、性格怪癖,甚至少数初中生难以和其他同学完成一片,不管什么问题,都独自一个人解决。即使撞了南墙,也不愿服输或请求他人的帮忙,这都是缺乏合作意识的体现。在大的社会背景下,为了让其拥有良好的交际圈,适应社会发展节拍,必须培养初中生的合作意识与团队精神,这也是当下老师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引入接力赛跑不仅能
任务型教学法是吸收了以往多种教学法的优点而形成的,但它和其它的教学法并不排斥,是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一种强调“在做中学”(learning by doing)的语言教学方法,是交际教学法的发展。近年来,这种“用语言做事”(doing things with the language)的教学理论逐渐引入我国的基础英语课堂教学,是我国外语课程教学改革的一个走向。在我国,现在任务型教学法十分流行,大部
英国教育专家Jeremy Harmer说过一句话:“如果结构是语言的骨架,那么词汇就为语言提供了重要的器官和血肉。”由此来看,词汇在语言学习中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词汇的缺失将导致人们无法展开有效交际。而就小学英语教学现状来看,词汇教学是重难点,由于小学生在智力发育方面以及学习主动性方面有其特殊性,教师需要频繁调整教学方法和手段,耗费精力较大颇为头疼,且硬性教授以及过多灌输也会对以后学生英语学习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