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时代的大学生独立性、同质性强,对一切新鲜事物都有较强的向心力和好奇心,他们成为高校网络舆论的主体。网络舆论正在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改变着他们的学习、生活、交往方式。网络舆论是把双刃剑,及时正确的监督和引导尤为必要。本文对高校网络舆论的特点、引导、问题和意义做出一定阐述,对如何引导新时代高校网络舆论的正确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新媒体;大学生;网络舆论;引导
一、高校网络舆论的内涵及特征
1、网络舆论的内涵:所谓高校网络舆论,是指大学生网民对于自己所关心的话题,包括校园学习生活事件、校园管理服务现象、国内外公共事件、价值观念、意识形态等,以QQ、微信、微博、贴吧等网络媒介为载体,公开表达的具有一定冲击力、影响力和倾向性的意见或言论。
2、网络舆论的特征:高校网络舆论的主体为大学生,他们深受自身学历、阅历、年龄、心理、认知等因素的影响,在网络上表达意见、看法时,除了具有一般网络舆论的即时性、突发性、隐蔽性、集中性、从众性、随意性等特征外,还具有选择性、差异性、独立性、易变性,主要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价值观念方面,认同社会主流价值观,但价值取向日益多元,功利化倾向明显;政治思想方面,认同感增强,普遍乐观上进,但存在一些模糊观念;关注社会方面,关注多、激愤多,情绪化明显,缺乏理性思考;自我发展方面,求知、求新、求发展意识提高,但存在急功近利思想;人际关系方面,人际交往鸿沟加大,关系疏远,存在感情冷漠的现象。
二、网络舆论成为高校大学生的必需
1、大学生的网络舆论关注内容。高校是社会的重要构成部分,看似一切单纯简单,其实高校也存在较为复杂的事务。大学生思维活跃,是社会精英群体,一则网络新闻都有可能会激起他们强烈的反应。他们不仅靠网络来获取各种信息,还会积极参与到网络舆论中,内容涉及各个方面和领域,如本校内涉及到切身利益的教育、后勤问题,各类突发事件、社会热点问题,校园管理及有关大学生利益的问题,以及自己的爱好或是感兴趣的信息等。
2、网络舆论是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减压场所。大学生常常思想行为冲动,更容易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态度,对于他们来说,除了正常的日常表达之外,网络就成为他们进行信息交流的主要平台,在网络中,他们不仅可以通过文字来表达自己的情绪,还能通过照片、语音、视频等更加真实、生动地参与讨论。此外,新时代的大学生面临着大学扩招、就业难等现实状况,所以尽管社会环境和信息获取量上存在优势,但是压力却不比之前的大学生少。而网络则成为他们排解生活、学习等压力的场所。在网络中,他们观看电视电影、阅读书等,而且可以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这有助于缓解学习以及即将面对的就业压力。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因网络的随意性较强,致使一些发帖、跟帖或是语言表达方式与其身份不符。这是学校网络管理应该重视的问题。
三、高校网络舆论引导的必要性
高校网络舆论引导是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实现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必然途径。高校网络舆论的主体为高校师生,主要为大学生,他们是所谓的“天子骄子”,年轻且个性张扬,追求民主,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尚未完全成型,在一定的情况下自控能力不强,对事件缺乏全面的认知和判断,容易被表面现象所迷惑。因而高校网络舆论对大学生来说,一方面方便拓宽了大学生的知识面,有利于激发他们的创新精神,促进学生个体与社会的融合。另一方面对学生造成消极影响,使部分学生降低了责任感和约束感,道德意识差,价值取向歪曲。高校是大多社会思想、思潮的发源地与传播地,是思想最活跃场所之一。高校网络舆情关乎的不仅仅是高校的稳定与发展,更是直接影响到社会和国家的安定。高校网络舆论问题一旦处理不好,甚至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的舆情危机。大学生对新奇事物的敏感度和信息的关注度很强,同时,少数学生在网络上的不良舆论行为,例如发布不实信息、揭露他人隐私,对校园内外的事情发表激烈言论,都极易在高校网络环境内引起注意,随着这一舆论的蔓延,网络舆论在虚拟和现实中产生强烈互动,影响正常的校园教育和文化生活,损害校园的稳定局面,同时在社会造成恶劣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了解师生不断变动的思想、情绪、心态,更要致力于沟通思想、疏导矛盾,消除校园中的疑虑、困惑和不稳定因素,促进创造正确的校园言论氛围和民主和諧的校园文化,推动利于高校健康和谐发展,这是社会稳定的要求,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价值的体现。
四、加强对大学生网络舆论引导的策略
1、培养高校自己的意见领袖。高校应该按照自己的思想政治要求,发现和培养学校中的积极分子,使其成长为意见领袖,为其创造有利的环境,使其能够发出主流声音,掌握高校网络的话语权,保证爱国、拥党、爱校的思想占主导地位。使其成为思想教育工作者的有利合作者,不断开拓意识形态的影响力,在高校中弘扬正确的主旋律,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刻融入到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
2、建立健全高校网络舆论预警机制。网络舆情预警机制有利于高校领导及时把握和控制舆论的导向,一旦出现不良消息,可及时采取措施防止其扩散。高校网络管理部门应该做到早发现舆论,早向上级反馈,早做好应对方案。面对影响较大的网络舆论,一般可采取“堵、疏、移”的方式。堵是指及时删除舆论信息,不过这种方式极易导致大学生的逆反心理,使舆论以其他形式散布;疏是指对舆论进行正面引导,对错误的信息进行及时纠正,这种方式容易被大学生接受;移是指转移大学生的注意力,给舆论留出解决的缓冲时间。
3、让先进文化牢牢占据网络阵地。自媒体时代网络发展和传播是一把双刃剑,高校思想教育者不但要看到其缺点,也应该看到其优势,努力发掘其成为思想教育工作的主阵地,积极推进社会主业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文化占据并主导高校网络阵地,让社会主义价值观适应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运用网络传播规律和特点,把其打造成网络宣传、网络文化、网络服务、学生思想等集中地,用正面的声音和文化占领网络阵地。舆论攀升。
4、加强对大学生网络素养的培养。面对日益喧嚣的校园网络舆论,高校有责任承担起教育大学生理性上网、提高学生网络素养、规范学生网络舆论行为的任务。首先要将道德观念和法制观念传达给大学生,逐步培养他们正确的价值观及对社会的责任意识,严肃地使用网络。
5、多方配合,构建大学生新媒体舆情引导长效机制。网络舆情引导,仅仅依靠高校单方面的工作不可能达到理想的效果,需要借助政府、社会、家庭等多方面的力量;政府要做好网络信息的审查及监督,发挥其积极的引导作用;社会每个人都要加强自律,传播正面、正确的消息,不散布粗滥信息;家庭应营造正面的氛围,不谈论、散布负面新闻,不轻信网络上的谣言,给大学生提供相对干净的家庭环境。只有大家相互配合,大学生网络舆论才会朝正确的方向发展。
五、结语
总之,高校网络舆论引导和管理是一个全新的时代性课题。而分析新时代的特点,把握网络舆论的特征,才能真正实现对高校网络舆论的引导和管理。只有通过软硬环境的齐头并进,才能真正最终实现对高校网络舆论的有效引导和管理。
参考文献:
[1]康炜新.自媒体时代背景下新闻传播舆论引导能力提升策略探讨[J].媒体研究,2016.1.
[2]王柳梅.自媒体时代高校网络舆情危机管理研究[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6.5.
[3]冯云平.自媒体视阈下提升高校辅导员网络舆论引导能力探[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6.2.
关键词:新媒体;大学生;网络舆论;引导
一、高校网络舆论的内涵及特征
1、网络舆论的内涵:所谓高校网络舆论,是指大学生网民对于自己所关心的话题,包括校园学习生活事件、校园管理服务现象、国内外公共事件、价值观念、意识形态等,以QQ、微信、微博、贴吧等网络媒介为载体,公开表达的具有一定冲击力、影响力和倾向性的意见或言论。
2、网络舆论的特征:高校网络舆论的主体为大学生,他们深受自身学历、阅历、年龄、心理、认知等因素的影响,在网络上表达意见、看法时,除了具有一般网络舆论的即时性、突发性、隐蔽性、集中性、从众性、随意性等特征外,还具有选择性、差异性、独立性、易变性,主要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价值观念方面,认同社会主流价值观,但价值取向日益多元,功利化倾向明显;政治思想方面,认同感增强,普遍乐观上进,但存在一些模糊观念;关注社会方面,关注多、激愤多,情绪化明显,缺乏理性思考;自我发展方面,求知、求新、求发展意识提高,但存在急功近利思想;人际关系方面,人际交往鸿沟加大,关系疏远,存在感情冷漠的现象。
二、网络舆论成为高校大学生的必需
1、大学生的网络舆论关注内容。高校是社会的重要构成部分,看似一切单纯简单,其实高校也存在较为复杂的事务。大学生思维活跃,是社会精英群体,一则网络新闻都有可能会激起他们强烈的反应。他们不仅靠网络来获取各种信息,还会积极参与到网络舆论中,内容涉及各个方面和领域,如本校内涉及到切身利益的教育、后勤问题,各类突发事件、社会热点问题,校园管理及有关大学生利益的问题,以及自己的爱好或是感兴趣的信息等。
2、网络舆论是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减压场所。大学生常常思想行为冲动,更容易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态度,对于他们来说,除了正常的日常表达之外,网络就成为他们进行信息交流的主要平台,在网络中,他们不仅可以通过文字来表达自己的情绪,还能通过照片、语音、视频等更加真实、生动地参与讨论。此外,新时代的大学生面临着大学扩招、就业难等现实状况,所以尽管社会环境和信息获取量上存在优势,但是压力却不比之前的大学生少。而网络则成为他们排解生活、学习等压力的场所。在网络中,他们观看电视电影、阅读书等,而且可以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这有助于缓解学习以及即将面对的就业压力。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因网络的随意性较强,致使一些发帖、跟帖或是语言表达方式与其身份不符。这是学校网络管理应该重视的问题。
三、高校网络舆论引导的必要性
高校网络舆论引导是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实现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必然途径。高校网络舆论的主体为高校师生,主要为大学生,他们是所谓的“天子骄子”,年轻且个性张扬,追求民主,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尚未完全成型,在一定的情况下自控能力不强,对事件缺乏全面的认知和判断,容易被表面现象所迷惑。因而高校网络舆论对大学生来说,一方面方便拓宽了大学生的知识面,有利于激发他们的创新精神,促进学生个体与社会的融合。另一方面对学生造成消极影响,使部分学生降低了责任感和约束感,道德意识差,价值取向歪曲。高校是大多社会思想、思潮的发源地与传播地,是思想最活跃场所之一。高校网络舆情关乎的不仅仅是高校的稳定与发展,更是直接影响到社会和国家的安定。高校网络舆论问题一旦处理不好,甚至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的舆情危机。大学生对新奇事物的敏感度和信息的关注度很强,同时,少数学生在网络上的不良舆论行为,例如发布不实信息、揭露他人隐私,对校园内外的事情发表激烈言论,都极易在高校网络环境内引起注意,随着这一舆论的蔓延,网络舆论在虚拟和现实中产生强烈互动,影响正常的校园教育和文化生活,损害校园的稳定局面,同时在社会造成恶劣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了解师生不断变动的思想、情绪、心态,更要致力于沟通思想、疏导矛盾,消除校园中的疑虑、困惑和不稳定因素,促进创造正确的校园言论氛围和民主和諧的校园文化,推动利于高校健康和谐发展,这是社会稳定的要求,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价值的体现。
四、加强对大学生网络舆论引导的策略
1、培养高校自己的意见领袖。高校应该按照自己的思想政治要求,发现和培养学校中的积极分子,使其成长为意见领袖,为其创造有利的环境,使其能够发出主流声音,掌握高校网络的话语权,保证爱国、拥党、爱校的思想占主导地位。使其成为思想教育工作者的有利合作者,不断开拓意识形态的影响力,在高校中弘扬正确的主旋律,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刻融入到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
2、建立健全高校网络舆论预警机制。网络舆情预警机制有利于高校领导及时把握和控制舆论的导向,一旦出现不良消息,可及时采取措施防止其扩散。高校网络管理部门应该做到早发现舆论,早向上级反馈,早做好应对方案。面对影响较大的网络舆论,一般可采取“堵、疏、移”的方式。堵是指及时删除舆论信息,不过这种方式极易导致大学生的逆反心理,使舆论以其他形式散布;疏是指对舆论进行正面引导,对错误的信息进行及时纠正,这种方式容易被大学生接受;移是指转移大学生的注意力,给舆论留出解决的缓冲时间。
3、让先进文化牢牢占据网络阵地。自媒体时代网络发展和传播是一把双刃剑,高校思想教育者不但要看到其缺点,也应该看到其优势,努力发掘其成为思想教育工作的主阵地,积极推进社会主业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文化占据并主导高校网络阵地,让社会主义价值观适应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运用网络传播规律和特点,把其打造成网络宣传、网络文化、网络服务、学生思想等集中地,用正面的声音和文化占领网络阵地。舆论攀升。
4、加强对大学生网络素养的培养。面对日益喧嚣的校园网络舆论,高校有责任承担起教育大学生理性上网、提高学生网络素养、规范学生网络舆论行为的任务。首先要将道德观念和法制观念传达给大学生,逐步培养他们正确的价值观及对社会的责任意识,严肃地使用网络。
5、多方配合,构建大学生新媒体舆情引导长效机制。网络舆情引导,仅仅依靠高校单方面的工作不可能达到理想的效果,需要借助政府、社会、家庭等多方面的力量;政府要做好网络信息的审查及监督,发挥其积极的引导作用;社会每个人都要加强自律,传播正面、正确的消息,不散布粗滥信息;家庭应营造正面的氛围,不谈论、散布负面新闻,不轻信网络上的谣言,给大学生提供相对干净的家庭环境。只有大家相互配合,大学生网络舆论才会朝正确的方向发展。
五、结语
总之,高校网络舆论引导和管理是一个全新的时代性课题。而分析新时代的特点,把握网络舆论的特征,才能真正实现对高校网络舆论的引导和管理。只有通过软硬环境的齐头并进,才能真正最终实现对高校网络舆论的有效引导和管理。
参考文献:
[1]康炜新.自媒体时代背景下新闻传播舆论引导能力提升策略探讨[J].媒体研究,2016.1.
[2]王柳梅.自媒体时代高校网络舆情危机管理研究[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6.5.
[3]冯云平.自媒体视阈下提升高校辅导员网络舆论引导能力探[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