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感受体验,是一种心理反映。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积极向上的情感是学生奋发向上的不竭动力。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应十分注重对学生正向情感的引发与培养。
关键词:数学教学;积极情感;意义;作用;引导培养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1-1297(2013)01-0314-01
在新一轮数学改革中,如何大面积高质量的提高数学教学的效率与质量,我认为:加强对学生学习数学积极情感的培养是重要的课题之一。本文仅就此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一 培养积极的学习情感是现代教育的重要内容
情感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个人需要而产生的态度的体验,是人们复杂心理活动的一种反映。在现实生活中,它的内涵具有更广泛的意义,包括着人们极其多样的心理生活领域,我们称之为情感领域。
情感教育即情感领域的教育,它是教育者依据一定的教育教学要求,通过相应的教育教学活动,促使学生的情感领域发生积极的变化,产生新的情感,形成新的情感领域的过程。善于运用情感教育于数学教学之中,不仅是对数学教学工作更高层次的要求,也是当前数学素质教育的需要。
在传统的教学质量观中,知识教育或片面的能力教育占据了绝对中心,对于非理性的、非逻辑的情感因素未给予应有的重视,造成了种种缺陷,也对落实素质教育设置了很多障碍。因此,重新认识情感教育的地位和作用,是非常迫切而必要的。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一般都有两个心理过程:一是感觉——思维——知识的过程;二是情感——意志——性格的过程。智能的形成和发展是两个心理过程协调发展的结果,单纯强调某一个过程只会事倍功半。
数学教学也不例外,没有人的情感就没有(也不可能有)对数学学习的热爱及对数学真理的追求,而且从某种程度上说,数学科的教学由于其学科的原因,本身就有其枯燥乏味的一面,如果不注意情感的投入和趣味性的引入,势必让学生感到数学难学难懂,从而丧失学好数学的信心。毫不夸张地说,情感是数学教学中的润滑剂、催化剂。
二 培养积极数学学习情感的基本策略
学生学得苦,教师教得更苦,即使对应试教育也是相当不利的。情感教育的任务之一,就是要创设置宽松和谐的数学环境,使学生能够体会到数学的趣味性,通过师生的情感交流,达到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目的。
1.要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形成积极的情感体验。
如果学生对老师产生良好的情感,则一定会迁移到这位老师所教的学科中,形成一股积极的教育力量。因此,教师应当从思想、生活、学习上关心学生,了解他们在想什么,需要什么,有什么困难;了解他们的生活习性、学习特点和兴趣爱好,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
2.要引导学生保持稳定的学习情绪。
教学活动是认知过程与情意过程相互交织、相辅相成的一个过程,而兴趣和愉快的相互作用和互补更为学生的智力活动提供了最佳的情绪背景,它可以改变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情感活动的性质,变消极状态为积极状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果。培养兴趣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采取灵活多样的教法。比如:用创设情景法讲概念;用发现法、比较法讲性质、法则、公式或定理;用讲讲、练练或议论等方式上习题课或复习课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主动参与,生动活泼地学习;二是增强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在课堂上,结合教学,做一些投影片或教具,让学生看一看、画一画、做一做。目前已有不少学校装备了电脑教室,有大量的数学教学软件可以让课本上的图形动起来,用动态的方式使学生了解图象变换的全过程。甚至可以用交互的方式让学生动手自己设计和制作课件,其效果是传统教学方式无法比拟的。这样既使学生学到了知识,又增加了趣味,也提高了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
3.要注重激励引导。
心理学研究表明:表扬是引导学生行为习惯发展的最有效的手段。在课堂中,应经常恰当地使用“不错”、“很好”、“你怎样想到的”等赞誉之词,在提问和板演时,尽可能有针对性地为中下等学生提供表演的机会,对于他们的成功,不仅要表扬,而且还要引导全班同学对其进行鼓励,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产生愉快的情绪,从而升华为渴望继续学习的情感。
4.要用数学美内化学生追求美的的优良情感。
要充分利用数学中的美,数学中也有美。比如字母表示数字,文字语言简化为符号语言,体现了数学的简洁美;几何中五角星的美、黄金分割的美、圆形的美、图形对称和谐的美、推理论证严谨内在的美、解题方法新颖巧妙的美,数学公式的对称、统一美等等。
美育与智育德育是互相联系互相补充的。教学心理学和脑生理学的研究表明:智育和美育相结合,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相结合,能充分发挥人脑两个半球的功能,使其互相补充、相得益彰。培养学生用数学美的思想方法去解决问题,既能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又能启迪学生积极思维,发展他们的创造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实施美育只能借助对具体知识的解剖、揭示,引导学生去逐渐认识、理解,因此,数学美育只能是“润物细无声”式的渗透,通过耐心的启发,步步诱导,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去感受和領会。另外,数学美感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能指望在短期内收到明显的效果,而只能靠日积月累。因此,培养学生的美学素质,必须长期坚持,既要有长远的目标和计划,更要有顽强的毅力。教师要用自己对事业的追求精神去感染学生,引导学生的情感发展,对数学教学及学生的品质的形成、内化至关重要。虽然这种教师的情感引导是潜移默化的,但影响却是永恒的。
总之,情感教育在培养学生数学素质的过程中既有着重要的意义,又担负了相对独立的任务,因此,在实施新课程的进程中,我们必须将其作为重要的课题来研究与探索。
关键词:数学教学;积极情感;意义;作用;引导培养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1-1297(2013)01-0314-01
在新一轮数学改革中,如何大面积高质量的提高数学教学的效率与质量,我认为:加强对学生学习数学积极情感的培养是重要的课题之一。本文仅就此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一 培养积极的学习情感是现代教育的重要内容
情感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个人需要而产生的态度的体验,是人们复杂心理活动的一种反映。在现实生活中,它的内涵具有更广泛的意义,包括着人们极其多样的心理生活领域,我们称之为情感领域。
情感教育即情感领域的教育,它是教育者依据一定的教育教学要求,通过相应的教育教学活动,促使学生的情感领域发生积极的变化,产生新的情感,形成新的情感领域的过程。善于运用情感教育于数学教学之中,不仅是对数学教学工作更高层次的要求,也是当前数学素质教育的需要。
在传统的教学质量观中,知识教育或片面的能力教育占据了绝对中心,对于非理性的、非逻辑的情感因素未给予应有的重视,造成了种种缺陷,也对落实素质教育设置了很多障碍。因此,重新认识情感教育的地位和作用,是非常迫切而必要的。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一般都有两个心理过程:一是感觉——思维——知识的过程;二是情感——意志——性格的过程。智能的形成和发展是两个心理过程协调发展的结果,单纯强调某一个过程只会事倍功半。
数学教学也不例外,没有人的情感就没有(也不可能有)对数学学习的热爱及对数学真理的追求,而且从某种程度上说,数学科的教学由于其学科的原因,本身就有其枯燥乏味的一面,如果不注意情感的投入和趣味性的引入,势必让学生感到数学难学难懂,从而丧失学好数学的信心。毫不夸张地说,情感是数学教学中的润滑剂、催化剂。
二 培养积极数学学习情感的基本策略
学生学得苦,教师教得更苦,即使对应试教育也是相当不利的。情感教育的任务之一,就是要创设置宽松和谐的数学环境,使学生能够体会到数学的趣味性,通过师生的情感交流,达到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目的。
1.要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形成积极的情感体验。
如果学生对老师产生良好的情感,则一定会迁移到这位老师所教的学科中,形成一股积极的教育力量。因此,教师应当从思想、生活、学习上关心学生,了解他们在想什么,需要什么,有什么困难;了解他们的生活习性、学习特点和兴趣爱好,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
2.要引导学生保持稳定的学习情绪。
教学活动是认知过程与情意过程相互交织、相辅相成的一个过程,而兴趣和愉快的相互作用和互补更为学生的智力活动提供了最佳的情绪背景,它可以改变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情感活动的性质,变消极状态为积极状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果。培养兴趣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采取灵活多样的教法。比如:用创设情景法讲概念;用发现法、比较法讲性质、法则、公式或定理;用讲讲、练练或议论等方式上习题课或复习课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主动参与,生动活泼地学习;二是增强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在课堂上,结合教学,做一些投影片或教具,让学生看一看、画一画、做一做。目前已有不少学校装备了电脑教室,有大量的数学教学软件可以让课本上的图形动起来,用动态的方式使学生了解图象变换的全过程。甚至可以用交互的方式让学生动手自己设计和制作课件,其效果是传统教学方式无法比拟的。这样既使学生学到了知识,又增加了趣味,也提高了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
3.要注重激励引导。
心理学研究表明:表扬是引导学生行为习惯发展的最有效的手段。在课堂中,应经常恰当地使用“不错”、“很好”、“你怎样想到的”等赞誉之词,在提问和板演时,尽可能有针对性地为中下等学生提供表演的机会,对于他们的成功,不仅要表扬,而且还要引导全班同学对其进行鼓励,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产生愉快的情绪,从而升华为渴望继续学习的情感。
4.要用数学美内化学生追求美的的优良情感。
要充分利用数学中的美,数学中也有美。比如字母表示数字,文字语言简化为符号语言,体现了数学的简洁美;几何中五角星的美、黄金分割的美、圆形的美、图形对称和谐的美、推理论证严谨内在的美、解题方法新颖巧妙的美,数学公式的对称、统一美等等。
美育与智育德育是互相联系互相补充的。教学心理学和脑生理学的研究表明:智育和美育相结合,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相结合,能充分发挥人脑两个半球的功能,使其互相补充、相得益彰。培养学生用数学美的思想方法去解决问题,既能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又能启迪学生积极思维,发展他们的创造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实施美育只能借助对具体知识的解剖、揭示,引导学生去逐渐认识、理解,因此,数学美育只能是“润物细无声”式的渗透,通过耐心的启发,步步诱导,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去感受和領会。另外,数学美感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能指望在短期内收到明显的效果,而只能靠日积月累。因此,培养学生的美学素质,必须长期坚持,既要有长远的目标和计划,更要有顽强的毅力。教师要用自己对事业的追求精神去感染学生,引导学生的情感发展,对数学教学及学生的品质的形成、内化至关重要。虽然这种教师的情感引导是潜移默化的,但影响却是永恒的。
总之,情感教育在培养学生数学素质的过程中既有着重要的意义,又担负了相对独立的任务,因此,在实施新课程的进程中,我们必须将其作为重要的课题来研究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