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国际市场营销学作为一门市场营销专业的必修专业课,是以市场营销学的理论作为基础,指导企业进军国际市场的一门管理课程,应用双语教学是十分必要的。如何开展双语教学,中英文教学如何有效结合是摆在教师面前的一个课题。本文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和国内市场营销学教学研究经验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相应对策。
[关键词]双语教学 教学效果案例教学
《国际市场营销学》是我校最早开展双语教学的课程之一,但是几个学期下来,效果都不明显。原因有二:一是因为在该课程以前,学生已经系统学习了市场营销学原理,再开设一门基本原理很相似的国际市场营销学,总感觉在复习一样,确实难以激发他们的兴趣;二是因为英语基础不太好,对大部头的英文原著望而生畏,而作为一门选修课程,又没有考试的压力,逐渐地学生对该课程也就越来越不重视。但是,国际市场营销学是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专业课程,也是企业管理专业的一门重要选修课程,它是以市场营销学的理论作为基础,指导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一门管理类课程,其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这门课程主要是将营销学理论知识置于国际背景之下,了解国外的经济、政治、法律、文化等背景,双语教学是针对本课程的特点所采用的更为合理有效的方式方法。笔者在接手该课程后,在教学中采取很多改进,大大提高了双语教学的效果。
一、明确《国际市场营销学》双语教学的目标
一门课程要有效实施双语教学,首先要明确实施双语教学的目标。在双语教学中,尤其教学初期往往存在“翻译课文”、“专业术语”等误区,致使部分学生感到双语教学就是专业英语课,甚至从某种程度上等同于英语课,这就是教学目标不明而导致的本末倒置,也很容易让学生产生负面态度。
相对于“市场营销学”这一类的必修专业基础课程而言,“国际市场营销学”更具综合性,它不仅需要用到营销学的理论知识,而且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涉及国际贸易、商务谈判、客户关系管理等课程的知识,并且还需将这些知识置于国际背景之下,结合国外的经济、政治、法律、文化等情况。这意味着,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必须具备一定的查阅外文资料的外语知识及能力,具有换位思考的思维方式。因此,《国际市场营销学》目标是为了增强学生用英语来理解和表达国际营销业务的能力,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全面掌握国际营销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方法、运作流程等专业知识,着力培养学生的国际意识和国际交往能力,并为今后适应相关岗位的工作提供良好的基础。这是整个课程设计的前提基础,将指导教学全过程。笔者在开学初,总是开章明义,认真阐述双语教学的目标与意义,对扭转学生对双语教学的不利态度是非常有效的。
二、选用合适的外文教材,适当调整教学内容
一般来说,原版英文教材信息量大、数据翔实、图表案例丰富、语言纯正、表达生动、逻辑性强,而且印刷美观,符合学生的审美心理。但是考虑到教材的编写理念、内容安排、深度、涵盖范围、教材内容不完全适应中国国情以及教材的价格和课程学时数(本校国际市场营销学为32学时)等因素,经反复比较,笔者并未采用原版的教材授课,而是在综合了清华大学出版社外文影印版教材《国际市场营销学》、原版《全球营销》内容的基础上,自行开发了教学材料。笔者采用模块式教学,将整个课程内容划分为十个单元,每个单元再由案例、理论、探讨或者模拟、实习、调查等方式组成。每个章节的后面,笔者根据知识点的要求设计了大量习题,并在阅读了大量英文案例的前提条件下,精心开发了十个典型的教学案例供学生课后阅读,课堂中再共同分析与探讨,以此加强对学生的课后管理。
三、通过调查了解学生的英语水平,做到因材施教
《国际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一般安排在大三进行,这时学生已经学完了大学英语课程,具备了一定的英语的听说读写能力。但高校学生中英语水平有较大差异,有的学生已经顺利
通过了大学英语四级甚至六级考试,有的则还没有通过。即使在通过了英语四六级的学生中,英语听说能力也有很大差异。针对大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状况,在教学开始前,老师要通过问卷调查、当面测试等不同方式了解授课班级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做到心中有数,然后针对班级大多数学生的英语水平确定英语教学和汉语教学各自在课堂教学和整个课程中的比重,并选择合适的双语教学方法。同时在课堂教学中,英语的使用尽量做到语法简洁,词汇普通,让学生能充分理解授课内容,以便学生适应双语课堂教学。同时鼓励同学用英语提问或者回答问题,提交作业。使用英语回答问题或者提交作业的同学,除了给予口头的表扬外,在成绩上也给予优惠,从而在课程中形成一种良好的使用英语进行交流的环境。
我校本部学生的英文水平较好,笔者在课堂教学中,英文比重基本达到50%,并要求学生课前阅读英文材料,在课堂中直接使用英文回答问题,哪怕无法用完整的语句回答问题,也要求他们在涉及关键术语时一定使用英文,课后作业必须用英文作答。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逐渐适应了双语教学方法,学习兴趣也是逐渐提高了。
但是,我校城南学院的学生英文基础差,英文水平参差不齐,无法适应上述方式,笔者就采用第二种方法,教材中英结合,中文教材为主,英文教材为参考;理论教学部分采用中文教学,让学生完全理解教学内容;案例教学完全使用英文;课后作业鼓励学生采用英文表述;当开设了平行班时,笔者允许英文水平高的城南学生进入本部班级学习。采用这种方法既保证学生不至于因为英文水平差异而影响理论教学,也可以尽量训练学生的英文表达能力,
课堂教学中,要尽量避免中英文重复授课,抑制学生惰性的养成。如果中英文重复授课,很多英语基础不是特别好的学生会倾向于依赖老师讲解中文,而老师在讲英文的时候就会松懈下来,思想开小差;同时对于专心听讲英文的学生而言,重复讲述就像是在浪费时间。总的说来中英文重复授课不能取得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总之,在双语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充当好教学设计者、组织者和协调者,而且要充当好学生学习过程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这样才能改变以往纯中文教学的讲深、讲透、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将教材中新颖的、前沿的理论传授给学生,而且能将教材中贯穿始终的能力训练教给学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创新教学模式
双语教学的特殊性及其对学生的更高要求,也对我们的课堂教学提出了更多要求。在教学手段方面,应摒弃单一呆板的课堂授课方式,构建融课堂教学、多媒体教学、网上教学、电化教学为一体的多维立体的教学平台。
1.多媒体教学
与传统教学相比,多媒体教学手段其很多优势:(1)直观性能够突出重点,有助于概念的理解和方法的掌握,图文声像并茂,能多角度调动学生的情绪、注意力和兴趣;(2)动态性有利于反映概念及过程,能有效地突破教学难点;(3)交互性使学生有更多的参与,学习更为主动;(4)可重复性有利于教学中克服遗忘;(5)大信息量、大容量性节约了案例教学的空间和时间,显著提高了教学效率。
双语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将难以表述的理论或难度较大的课堂案例等采用动画、声音、视频等形式编制成计算机软件辅助讲解,使教学内容直观、趣味、多样,而且将多媒体课件发给学生可以引导他们进行自主的学习。合理运用多媒体进行授课,提高课堂效率,节省理论的讲授时间,才能有时间保证通过案例分析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对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要求内容简洁、精炼,并要求做到文字、图片和视频结合,尽量发挥多媒体教学设备的作用,避免其仅成为传统黑板板书的替代品。同时,也要发挥黑板的作用,一些要重点强调的概念或词汇,一些多媒体课件中没有的概念或需要扩展的知识,则利用黑板进行板书。
2.双语教学网络学习平台
另外,为了建立良好的学生自学环境,应构建双语教学网络学习平台,用于学生课前与课后的预习和复习,便于学生自主学习。通过运用这种多维立体的教学手段,有效地降低了双语教学的难度,对双语教学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在笔者任教的班级,都有网络邮箱或QQ联系,双语的教案、分析资料、习题答案、模拟试卷与案例分析源源不断发送过去,学生的疑难问题又一个个提出来,个别性的问题老师单独回答,共同性的问题一起探讨,将网络变成了我们的第二课堂,大大弥补了教学时间的不足。
3.新颖的教学方式
在教学方式上,应做到以下几点。
(1)突出互动性,采用案例教学形式。
为了进一步促进学生运用英语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采用案例教学是实现专业课双语教学目标的十分有效的办法。在双语教学中根据授课进度恰当实施案例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可以促进学生对某一特定学科知识点的理解与应用,教师通过对学生的指点、引导、启发思维,加强彼此之间的沟通,并在探索中解决问题。
《国际市场营销学》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课程,仅仅讲授知识点是远远不够的,必须通过案例教学,加强学生对相关业务流程的记忆,提高学生独立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在讲到目标市场时,教师提供一个相关案例,既可以让学生了解目标市场的含义又可以让学生认识到目标市场的科学确定的巨大利益。在讲到国际文化环境等章节时,教师可以通过提供现实中出现过的法律纠纷案例,让学生分组讨论,最后教师进行案例总结。
(2)分层次教学。
作为一般高校,双语教学难以一步到位。我们从教学实际出发,采取分层次和分阶段的由易到难的教学形式,从讲授专有名词、定义、定理、标题、小结用英文,到授课内容部分用英文、辅之以中文解释,逐步过渡到全英文的双语教学。
(3)增设小班专题课。提高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性,部分内容设专题实行小班上课。这样,有效地增加了学生与教师的会话,也符合双语教学语言性特点的要求。
(4)播放全英文影像资料。大多数原版教材都配有丰富的影像资料,适时播放全英文录像,可以让学生体验国外授课方式,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五、科学合理的双语教学评价与考核机制
与一般的教学评价机制不一样,双语教学的教学评价机制应有其特殊性。要建立一个全程监控的测评体系,对结果与过程测评并重,实施多指标评估体系,真实客观地反映学生综合素质、教学效果。在教师对学生成绩的考核上,根据课程内容形式要多样化,要从教学的角度理性地认识东西方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成绩考核的差异性,选择贴近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的考核方式,平时与期末成绩并重,书面与口头表达相结合,从而有效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与学习效果,实现双语教学的目标。笔者在教学中常用的考核方法有几种。
1.公开的课堂练习
去我们习惯做练习的形式基本上是教师布置—学生完成—教师逐个批改。这种封闭的形式,缺乏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师生之间的讨论,完成作业的过程非常单调、枯燥。有些学生就偷懒,有些则漫不经心,这样的学习态度会严重挫伤学生双语学习的积极性。我们尝试的另一种形式是,在学生完成作业的基础上,利用课上时间,随机抽几个人到黑板上演示自己的作业,老师领着全体同学一起改作业,分析习题,人人参与,人人有发言权,一起讨论每一道题应该怎样做。这样,每次做作业的时候,同学们有来自几个方面的参与动力:第一,我必须把作业做好,否则如果被抽到黑板上去做作业做不好的话,失去的不仅仅是分数,还有面子。第二,别人是怎样做这道题的?老师又是怎样分析的?为什么会这样?第三,原来画图表很容易,计算其实也不是太难,让我上去我也行。公开练习的最大好处是,形成一种大家研讨题目的氛围和习惯,在课堂上出现和发现一批思维敏捷、爱动脑筋的同学,他们发挥了示范的作用。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大家对到黑板上做作业习以为常,对解题方法纷纷发表意见,真正进入到细枝末节里去,对国际营销学产生深刻的兴趣。
2.辩论
辩论也是另一种考核形式。这种形式旨在刺激广泛多样的兴趣,让学生通过理论联系实际,把书本知识与社会现实联系起来思考。教师可以在其中穿针引线,激发学生积极思考。PK的结果与得分就记入学生的平时成绩。
3.考试
考试这个环节带有强制性,不管你对课程是否有兴趣,为了完成学业,取得文凭,你必须参加考试并通过考试。考试是强制培养兴趣的重要手段,既然采用双语教学,既然用中国经济为背景,强调实践与理论结合,既然强调平时学习与参与,就要坚持考试用能体现学生学习特点的试卷。
笔者不仅设计了大量的课后习题供学生参考,还有几份模拟试卷检验自己的学习情况,而最后的测试卷就产生于其中。这些试卷大都采用英文表述,答案也是用英文解释,这样,为了获得优异成绩,哪怕平时上课不认真,课后复习也必须认真,而无法准确理解答案的痛苦又回迫使学生不得不认真听讲,这样课堂教学与课后复习相结合,课后复习与期末成绩相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能力相结合,诱导学生学习逐渐转入良性循环。为了体现教学目标,试卷设计也经过了深思熟虑,英文比重上升,中文比重下降;实际分析题目比重上升,而单纯的记忆性题目比重下降。考核成绩中提高平时考核的比重,习题、讨论与专题小文章都计算进去,大大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这个考核标准和原则在开课之初就定下来,可以指引整个学习过程的大方向。通过一学期强制性培养兴趣,有许多同学已经产生了真正的兴趣,采用英文表述,用理论分析问题就会在班上蔚然成风。
参考文献:
1]任桂芳:双语教学初探[J].教育革新,2006(4).
[2]董宇欣:我国高校开展双语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5).
[3]张丽娟:我国高等院校双语教学师资建设问题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5).
[4]刘勇 左相国:国际市场营销学双语教学的必要性及对策研究[J].中国冶金教育,2007(2)
[关键词]双语教学 教学效果案例教学
《国际市场营销学》是我校最早开展双语教学的课程之一,但是几个学期下来,效果都不明显。原因有二:一是因为在该课程以前,学生已经系统学习了市场营销学原理,再开设一门基本原理很相似的国际市场营销学,总感觉在复习一样,确实难以激发他们的兴趣;二是因为英语基础不太好,对大部头的英文原著望而生畏,而作为一门选修课程,又没有考试的压力,逐渐地学生对该课程也就越来越不重视。但是,国际市场营销学是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专业课程,也是企业管理专业的一门重要选修课程,它是以市场营销学的理论作为基础,指导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一门管理类课程,其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这门课程主要是将营销学理论知识置于国际背景之下,了解国外的经济、政治、法律、文化等背景,双语教学是针对本课程的特点所采用的更为合理有效的方式方法。笔者在接手该课程后,在教学中采取很多改进,大大提高了双语教学的效果。
一、明确《国际市场营销学》双语教学的目标
一门课程要有效实施双语教学,首先要明确实施双语教学的目标。在双语教学中,尤其教学初期往往存在“翻译课文”、“专业术语”等误区,致使部分学生感到双语教学就是专业英语课,甚至从某种程度上等同于英语课,这就是教学目标不明而导致的本末倒置,也很容易让学生产生负面态度。
相对于“市场营销学”这一类的必修专业基础课程而言,“国际市场营销学”更具综合性,它不仅需要用到营销学的理论知识,而且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涉及国际贸易、商务谈判、客户关系管理等课程的知识,并且还需将这些知识置于国际背景之下,结合国外的经济、政治、法律、文化等情况。这意味着,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必须具备一定的查阅外文资料的外语知识及能力,具有换位思考的思维方式。因此,《国际市场营销学》目标是为了增强学生用英语来理解和表达国际营销业务的能力,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全面掌握国际营销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方法、运作流程等专业知识,着力培养学生的国际意识和国际交往能力,并为今后适应相关岗位的工作提供良好的基础。这是整个课程设计的前提基础,将指导教学全过程。笔者在开学初,总是开章明义,认真阐述双语教学的目标与意义,对扭转学生对双语教学的不利态度是非常有效的。
二、选用合适的外文教材,适当调整教学内容
一般来说,原版英文教材信息量大、数据翔实、图表案例丰富、语言纯正、表达生动、逻辑性强,而且印刷美观,符合学生的审美心理。但是考虑到教材的编写理念、内容安排、深度、涵盖范围、教材内容不完全适应中国国情以及教材的价格和课程学时数(本校国际市场营销学为32学时)等因素,经反复比较,笔者并未采用原版的教材授课,而是在综合了清华大学出版社外文影印版教材《国际市场营销学》、原版《全球营销》内容的基础上,自行开发了教学材料。笔者采用模块式教学,将整个课程内容划分为十个单元,每个单元再由案例、理论、探讨或者模拟、实习、调查等方式组成。每个章节的后面,笔者根据知识点的要求设计了大量习题,并在阅读了大量英文案例的前提条件下,精心开发了十个典型的教学案例供学生课后阅读,课堂中再共同分析与探讨,以此加强对学生的课后管理。
三、通过调查了解学生的英语水平,做到因材施教
《国际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一般安排在大三进行,这时学生已经学完了大学英语课程,具备了一定的英语的听说读写能力。但高校学生中英语水平有较大差异,有的学生已经顺利
通过了大学英语四级甚至六级考试,有的则还没有通过。即使在通过了英语四六级的学生中,英语听说能力也有很大差异。针对大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状况,在教学开始前,老师要通过问卷调查、当面测试等不同方式了解授课班级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做到心中有数,然后针对班级大多数学生的英语水平确定英语教学和汉语教学各自在课堂教学和整个课程中的比重,并选择合适的双语教学方法。同时在课堂教学中,英语的使用尽量做到语法简洁,词汇普通,让学生能充分理解授课内容,以便学生适应双语课堂教学。同时鼓励同学用英语提问或者回答问题,提交作业。使用英语回答问题或者提交作业的同学,除了给予口头的表扬外,在成绩上也给予优惠,从而在课程中形成一种良好的使用英语进行交流的环境。
我校本部学生的英文水平较好,笔者在课堂教学中,英文比重基本达到50%,并要求学生课前阅读英文材料,在课堂中直接使用英文回答问题,哪怕无法用完整的语句回答问题,也要求他们在涉及关键术语时一定使用英文,课后作业必须用英文作答。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逐渐适应了双语教学方法,学习兴趣也是逐渐提高了。
但是,我校城南学院的学生英文基础差,英文水平参差不齐,无法适应上述方式,笔者就采用第二种方法,教材中英结合,中文教材为主,英文教材为参考;理论教学部分采用中文教学,让学生完全理解教学内容;案例教学完全使用英文;课后作业鼓励学生采用英文表述;当开设了平行班时,笔者允许英文水平高的城南学生进入本部班级学习。采用这种方法既保证学生不至于因为英文水平差异而影响理论教学,也可以尽量训练学生的英文表达能力,
课堂教学中,要尽量避免中英文重复授课,抑制学生惰性的养成。如果中英文重复授课,很多英语基础不是特别好的学生会倾向于依赖老师讲解中文,而老师在讲英文的时候就会松懈下来,思想开小差;同时对于专心听讲英文的学生而言,重复讲述就像是在浪费时间。总的说来中英文重复授课不能取得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总之,在双语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充当好教学设计者、组织者和协调者,而且要充当好学生学习过程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这样才能改变以往纯中文教学的讲深、讲透、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将教材中新颖的、前沿的理论传授给学生,而且能将教材中贯穿始终的能力训练教给学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创新教学模式
双语教学的特殊性及其对学生的更高要求,也对我们的课堂教学提出了更多要求。在教学手段方面,应摒弃单一呆板的课堂授课方式,构建融课堂教学、多媒体教学、网上教学、电化教学为一体的多维立体的教学平台。
1.多媒体教学
与传统教学相比,多媒体教学手段其很多优势:(1)直观性能够突出重点,有助于概念的理解和方法的掌握,图文声像并茂,能多角度调动学生的情绪、注意力和兴趣;(2)动态性有利于反映概念及过程,能有效地突破教学难点;(3)交互性使学生有更多的参与,学习更为主动;(4)可重复性有利于教学中克服遗忘;(5)大信息量、大容量性节约了案例教学的空间和时间,显著提高了教学效率。
双语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将难以表述的理论或难度较大的课堂案例等采用动画、声音、视频等形式编制成计算机软件辅助讲解,使教学内容直观、趣味、多样,而且将多媒体课件发给学生可以引导他们进行自主的学习。合理运用多媒体进行授课,提高课堂效率,节省理论的讲授时间,才能有时间保证通过案例分析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对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要求内容简洁、精炼,并要求做到文字、图片和视频结合,尽量发挥多媒体教学设备的作用,避免其仅成为传统黑板板书的替代品。同时,也要发挥黑板的作用,一些要重点强调的概念或词汇,一些多媒体课件中没有的概念或需要扩展的知识,则利用黑板进行板书。
2.双语教学网络学习平台
另外,为了建立良好的学生自学环境,应构建双语教学网络学习平台,用于学生课前与课后的预习和复习,便于学生自主学习。通过运用这种多维立体的教学手段,有效地降低了双语教学的难度,对双语教学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在笔者任教的班级,都有网络邮箱或QQ联系,双语的教案、分析资料、习题答案、模拟试卷与案例分析源源不断发送过去,学生的疑难问题又一个个提出来,个别性的问题老师单独回答,共同性的问题一起探讨,将网络变成了我们的第二课堂,大大弥补了教学时间的不足。
3.新颖的教学方式
在教学方式上,应做到以下几点。
(1)突出互动性,采用案例教学形式。
为了进一步促进学生运用英语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采用案例教学是实现专业课双语教学目标的十分有效的办法。在双语教学中根据授课进度恰当实施案例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可以促进学生对某一特定学科知识点的理解与应用,教师通过对学生的指点、引导、启发思维,加强彼此之间的沟通,并在探索中解决问题。
《国际市场营销学》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课程,仅仅讲授知识点是远远不够的,必须通过案例教学,加强学生对相关业务流程的记忆,提高学生独立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在讲到目标市场时,教师提供一个相关案例,既可以让学生了解目标市场的含义又可以让学生认识到目标市场的科学确定的巨大利益。在讲到国际文化环境等章节时,教师可以通过提供现实中出现过的法律纠纷案例,让学生分组讨论,最后教师进行案例总结。
(2)分层次教学。
作为一般高校,双语教学难以一步到位。我们从教学实际出发,采取分层次和分阶段的由易到难的教学形式,从讲授专有名词、定义、定理、标题、小结用英文,到授课内容部分用英文、辅之以中文解释,逐步过渡到全英文的双语教学。
(3)增设小班专题课。提高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性,部分内容设专题实行小班上课。这样,有效地增加了学生与教师的会话,也符合双语教学语言性特点的要求。
(4)播放全英文影像资料。大多数原版教材都配有丰富的影像资料,适时播放全英文录像,可以让学生体验国外授课方式,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五、科学合理的双语教学评价与考核机制
与一般的教学评价机制不一样,双语教学的教学评价机制应有其特殊性。要建立一个全程监控的测评体系,对结果与过程测评并重,实施多指标评估体系,真实客观地反映学生综合素质、教学效果。在教师对学生成绩的考核上,根据课程内容形式要多样化,要从教学的角度理性地认识东西方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成绩考核的差异性,选择贴近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的考核方式,平时与期末成绩并重,书面与口头表达相结合,从而有效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与学习效果,实现双语教学的目标。笔者在教学中常用的考核方法有几种。
1.公开的课堂练习
去我们习惯做练习的形式基本上是教师布置—学生完成—教师逐个批改。这种封闭的形式,缺乏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师生之间的讨论,完成作业的过程非常单调、枯燥。有些学生就偷懒,有些则漫不经心,这样的学习态度会严重挫伤学生双语学习的积极性。我们尝试的另一种形式是,在学生完成作业的基础上,利用课上时间,随机抽几个人到黑板上演示自己的作业,老师领着全体同学一起改作业,分析习题,人人参与,人人有发言权,一起讨论每一道题应该怎样做。这样,每次做作业的时候,同学们有来自几个方面的参与动力:第一,我必须把作业做好,否则如果被抽到黑板上去做作业做不好的话,失去的不仅仅是分数,还有面子。第二,别人是怎样做这道题的?老师又是怎样分析的?为什么会这样?第三,原来画图表很容易,计算其实也不是太难,让我上去我也行。公开练习的最大好处是,形成一种大家研讨题目的氛围和习惯,在课堂上出现和发现一批思维敏捷、爱动脑筋的同学,他们发挥了示范的作用。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大家对到黑板上做作业习以为常,对解题方法纷纷发表意见,真正进入到细枝末节里去,对国际营销学产生深刻的兴趣。
2.辩论
辩论也是另一种考核形式。这种形式旨在刺激广泛多样的兴趣,让学生通过理论联系实际,把书本知识与社会现实联系起来思考。教师可以在其中穿针引线,激发学生积极思考。PK的结果与得分就记入学生的平时成绩。
3.考试
考试这个环节带有强制性,不管你对课程是否有兴趣,为了完成学业,取得文凭,你必须参加考试并通过考试。考试是强制培养兴趣的重要手段,既然采用双语教学,既然用中国经济为背景,强调实践与理论结合,既然强调平时学习与参与,就要坚持考试用能体现学生学习特点的试卷。
笔者不仅设计了大量的课后习题供学生参考,还有几份模拟试卷检验自己的学习情况,而最后的测试卷就产生于其中。这些试卷大都采用英文表述,答案也是用英文解释,这样,为了获得优异成绩,哪怕平时上课不认真,课后复习也必须认真,而无法准确理解答案的痛苦又回迫使学生不得不认真听讲,这样课堂教学与课后复习相结合,课后复习与期末成绩相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能力相结合,诱导学生学习逐渐转入良性循环。为了体现教学目标,试卷设计也经过了深思熟虑,英文比重上升,中文比重下降;实际分析题目比重上升,而单纯的记忆性题目比重下降。考核成绩中提高平时考核的比重,习题、讨论与专题小文章都计算进去,大大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这个考核标准和原则在开课之初就定下来,可以指引整个学习过程的大方向。通过一学期强制性培养兴趣,有许多同学已经产生了真正的兴趣,采用英文表述,用理论分析问题就会在班上蔚然成风。
参考文献:
1]任桂芳:双语教学初探[J].教育革新,2006(4).
[2]董宇欣:我国高校开展双语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5).
[3]张丽娟:我国高等院校双语教学师资建设问题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5).
[4]刘勇 左相国:国际市场营销学双语教学的必要性及对策研究[J].中国冶金教育,20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