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过医科,做了主持,出版书籍,收藏艺术,参演电影??在外人看来,已过“知天命”年纪的曹可凡,真正活出了生命的精彩。但他却依旧感到不满足,总是在不断尝试挑战新鲜的事。他笑称自己多少有些“不务正业”的嫌疑,可在我们看来,这个世界不正缺少太多对生活始终保持好奇心的人么!
“电影表演让我感受到更多的活力”
《财富堂》:最近您获得了中美电影节“最佳男配角”奖,当时是在什么契机下去参演这部电影的?
曹可凡:其实早在十年前,胡雪桦导演就和我约定好了合作这部电影。当时我正在主持“好男儿”节目,其中有一个环节是我在密室里拷问选手。正巧胡雪桦到现场来看到这一幕,觉得我挺适合他电影中“师爷”这个角色的,就邀请我了。但直到2014年,这部电影才正式开拍。
《财富堂》:您觉得这部戏对您最大的挑战是什么?
曹可凡:要演出人物的青年、中年和老年这三个年龄段,还是有一些难度的。尤其是老年时期,需要好好揣摩人物的心理才能把他演活。但好在整个团队,从导演到演员都是朋友,所以我还是感觉挺轻松的,气氛也很好。
《财富堂》:对于在《上海王》中和您演对手戏的演员,有些什么评价?
曹可凡:每个演员都有自己的演法。比如胡军的表演气场就很强大,有点类似舞台剧的表演方法,动作、音量都会很大;而余男则是好莱坞式的演法,表演幅度极微妙,我就算离她非常近也很难听清她的台词。因此和不同演员对戏时,就要适应他们的方法,好在可能因为我是主持人的缘故,适应起来还是很快的。可能就像李安所说的那样吧,拍电影需要一点street smart(街头智慧)。
《财富堂》:对于张艺谋和胡雪桦两位导演,您怎么看?
曹可凡:他们两位因为自己之前都演过戏,所以比较知道如何调教演员,尤其是新人。他们不会和你说什么表演技巧,只是让你从人性的角度去揣摩角色,这点对我们非专业演员来说是比较适用的。每个导演的方式也都不同,像陈凯歌就是要把演员所有的信心都全部打碎,让你跟着他的节奏走,那就要求演员有很强大的心理来承受。
《财富堂》:通过这两次尝试,有没有对表演上瘾?在未来会继续接拍各种电影吗?
曹可凡:我比较愿意去尝试之前没有做过的事,会觉得很好玩。表演是我近期很感兴趣的事,我希望未来在这方面能够有更多的实践机会。前不久我在王家卫的《摆渡人》中客串了一场戏,那也是一个挺有趣的经历。
用自己的方式记录下这个时代的文化历程
《财富堂》:每年书展中,您好像都会推出一本《可凡倾听》,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决定出版这一系列书籍的?
曹可凡:我从年轻的时候开始和老先生玩在一起,后来他们慢慢凋零了,我觉得很可惜,所以一直想要找机会把他们的经历、感悟记录下来。2004年我开设了《可凡倾听》,当时就觉得光有视频还不够,如果有文字的话就更好了,所以就有了出书的想法。现在已经陆续出到第十二本了,我希望通过这个节目,这一系列的书籍呈现出一幅属于文化人物的清明上河图,过个十年、二十年、甚至半个世纪后再回头来看,能够让后人看到文化在时代中的变迁。
《财富堂》:在《可凡倾听》节目中,您挑选嘉宾有什么标准吗?
曹可凡:经常关注的朋友可能会发现,各个行业,各个年龄段的人都有可能出现在我的节目和书中。我既采访过像黄永玉、冯其庸、吴冠中这类的老一辈艺术家,也会和类似胡歌、孙俪、霍建华这样的年轻演员交谈。因此可以说《可凡倾听》包含了各种雅俗文化,但我对节目有一个“八字方针”:“雅人俗做,俗人雅做”。意思就是,将从事高雅艺术的人做得通俗些,将从事通俗艺术的人做得精致典雅些,这样可以更好地剖析人物,也让观众更加容易接受。
《财富堂》:如今我们身处网络时代,年轻人都热衷于看手机,你如何看待传统文化的传承?
曹可凡:我也是天天都在看手机(大笑)。我觉得这是每一代人的习惯不同,每一代都有它的历史,我们没必要太过悲观。每一段时期,文化的形态都会发生改变,但还是会有传承。我就认识几个很年轻的90后,他们有很深厚的古典文学的底子,十几岁就开始写旧体诗了,写得很好,但他们平时也爱看手机,听八卦。所以我觉得还是会有这样一批人存在的,传统文化仍旧可以流传下去,只不过可能是我们没有遇见而已,所以不用太担心。
艺术一定能提升人的文化内涵
《财富堂》:除了民国时期的海派画作之外,您收藏过其他类型的作品吗?
曹可凡:之前受陈逸飞的影响,我买过一些油画。比如曾经有一次在他的陪同下,买过一件魏景山的画。陈逸飞会建议我买什么,并告诉我原因,这对于对西画不太了解的我来说,会好很多,也算是一种学习吧。我还曾经买过一张罗中立的小幅画作。
《财富堂》:您和黄永玉私交甚好,老先生曾赠送给您什么有意义的作品吗?
曹可凡:他第一次赠画给我,是我刚結婚的时候,他画了一幅《双荷图》。后来有一次他专门请我去他在凤凰的家中,为我画了一张肖像。最有意思的是,今年儿童节的时候,我在微信朋友圈上传了一些自己小时候的照片,两个小时候之后,黄老的儿子就发了一张图给我,说是老爷子看到我的其中一张照片,觉得很可爱,就立马动笔用漫画的形式创作了一番。我当时收到这件作品时,真的很感动。 《财富堂》:您平时收藏的渠道有哪些?
曹可凡:我基本都是从画廊、拍卖行那里购买的,比较正规也安全。不过我从2012年后就不太拍畫了,一来是因为现在市场价格都比较高;而且竞价者和过去也都不一样了,很多基金会、机构等都加入进来,他们都不用“肉里分”在搏,那样竞争就变得很离谱,所以我慢慢也就不参与了。
《财富堂》:您收藏了那么多画,自己平时会画画吗?
曹可凡:我从来不画,因为知道自己永远达不到那种专业的要求,所以就没有去尝试。很多人画画都像是玩票一样,这在我看来是很不好的,我做任何事都希望秉持着专业的态度和要求,如果做不到那就索性不要去开始。
《财富堂》:从您的朋友圈中,看到您的儿子经常会画画,您是有意培养他往艺术道路发展吗?
曹可凡:我从来没有刻意去培养过他,都是他自己的兴趣爱好,我现在也没有找老师来指导他,就让他自己拿些作品去临摹。我觉得对于孩子的培养还是要以趣味为主,现在去框定他的未来还为时尚早,只要他喜欢的,我都愿意让他去尝试。
《财富堂》:平时您会去参观博物馆,美术馆吗?
曹可凡:当然,我是一个很喜欢逛博物馆的人。我最近去洛杉矶工作,但还是抽了半天时间去了盖蒂美术馆,挑了其中的几个场馆参观。我觉得现在好的展览实在太少了,所以有好的我都会去看。像之前在上海的毕加索、莫奈展览,我都是带着儿子一起去的,还让他在里面临摹了莫奈的作品。上次去蓬皮杜艺术中心,我也有带他去看,但那次时间太紧了,就随便逛了逛,前几天他要求我再带他去看一次,因为之前没看够。多去博物馆美术馆看展,对孩子的艺术熏陶也很大。
《财富堂》:现在影视圈有越来越多的名人开始学习艺术,对这个现象您怎么看待?
曹可凡:我觉得画画、写字这件事,如果要学,就一定要认真对待,从基本功开始。这点我很欣赏孙俪,她之前和我说想要学写篆书隶书,我就帮她找了童衍方老师,她很有天赋,第一次写就临摹得很像了。后来没过多久她要去拍戏,就把文房四宝都带着,拍戏间隙就继续练习。我觉得学习本身就是一件很私人的事,要很纯粹地为了兴趣和爱好去学,而不要为了别的什么目的。
《财富堂》:您觉得多年的艺术熏陶,对您的事业和人生有什么帮助吗?
曹可凡:我觉得更多的是心灵上的感悟吧,是那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会让你对人生看得更通透。我其实是一个悲观的乐观主义者,所谓悲观是指对于终极方向,因为毕竟人的寿数有限,再伟大的人最终还是会归于尘土,但在这个过程中我始终保持着乐观的心态,我觉得这个世界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坏。我在过去也曾无数次身陷逆境,被命运绊倒,但把这些都看作是生活所赐予的新的转机,关键看怎么去处理它。我通常的做法是,爬起来,掸去身上的灰尘,继续大踏步地往前走,对过去的失败没有一丝执念。因为唯有重新开始,才能收获更大的光明。
“电影表演让我感受到更多的活力”
《财富堂》:最近您获得了中美电影节“最佳男配角”奖,当时是在什么契机下去参演这部电影的?
曹可凡:其实早在十年前,胡雪桦导演就和我约定好了合作这部电影。当时我正在主持“好男儿”节目,其中有一个环节是我在密室里拷问选手。正巧胡雪桦到现场来看到这一幕,觉得我挺适合他电影中“师爷”这个角色的,就邀请我了。但直到2014年,这部电影才正式开拍。
《财富堂》:您觉得这部戏对您最大的挑战是什么?
曹可凡:要演出人物的青年、中年和老年这三个年龄段,还是有一些难度的。尤其是老年时期,需要好好揣摩人物的心理才能把他演活。但好在整个团队,从导演到演员都是朋友,所以我还是感觉挺轻松的,气氛也很好。
《财富堂》:对于在《上海王》中和您演对手戏的演员,有些什么评价?
曹可凡:每个演员都有自己的演法。比如胡军的表演气场就很强大,有点类似舞台剧的表演方法,动作、音量都会很大;而余男则是好莱坞式的演法,表演幅度极微妙,我就算离她非常近也很难听清她的台词。因此和不同演员对戏时,就要适应他们的方法,好在可能因为我是主持人的缘故,适应起来还是很快的。可能就像李安所说的那样吧,拍电影需要一点street smart(街头智慧)。
《财富堂》:对于张艺谋和胡雪桦两位导演,您怎么看?
曹可凡:他们两位因为自己之前都演过戏,所以比较知道如何调教演员,尤其是新人。他们不会和你说什么表演技巧,只是让你从人性的角度去揣摩角色,这点对我们非专业演员来说是比较适用的。每个导演的方式也都不同,像陈凯歌就是要把演员所有的信心都全部打碎,让你跟着他的节奏走,那就要求演员有很强大的心理来承受。
《财富堂》:通过这两次尝试,有没有对表演上瘾?在未来会继续接拍各种电影吗?
曹可凡:我比较愿意去尝试之前没有做过的事,会觉得很好玩。表演是我近期很感兴趣的事,我希望未来在这方面能够有更多的实践机会。前不久我在王家卫的《摆渡人》中客串了一场戏,那也是一个挺有趣的经历。
用自己的方式记录下这个时代的文化历程
《财富堂》:每年书展中,您好像都会推出一本《可凡倾听》,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决定出版这一系列书籍的?
曹可凡:我从年轻的时候开始和老先生玩在一起,后来他们慢慢凋零了,我觉得很可惜,所以一直想要找机会把他们的经历、感悟记录下来。2004年我开设了《可凡倾听》,当时就觉得光有视频还不够,如果有文字的话就更好了,所以就有了出书的想法。现在已经陆续出到第十二本了,我希望通过这个节目,这一系列的书籍呈现出一幅属于文化人物的清明上河图,过个十年、二十年、甚至半个世纪后再回头来看,能够让后人看到文化在时代中的变迁。
《财富堂》:在《可凡倾听》节目中,您挑选嘉宾有什么标准吗?
曹可凡:经常关注的朋友可能会发现,各个行业,各个年龄段的人都有可能出现在我的节目和书中。我既采访过像黄永玉、冯其庸、吴冠中这类的老一辈艺术家,也会和类似胡歌、孙俪、霍建华这样的年轻演员交谈。因此可以说《可凡倾听》包含了各种雅俗文化,但我对节目有一个“八字方针”:“雅人俗做,俗人雅做”。意思就是,将从事高雅艺术的人做得通俗些,将从事通俗艺术的人做得精致典雅些,这样可以更好地剖析人物,也让观众更加容易接受。
《财富堂》:如今我们身处网络时代,年轻人都热衷于看手机,你如何看待传统文化的传承?
曹可凡:我也是天天都在看手机(大笑)。我觉得这是每一代人的习惯不同,每一代都有它的历史,我们没必要太过悲观。每一段时期,文化的形态都会发生改变,但还是会有传承。我就认识几个很年轻的90后,他们有很深厚的古典文学的底子,十几岁就开始写旧体诗了,写得很好,但他们平时也爱看手机,听八卦。所以我觉得还是会有这样一批人存在的,传统文化仍旧可以流传下去,只不过可能是我们没有遇见而已,所以不用太担心。
艺术一定能提升人的文化内涵
《财富堂》:除了民国时期的海派画作之外,您收藏过其他类型的作品吗?
曹可凡:之前受陈逸飞的影响,我买过一些油画。比如曾经有一次在他的陪同下,买过一件魏景山的画。陈逸飞会建议我买什么,并告诉我原因,这对于对西画不太了解的我来说,会好很多,也算是一种学习吧。我还曾经买过一张罗中立的小幅画作。
《财富堂》:您和黄永玉私交甚好,老先生曾赠送给您什么有意义的作品吗?
曹可凡:他第一次赠画给我,是我刚結婚的时候,他画了一幅《双荷图》。后来有一次他专门请我去他在凤凰的家中,为我画了一张肖像。最有意思的是,今年儿童节的时候,我在微信朋友圈上传了一些自己小时候的照片,两个小时候之后,黄老的儿子就发了一张图给我,说是老爷子看到我的其中一张照片,觉得很可爱,就立马动笔用漫画的形式创作了一番。我当时收到这件作品时,真的很感动。 《财富堂》:您平时收藏的渠道有哪些?
曹可凡:我基本都是从画廊、拍卖行那里购买的,比较正规也安全。不过我从2012年后就不太拍畫了,一来是因为现在市场价格都比较高;而且竞价者和过去也都不一样了,很多基金会、机构等都加入进来,他们都不用“肉里分”在搏,那样竞争就变得很离谱,所以我慢慢也就不参与了。
《财富堂》:您收藏了那么多画,自己平时会画画吗?
曹可凡:我从来不画,因为知道自己永远达不到那种专业的要求,所以就没有去尝试。很多人画画都像是玩票一样,这在我看来是很不好的,我做任何事都希望秉持着专业的态度和要求,如果做不到那就索性不要去开始。
《财富堂》:从您的朋友圈中,看到您的儿子经常会画画,您是有意培养他往艺术道路发展吗?
曹可凡:我从来没有刻意去培养过他,都是他自己的兴趣爱好,我现在也没有找老师来指导他,就让他自己拿些作品去临摹。我觉得对于孩子的培养还是要以趣味为主,现在去框定他的未来还为时尚早,只要他喜欢的,我都愿意让他去尝试。
《财富堂》:平时您会去参观博物馆,美术馆吗?
曹可凡:当然,我是一个很喜欢逛博物馆的人。我最近去洛杉矶工作,但还是抽了半天时间去了盖蒂美术馆,挑了其中的几个场馆参观。我觉得现在好的展览实在太少了,所以有好的我都会去看。像之前在上海的毕加索、莫奈展览,我都是带着儿子一起去的,还让他在里面临摹了莫奈的作品。上次去蓬皮杜艺术中心,我也有带他去看,但那次时间太紧了,就随便逛了逛,前几天他要求我再带他去看一次,因为之前没看够。多去博物馆美术馆看展,对孩子的艺术熏陶也很大。
《财富堂》:现在影视圈有越来越多的名人开始学习艺术,对这个现象您怎么看待?
曹可凡:我觉得画画、写字这件事,如果要学,就一定要认真对待,从基本功开始。这点我很欣赏孙俪,她之前和我说想要学写篆书隶书,我就帮她找了童衍方老师,她很有天赋,第一次写就临摹得很像了。后来没过多久她要去拍戏,就把文房四宝都带着,拍戏间隙就继续练习。我觉得学习本身就是一件很私人的事,要很纯粹地为了兴趣和爱好去学,而不要为了别的什么目的。
《财富堂》:您觉得多年的艺术熏陶,对您的事业和人生有什么帮助吗?
曹可凡:我觉得更多的是心灵上的感悟吧,是那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会让你对人生看得更通透。我其实是一个悲观的乐观主义者,所谓悲观是指对于终极方向,因为毕竟人的寿数有限,再伟大的人最终还是会归于尘土,但在这个过程中我始终保持着乐观的心态,我觉得这个世界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坏。我在过去也曾无数次身陷逆境,被命运绊倒,但把这些都看作是生活所赐予的新的转机,关键看怎么去处理它。我通常的做法是,爬起来,掸去身上的灰尘,继续大踏步地往前走,对过去的失败没有一丝执念。因为唯有重新开始,才能收获更大的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