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重视学生身心特点,注重学生的个性培养,是素质教育最基本的要求。
以培养学生写作能力为主的作文教学是形成学生世界观和培养学生个性的有效手段之一。从学生的个性培养这一角度出发,教师在指导写作时不要设下多种框框去束缚学生的思想。教师的责任在于同学生一起分析作文的写作要求,研究不同的写作方案,鼓励学生运用初步形成的写作能力表现自己的真情实感。写作训练主要采用内容不拘、体裁不拘、篇幅不拘的自由式作文。具体做法是:
一、选好范文,指导模仿
范文可以形象地告诉学生某一篇作文该写什么和怎么写,这样做比任何解释都来得清楚。许多有名的作家和诗人都经过模仿阶段。大诗人莱蒙托夫青少年时期写的诗中,许多就是普希金诗句的简单改写,但是这种模仿并不影响他在十四五岁就写出许多别具一格、令人惊讶的抒情短诗。
运用范文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一点写作技巧和语言,更重要的是激發学生的独创精神。当然,范文的选择是具有讲究的。范文题目可以和学生作文题目相类似,但不能相同。应尽可能把学生作文当范文,因为这些作文无论在写作方法还是语言上都使学生感到亲切。同时对作家的范文不能只提供一篇,要多提供几篇,使学生了解同一现象,作家对人的描写是千差万别的。因为每个作家都有自己观察世界的方法,有自己的风格和语言。这样就能启发学生进行独立思考,一旦学生的独创精神被激发,他们的积极性是很高的。教师会惊讶的发现,学生几十双眼睛,观察到了教师观察不到的东西,学生几十个头脑,想到了教师想不到的问题,甚至还会创造不少“奇迹”。
二、设置口头作文课,坚持从说到写的训练
传统的作文教学往往忽视口头作文这一环节。事实上,思维和语言是写作训练的重要因素。思维决定语言,学生的作文要经过自己的脑子认真思考和充分认识后才能完成。学生必须拥有与作文有关的感性表象和知识材料,然后通过思考,概括出所要写的中心思想,再依据它选取所要写的内容,进而确定这些内容间的逻辑关系、先后次序和层次,最后用准确的、生动的语言表达出来。
口头作文的好处在于使学生的思维少受限制。在一定限制内有个自由发挥的余地,能增强学生的自我意识。因此,让学生进行目标明确、层次分明的口头作文训练,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充满自信、勇于尝试的个性特征。
三、挑选学生最关注的或最感兴趣的话题作为作文题
学生之所以谈文色变,视写作为苦差,问题就在于教师往往出些与学生生活体验相距甚远的成人化题目。
要消除学生害怕和厌倦作文的心理,就要让学生写与自己生活经验有关和自己感兴趣的题材。命题应不限于文体和形式,要让学生心情舒畅、信心十足地进行作文,在写真写实的基础上自由发挥。命题也可以考虑采用易引导学生写出各种不同内容或能引起争论的题目。
美国的作文教学就注重学生在实际运用语言表达前,首先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不去触及内心世界,就不会写出有独创性的文章。
四、采用启发式的作文指导
作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指导学生掌握自由写作的本领,启发式指导能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挥,好的作文就应是观点新、角度新、材料新、构思巧。教师要多为学生创造自己写作的机会并给予适当指导。
对于同一个作文题目,学生愿意怎么写,写什么,应该由学生自己决定,不能强求一律,更不能以所谓的标准去限制学生。
作文同其他作业相比,它所要求的智力活动无疑要复杂得多。教师的启发指导应以“求异”为主,鼓励学生在文章内容和表达形式上尽量“求异”,发挥自己的创见。教师只要求学生的文章能符合题目的要求,至于表现形式则越多越好。
对于启发式指导,教师的任务是和学生一起审题、搜集材料、研究写作方案。在整个写作过程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在学生从失败到成功的尝试过程中,教师的最大作用就是调动和保护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只要认真发现,学生习作中总有一些属于他自己的东西,这些东西正是他们与众不同的个性所在。
五、发挥“编辑室”的功能
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个组一个“编辑室”,学生轮流充当不同角色,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从不同的角度去修改文章,进而提高各种写作技巧。老师可以协助学生提出一些编辑要求。当他们进行有意识的作文训练和培养,才能使他们萌发的特殊才能不致于被埋没。培养学生的个性,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自由发挥,并不意味着对学生的完全放任自流、不管不问,而是以加强基础为手段,积极引导,扬长避短,使他们的个性尽可能向好的方向发展。
卢梭说:“最盲目的服从乃是奴隶们所仅存的唯一美德。”应试教育留给人们的误区是深远的,循规蹈矩不是21世纪合格人才的要求。要创造出一个有利于在写作上发挥聪明才智的春天,唯其如此,作文教学才可能出现姹紫嫣红的绚丽景色,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才能带着颇具特色的品格、素养和行为习惯,一批批地走向社会,在各自的岗位上有效地显示自己的个性角色价值。
以培养学生写作能力为主的作文教学是形成学生世界观和培养学生个性的有效手段之一。从学生的个性培养这一角度出发,教师在指导写作时不要设下多种框框去束缚学生的思想。教师的责任在于同学生一起分析作文的写作要求,研究不同的写作方案,鼓励学生运用初步形成的写作能力表现自己的真情实感。写作训练主要采用内容不拘、体裁不拘、篇幅不拘的自由式作文。具体做法是:
一、选好范文,指导模仿
范文可以形象地告诉学生某一篇作文该写什么和怎么写,这样做比任何解释都来得清楚。许多有名的作家和诗人都经过模仿阶段。大诗人莱蒙托夫青少年时期写的诗中,许多就是普希金诗句的简单改写,但是这种模仿并不影响他在十四五岁就写出许多别具一格、令人惊讶的抒情短诗。
运用范文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一点写作技巧和语言,更重要的是激發学生的独创精神。当然,范文的选择是具有讲究的。范文题目可以和学生作文题目相类似,但不能相同。应尽可能把学生作文当范文,因为这些作文无论在写作方法还是语言上都使学生感到亲切。同时对作家的范文不能只提供一篇,要多提供几篇,使学生了解同一现象,作家对人的描写是千差万别的。因为每个作家都有自己观察世界的方法,有自己的风格和语言。这样就能启发学生进行独立思考,一旦学生的独创精神被激发,他们的积极性是很高的。教师会惊讶的发现,学生几十双眼睛,观察到了教师观察不到的东西,学生几十个头脑,想到了教师想不到的问题,甚至还会创造不少“奇迹”。
二、设置口头作文课,坚持从说到写的训练
传统的作文教学往往忽视口头作文这一环节。事实上,思维和语言是写作训练的重要因素。思维决定语言,学生的作文要经过自己的脑子认真思考和充分认识后才能完成。学生必须拥有与作文有关的感性表象和知识材料,然后通过思考,概括出所要写的中心思想,再依据它选取所要写的内容,进而确定这些内容间的逻辑关系、先后次序和层次,最后用准确的、生动的语言表达出来。
口头作文的好处在于使学生的思维少受限制。在一定限制内有个自由发挥的余地,能增强学生的自我意识。因此,让学生进行目标明确、层次分明的口头作文训练,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充满自信、勇于尝试的个性特征。
三、挑选学生最关注的或最感兴趣的话题作为作文题
学生之所以谈文色变,视写作为苦差,问题就在于教师往往出些与学生生活体验相距甚远的成人化题目。
要消除学生害怕和厌倦作文的心理,就要让学生写与自己生活经验有关和自己感兴趣的题材。命题应不限于文体和形式,要让学生心情舒畅、信心十足地进行作文,在写真写实的基础上自由发挥。命题也可以考虑采用易引导学生写出各种不同内容或能引起争论的题目。
美国的作文教学就注重学生在实际运用语言表达前,首先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不去触及内心世界,就不会写出有独创性的文章。
四、采用启发式的作文指导
作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指导学生掌握自由写作的本领,启发式指导能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挥,好的作文就应是观点新、角度新、材料新、构思巧。教师要多为学生创造自己写作的机会并给予适当指导。
对于同一个作文题目,学生愿意怎么写,写什么,应该由学生自己决定,不能强求一律,更不能以所谓的标准去限制学生。
作文同其他作业相比,它所要求的智力活动无疑要复杂得多。教师的启发指导应以“求异”为主,鼓励学生在文章内容和表达形式上尽量“求异”,发挥自己的创见。教师只要求学生的文章能符合题目的要求,至于表现形式则越多越好。
对于启发式指导,教师的任务是和学生一起审题、搜集材料、研究写作方案。在整个写作过程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在学生从失败到成功的尝试过程中,教师的最大作用就是调动和保护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只要认真发现,学生习作中总有一些属于他自己的东西,这些东西正是他们与众不同的个性所在。
五、发挥“编辑室”的功能
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个组一个“编辑室”,学生轮流充当不同角色,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从不同的角度去修改文章,进而提高各种写作技巧。老师可以协助学生提出一些编辑要求。当他们进行有意识的作文训练和培养,才能使他们萌发的特殊才能不致于被埋没。培养学生的个性,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自由发挥,并不意味着对学生的完全放任自流、不管不问,而是以加强基础为手段,积极引导,扬长避短,使他们的个性尽可能向好的方向发展。
卢梭说:“最盲目的服从乃是奴隶们所仅存的唯一美德。”应试教育留给人们的误区是深远的,循规蹈矩不是21世纪合格人才的要求。要创造出一个有利于在写作上发挥聪明才智的春天,唯其如此,作文教学才可能出现姹紫嫣红的绚丽景色,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才能带着颇具特色的品格、素养和行为习惯,一批批地走向社会,在各自的岗位上有效地显示自己的个性角色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