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越文化孕育程十发

来源 :鉴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sh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人们从拍卖场中见到了许多程十发从未露面的旧作,都禁不住赞叹不已他极富个人魅力的国画作品,线条流畅、构图生动、色彩亮丽、气质高雅、稚真古朴、气势荡漾。程十发集古今之大成,开时代之先河,成为近代海派绘画的新型代表。程十发能有这样的成就,除了出于他惊人的勤奋之外,也源自于历史长河和地域文化造就了一位大师,本文想略谈的就是这方面的体会。我作为儿子,先从程十发生活的演变到艺术上的追逐开始,加上零距离的观察和体会。从子女眼光中看父亲,或许会对程十发艺术的研究者们起到一种旁证引鉴作用。
  俗称江南文化,主要是指江苏省和浙江省的地域文化,这两块古时称为吴越,即吴国(江苏省),越国(浙江省),非常有象征意义的是程十发正巧出生在吴越两国交界处——枫泾镇。枫泾镇在上海市西南角,现属上海市金山区管辖。2002年枫泾镇政府为纪念文革期间上海一批著名连环画家在枫泾镇同农民兄弟的友谊时,出版大型画册,名曰《丹青蕴情》。而当时正逢枫泾镇发展旅游业,发现了保存完好的程十发祖居旧屋。当地政府希望程十发为画册写序言,那时我父亲心脏未装起搏器,气喘不已,但他还是坚持亲笔写了序言,而他自知体力不支,未必能作序,所以把他的文章称为《小言两句》,这《小言两句》的内容虽短,但内涵丰富,父亲对吴越文化评论是我第一次见到的。父亲这样写道:
  


  枫泾是江苏省与浙江省联系的一个小镇。
  一个小镇跨越吴越两地,一定有它的特点,所以使人流连而神往。
  我的老家是枫泾,父亲为了行医迁到了松江,但无形中育我成长的正是吴越文化。
  枫泾镇同属吴越两地,可以证明两个母亲共同喜欢这个孩子。
  这是程十发对母亲的深情表现。程十发8岁父亲病故,由母亲一手拉扯他长大,在程十发30岁时慈母也早早病故,亲人过早离他远去,艰苦的身世,养成了程十发坚毅自立的性格。
  我祖父程欣木在10多岁时从枫泾坐船去几十里外的浙江嘉善县西塘老字号药铺“钟介福堂”学医。过去中医师大多会在中药店坐堂,我的祖父在钟介福堂学医打工。在西塘认识了年青的农村女子丁织勤,从名字上就能体味出浓厚的江南农村女子的韵味,勤织布、纺纱。婚后不久,我祖父母从枫泾迁到了松江,不久一个大画家在松江诞生了。从我父亲的《小言两句》中那句“两个母亲共同喜欢这个孩子”中,反映出他对母亲的怀念,对故乡的怀念。他把吴越文化比作为母亲完全出于他的内心独白。《小言两句》的最后结尾句,更是体味了他对吴越文化至深至爱的不可取代的感情:
  无形中育我成长的正是吴越文化。
  我首先想到的是祖先,谢谢吴越文化的先贤们和现代文化的老师们,谢谢老乡们,山山水水的培育便我老去时更产生一种情怀。
  
  程十发虽已年老,但思路清晰,他没有忘记母亲,没有忘记祖先,没有忘记家乡的山山水水,确实乡情难忘,吴越文化从程十发艺术启蒙到艺术高峰无一不体现在他的艺术作品中。
  从小生长的环境造就了程十发艺术的基础,一乡水土养育了程十发的艺术灵魂。
  我摘录我父亲在1985年的自述中对他自己孩提时的描写,可见证家乡的环境是起到了多么根深蒂固的影响。
  我为什么从小喜欢画画?原因也是很复杂的。总是讲跟环境有关系,父母有关系,家庭的因素,我具体地讲一点。我父亲的房间里挂了一张画,是任伯年的,是复制品还不是原作。那时候我父亲没有条件去买原作,是石印的,印了以后用人工上颜色的那种。所以我知道任伯年。
  还有我父亲有一个很好的朋友,也是邻居,他的上代人也是比较有名的,叫张祥河,这个人是刻美术丛书的,有一种叫四同古斋丛书,石涛的《画语录》就是第一次在他的丛书里出现的。他的孙子叫张铸,也很喜欢画画,常到我家来,他给了我几本启蒙时期的画簿,我就根据它来学。小时候我家里就一个孩子,家里鼓励的多,这样就慢慢地喜欢上了画画。
  以上是我父亲启蒙学画的自述,程十发学画,家庭起了决定性的影响,但江南水乡的社会环境,也是程十发从民间艺术中自然吸收养分的条件。程十发对他从小生长的外部环境也有过详细自述:
  松江的环境也有一些特殊的意义。我住的这条小街上,有许多手工业的作坊,有用土法印彩色的土布作坊、染坊,还有刻神像的店,还有水印木刻糊纸牌的店铺子,还有用脚踏的车床车一些木器玩具、用具等原始的手工艺品店。这条小街上民间艺术的东西很多,小时候我就在这个环境里长大。
  程十发从小观察的乡土艺术,是多么的丰富和充满中国江南乡土特点,我父亲一谈起桃花坞、杨柳青木版年画,无锡大阿福,苏北农村粗泥坯泥玩具时,无不兴致勃勃。上个世纪60年代前后,程十发正从连环画转向国画创作时,在摸索他的国画人物造型,他直接选用了木版年画和泥玩具的造型、笔法、色彩。人们不难从程十发的国画人物画女孩形象中清楚地看到了年画和泥玩具的发型、开脸和二面脸上的红晕等特征。
  


  程十发的水乡作品最令人叫绝的是水墨连环画《阿Q正传一百零八图》。他当时是应广州羊城晚报的要求画的,一星期2幅。他仓促得连去绍兴体验生活的时间都没有,但令人奇怪的是他在画中描写的绍兴水乡的街道、建筑,比真的还美。主要人物造型、服饰处处反映出绍兴风俗特点。直到我看到父亲的自述时,才知道绍兴其实从小就深深地印在父亲的脑海中了:因为他是民间的,阿Q是绍兴的,我是松江的,松江和绍兴有一些共同的地方。小时候,我住的那个地段是个船码头,有很多绍兴的贫民,划船的、卖年糕的、做苦力的、开小酒店的都有,所以我对绍兴还是比较熟悉的。当时绍兴妇女的服装跟别的地方妇女的服装都不一样,她们的妇女都梳了一个很高的结,好像很古老的汉代结的样子,鲁迅之子周海婴曾高度评价程十发的《阿Q正传一百零八图》是最具鲁迅特色的插图。现该作品珍藏在黑龙江博物馆内。
  我想地方特色对程十发的影响是深远的。但他在绘画上的直接传授者以及他崇拜的大师们,几乎都属吴越两地。比如任伯年、陈老莲、徐青藤、吴昌硕是安吉的,陈淳、黄其昌、石涛、八大山人是江苏的,我父亲极为推祟的元四家之一的吴镇(仲圭)是浙江嘉善魏塘人,吴镇好友元代大画家张观是枫泾人。王冕是浙江诸暨人,王蒙、赵孟頫是浙江湖州人。上述这些国画先辈们,都是我父亲津津乐道的大师们,他们的绘画艺术留给了程十发无穷无尽的宝藏。程十发在吴越文化的先河中流淌,他像鱼离不开水一样离不了吴越文化,同样吴越文化承传之余又让程十发创造了新的风貌,这一风貌又将代代承传下去。
  今天我们在欣赏程十发绘画的时候,会觉得程十发的艺术是和吴越之地风情多么的吻合和一致。祖母丁织勤养育了程十发本人,吴越文化养育了程十发艺术。“两个母亲共同喜欢这个孩子,这个孩子一定有他的特点的。”
其他文献
宗治夫人和友人多次通话,约我去家里喝茶。因近日琐事甚多,一直没能赴约,心中很是愧疚。  秋深露重了,香山红叶被风卷落时,才得暇到恩馀堂来。  一见面,彭先生就说,一直打电话约你,是想请你来看红枫,可惜现在都落完了。余听此言,看已经落完叶仅留枯枝的枫桩,甚感遗憾,只能对主人表示最真挚的谢意和抱歉。  今年北京出奇的冷。我本是不怕冷的,但是北京的寒风吹得我总感觉彻骨的寒。反倒是那些在寒风中正待聚蕾含苞
期刊
享受孤独  孤独是人生的难题,寂寞是人生的常客。人之所以会寂寞,会孤独,是因为过分专注自己,心灵与外界隔绝,渐渐脱离了团体,脱离了他人,才使自己陷入孤独的境地。只要我们关心别人,关心身边的一切,经常抬头看看蓝天和阳光,就会拥有一份广阔的胸怀,保持一种平和的心态。  其实,孤独正是很多高人隐士所追求的,当功成名就或天下太平时,这时他把孤独作为一种享受,因为这时才能找到已经隐形多年的自我。孤独的最高境
期刊
公元2005年10月22日,农历乙酉年九月二十,星期六。  我今天醒的很早,五点多时就睡不踏实了,数日前小手术,击碎结石的部位还在隐隐的痛。索性起身,拿了床侧的书斜靠着翻看。几本书翻过,时间接近八点。起身喝下一大杯水后,洗漱出门,晨风拂面,甚是清冷,几十分钟的车程,到了书肆。有阳光的地方暖洋洋的,没有阳光的地方多了丝丝寒意。售书的小贩也离开墙跟,站到太阳地里,边晒暖,边吆喝生意。腰腹痛,人就缩,所
期刊
2003年“非典”期间,筹划多年的《何涵宇花鸟画精品集》终于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开始实施出版。到6月底,一切案头工作基本完成,只缺一篇序文。经认真考虑拟请资深美评家刘龙庭先生写篇评论小文代序。至于书名也不准备麻烦哪位名家锦上添花,排个黑体字即可。后来责编看到1998年出版的《何涵宇画集》是启功先生题写的,就提议采用启先生的题签更好。我说那是为那本书题的字,如果想用启先生的题字,不妨求启先生为此书再题一
期刊
健身气功功法特点和动作要领中都讲到了形松意充、松柔舒缓、松静自然。可见,松柔在健身气功习练中的重要性。  松柔首先是要讲松开,然后是松散(sàn),再往下是松沉、松静(是练功的基本要领也是最根本法则),最后才是松化。这些都是健身气功松柔的不同层次,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松柔体会,不是一步登天,也不是一悟即得,而是一层功夫一层体会的事,要加强基本功的修炼,并在健身气功功法习练中加以应用。  一、节节松开
期刊
颜梅华,号雪庵,江苏苏州人,1927年生。早年追随颜文樑西画之精微,后师承吴湖帆。颜梅华的书画艺术早在50年代初期便驰誉画坛,其时他为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人物画家。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文史馆馆员,上海诗词学会会员。著有《荣宝斋画谱(人物部分)》、《历代名家名将画谱》、《怎样画马》、《颜梅华历史人物画册》、《颜梅华写意花卉》、《马与猴》、《画猴技法资料》、《颜梅华教兰》等。    初次听到颜梅
期刊
温永波 苏秀珍:耄耋之年的健身气功指导员  温永波离休前曾任辽宁省盘锦市大洼县统计局局长,老伴苏秀珍也是离休干部,他们俩以年过八旬的年纪,居然双双担任一级健身气功社会体育指导员、裁判员,这在全国来说实在少见。  早在2003年,老俩口就办起了盘锦市第一个老年人习练八段锦辅导站。2005年8月,经县体育局批准正式成立大洼县四新社区健身气功活动站。从此,两位老人就把站点当作自己的家,每天起早贪黑,言传
期刊
马新林,男,1956年出生于山东省济南市,祖籍山东省莱西市。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文学硕士。指导教师尚涛。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办公室副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荣宝斋画院特聘专家。    作画用的是心力而非体力。画画到后来就是画学问了。  画家可以性格各异,风格百出:或粗眉大眼,雄浑壮阔;或小家碧玉,精到秀逸;但是读书攒学问,既是对画家一致的要求,也是终生的要求。有史以来,
期刊
这段时间,互联网上一则消息引人注目,内容是新中国第一套美术邮资信封卖出了18万元天价,其中第一号邮封的美术原图《婆媳上冬学》的作者是汤文选。据此,本刊记者采访了寓居京城的汤文选先生。    记者:汤老,据《收藏》和《上海集邮》杂志介绍:1957年,我国邮政部首次发行美术邮资信封,全套28枚,其美术原图均系当时的名家大师,如徐悲鸿的《喜鹊登梅》为第5号邮封,齐白石的《虾趣》为第11号邮封,而您创作的
期刊
夏德起,1953年出生于山东寿光。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山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寿光市文化局副局长兼书画院院长、中国同泽书画院理事、中国民盟盟员。其作品多次获奖。出版有《夏德起画集》。    夏德起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山东汉子,他为人厚道淳朴,执着探索,守望在赋予他生命哺育他成长的可爱的家乡,徜徉在家乡的如歌的景色中,沉淀着自己的艺术积存,发掘着丰厚的生活经历中的富庶宝库,追寻理想的艺术天地中的光荣与梦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