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窗,让家乡的风儿吹进来

来源 :幼儿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haochaoc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本土资源是丰富的教育资源, 其宗旨在于谋求幼儿教育课程与幼儿生活世界相结合,引导幼儿实际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激发幼儿爱家乡的情感。推进幼儿对自我、社会、自然之间内在联系的认识与体验,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健康发展。依据这一指导思想,我们开展了本土教育的有益尝试,并认识到,只要我们教师能依据幼儿的年龄特点,精心地设计与组织本土教育活动,在幼儿园开展乡土教育不仅是必须的,而且是可行的。
  关键词
  本土资源幼儿环境教育资源
  
  本土资源是丰富的教育资源,凤阳文化底蕴丰富:有历经六百年风雨的明中都鼓楼;有绵延数里的明朝老城墙;有开国皇帝朱元璋父母的陵墓——明皇陵;有朱元璋的发祥地——龙兴寺;还有中国农村的发源地——小岗村;奇观异洞——韭山洞等等。凤阳不仅是旅游胜地,还是曲艺之乡,有被堪称为“东方芭蕾”的凤阳花鼓。可是,我们的家长和孩子们往往会对这些资源熟视无睹,很少去了解。在我们的课程中也忽略了这些宝贵的文化资源,试想再这样下去,这些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魅力的本土文化在外来文化的不断冲击下,我们的地方文化将被这个飞速发展的社会而淹没。所以,让本土文化走进幼儿园的课堂,让幼儿感受本土文化的魅力,了解家乡的本土资源,成为了我们工作的重点之一。
  因此笔者从实际出发,贯彻实施《纲要》和《指南》,充分挖掘本土文化优势,并尝试着运用于教学当中。通过各种途径,让幼儿从小接受本土文化的熏陶,对本土文化产生了解和探索的兴趣:在活动的开展过程中逐渐地、有意识地、有选择地去了解本土文化。并用自己的方式表现出来,从而逐步建立具有自己特色的、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主题设计,促进幼儿整体性全面发展。那么从何处打开这扇窗户,让本土文化走进幼儿园的课程实践中呢?国家教委在《关于在幼儿园加强爱家乡、爱祖国、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指出:爱家乡、爱祖国是幼儿园品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园应根据幼儿身体发展的特征,从情感入手,选择与幼儿的直接经验相联系的和可产生情感的具体形象的教育内容和活动形式,有计划地对幼儿进行爱家乡,爱祖国教育,重在感情的培养。因此,我们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心理认知需要出发,全方位的让幼儿接触家乡的风景名胜、民间艺术等等,将内涵深刻的“家乡”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简明地介绍给幼儿,以激发幼儿爱家乡的情感。切入点概括起来主要是以下几点:
  
  一、“赏”
  根据中班幼儿现有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带孩子欣赏家乡的壮丽风景、解读家乡的名胜古迹、名人故事,有利于帮助幼儿初步了解凤阳,了解自己的家乡。我们通过让幼儿与环境对话,用幼儿的感官和心灵,到大自然中去真切地体验和感受。幼儿通过查找与收集资料、询问家长等方式,了解家乡。我们把收集来的图片与资料布置成主题环境,让孩子们用完整的语言描述出不同古迹的特点。特别是利用国庆长假让家长带孩子去开阔眼界,既能增进亲子情感,又能激发幼儿爱家乡的情感。
  
  二、“说”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是认知能力的一种,也是社会交往的工具,儿童通过语言理解他人的思想、情感,利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见解、愿望,倾诉自己的感情,参与社会交往等各种活动。在有了情感感知的前提下,如何让孩子说说家乡,表达对家乡的热爱呢?于是,结合主题《我的家乡》我创编了小快板《凤阳是个好地方》,给孩子们创造语言表达的机会与途径,让孩子手拿小快板合着四二拍的节奏,有板有韵地念着儿歌,用这种形式来表达内心的感受。孩子们朗朗上口的朗诵,不但激发了他们爱家乡的情感,还培养了他们大胆表述的能力。
  
  三、“唱”
  唱歌在幼儿音乐教育活动中占的比重最大。歌曲中有词有曲,词曲共同塑造艺术形象,表达思想感情,人们可以借助歌词较为具体地理解歌曲的含义。而旋律中声音的起伏、节奏的长短、速度的快慢、力度的强弱……都是在和歌词一起表达歌曲的情感内涵,发挥激励人的情感的作用。根据幼儿音乐教育的这一作用,在主题《我爱家乡》的进行中我改编了歌曲《凤阳花鼓》让孩子在学唱的基础上创编歌曲、创编动作等等。孩子们边唱边即兴地加上了动作,全沉浸在对家乡的自豪之情。孩子们有的说“第一段要唱的优美一点、慢点”,有的说“要用我们的爱心来唱家乡的歌”等等,尽情地抒发内心对家乡的那份感谢与崇敬之情。
  
  四、“画”
  画家乡,展现家乡的风貌。幼儿对家乡“中都鼓楼”“凤画”艺术的感受是栩栩如生、丰富多样的,他们在感受了家乡鼓楼的壮观和凤画的美丽之余,往往会情不自禁地流露出对家乡这些美好景象的流连和陶醉。因此,我们为幼儿提供表现的平台,组织了绘画活动《家乡美》《美丽的花鼓》等,让幼儿大胆尝试运用画、粘、剪、制作等多种形式,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事物画下来。虽然这一张张的画布局简单,但在稚气可爱的画面里却倾注着孩子们热爱家乡的情感。有的还拿着自己的创作作品快乐的交谈、评说,尽情地表现自己对家乡美的追求。
  
  五、“家长的参与”
  《纲要》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充分挖掘社区、家庭各方面的教育资源,是建立社区、家庭、幼儿园三位一体教育网络的有效途径,是开展本土化教育的前提。因此,在主题《我的家乡》《凤阳花鼓》开展之前,首先我们虚心地听取他们对这些地方文化的认识和开展活动的建议,并得到一致赞同认可和支持。在活动开展中家长主动为我们搜集、提供相关丰富的信息与资料。凡是一切有利于孩子的,能促进孩子发展的资源,我们都纳入活动的范畴。因此,我们结合主题活动分发调查问卷、开展亲子活动,让每个家长都参与到我们的活动中来,为我们出谋献策,让我们的活动内容更加丰富,形式更加多样。
  
  六、“环境”
  “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促进幼儿的发展。”把环境看作一种教育的资源,就要求我们对环境进行设计,以充分发挥环境的促进功能。设计可以使得“偶然的环境”变成“教育的环境”。如在参观了凤阳的名胜古迹及景点之后,幼儿会自发的产生游戏的欲望。他们会把他们看到的、听到的,自发地运用于游戏之中。于是我们和孩子们一起商量讨论,根据幼儿的意见确立游戏主题,开展相应的游戏,并共同创设环境。因此,“我是小导游”成为了我们区角游戏的主题。让孩子当做一名小导游带领大家参观家乡的每一个名胜古迹和景点,并为大家一一介绍。适宜的环境,能够有利于幼儿的发展。正因为孩子有兴趣又有适宜的环境吸引他们,孩子的参与程度很高,自己主动去了解花鼓的制作工艺,还有相当部分家长主动带孩子去实地的观看。孩子们正是在游戏的深入发展过程中不断地去了解和再现本土文化,个体也获得有益的发展,形成了一种良好的互动。
  
  七、收获
  主题活动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幼儿身心健康的和谐发展。在开展本土资源的主题活动《我的家乡》《凤阳花鼓》等中,教师为幼儿打开了了解本土文化的窗户,让本土文化走进了幼儿的学习、生活。教师根据幼儿兴趣所致、发展所需、符合年龄特点的素材生成主题。这不仅培养了幼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培养了幼儿自主、合作、创新学习的意识。
  本土文化是地方的文化根基。作为祖国的未来,家乡的希望,幼儿有责任了解家乡的人文资源、本土文化。让孩子们从小就埋下爱家乡的种子,让家乡的本土文化走进他们心中,这将为他们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会使他们终身受益。
其他文献
民间游戏对大家来说并不陌生,传统的民间游戏曾给我们的童年带来许多快乐!民间游戏自身具有丰富内容和特有的形式,有一定的思想性、教育性、随意性和娱乐性,它可以不受时间、空间、条件的限制,能随时随地拈来就玩。如一粒石子、一根绳子,这些随处可得的东西便可使游戏开展起来。不仅符合孩子们好动、好学、好模仿、好游戏的心理特点,而且易学、易会、易传,还能促进孩子体、智、德、美诸方面的发展。这些游戏都应该引起幼教工
期刊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并有效地利用环境,促进幼儿的发展。环境作为幼儿园教育的一项重要资源,在《纲要》中被放到较为重要的地位。这需要幼儿园不仅要创设好环境,还需要利用好。可对于地处偏僻、教育环境和条件都较差的农村幼儿园来说如何创设有利于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育人环境呢?通过几年幼教工作的探索与实践,笔者认为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幼儿园的室外环境建设要做到美化、绿化
期刊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是教师以多种形式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幼儿适当、活泼、主动活动的教育过程”,同时明确提出:“为幼儿提供充分活动的机会,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如何理解这里所指的“活动”呢?从活动整个连贯的过程来看,活动的对象、动作、操作是活动的3个必不可少的要素,而动作、操作又必定涉及到自主性的问题,尤其是幼儿的操作,是按老师的指令或榜样去做,还是发挥幼儿主动性?
期刊
家庭生活是家庭成员在一定生活观念的指导下主动调整、控制内外部条件以满足家庭和自身需要的活动。儿童的家庭生活是指在家庭范围内,家长在一定的社会意识指导下,为幼儿所提供的衣食住行、休息、学习、娱乐等方面的活动,包括儿童与其家庭成员所进行的一切活动。家庭是人们出生以后所接触的最早的环境,也是人们连续生活时间最长久的生活环境,幼儿大部分的生活、学习和成长的时间都是在家庭中度过的,伴随他们发展的基础环境也是
期刊
摘要  有效的科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师幼双方的积极互动与共同关注上。本文通过两个科学活动的教学案例,直观解读了幼儿园科学活动学什么与怎么教的问题。在幼儿园科学教学实践中,教师只有尊重幼儿的兴趣,张扬幼儿的个性,相信幼儿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努力创设平等互动的赏识性探究环境,热情支持幼儿在发现中发展,呵护幼儿的科学探究情感,才能真正促进幼儿快乐自主地成长。  关键词  支持发现幼儿观察    
期刊
在幼儿园美术活动中,教师应运用适宜性的指导帮助幼儿进行丰富多样的美术创造活动,成为幼儿创作活动的支持者和促进者。但在教学实际中, 我们发现,教师在如何帮助幼儿获得经验、提供怎样的范例、指导幼儿创造表达的技能技巧等方面的角色定位不够准确,本文将结合实际案例说明在美术教育活动的几个最基本环节中教师的适宜指导。    一、 多元化的体验和探索     《幼儿园指导纲要》中指出:“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环境和生
期刊
幼儿舞蹈是幼儿音乐艺术教育中比较重要的一部分,它艺术性较高,又直观形象,生动活泼,深受孩子们的喜爱。孩子们好动的天性决定了舞蹈活动往往是最难组织的,在教学活动中,幼儿的注意力易受外界新异刺激的影响而转移,孩子们动起来局面就难以控制,舞蹈创编活动就更难了,课堂太“紧”就变成了老师编舞蹈,课堂太“松”往往老师声嘶力竭,孩子们的创编“群魔乱舞”。那么我们如何让舞蹈创编活动顺利地开展下去?多次的实践我发现
期刊
设计意图  天真烂漫的孩子总认为世界万物都是有生命的,都会与他们对话。渴望友谊、学会建立友谊,也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必经历程。图画作家法兰克·艾许在故事中塑造了一个憨厚单纯、心地善良、富有想象力的小熊形象,他真诚无邪的交友让每个人感到温暖而会心。故事中的小熊就好比一个天真的孩子,他喜欢月亮,为了与月亮交朋友他不辞辛劳,懂得分享和体谅。整个故事无论是文字还是画面都给人以宁静的享受,在静静的月光下感受爱
期刊
摘要  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型学习方式,是新课程改革中的一个亮点,但教师在指导幼儿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存在提出的任务不适宜、分组不平衡,缺乏有效指导等问题。因此,为了促进幼儿间合作学习的有效开展,教师应营造合作学习的时空环境,确定适宜的合作学习任务,合理组建合作学习小组,注重合作学习中教师的作用。   关键词  合作学习分组活动    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型学习方式,是新课程改革中的一个亮点,广大幼儿教师
期刊
在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我们尝试“让墙壁会说话”。我们对已往的环境创设的目标、原则、策略进行了新的审视。我们以创设主题墙饰为切入点,让主题墙反映课程内容和教学活动,记录幼儿学习过程和结果;探索墙饰与课程、教学、幼儿以及家长之间的多元关系与互动,来实践“墙壁”对家长、幼儿的“对话”。    一、个性化的主题墙    每个儿童都是独立的个体,因为他们的智力、能力、生长背景不同,所以其兴趣、需要也不尽相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