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来源 :中国教研交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s1428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造性思维、创新能力、创新意识与创造精神都是构成学生科学素质的重要部分,甚至可以说是科学素质的精髓。学习是为了应用,而“创新”是应用的最高境界,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突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要运用各种方法、手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活动。
  
  一、化学教师的创新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首要条件
  
  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教师必须具有创新意识,改变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教学思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目标,从教学思想到教学方式上大胆突破,确立创新性教学原则。
  1、克服对创新认识上的偏差
  一提到创新教育,往往想到的就是脱离教材的活动,如小制作、小发明等等,或者是借助问题让学生任意去想去说,说得离奇便是创新,结果走入了另一个极端。其实,每一个合乎情理的新发现、别出心裁的观察角度等等都是创新。一个人对于某一问题的解决是否有创新性,不在于这一问题及其解决方法别人是否提过,而关键在于这一问题及其解决方法对于这个人来说是否新颖。学生也可以创新,也必须有创新的能力。教师完全能够通过挖掘教材,高效地驾驭教材,把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新知识、新问题引入课堂,与教材内容有机地结合,引导学生再去主动探究,让学生掌握更多的方法、了解更多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教师应当充分地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通过质疑、解疑,让学生具备创新思维、创新个性、创新能力
  教师运用有深度的语言,创设情境,激励学生打破自己的思维定势,从独特的角度提出疑问。鼓励学生进行批判性质疑。批判性质疑是创新思维的集中体现,科学的发明与创造正是通过批判性质疑开始的。要让学生敢于对教材上的内容质疑,敢于对教师的讲解质疑,特别是同学的观点,由于商榷余地较大,更要敢于质疑。能够打破常规,进行批判性质疑,并且勇于实践、验证,寻求解决的途径,是具有创新意识的学生必备的素质。培养学生对复杂问题的判断能力,在课堂教学中要随时体现:设计一些复杂多变的问题,让学生靠自己的判断来加以解決,或用辩论形式训练学生的判断能力,使学生思维更具流畅性和敏捷性,发表出具有个性的见解。科学研究是围绕问题展开的,教学活动也是围绕问题展开的。高级的问题可以诱发高级的思维活动,要引发学生积极的创造性思维就必须精心设计课堂教学中的每一个问题,问题的提出是否科学、时机是否得当、难度是否合适、由何种层次的学生来回答都需要教师深思熟虑、巧妙构思,这就是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具体体现。“导”得好,“问题”可以引发学生积极的创造性思维,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对提高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有极大的催化作用;“导”得不好,“问题”犹如一杯白开水,索然无味,不能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这样的“问题”形同虚设。
  
  二、运用实验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创造性思维活动是建立在优秀的思维品质基础之上的,因而利用实验促使学生优秀的思维品质的形成是实验教学的重要手段。正如著名化学家戴安邦先生所指出的“化学实验课堂是实施全面化学教育的一种最有效的形式”,在实验课堂教学中可以围绕实验原理、装置原理、操作原理等“三大原理”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思维活动。如:①变化的实质(反应物、生成物):发生什么特征的反应、属于何种类型的变化、得到什么结果;②产生了什么现象,和预想的结果是否一致,如果不一致,是什么原因;③反应所需要的条件以及采用什么方法来控制反应条件;④根据反应原理和条件应该选用什么装置,采用何种操作等。总之,在实验中既要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更要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把“按部就班”的操作变成有章可循、有理可依的创造性思维训练。
  
  三、积极评价,保护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积极性
  
  多给学生一些鼓励、一些支持,对学生的正确行为或好的成绩表示赞许。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较低,常常默认教师的评价,而且常以教师的评价衡量自己在群体中的地位。同时,又常从成人的表情或语言判断对自己的评价,带有一定的片面性。因此,教师应对学生的正确行为表示明确的赞许,使学生明白教师对他们的评价,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使学生看到自己成功的希望。比如:教学中宜常使用表扬的语气词来表示你的关注和赞许。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从学生的思维活动中及时发现“发光点”。也许学生对问题的回答不正确,但不能因为其不正确就批评、挖苦、讽刺,而应设法从正面肯定其合理部分;而对于回答正确的学生,要通过积极的评价引导其思维活动更完善、更灵活、更广阔。总之,对于各种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要通过恰当的评价保护其思维活动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积极、正确、富有创造力的思维方法和思维习惯。
  
  四、保护学生的好奇心
  
  好奇是学生与生俱来的天性,好奇是思维的源泉、创新的动力。因为好奇,学生有了创新的愿望,努力去揭开事物的神秘面纱,这种欲望就是求知行为在孩子心灵中点燃的思维的火花,是最可贵的创新性心理品质之一,每一个成才的人都必须保持这颗好奇的童心。教师对教学中学生好奇的表现应给予肯定。比如:对于学生“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精神应加以爱护和培养。
  教学实践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多方位的,既需要教师的主导,也需要学生的主体,只有在师生共同的配合下,才能教学相长。
其他文献
小学数学学习应有多样化的活动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在丰富的活动中亲身体验数学,探索数学知识的形成、发展,实现数学的“再创造”,从而促进学生更为有效地学习数学,达到数学学习的新境界。  1、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数学知识——数学与学生生活互动。学生对数学不感兴趣甚至害怕数学,其中的一个主要原因是数学离学生的生活太远。事实上,数学学习应该是孩子自己的生活实践活动,数学教学应该与孩子的生活充分融合起来,从孩子
期刊
一直以来,课堂教学评价的关注点是以“教师”为主,主要关注教师的课堂表现,关注教师是怎么讲的。即使关注到学生的行为表现,也基本上被看作是对教师“教”的回应,或者成为教师“教”的点缀。总的来说,以往的课堂教学评价表现出“以教为主,学为教服务”的倾向。这严重地制约了素质教育的推进和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出: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课堂教学
期刊
学习是艰苦而漫长的过程,也是提高与深化的过程。发展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多方面的素质、培养学生多方面的才能无不渗透于每一节课、每一个机会、每一个眼神之中,渗透于教师的自身形象中。如何使这样的过程能激起学生的自信心,使他们清楚自己与别人的差距,加大学习的动力,是值得当代教师认真研究和探索的问题。心理科学认为:兴趣是主观世界的一种现象,是人们力求认识、探索某事物的心理倾向,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
期刊
2007年河北省英语中考增添了连词成句题,针对如何做此类型题提出一些建议。  1、明确每一个所给单词的意思  这是做此类型题的先决条件。  2、看好标点  这是因为标点决定句子的句式。例如:   ①beautiful,the,flowers,are,how  How beautiful the flowers are!  ②size,shoes,do,wear,you,what  What siz
期刊
背诵是将文字信息转化为口语语言的最简便方法。要想学好英语和应用英语,“背诵+默写”训练无疑是一种实用的方法。  我国唐代大诗人杜甫“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诗句以及“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无不阐明了“熟能生巧”这个道理。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同学们若能把重要句子、精彩篇幅储存于脑海之中,形成英语语感,在实际英语交流中就会脱口而出流利、顺畅、纯正的英语,还能写出一些语句通顺
期刊
初中阶段的学生对热传递或做功是改变物体内能的途径这个原理有所了解后,再来回顾一个演示实验:“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玻璃筒里放一小团蘸了乙醚的棉花,把活塞迅速压下去。”实验的结果是棉花燃烧起来了,这就说明了做功能改变物体内能。尽管棉花并未运动,也就谈不上物体对棉花做功,但是棉花的内能改变了,究竟为什么呢?在讲解这个演示实验时,教师如果能把这个实验中的哪个物体对哪个物体做功、谁的内能发生改变、蘸了乙醚的棉
期刊
听是人们言语交际能力的重要方面,也是英语学习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听觉领悟语言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包括接受信息、识别、判断和理解声音信号等几个层次的心理活动。人们接受信息后,通过大脑来识别和理解每个声音信号的意义,做出适当的反馈,反馈的快慢、判断的正确与否,同一個人的识别和理解能力及个人的知识、经验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测试中,由于听者往往难以甚至无法控制所听材料的语速、言语的清晰度以及说话者的表达特
期刊
课堂演示实验是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建立物理概念和规律、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不可缺少的环节,还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探索精神以及良好的学习方法,也是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提高人才科学素质的重要手段。它是新课标实施以后的重中之重。实验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在学习者和新的实验之间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愿望。只要学生有了学习的兴趣和愿望,就能学得快而牢固。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學的
期刊
历史教学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中占有重要地位,它包含着十分丰富的思想教育内容,特别是爱国主义是思想教育的主题;爱国主义教育应当是贯穿史教学的“红线”。爱国主义历来是我们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也是我们伟大祖国繁荣昌盛的思想武器。“不读史无以爱其国”——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坚持不懈地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形成的中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无疑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对历史事件化简为详,引用具体
期刊
任何一种语言口语能力的形成都离不开语言材料大量有效的输入与积累。中国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听到的、看到的、与人交流的都是汉语,即使学了英语,也是“哑巴英语”,因为平时几乎不说,更谈不上运用。因此,中国学生也就很难从生活中得到输入英语语言材料的机会。学生在每周四节英语课当中所学到的知识是有限的,由于平时很少说英语,课堂上所学的英语句子除了早读外,其他时间也很难运用、复习和巩固。更何况,现在大部分学生早读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