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高考化学命题趋势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rina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4年9月,宁夏、海南、广东、山东四省率先迈开新课程改革的步伐,其中心点就是新课程、新理念、新高考。
  2007年6月,首批新课程理念下的高考(以下简称“新高考”)试题新鲜出炉,与传统的高考模式相比,新课程理念下的高考试题更加注重个性化、整体化、综合化的考察。从此拉开了新高考的帷幕。更多的省市加入了新课程改革的队伍。
  作者根据自己的所学所见,加之对近几年全国新课标卷的分析与比较,对2010~2013年的高考命题趋势进行了分析,并结合了高考命题趋势对高考复习要点进行了阐释。具有一定的创新性与前瞻性。
  一、新高考的知识体系简析
  (一)新高考以方程式为核心知识进行命题
  高中化学,实验、计算、反应原理的教学与考察都是以方程式为核心展开的。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在新高考命题中占据了核心地位。高考中,主要考察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电极反应式的书写与配平,并以此为基础,展开实验探究,延伸出物质的制备实验、性质实验、物质的检验等一系列实验问题。再将定性实验定量化,演化为化学计算,单一未知数计算、方程组计算、“平衡三部曲”计算等方法广泛应用于高考解题中。
  化学实验类题目离不开方程式,我们需要根据方程式中物质的性质,以及相应的反应条件,选择相应的实验装置,然后结合实验操作规则与技巧,进行恰当地作答。
  总之,高中化学离不开方程式,高考化学离不开方程式
  (二)新高考注重知识的综合考查
  化学是由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等分学科构成的,因此,我们可以把高中化学知识点分为几个模块,而每一个大模块都是有若干个小的知识模块构成。
  当然,化学不是简单的拼图,模块之间的划分是没有明确界限的,其间必然存在着某种交叉关系,即交集。每一道经过精雕细琢的高考试题考查的绝不仅仅是单一的知识模块,而是知识间的联系,将若干个知识模块拼接到一起,而模块间重叠的部分就成为了高考的重点和难点。我们需要做的是把各个知识模块理清,并将相关的知识模块加以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强调知识的整体性,多角度,多思维地看待问题。不可将化学学科割裂开来,而是做到一气呵成,“以不变应万变”,这样即可轻松应对高考试题中的各种变化。
  (三)新高考倾向于过程而不是结果
  近三年的新课标卷中,实验题与计算题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再是“一果定乾坤”,而是加大了中间操作与计算过程的考查难度。
  计算题中,已不再是以填空的方式考查计算结果,而是要求详细地写出计算步骤,中间环节缺一不可,2011~2013年高考中连续三年考查计算过程,有助于强化学生在平时学习中对细节的处理能力,要求学生重视学习的过程,而不是结果。
  二、新高考的解题方法分析
  新高考打破了原有的“单一科目”的考试模式,而是增加了学科间知识的串联,数学、物理的解题思维被广泛应用到化学学科中。因此,新高考的解题方法不再单一,而是提倡多角度,多思路,正切合了灵活多变的宗旨。
  三、新高考命题理念分析
  (一)新高考更注重考察逻辑思维
  学科内的交集,学科间的交叉,不仅仅是为了考查学生的知识面,更重要的是考查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选择恰当的角度,运用恰当的方法”是高考解题的中心思想,特别是在高考题目日趋灵活的今天,合理的逻辑思维显得尤为重要。
  (二)新高考增添了生活常识的考查
  化学源自生活,化学服务于生活。这种互补关系同样在新高考中得以体现。例如“加碘盐中碘元素以何种形式存在”“硬水如何软化”“如何提高肥皂的去污能力”等生活中常见问题跃然于高考试题中。这就要求我们以科学的视角对待生活中的常见问题,学会运用所学的科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常见问题。这不单单是对所学知识的考查,更是对生活经验、生活能力的考查。因此,新高考不再是过去的“纸上谈兵”,而是真正地融入了生活,渗透到了生活的点点滴滴。
  (三)新高考增加了生产常识的考查
  “如何节约原料”“如何利用副产物”“如何回收利用废弃物”等一类生产常识性问题已成为了新高考的热点。无论是生产生活,还是科学研究,均不能滋生铺张浪费的理念,而是要节约资源。利用可以利用的一切物质资源,是每一位科学工作者的职责。同时,在追求经济效益、物质财富的同时,切不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否则,化学将不会再推动社会进步,而是催人灭亡。高考化学试题中,时刻提醒着学生们在今后的工作中牢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用科学的方式换取最大的收获。
  四、新高考方向下高考复习要点分析
  (一)复习主体
  构建与整合学科内的知识模块,是复习的方针。而将知识模块拆分并总结到其他知识模块中,才是复习的主体。高考复习一般分三轮进行。
  第一轮复习  将实验、计算这两大知识模块拆分,混编入其他知识模块中,从而使“元素化合物”“物质结构”等知识模块更加完整,并具有逻辑性,强化基础知识,巩固已有的基本概念。
  第二轮复习  将其他知识模块拆分,总结到实验、计算和反应原理这三大知识模块中,总结与归纳相应的解题方法,强化解题思维,对各知识模块间的联系拥有更清晰的认识。
  第三轮复习  将基础知识与解题方法加以结合,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与方法,处理综合类问题,以应对高考时可能出现的变化。
  (二)知识外延
  高考复习时,需将课外知识、生活常识、生产常识有选择地归入已划分的知识模块中,与课内知识相联系,将同类事物、同类问题相比较,得出规律并总结经验。时刻拓宽知识面,并挖掘更深层的知识,在头脑中建构知识脉络。进而更快速、准确地分析和解决问题。
  新高考,对学生和教师的洞察力与积极性提出了更高的挑战,生活阅历、所见所闻都能决定高考的成败。知识是无尽的,摄取知识的过程不是枯燥无味的,而是充满乐趣的,化学诞生于实验,其中蕴含着无尽的奥秘。我们在追求真理,追求精益求精。化学更像是奥林匹克,在追求“更广”“更精”“更合理”的道路上没有终点。
其他文献
思想品德课教学是中学德育的主要阵地,是教育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学生获取知识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新一轮课程改革对思想品德课教学的目标、任务、方法等均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现代教师尤其是农村教师,必须认清形势、苦练内功,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适应新教材,使思想品德课教学更具特色和活力,使学生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  一、教师必须转变思想观念
期刊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音乐课程理念的不断更新,音乐教学目标的重新定位,“音乐知识与技能”目标在音乐教学中发生了戏剧性变化。在课改初期,有些教师担心被扣上“教学观念落后,背离音乐审美教育”的帽子,在淡化“音乐知识与技能”的潜环境下,索性回避,甚至是不敢触及“音乐知识与技能”教学,同时过于彰显音乐审美和与其他学科综合,便一度出现音乐课堂教学格外“热烈”的空前景像。  修订后的《音乐课程标准》(
期刊
物理教师作为新课程的实施者,其科学素养水平直接影响科学教育的质量和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为此,对甘肃靖远二中的24名物理教师进行问卷调查,旨在探索建立全面提高本校物理教师科学素养的培养体系,尽快适应新课程对物理教师在科学素养方面提出的要求。  一、物理教师科学素养组成要素调查分析  科学素养是科学文化素质的一部分,我国大多数学者提出大众科学素养应有4个方面组成:一是科学知识和技能;二是科学探究;三是
期刊
农村中小学教师虽然对课程改革的教学理念有一定的认识,但学生不能适应是一个问题,而且课堂教学的多样性和实际环境也会使教师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偏离他们的教学理念。现代远程教育在我校的应用,促进了我乡教育与城市教育的均衡发展。通过远程教育工程的实施,我们不但可以直接学习名师的授课,而且使我们改变了旧的教学模式,推进了我乡教育教学手段的发展。另外,远程教育在农村中小学的应用,促进了教育环境和教学的多样化,使教
期刊
不知不觉中,我踏上教育这条七彩路已有13个年头,这期间有幸担任了多年的班主任。身体力行的教育体验让我深知,班主任的职责就是在学生成长的道路上及时地给予他们必要的扶持、正确的引导,使他们在长身体、长知识、增能力的过程中尽可能少走弯路,避免误入歧途。面对一个个鲜活可爱的面孔和一双双求知的眼睛时,我总是一次次默默的告诉自己,无论面对怎样琐碎繁杂的状况,都要以睿智的头脑,平和的心态,巧学善思,谨言慎行,不
期刊
当前,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改革正在深入进行,此次,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不再只是一次文本的变换,可以说是全方位的,不仅对课程设置进行新的编制,而且在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过程、评估方式等方面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新课程的设计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着眼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新的教育和教学理念的提出和推广冲击着传统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使得中学历史教学处于一
期刊
识字是学生阅读的基础,有了一定的识字量,学生才能进行阅读,拓展知识面,提高学习能力。那么,如何把枯燥乏味的识字教学变得生动有趣,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呢?  针对学生天真活泼,好唱好跳,思维活跃的年龄特征,我们应该不失时机地利用儿童智力发展的最佳时机,积极利用汉字的表意功能,挖掘教材本身所蕴涵的创新因素,把快乐引进课堂,让孩子们通过积极参与,深切感受到有趣游戏的快乐,思维创新的快乐,互相帮助的快乐,获得
期刊
创新是一个民族生存、发展、进步的灵魂,是民族兴旺发达的动力。面对21世纪的挑战,创新精神与创造人才成为一个国家与世界综合国力竞争的最主要因素。当教育正在探索21世纪如何提高人类文化和科学素质时,信息技术不但急剧地改变着人类社会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而且从各个方面为教育上的革新准备条件。特定教学模式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如果我们还按以往的老模式走下去,板着面孔说教,理论脱离实际,注重死记
期刊
一、问题凝因  语文课是一门应用型基础学科,因其学科的特殊性,语文学习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长期积累,因此学好语文也不是件容易的事。而语文课堂上学习是否认真,对于学生的学习成绩影响又不大,这使得学生有了一种急功近利的心理,语文学与不学都一样,进而学生学习语文失去了学习动力,也提不起学习兴趣。基于学生的这种状况,确切了解学生学习语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我对我所教的两个班进行了问卷调查。  调查发现,
期刊
一、创新教育的概念的提出  创新教育是在创造教育思想基础上,根据“创造学”和“教育学”原理,针对传统教育中有碍人的创造力提高的问题而提出的。以开发创新性思维为核心、以培养创新性人才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也可以说是指导学生发展创造的才能,鼓励学生经由创造的过程,学习做有效创造的活动。其目的在于启发学生的创造动机,鼓励学生创造地表现,以增进创造才能的发展。就其内涵来看,它是教师通过课程内容及有计划的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