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众所周知,中国戏曲的主要特征是王国维老先生所作的定义,以歌舞演故事,这个歌舞二字是有特定含义的。它并非是泛指的唱歌和跳舞,而是有鲜明的中国特色的歌舞,即唱、念、做、打及手、眼、身、法、步之四功五法。这四功五法也可以说是中国戏曲程式化的具体体现。
在中国戏曲舞台上,所有的表演,举手投足,唱念做打,皆有一定之规,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讲程式并不妨碍继承上的创新,否则就不会有“一招鲜,吃遍天”话了。齐白石老人说过:绘画贵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媚俗,不似欺世。艺术来源于生活,但生活的真实不等于艺术的真实,艺术应该比生活更精炼、更集中、更提高,因此也更带有普遍性。京剧发展史也就是一部继承发展史。一出戏经过若干代艺人的传承、提炼,尤其实经过一些大师级艺术家的创作,才形成了今天的国粹,而程式化也可以说是中国戏曲区别于国外戏剧的主要标志之一。而程式化在京剧中无处不在,如行当行当就是其中一项。所谓行当是指按人物性格、年龄等因素而划分为生、旦、净、丑这四类人物,在这四类人物的大框架下又可细分为若干类型。如生、又可分为老生、小生、武生,而老生又可分为唱功老生、靠把老生、衰派老生等,旦行中又可细分为老旦、花旦、武旦、青衣、彩旦等类型。如果说青衣是以歌唱为主要手段来塑造人物的话,而武旦这个行当则更为的是以“武”来创造角色,因此学习和掌握京剧艺术表演程式和技巧,练好基本功,运用肢体语言、掌握舞蹈语汇(各种程式表演技巧)是创造舞台角色的重要一环,或是展示舞台艺术形象的成败之举。我在贵州省艺术学校学习六年,专功武旦。得到了系统的专业训练,学会了一些武旦演员应知应会的剧目,无论是在学校,或是在剧院的实践中,深知基本功的重要性,从艺二十年来,练功从不间断,除了刻苦训练外,还要学习理论,以加强对角色的了解和把握更准确。通过学习进一步了解了京剧艺术的博大精深,也明白了老先生们所说的演戏演的是“戏理儿”。所谓“戏理儿”指的就是所有的各种艺术手段(四功五法等等技巧)都是为塑造角色而为要符合“这一个”人物才行,要好看又要自然,要装龙象龙、装虎象虎假戏真做,入情入理。为了演好扈三娘这个人物我就从这个人物、以及围绕这个人物时发生的人和事进行较多的了解。
《扈家莊》一剧取材于我国古典名著《水浒传》。说的是扈家莊女将扈三娘协助祝家莊与梁山为敌,宋江奉晁盖之命领花荣、王英等人攻打扈家莊,李逵因未派他参加,气愤难平,王英首战不敌扈三娘被其生擒,花荣等也败北,扈三娘追杀宋江时李逵杀出反被刺伤,危机之时林冲赶来,始将扈三娘擒住押回梁山。
扈三娘这个人物在小说中着墨不多,可在京剧舞台上塑造的扈三娘却多姿多彩,性格鲜明,经过历代京剧演员尤其是一些名家,如四小名旦宋德珠,文武昆乱不挡的关肃霜等的加工锤炼,使得扈三娘这个人物成为了京剧舞台的经典形象。
这出戏是京剧武旦演员的必修剧目,它以繁重的舞蹈、复杂的技巧、勇猛快速的开打来体现扈三娘巾帼形象,要演好扈三娘这个人物就必须要学习和掌握京剧的四功五法,京剧界流传这样一家话“台下十年功,台上一分钟”要演好扈家莊就得下一番苦功夫,从学习开始,每天的训练,再到舞台上演出可以说是一个漫长的痛苦过程,每天在老师得指导和要求下排练完这出戏都是汗流浃背,筋疲力尽,通过长时期的刻苦训练,使我熟练的掌握了戏中的繁重的表演和复杂的技巧。我演出的《扈家莊》是学习了关(肃霜)派、宋(德珠)派特点并结合自身条件来塑造扈三娘这个人物,这出戏要体现出几个阶段:起霸、擒王英、见李逵、与林冲和梁山将开打。起霸我运用了关派的上场和台步(关先生的上场是吸取了川剧“别洞观景”中的双掏翎观花的台步)和复杂的唱、念、舞来体现扈三娘是一个袅娜身姿的妙龄少女和自持武艺高强的巾帼英豪,与王英交战时我利用仰头挺胸,晃动肩膀的动做来体现对王英的藐视,擒王英后下场我为扈三娘设计了个拉腿儿、懒着腰范儿(外松内紧)像鱼摆尾似的转身下场的动做,来体现来了扈三娘高傲自大、盛气凌人的性格。当扈三娘遇见李逵时,见李逵粗鲁莽撞,我为扈三娘设计了半掩嘴的泯笑,蔑视李逵是个草包,在此处即是一个内心的活动,也可以说是对观众说的心里话,由此我想到学理论时,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说的要打破“第四堵墙”的问题,斯坦尼认为舞台上有“第四堵墙”把演员和观众隔开了,只有打破这“第四堵墙”观众才能跟演员产生共鸣。而我们京剧艺术根本就不承认有“第四堵墙”的存在,在京剧舞台上演员可以直接跟台下的观众交流,我们京剧舞台上有个程式动作叫做“打背供”,它有时是内心独白,但有时就是跟台下的观众交换心得体会呢,我在此处用的是让观众看的明白的蔑视表情,让观众会心一笑,也把扈三娘此时的心态直接告诉了观众,这就是京剧特有的魅力。打李逵后,我没有用武旦的下场花,而用的是武生的下场花来体现扈三娘的勇猛彪悍,亮象时我将画戟高高抛在高空转身塌腰接枪串翻身掏翎亮相等一系列高难度的技巧表现了扈三娘英姿飒爽的巾帼豪气。
最后是全剧的高潮,林冲带领梁山将与扈三娘交战,京剧武戏是对演员所掌握各种技巧的最高检验,它要给观众真实、轻松、快速、勇猛的视觉还要让观众欣赏到演员完成剧中人物所需要展现的多种技巧(把子功、翻跟頭、打荡子等),如与林冲打快抢就要速度快动作配合准确,与花荣打剑枪要见棱见角,秦明的大刀切要稳、准、狠,和武松的劈杆要快、脆、漂,梁山将的多人荡子跟头要翻得高,时间要准确、顺序要井然要让观众清清楚楚的看到各种技巧的展现,在开打中各种技巧都要做到快、漂、脆,打的要准确、干净、优美、目的性强使观众感受到真实、激烈的战斗场面同时也是欣赏和享受京剧艺术的完美。以上是我对扮演扈三娘的点滴体会,2003年贵州省剧协举办的红梅杯表演大赛中我演出的胡家莊获的金奖,全国红梅杯银屏奖。
在中国戏曲舞台上,所有的表演,举手投足,唱念做打,皆有一定之规,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讲程式并不妨碍继承上的创新,否则就不会有“一招鲜,吃遍天”话了。齐白石老人说过:绘画贵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媚俗,不似欺世。艺术来源于生活,但生活的真实不等于艺术的真实,艺术应该比生活更精炼、更集中、更提高,因此也更带有普遍性。京剧发展史也就是一部继承发展史。一出戏经过若干代艺人的传承、提炼,尤其实经过一些大师级艺术家的创作,才形成了今天的国粹,而程式化也可以说是中国戏曲区别于国外戏剧的主要标志之一。而程式化在京剧中无处不在,如行当行当就是其中一项。所谓行当是指按人物性格、年龄等因素而划分为生、旦、净、丑这四类人物,在这四类人物的大框架下又可细分为若干类型。如生、又可分为老生、小生、武生,而老生又可分为唱功老生、靠把老生、衰派老生等,旦行中又可细分为老旦、花旦、武旦、青衣、彩旦等类型。如果说青衣是以歌唱为主要手段来塑造人物的话,而武旦这个行当则更为的是以“武”来创造角色,因此学习和掌握京剧艺术表演程式和技巧,练好基本功,运用肢体语言、掌握舞蹈语汇(各种程式表演技巧)是创造舞台角色的重要一环,或是展示舞台艺术形象的成败之举。我在贵州省艺术学校学习六年,专功武旦。得到了系统的专业训练,学会了一些武旦演员应知应会的剧目,无论是在学校,或是在剧院的实践中,深知基本功的重要性,从艺二十年来,练功从不间断,除了刻苦训练外,还要学习理论,以加强对角色的了解和把握更准确。通过学习进一步了解了京剧艺术的博大精深,也明白了老先生们所说的演戏演的是“戏理儿”。所谓“戏理儿”指的就是所有的各种艺术手段(四功五法等等技巧)都是为塑造角色而为要符合“这一个”人物才行,要好看又要自然,要装龙象龙、装虎象虎假戏真做,入情入理。为了演好扈三娘这个人物我就从这个人物、以及围绕这个人物时发生的人和事进行较多的了解。
《扈家莊》一剧取材于我国古典名著《水浒传》。说的是扈家莊女将扈三娘协助祝家莊与梁山为敌,宋江奉晁盖之命领花荣、王英等人攻打扈家莊,李逵因未派他参加,气愤难平,王英首战不敌扈三娘被其生擒,花荣等也败北,扈三娘追杀宋江时李逵杀出反被刺伤,危机之时林冲赶来,始将扈三娘擒住押回梁山。
扈三娘这个人物在小说中着墨不多,可在京剧舞台上塑造的扈三娘却多姿多彩,性格鲜明,经过历代京剧演员尤其是一些名家,如四小名旦宋德珠,文武昆乱不挡的关肃霜等的加工锤炼,使得扈三娘这个人物成为了京剧舞台的经典形象。
这出戏是京剧武旦演员的必修剧目,它以繁重的舞蹈、复杂的技巧、勇猛快速的开打来体现扈三娘巾帼形象,要演好扈三娘这个人物就必须要学习和掌握京剧的四功五法,京剧界流传这样一家话“台下十年功,台上一分钟”要演好扈家莊就得下一番苦功夫,从学习开始,每天的训练,再到舞台上演出可以说是一个漫长的痛苦过程,每天在老师得指导和要求下排练完这出戏都是汗流浃背,筋疲力尽,通过长时期的刻苦训练,使我熟练的掌握了戏中的繁重的表演和复杂的技巧。我演出的《扈家莊》是学习了关(肃霜)派、宋(德珠)派特点并结合自身条件来塑造扈三娘这个人物,这出戏要体现出几个阶段:起霸、擒王英、见李逵、与林冲和梁山将开打。起霸我运用了关派的上场和台步(关先生的上场是吸取了川剧“别洞观景”中的双掏翎观花的台步)和复杂的唱、念、舞来体现扈三娘是一个袅娜身姿的妙龄少女和自持武艺高强的巾帼英豪,与王英交战时我利用仰头挺胸,晃动肩膀的动做来体现对王英的藐视,擒王英后下场我为扈三娘设计了个拉腿儿、懒着腰范儿(外松内紧)像鱼摆尾似的转身下场的动做,来体现来了扈三娘高傲自大、盛气凌人的性格。当扈三娘遇见李逵时,见李逵粗鲁莽撞,我为扈三娘设计了半掩嘴的泯笑,蔑视李逵是个草包,在此处即是一个内心的活动,也可以说是对观众说的心里话,由此我想到学理论时,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说的要打破“第四堵墙”的问题,斯坦尼认为舞台上有“第四堵墙”把演员和观众隔开了,只有打破这“第四堵墙”观众才能跟演员产生共鸣。而我们京剧艺术根本就不承认有“第四堵墙”的存在,在京剧舞台上演员可以直接跟台下的观众交流,我们京剧舞台上有个程式动作叫做“打背供”,它有时是内心独白,但有时就是跟台下的观众交换心得体会呢,我在此处用的是让观众看的明白的蔑视表情,让观众会心一笑,也把扈三娘此时的心态直接告诉了观众,这就是京剧特有的魅力。打李逵后,我没有用武旦的下场花,而用的是武生的下场花来体现扈三娘的勇猛彪悍,亮象时我将画戟高高抛在高空转身塌腰接枪串翻身掏翎亮相等一系列高难度的技巧表现了扈三娘英姿飒爽的巾帼豪气。
最后是全剧的高潮,林冲带领梁山将与扈三娘交战,京剧武戏是对演员所掌握各种技巧的最高检验,它要给观众真实、轻松、快速、勇猛的视觉还要让观众欣赏到演员完成剧中人物所需要展现的多种技巧(把子功、翻跟頭、打荡子等),如与林冲打快抢就要速度快动作配合准确,与花荣打剑枪要见棱见角,秦明的大刀切要稳、准、狠,和武松的劈杆要快、脆、漂,梁山将的多人荡子跟头要翻得高,时间要准确、顺序要井然要让观众清清楚楚的看到各种技巧的展现,在开打中各种技巧都要做到快、漂、脆,打的要准确、干净、优美、目的性强使观众感受到真实、激烈的战斗场面同时也是欣赏和享受京剧艺术的完美。以上是我对扮演扈三娘的点滴体会,2003年贵州省剧协举办的红梅杯表演大赛中我演出的胡家莊获的金奖,全国红梅杯银屏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