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阐释学是一门研究理解和解释的学科,接受美学是一种文学批评理论,译者主体性即翻译主体能动地操纵原文,转换原文、使其本质力量在翻译行为中外化,使客体为主体服务的特性。阐释学是接受美学的哲学根基和理论来源,接受美学赋予译者一定的权限,以自我为中心对原著进行再创作。本文结合运用阐释学和接受美学的相关理论来谈谈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所具有的主体性特权。
【关键词】 阐释学 接受美学 译者主体性
从古至今,不同的翻译家根据自己的翻译经验提出不同的翻译标准,严复的“信、达、雅”,傅雷的“神似说”,钱钟书的“化境说”以及纽·马克的“文本中心论”等,他们都认为原作是译者的圣坛,译者不能越雷池一步,要亦步亦趋地保持原文的客观性,忠实原作是翻译的终极目标。但是后来的结构主义理论家们打破了文本的垄断权,把文本的解释权从作者手中转移到译者手中,哲学阐释学和接受美学理论的提出将这种转变又向前迈了一大步,本文尝试从哲学阐释学和接受美学理论的某个方面来谈谈译者的主体性。
1 文本意义的不确定性和开放性与译者的主体性
翻译的首要任务是要充分理解原文的意义,意义即翻译的起点,也是翻译的核心。意义理解的不好,一切都无从谈起,正因为此,古往今来的译者都力求与原文在意义上保持一致。尤金·奈达那句“翻译,即译意”,明白地把翻译工作者的任务界定的泾渭分明,无数译者也正是朝着这个目标努力。然而传统的指称论语言观(Referential Theory)认为,不同的事物与不同的名称相对应,名称即是词的意义,翻译只需要把一种语言符号转换成另一种语言符号。传统的阐释学也曾受到这种语言观的影响,认为符号与意义是一对一的关系,因此文本意义是确定和唯一的,译者应努力把握文本的意义。
现代哲学阐释学代表海德格尔、伽达默尔、乔治·斯坦纳等打破这种绝对客观主义,指出言语的无限与词语的有限的矛盾,语言要以有限去组织和表达无限,其意义与指称的关系就不可能那么简单,那么确定。因此,语言不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其意义的生成是一种动态而模糊的,不同的人对同一件事物会有不同的理解。
同时读者与作者的作品之间是通过“对话”的方式相互交流,由于人具有历史性,他对文本总是带有一种“合理的偏见 ”或者“视界”;而文本也是历史的,也带有自己的“视界”,理解的过程就是文本过去的视界和读者现在视界的结合,即“视界融合”。因此不同的读者对同样的文本会有不同的理解,正如俗语所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就是读者对本文意义结合自我视界一种积极活动的结果,文本的意义不在脱离读者的参与而独立存在。
2 文本结构内部的空白与译者的主体性
接受美学(Reception Aesthetics)又称接受理论(Reception Theory),是一种文学批评理论,是西方现代文学理论的一个重要流派。
哲学阐释学的“解释循环”、“效果历史”、“视界融合”等理论为接受美学提供了哲学基础。沃尔夫冈·伊瑟尔从现象学的理论先驱罗曼·茵加登那里继承并发挥了“空白”和“不确定性”的观点。在他看来,文本中的“空白”是“一种寻求缺失的连接的无言邀请”。“空白”虽然指向文本中未曾实写出来的或未曾明确写出来的部分,但文本已实写出的部分为之提供了重要的暗示或提示。这种“空白”诱使读者去填充和联接,因此伊瑟尔说“空白的东西导致文本的不确定性”,也就是文本的开放性,所以译者的主体性才能够得到能动地发挥。不确定性越大,其潜能就越大,读者阅读时想象补充的空间就越大。北岛的诗歌《生活》,全诗只有一个字:网,这样,不同的读者对这首只有一个字的诗歌的阐释是不一致的,给读者留下一个巨大的“空白”,使读者产生一个阅读的强大张力来弥补这一容量巨大的空洞。
对于同样的一首英文诗歌,两位译者给出了不同的翻译版本。
Night
Fainter, dimmer, stiller, each moment,
Now night.
——Max Webber
愈近黄昏,
暗愈暗,
静愈静,
每刻每分,
已入夜境。
——郭沫若 译
一刻比一刻缥缈、晦暗、安宁,
夜,来了。
——辜正坤 译
郭的翻译更符合中国古诗的格式和韵律,更多得从押韵和意思的味道考虑,而辜的翻译更贴近原作的风格和形式,在意思上更接近原作,两种翻译都是佳译,都体现了译者的主体性,都体现了译者能够抓住原作的视界与空白,从而开放性地融合了自己对于原诗歌以及两国文化的理解而采用了两种不同的翻译策略。
3 结语
翻译是作品的再创造。面对原著,译者必须放开手脚,打破束缚,发挥主观能动性,让译著与原著同样优秀,其次,译者的再创造也必须置于原著文本的框架和内涵所产生的历史范畴之内,自觉用原著来约束自己。哲学阐释学和接受美学为译者发挥主体性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同时译者也应提高自己的语言、文化等综合知识的修养,细心体会原著,同时填补原著的空白,努力达到与原著的视界融合。
参考文献
1 陈春文译.哲学生涯. 北京: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2 邓安庆译.伽达默尔集.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2
3 洪汉鼎译.真理与方法.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
4 章启群译.伽达默尔传.河北:河北人民出版社
5 周梅.论文学翻译中译者的主体性[J].运城学院学报,2007(6)
6 伊瑟尔等译.审美反应理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
7 尧斯等译.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
【关键词】 阐释学 接受美学 译者主体性
从古至今,不同的翻译家根据自己的翻译经验提出不同的翻译标准,严复的“信、达、雅”,傅雷的“神似说”,钱钟书的“化境说”以及纽·马克的“文本中心论”等,他们都认为原作是译者的圣坛,译者不能越雷池一步,要亦步亦趋地保持原文的客观性,忠实原作是翻译的终极目标。但是后来的结构主义理论家们打破了文本的垄断权,把文本的解释权从作者手中转移到译者手中,哲学阐释学和接受美学理论的提出将这种转变又向前迈了一大步,本文尝试从哲学阐释学和接受美学理论的某个方面来谈谈译者的主体性。
1 文本意义的不确定性和开放性与译者的主体性
翻译的首要任务是要充分理解原文的意义,意义即翻译的起点,也是翻译的核心。意义理解的不好,一切都无从谈起,正因为此,古往今来的译者都力求与原文在意义上保持一致。尤金·奈达那句“翻译,即译意”,明白地把翻译工作者的任务界定的泾渭分明,无数译者也正是朝着这个目标努力。然而传统的指称论语言观(Referential Theory)认为,不同的事物与不同的名称相对应,名称即是词的意义,翻译只需要把一种语言符号转换成另一种语言符号。传统的阐释学也曾受到这种语言观的影响,认为符号与意义是一对一的关系,因此文本意义是确定和唯一的,译者应努力把握文本的意义。
现代哲学阐释学代表海德格尔、伽达默尔、乔治·斯坦纳等打破这种绝对客观主义,指出言语的无限与词语的有限的矛盾,语言要以有限去组织和表达无限,其意义与指称的关系就不可能那么简单,那么确定。因此,语言不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其意义的生成是一种动态而模糊的,不同的人对同一件事物会有不同的理解。
同时读者与作者的作品之间是通过“对话”的方式相互交流,由于人具有历史性,他对文本总是带有一种“合理的偏见 ”或者“视界”;而文本也是历史的,也带有自己的“视界”,理解的过程就是文本过去的视界和读者现在视界的结合,即“视界融合”。因此不同的读者对同样的文本会有不同的理解,正如俗语所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就是读者对本文意义结合自我视界一种积极活动的结果,文本的意义不在脱离读者的参与而独立存在。
2 文本结构内部的空白与译者的主体性
接受美学(Reception Aesthetics)又称接受理论(Reception Theory),是一种文学批评理论,是西方现代文学理论的一个重要流派。
哲学阐释学的“解释循环”、“效果历史”、“视界融合”等理论为接受美学提供了哲学基础。沃尔夫冈·伊瑟尔从现象学的理论先驱罗曼·茵加登那里继承并发挥了“空白”和“不确定性”的观点。在他看来,文本中的“空白”是“一种寻求缺失的连接的无言邀请”。“空白”虽然指向文本中未曾实写出来的或未曾明确写出来的部分,但文本已实写出的部分为之提供了重要的暗示或提示。这种“空白”诱使读者去填充和联接,因此伊瑟尔说“空白的东西导致文本的不确定性”,也就是文本的开放性,所以译者的主体性才能够得到能动地发挥。不确定性越大,其潜能就越大,读者阅读时想象补充的空间就越大。北岛的诗歌《生活》,全诗只有一个字:网,这样,不同的读者对这首只有一个字的诗歌的阐释是不一致的,给读者留下一个巨大的“空白”,使读者产生一个阅读的强大张力来弥补这一容量巨大的空洞。
对于同样的一首英文诗歌,两位译者给出了不同的翻译版本。
Night
Fainter, dimmer, stiller, each moment,
Now night.
——Max Webber
愈近黄昏,
暗愈暗,
静愈静,
每刻每分,
已入夜境。
——郭沫若 译
一刻比一刻缥缈、晦暗、安宁,
夜,来了。
——辜正坤 译
郭的翻译更符合中国古诗的格式和韵律,更多得从押韵和意思的味道考虑,而辜的翻译更贴近原作的风格和形式,在意思上更接近原作,两种翻译都是佳译,都体现了译者的主体性,都体现了译者能够抓住原作的视界与空白,从而开放性地融合了自己对于原诗歌以及两国文化的理解而采用了两种不同的翻译策略。
3 结语
翻译是作品的再创造。面对原著,译者必须放开手脚,打破束缚,发挥主观能动性,让译著与原著同样优秀,其次,译者的再创造也必须置于原著文本的框架和内涵所产生的历史范畴之内,自觉用原著来约束自己。哲学阐释学和接受美学为译者发挥主体性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同时译者也应提高自己的语言、文化等综合知识的修养,细心体会原著,同时填补原著的空白,努力达到与原著的视界融合。
参考文献
1 陈春文译.哲学生涯. 北京: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2 邓安庆译.伽达默尔集.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2
3 洪汉鼎译.真理与方法.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
4 章启群译.伽达默尔传.河北:河北人民出版社
5 周梅.论文学翻译中译者的主体性[J].运城学院学报,2007(6)
6 伊瑟尔等译.审美反应理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
7 尧斯等译.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