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媒体和技术作为一种全新的现代化计划教学手段应用于聋校语文教学中。其灵活、便捷、生动形象的表现力和感染力等特点拓展了聋校传统的教学模式,对“以目代耳”的聋生来说是一种有效的补偿,也是实现聋校语文教学目标的一种有效的手段和载体。下面结合实际教学,谈几点粗略的看法。
一、多媒体技术在聋校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的必要性
由于聋哑学生的自身缺陷,平时的生活接触面又小,只是依靠手语这一特殊语言,而手语本身的缺陷,又与现代汉语的语法不一致,如:我们说是“我要吃饭”,而聋人却说:“吃饭要我”等。可见,对一些抽象词语、抽象句子等更是很难理解和表达清楚的。加上传统的教学方法只能由教师言传口授,聋哑学生无法亲眼观察其变化过程,况且又失口语了,其所得也是抽象的理论、表面上多是不懂装懂。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来弥补手语的不足,能使看不见、看不清的东西变成看得见、看得清,由抽象变为具体,大大增强了教学的表现力,提高了聋校语文教学效果。比如在教学“鲜艳”一词时,如果只依赖教师用手语来解释,学生理解很困难,此时如果配上一些鲜艳的颜色的衣服或者鲜花等图片来让学生理解“鲜艳”一词,就直观了很多。又如:在教学第十一册《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时,运用录像,让学生在观赏海水“一条条”、“一块块”五彩缤纷的景象中,深切体会西沙群岛的美丽。通过观看海底物产,对海底的珊瑚、海参、大龙虾及了解它们的特点、习性,鱼的特点:“成群成对”、“一半是水,一半是鱼”等,都有深刻的体会。
二、多媒体的运用,使课程的导入形式变得多样,易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以往在为聋生教学写景类散文的时候,主要是让学生在文章中去找美的句子,然后发挥想象,通过反复朗读来感受文中的景。所以每每学习这样课型的时候,总感觉学生很被动,也普遍反映不喜欢这样的课文。如果这时教师能利用多媒体技术把课文中介绍景的真实画面在新课程导入时先呈现在学生面前,将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在教学《颐和园》时,我根据课文内容找到了相应的视频录像,把颐和园中的长廊、万寿山、昆明湖的美景一次展现在聋生面前,再配上课文录音,使图像与课文相互对照,形、音、色浑然一体,创造出“意美以感心,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的优美意境。此刻的聋生仿佛置身于颐和园的美景之中,他们好像真的看到了长廊上的画,万寿山上的佛香阁和排云殿,昆明湖上的长堤、小岛和十七孔桥。此时,聋生的感情已和作者发生了共鸣,陶醉在美的氛围之中。
三、创设情境,消除时间和空间的障碍
教学在于一种体验。耳聋学生的情感极易被激起,一旦他们的认识活动能伴随着情感,那他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会更为丰富,更为深刻,也更为主动。在看图学句教学中,利用多媒体创设生动的画面,动静结合,使聋生的大脑始终处于一种积极思维的状态,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
学习“四季”一课时,四季的景色、特点,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如果单靠看一幅挂图,凭借学生的印象来学习、组织句子、用语言表达图意,就比较单调。学生由于年龄小、语言组织能力差、想象力不够丰富,很难表达出完整和准确的句子,即使老师提示、启发,终因学生的亲身体验不足,感受不到四季特色。而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把四季的景象、特点制作成富有儿童气息的、有情节、动静结合的动画片放映出来,让学生观看,从形象上感知、从心理上体验。既能使语言教学生动有趣,又能提高聋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表达能力和观赏能力。如:在学习春季时,在大屏幕上出示一棵大树,嫩绿的小芽从枝头慢慢钻出来,叶子渐渐伸展开来,树旁流水叮咚,小草一点点拱出地面,一节节长高,到处充满春意盎然的气息。聋生犹如身临其境,被深深地感染,思维立刻活跃起来,在这种状态下,老师准确地提出问题,学生各抒己见,在学生不同的回答中,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分析,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使学生说出很多切合图意的句子,生动、形象、准确表达出四季的特点。同样聋生在学习古诗时,对诗人精练的语言表达和诗中所体现出丰富的意境就更难理解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消除时间和空间的障碍,给古诗配上相应的动画,把情节表现出来,不用老师多讲,学生自然就会“对号入座”,很容易理解出每个字、每个词、每句诗的意思,加深对古诗的理解和记忆,使古诗变得活灵活现,容易被聾生理解和接受。
四、运用多媒体课件提升学生书面语表达能力
聋生最终是要回归主流社会,这就必须掌握一定的书面语,只有以笔代口,方能畅通无忧。常规的看图写话和作文训练效果不是很理想,学生词汇量贫乏,语序颠倒,词不达意等,这些情况让老师很是头疼。而借助多媒体课件对学生进行书面语训练效果明显,如在教《小壁虎借尾巴》时先让学生看动画,在让学生用手语分角色进行对话,老师适时进行指正,最后让学生把自己说的话写下来,老师及时帮助修改,这样激发了学生的表达欲望,为聋生作文训练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在新课标理念指导下,我们在培养学生书面语时要敢于突破传统模式,鼓励创新、求异。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借助网络平台,让学生学习写、发电子邮件,也可以创立QQ群,通过聊天来培养书面语表达能力
总之,在聋校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能轻松解决教学难点,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真正达到提高教学的效率和效益的目的。但值得注意的是,它并不能完全代替教学活动,只有将现代化教学手段与平常的教学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一、多媒体技术在聋校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的必要性
由于聋哑学生的自身缺陷,平时的生活接触面又小,只是依靠手语这一特殊语言,而手语本身的缺陷,又与现代汉语的语法不一致,如:我们说是“我要吃饭”,而聋人却说:“吃饭要我”等。可见,对一些抽象词语、抽象句子等更是很难理解和表达清楚的。加上传统的教学方法只能由教师言传口授,聋哑学生无法亲眼观察其变化过程,况且又失口语了,其所得也是抽象的理论、表面上多是不懂装懂。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来弥补手语的不足,能使看不见、看不清的东西变成看得见、看得清,由抽象变为具体,大大增强了教学的表现力,提高了聋校语文教学效果。比如在教学“鲜艳”一词时,如果只依赖教师用手语来解释,学生理解很困难,此时如果配上一些鲜艳的颜色的衣服或者鲜花等图片来让学生理解“鲜艳”一词,就直观了很多。又如:在教学第十一册《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时,运用录像,让学生在观赏海水“一条条”、“一块块”五彩缤纷的景象中,深切体会西沙群岛的美丽。通过观看海底物产,对海底的珊瑚、海参、大龙虾及了解它们的特点、习性,鱼的特点:“成群成对”、“一半是水,一半是鱼”等,都有深刻的体会。
二、多媒体的运用,使课程的导入形式变得多样,易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以往在为聋生教学写景类散文的时候,主要是让学生在文章中去找美的句子,然后发挥想象,通过反复朗读来感受文中的景。所以每每学习这样课型的时候,总感觉学生很被动,也普遍反映不喜欢这样的课文。如果这时教师能利用多媒体技术把课文中介绍景的真实画面在新课程导入时先呈现在学生面前,将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在教学《颐和园》时,我根据课文内容找到了相应的视频录像,把颐和园中的长廊、万寿山、昆明湖的美景一次展现在聋生面前,再配上课文录音,使图像与课文相互对照,形、音、色浑然一体,创造出“意美以感心,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的优美意境。此刻的聋生仿佛置身于颐和园的美景之中,他们好像真的看到了长廊上的画,万寿山上的佛香阁和排云殿,昆明湖上的长堤、小岛和十七孔桥。此时,聋生的感情已和作者发生了共鸣,陶醉在美的氛围之中。
三、创设情境,消除时间和空间的障碍
教学在于一种体验。耳聋学生的情感极易被激起,一旦他们的认识活动能伴随着情感,那他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会更为丰富,更为深刻,也更为主动。在看图学句教学中,利用多媒体创设生动的画面,动静结合,使聋生的大脑始终处于一种积极思维的状态,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
学习“四季”一课时,四季的景色、特点,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如果单靠看一幅挂图,凭借学生的印象来学习、组织句子、用语言表达图意,就比较单调。学生由于年龄小、语言组织能力差、想象力不够丰富,很难表达出完整和准确的句子,即使老师提示、启发,终因学生的亲身体验不足,感受不到四季特色。而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把四季的景象、特点制作成富有儿童气息的、有情节、动静结合的动画片放映出来,让学生观看,从形象上感知、从心理上体验。既能使语言教学生动有趣,又能提高聋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表达能力和观赏能力。如:在学习春季时,在大屏幕上出示一棵大树,嫩绿的小芽从枝头慢慢钻出来,叶子渐渐伸展开来,树旁流水叮咚,小草一点点拱出地面,一节节长高,到处充满春意盎然的气息。聋生犹如身临其境,被深深地感染,思维立刻活跃起来,在这种状态下,老师准确地提出问题,学生各抒己见,在学生不同的回答中,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分析,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使学生说出很多切合图意的句子,生动、形象、准确表达出四季的特点。同样聋生在学习古诗时,对诗人精练的语言表达和诗中所体现出丰富的意境就更难理解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消除时间和空间的障碍,给古诗配上相应的动画,把情节表现出来,不用老师多讲,学生自然就会“对号入座”,很容易理解出每个字、每个词、每句诗的意思,加深对古诗的理解和记忆,使古诗变得活灵活现,容易被聾生理解和接受。
四、运用多媒体课件提升学生书面语表达能力
聋生最终是要回归主流社会,这就必须掌握一定的书面语,只有以笔代口,方能畅通无忧。常规的看图写话和作文训练效果不是很理想,学生词汇量贫乏,语序颠倒,词不达意等,这些情况让老师很是头疼。而借助多媒体课件对学生进行书面语训练效果明显,如在教《小壁虎借尾巴》时先让学生看动画,在让学生用手语分角色进行对话,老师适时进行指正,最后让学生把自己说的话写下来,老师及时帮助修改,这样激发了学生的表达欲望,为聋生作文训练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在新课标理念指导下,我们在培养学生书面语时要敢于突破传统模式,鼓励创新、求异。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借助网络平台,让学生学习写、发电子邮件,也可以创立QQ群,通过聊天来培养书面语表达能力
总之,在聋校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能轻松解决教学难点,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真正达到提高教学的效率和效益的目的。但值得注意的是,它并不能完全代替教学活动,只有将现代化教学手段与平常的教学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