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改革势在必行,作为义务教育课程体系中重要一环的生物学科,生物学核心素养也是核心素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立足初中生物学课程让学生建立生物学核心概念,让学生形成基本的生命观和生物学基本观点,提升科学素养,旨在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达成,促进学生的主体发展和持续发展。
关键词:初中生物;核心素养;班班通
[中图分类号]G6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627(2017)19-089-01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从全局和战略高度对教育工作提出的明确要求,而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就是落实“立德树人”的要求。生物科学是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之一,核心素养与学科课程的关系,是近一段时期内的研究热点。因此如何在初中生物课中渗透核心素养的培养是需要予以重视的基础问题。
一、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的迫切性
自从2014年4月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将“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置于改革发展的关键环节,则高中生物以“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为特征的新课程已经走向我们,2014年12月至2016年修订课标,2016年至2017年5月需要完成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为目标的高中教材的修订,2017年秋修订后的课标开始实施,起始年级开始使用修订后的教材,可见培养高中生的生物学核心素养迫在眉睫。而高中生物学课程是初中生物课程的延续,因此应该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就开始培养学生的核心培养,做好衔接。
二、核心素养在初中生物课程中的体现
生物科学是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之一,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生物课程的学习是以生物科学素养的提升与发展为目标诉求的,生物科学素养其实就是三维目标中的知识、能力、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一个集合。这与由生命观念、理性思维、科学探究、社会责任四个要素组成的生物学核心素养是相呼应的,由此可见,“核心素养”是初中生物“三维目标”的继承与超越。
中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学生应具有的最关键、最必要的共同素养,是知识、能力和态度等的综合表现,其中生物科学素养是核心素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那么初中生物学课可以为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做什么?
我们知道生物学是一门以生物核心概念为基础的学科,所以让学生学习必要的生物学知识,帮助学生形成生物学核心概念是发展核心素养的依托。初中生物课程内容选取了“科学探究、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生物与环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生物圈中的人、动物的运动和行为、生物的生殖、发育与遗传、生物的多样性、生物技术、健康地生活”。对于学生来说,学习生物学核心概念,需要以生物学事实、现象为支撑,需要以理性思维方法为途径。因此初中生物教材除了在正文内容安排大量的生物知识外,另一方面,还安排了大量的学生活动如“想一想,议一议”“观察与思考”“探究”“实验”、课外阅读栏目及科学方法等内容。
学生可以通过如“想一想,议一议”“观察与思考”“探究”“实验”“资料分析”“技能训练”“模拟实验”等活动获得大量生物学事实、现象的直接经验;也可以从如“科学家的故事”“科学?技术?社会”“生物学与文学”“生物学与艺术”等课外阅读栏目引导学生理解科学知识的开放性;在阐述科学方法时,提供事实证据,呈现由事实到观点、规律、理论的逻辑过程。学生通过这样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将生物核心素养的一点一滴渗透给学生。因此在初中生物课程中,从课文到练习,从正文内容到学生活动,都将生物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精神融为一个整体,并将这些生物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精神应用于在未来的生活中、未来的社会角色里。
三、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
初中阶段的生物内容突出了人自身以及人与生物圈的关系,侧重细胞、遗传、进化、生态系统等概念的初步理解,它从细胞水平、个体水平、生态系统水平揭示的生命活动规律,对于处于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关键时期的初中学生来说,学习生物学课程是每个未来公民不可或缺的教学经历,其学习知识是公民不可或缺的素養基础。
基于前文所述,我们需要引导学生建立理解生物核心概念,在理解生命和理解生物学的基础上提高科学探究能力,养成科学态度与精神,但对大部分学生而言概念知识较为抽象。过去传统的传统教学模式:老师上课还是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张嘴,教学方式以注入式为主,因此在学习生物学课程时为了更好达成对生物学的理解,我们可以借助一定的媒介“班班通”来实现。基于“班班通”的多媒体教学,较传统的教学模式而言,更形象、直观、生动,也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许多原来不能直观演示的内容,能清晰具体的显示在电子白板上,使学生的学习变得更主动,更有效。
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学会改变。在当今网络资源如此丰富的情况下,学习生物学就应该是让学生借助已有经验,对新信息进行主动的认知信息加工,让学生真正的参与到课堂中来。教材上的内容是有限的,所以在学完课文内容以后,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对课本上的知识进行拓展。要让学生改变传统的将知识学会,慢慢的转变为如何掌握学习方法,主动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自主阅读,自主学习,也就是变传统的“学会”为“会学”。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发〔2014〕35号].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4-09/04/content_9065.htm.
[2]郑兆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离我们有多远”.中学生物学教材培训与交流研讨会.
[3]谭永平.中学生物课在发展核心素养中的价值和基本任务;J].生物学教学,2016,(5):20-2.
[4]谭永平.从发展核心素养的视角探讨高中生物必修内容的变革;J].课程教材教法,2016,(7):62-69.
[5]王颖.义务教育教科书《生物学》中蕴含的科学精神;J].生物学教学,2014,(9).
[6]谭永平.批判性思维与中学生物教材教学;J].中学生物教学,2016,(7).
[7]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年版).
关键词:初中生物;核心素养;班班通
[中图分类号]G6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627(2017)19-089-01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从全局和战略高度对教育工作提出的明确要求,而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就是落实“立德树人”的要求。生物科学是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之一,核心素养与学科课程的关系,是近一段时期内的研究热点。因此如何在初中生物课中渗透核心素养的培养是需要予以重视的基础问题。
一、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的迫切性
自从2014年4月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将“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置于改革发展的关键环节,则高中生物以“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为特征的新课程已经走向我们,2014年12月至2016年修订课标,2016年至2017年5月需要完成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为目标的高中教材的修订,2017年秋修订后的课标开始实施,起始年级开始使用修订后的教材,可见培养高中生的生物学核心素养迫在眉睫。而高中生物学课程是初中生物课程的延续,因此应该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就开始培养学生的核心培养,做好衔接。
二、核心素养在初中生物课程中的体现
生物科学是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之一,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生物课程的学习是以生物科学素养的提升与发展为目标诉求的,生物科学素养其实就是三维目标中的知识、能力、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一个集合。这与由生命观念、理性思维、科学探究、社会责任四个要素组成的生物学核心素养是相呼应的,由此可见,“核心素养”是初中生物“三维目标”的继承与超越。
中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学生应具有的最关键、最必要的共同素养,是知识、能力和态度等的综合表现,其中生物科学素养是核心素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那么初中生物学课可以为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做什么?
我们知道生物学是一门以生物核心概念为基础的学科,所以让学生学习必要的生物学知识,帮助学生形成生物学核心概念是发展核心素养的依托。初中生物课程内容选取了“科学探究、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生物与环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生物圈中的人、动物的运动和行为、生物的生殖、发育与遗传、生物的多样性、生物技术、健康地生活”。对于学生来说,学习生物学核心概念,需要以生物学事实、现象为支撑,需要以理性思维方法为途径。因此初中生物教材除了在正文内容安排大量的生物知识外,另一方面,还安排了大量的学生活动如“想一想,议一议”“观察与思考”“探究”“实验”、课外阅读栏目及科学方法等内容。
学生可以通过如“想一想,议一议”“观察与思考”“探究”“实验”“资料分析”“技能训练”“模拟实验”等活动获得大量生物学事实、现象的直接经验;也可以从如“科学家的故事”“科学?技术?社会”“生物学与文学”“生物学与艺术”等课外阅读栏目引导学生理解科学知识的开放性;在阐述科学方法时,提供事实证据,呈现由事实到观点、规律、理论的逻辑过程。学生通过这样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将生物核心素养的一点一滴渗透给学生。因此在初中生物课程中,从课文到练习,从正文内容到学生活动,都将生物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精神融为一个整体,并将这些生物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精神应用于在未来的生活中、未来的社会角色里。
三、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
初中阶段的生物内容突出了人自身以及人与生物圈的关系,侧重细胞、遗传、进化、生态系统等概念的初步理解,它从细胞水平、个体水平、生态系统水平揭示的生命活动规律,对于处于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关键时期的初中学生来说,学习生物学课程是每个未来公民不可或缺的教学经历,其学习知识是公民不可或缺的素養基础。
基于前文所述,我们需要引导学生建立理解生物核心概念,在理解生命和理解生物学的基础上提高科学探究能力,养成科学态度与精神,但对大部分学生而言概念知识较为抽象。过去传统的传统教学模式:老师上课还是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张嘴,教学方式以注入式为主,因此在学习生物学课程时为了更好达成对生物学的理解,我们可以借助一定的媒介“班班通”来实现。基于“班班通”的多媒体教学,较传统的教学模式而言,更形象、直观、生动,也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许多原来不能直观演示的内容,能清晰具体的显示在电子白板上,使学生的学习变得更主动,更有效。
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学会改变。在当今网络资源如此丰富的情况下,学习生物学就应该是让学生借助已有经验,对新信息进行主动的认知信息加工,让学生真正的参与到课堂中来。教材上的内容是有限的,所以在学完课文内容以后,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对课本上的知识进行拓展。要让学生改变传统的将知识学会,慢慢的转变为如何掌握学习方法,主动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自主阅读,自主学习,也就是变传统的“学会”为“会学”。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发〔2014〕35号].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4-09/04/content_9065.htm.
[2]郑兆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离我们有多远”.中学生物学教材培训与交流研讨会.
[3]谭永平.中学生物课在发展核心素养中的价值和基本任务;J].生物学教学,2016,(5):20-2.
[4]谭永平.从发展核心素养的视角探讨高中生物必修内容的变革;J].课程教材教法,2016,(7):62-69.
[5]王颖.义务教育教科书《生物学》中蕴含的科学精神;J].生物学教学,2014,(9).
[6]谭永平.批判性思维与中学生物教材教学;J].中学生物教学,2016,(7).
[7]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