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历史课程标准》倡导的基本理念是让学生主动学习,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灵活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必要的前提。然而习惯了每天的上课,却不习惯对自己课堂的反思。实行新课程,我们没有更多的经验借鉴,只有在反思自己课堂的基础上去总结经验,找寻新课程的切入点。对新课程的要求我们做好哪些改变?
一、教育观念的转变:
转变教学观念是教育改革的前提。只有观念变了,才能把新课改的理念付诸实践。课程不仅仅是教科书,而且是教师为学生提供学习机会,是师生在互动过程中产生的经验。以往我们把教材看作是学科知识体系的浓缩。教材就是知识,而新课程把教材看作是引导学生学习、生活、发展的一种范例,是师生进行对话的“话题”。教室不是教师表演的讲课室,而是师生交往、互动的实验室;教师不再是一个真理的垄断者和搬运工,而是一个促进者、帮助者;学生不再是等待灌注的庄稼,而是自己知识的建构者。
二、自身标准的改变:
新的课程已经实施了,新的教材已经上了两年了,我们发现:原来的吃透大纲、钻研教材、突出重点、难点等要求显然不足以满足新课程的需求,汤和药的关系我们都清楚。我认为:
(1)深钻课程标准,领会课改的精神,扭转传统的教育观念。
(2)掌握、充实、升华教材:我们不但要充分熟悉教材,还要根据课程改革目标、学生状况对教材做适当补充。丰富的素材是活动之源,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好帮手。
(3)熟练运用多媒体教学辅助手段,为学生提供更多更生动的信息,创设多种教学活动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了解学生,有的放矢:认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程活动设计的目的就是要把他们吸引到教学中来,因此准确掌握学生的共性和个性,找到他们的兴趣点切入教学,再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一定会收到很好的响应。
三、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的转变:
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教学方式要在一朝一夕内改变,对于我们来说当然是痛苦的,但我想看清新旧方式的利弊,无疑是我们转变的最好的动力。然而我们在急于改变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的同时,切忌要抓住根本而不能流于形式。
(1)变“独白”为“对话”:一堂课40分钟甚至45分钟的独白,恨不得把自己所知道的知识都教给学生,看上去是忠实于学科,却背离了教育规律,功夫不小,收效甚微。课堂上对话,是教师与学生以教材内容为话题或“谈资”,共同去获取、创造的过程。对话可以使教育者、受教育者介入、参与、互相沟通、交往和理解。比如采取辩论会比赛:每次讨论前,我设计一个学生感兴趣的题目,把学生分成正方和反方两大组,要求每个人都按题意写成小论文或辩论稿并交给我看。有一次我组织的课堂讨论题目是:“东方文明与西方文明之比较”,正方的观点是“西方文明不如东方文明”,反方的观点是“东方文明不如西方文明”。在世界现代史教学中,我设计的题目是:“战争与和平谁是历史的主流”,正方的观点是“和平是历史的主流”,反方的观点是“战争是历史的主流”。这种讨论具有竞争机制,适合学生的特点,他们为了驳倒对方,翻阅了很多书,讨论的场面十分热烈,趣味盎然,往往是时间已到,很多人仍言犹未了。
(2)变“死学”为“活学”:认真听课,死记硬背,机械训练,曾是考试高分的“不二法门”。学习方式单一、被动,往往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负担沉重,更影响他们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那什么是活学呢?我在教学实践中,采取把学生分组(一般情况:7—8个学生为一组),根据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这些疑问边在教材中收集信息资料,在小组讨论中分析判断。在学生讨论时,我作为小组成员参与讨论并作适当的点拨和指导,最后由各小组派出代表回答问题,其他成员也可作修正补充。在设计问题时,我会照顾到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分层次教学、区别指导,让处于不同水平、不同层次的每一位学生都能体验成功,为他们提供成功的机会和条件,使他们重新树立起学习的自信心。由于这些讨论题都是在一段精彩的录像或是学生生动的朗读之后进行的,因此在小组讨论时,学生的情绪高昂,各层次的学生都很投入。这样,加强了师生间、学生间的合作与交往。学生在这种交往中,发展了良好的人际关系,培养了学生的群体意识和协作精神,自然也促进了学生的主体性发展。当然这一切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和帮助。
四、教学过程的转变:
新课程实施的关键是在课堂上,要落实这些新课程理念,要真正实现新课改的这些教育教学目标,就不能忽视教学细节,必须要把新课程理念落实到具体的教学细节中。
比如,对辜鸿铭这个人物,我们可以告诉学生:他生在南洋,学在西洋,婚在东洋,官在北洋,获得过13个博士学位,第一个把中国的《论语》翻译成英文的。但就是这样—个人,在五四期间却是梳着小辫子走进北京大学课堂,这样就将—个充满矛盾的人物形象展现在大家的面前。这些细节描写不仅仅是可以让历史人物不再干瘪,而且还可以让历史人物穿越时空的隧道,鲜活地站在我们面前;让学生和历史人物同悲喜,由此融人历史,既感受到历史的魅力,又能更好地体会和感悟历史,由此为学生创设和提供一些认识理解历史的环境和空间。此外,还可以通过人物的心理活动特写来让历史人物更加接近现实:“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细节决不能轻视。
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则是教学,作为具体教学的实施者,此刻站在改革的浪尖上的我们,要迅速转变观念,调整方法,以积极的心态、认真的态度,投入到教学改革中,真正地解放学生、解放教学,并实现教育者自身的自我完善。
一、教育观念的转变:
转变教学观念是教育改革的前提。只有观念变了,才能把新课改的理念付诸实践。课程不仅仅是教科书,而且是教师为学生提供学习机会,是师生在互动过程中产生的经验。以往我们把教材看作是学科知识体系的浓缩。教材就是知识,而新课程把教材看作是引导学生学习、生活、发展的一种范例,是师生进行对话的“话题”。教室不是教师表演的讲课室,而是师生交往、互动的实验室;教师不再是一个真理的垄断者和搬运工,而是一个促进者、帮助者;学生不再是等待灌注的庄稼,而是自己知识的建构者。
二、自身标准的改变:
新的课程已经实施了,新的教材已经上了两年了,我们发现:原来的吃透大纲、钻研教材、突出重点、难点等要求显然不足以满足新课程的需求,汤和药的关系我们都清楚。我认为:
(1)深钻课程标准,领会课改的精神,扭转传统的教育观念。
(2)掌握、充实、升华教材:我们不但要充分熟悉教材,还要根据课程改革目标、学生状况对教材做适当补充。丰富的素材是活动之源,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好帮手。
(3)熟练运用多媒体教学辅助手段,为学生提供更多更生动的信息,创设多种教学活动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了解学生,有的放矢:认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程活动设计的目的就是要把他们吸引到教学中来,因此准确掌握学生的共性和个性,找到他们的兴趣点切入教学,再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一定会收到很好的响应。
三、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的转变:
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教学方式要在一朝一夕内改变,对于我们来说当然是痛苦的,但我想看清新旧方式的利弊,无疑是我们转变的最好的动力。然而我们在急于改变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的同时,切忌要抓住根本而不能流于形式。
(1)变“独白”为“对话”:一堂课40分钟甚至45分钟的独白,恨不得把自己所知道的知识都教给学生,看上去是忠实于学科,却背离了教育规律,功夫不小,收效甚微。课堂上对话,是教师与学生以教材内容为话题或“谈资”,共同去获取、创造的过程。对话可以使教育者、受教育者介入、参与、互相沟通、交往和理解。比如采取辩论会比赛:每次讨论前,我设计一个学生感兴趣的题目,把学生分成正方和反方两大组,要求每个人都按题意写成小论文或辩论稿并交给我看。有一次我组织的课堂讨论题目是:“东方文明与西方文明之比较”,正方的观点是“西方文明不如东方文明”,反方的观点是“东方文明不如西方文明”。在世界现代史教学中,我设计的题目是:“战争与和平谁是历史的主流”,正方的观点是“和平是历史的主流”,反方的观点是“战争是历史的主流”。这种讨论具有竞争机制,适合学生的特点,他们为了驳倒对方,翻阅了很多书,讨论的场面十分热烈,趣味盎然,往往是时间已到,很多人仍言犹未了。
(2)变“死学”为“活学”:认真听课,死记硬背,机械训练,曾是考试高分的“不二法门”。学习方式单一、被动,往往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负担沉重,更影响他们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那什么是活学呢?我在教学实践中,采取把学生分组(一般情况:7—8个学生为一组),根据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这些疑问边在教材中收集信息资料,在小组讨论中分析判断。在学生讨论时,我作为小组成员参与讨论并作适当的点拨和指导,最后由各小组派出代表回答问题,其他成员也可作修正补充。在设计问题时,我会照顾到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分层次教学、区别指导,让处于不同水平、不同层次的每一位学生都能体验成功,为他们提供成功的机会和条件,使他们重新树立起学习的自信心。由于这些讨论题都是在一段精彩的录像或是学生生动的朗读之后进行的,因此在小组讨论时,学生的情绪高昂,各层次的学生都很投入。这样,加强了师生间、学生间的合作与交往。学生在这种交往中,发展了良好的人际关系,培养了学生的群体意识和协作精神,自然也促进了学生的主体性发展。当然这一切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和帮助。
四、教学过程的转变:
新课程实施的关键是在课堂上,要落实这些新课程理念,要真正实现新课改的这些教育教学目标,就不能忽视教学细节,必须要把新课程理念落实到具体的教学细节中。
比如,对辜鸿铭这个人物,我们可以告诉学生:他生在南洋,学在西洋,婚在东洋,官在北洋,获得过13个博士学位,第一个把中国的《论语》翻译成英文的。但就是这样—个人,在五四期间却是梳着小辫子走进北京大学课堂,这样就将—个充满矛盾的人物形象展现在大家的面前。这些细节描写不仅仅是可以让历史人物不再干瘪,而且还可以让历史人物穿越时空的隧道,鲜活地站在我们面前;让学生和历史人物同悲喜,由此融人历史,既感受到历史的魅力,又能更好地体会和感悟历史,由此为学生创设和提供一些认识理解历史的环境和空间。此外,还可以通过人物的心理活动特写来让历史人物更加接近现实:“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细节决不能轻视。
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则是教学,作为具体教学的实施者,此刻站在改革的浪尖上的我们,要迅速转变观念,调整方法,以积极的心态、认真的态度,投入到教学改革中,真正地解放学生、解放教学,并实现教育者自身的自我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