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简要介绍日本报业的历史发展概况以及五大报系的格局特征,揭示日本报业如此强大的原因。并且,在新媒体对报业传统媒体形成了巨大的威胁的媒体环境下,日本报业采取的一系列应对发展策略和改革措施,包括加强国民新闻教育和重塑青年一代读报习惯和向新媒体转型靠拢等等,通过日本报业的挑战与机遇展望了我国传统报业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日本报业;新媒体;发展变革;借鉴意义
近十年,世界报业协会公布的全世界发行量排名中,日本的报纸往往占据着榜单的前几名,日本的报纸无论发行量还是普及率在世界上都是少见的。据统计,日本报纸的普及率为每千人拥有报纸664份,仅次于北欧的挪威(705份/千人),在世界上排第二位。日本人为什么如此钟爱报纸,日本报纸凭什么在与电视、广播、网络的竞争中独占鳌头?
一、日本报业发展概况
早在17世纪的日本,江户[1]街头了出现类似报纸的出版物 “瓦版”。它将单面新闻印刷品用粘土做成瓦坯,在上面雕刻上文图,经过烧制定型后,印在纸上而成,其以报道新闻为主。由于存在的时间比较长,所以普遍被认为这是日本报纸的萌芽期。
到了19世纪中期,日本开始 “明治维新运动”[2],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等方面实行大改革,促进日本的现代化。这一时期,《横滨每日新闻》创办,标志着日本真正意义上的近代报纸的诞生。
20世纪80年代,小报由于适合普通民众口味快速发展起来,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朝日新闻》,其发行量很快占据全国首位,被认为是日本近代报纸向现代报纸发展的先驱。
其实,在50年代和70年代分别促成了日本报业的两次高速发展时期,使得日本报业发展达到了世界领先的水平。日本新闻改革之后,随着报业自由竞争帷幕的重新开启,报纸的发行量出现了快速增长的势头,
二、新媒体结构中日本报纸的生存空间
随着社会不停歇的发展,新媒体出现了。新媒体没有严格的定义,凡是基于互联网+的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相较于传统“旧”媒体而言,我们都称之为新媒体。比如说传统媒体的杂志、报纸、广播、移动电视、网络、桌面视窗、电视、电影、等纷纷转型为数字媒体时代的触摸媒体。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日本的报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这个时期下的日本报业可谓是挑战与机遇并存。由于新媒体时代,媒体整合的步伐在不断加快,突出表现为跨媒体发展趋势日渐明显,不同种类的媒体之间打破原有的界限,相互融合。从而,新闻等信息通过数字化通信技术搭建的通道,在报纸、电视、广播、互联网等新旧媒体之间实现了无障碍的流转。
据Record Japan网站2月26日报道,由日本ABC协会调查并发表的2014年度下半年(6至12月)各大主要新闻社报纸销量统计显示,日本《读卖新闻》、《朝日新闻》、《每日新闻》等各大主流纸媒销量均出现急剧减少情况,且5大主要新闻社全部同比减少。日本《每日新闻》前总编歌川令三先生就曾在《报纸小时的日子》一书中预言说,“报纸消失的日子是2030年。”[3]这种说法正确与否暂且不论,但新媒体确实正在创造着一个全新的媒体王国。
相比于传统报纸,新媒体的优势有以下几个方面:
(1)从经济角度来看,传统报纸的生产加工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2)从科技角度来看,科技的创新会出现越来越多的高端新媒体技术,而纸媒作为传统的消耗性物品,很可能被新技术替代。
(3)从大众需求上来看,信息互动上新媒体可以让用户在网上即时的评论互动,互动频率较高,效果较好。
(4)从价格上看,相对于大多数收费报纸来说,新媒体几乎都是免费的。
(5)从时代角度来看,时代的步伐已经将新媒体推上了媒体的主导地位,让传统纸媒的生存空间愈发狭隘。
由此可见,报纸的未来不容乐观。根据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12月,我国互联网普及率为53.20%,同比增长率為5.77%,而手机网民规模截止2016年12月达6.95亿,网民总数达7.31亿人,网络媒体还将呈现爆炸式发展,媒体环境和格局将因之发生更大的变化。在这场媒体变化中,报纸为生存而进行的竞争将更加激烈,整合和转型也势在必然。
三、日本报业的变革措施
(1)培养“网络原住民”阅读习惯。
日本推广了“README”活动[4]。该活动通过多种媒体和方式,让在网络时代生长起来的年轻人感受报纸作用和优势,从而重视报纸的订阅。同时,实施了“NIE”计划[5]。从小就对学生实行和读报习惯的启蒙教育,并指导学生自己办校报,鼓励教师将报纸内容渗透到教学中,以培养学生看报兴趣和习惯。日本的各大报社还将报纸引进中学课堂当教材,以扩大报纸的影響。
(2)逐门逐户送报上门。
《读卖新闻》、《朝日新闻》、《每日新闻》的送报上门率甚至达到了99%以上。日本报纸在车站、便民店也有零星销售。正是日本人良好的送报上门服务,为日本报纸庞大的发行量创造了条件。
(3)增强互动性,让读者参与报纸。
为了拉近与读者距离,各报在编辑上转换“我编你读”的传统模式,充分利用读者调查成果,进行 “编读互动”的版面改革。日本各大报还开设很多对外窗口,如电话热线及网络咨询等,详细解答读者对报刊文章的各种疑问。
(4)社群化概念,增加用户粘性。
各大报社都成立了相关的报友俱乐部,为订阅者提供各种优惠服务,还经常召开“有识者恳谈会”,征集专家、学者和读者对报纸意见和建议。
(5)传统报纸向新媒体转型。
新媒体由于缺乏监管,信息水平良莠不齐,也达不到报纸信息的侧重点和深度性。于是《日本经济新闻》专门设立了电子媒体局,通过电信网、互联网、数据库提供业务。《朝日新闻》利用移动电话发短讯新闻,建立属于自己的门户新闻网站。
四、中国报业的发展借鉴
在新媒体的环境下,日本挑战与机遇并存,并且取得了初步的成效。对于中国的报纸发展主要有以下几点借鉴:
(1)树立品牌意识,加强内部体系的管理与改革。
报纸由于有着严格地编辑出版流程,可以避免信息的良莠不齐,为用户提供优质的信息。我国的报纸应树立品牌意识,进一步树立权威品牌形象。
(2)加强政策教育监管,引导青少年读报习惯。
我国应该加强对中小学生读报习惯的教育与养成,建立专门的机构或者课程,使我们新生代网络原住民不被网络快餐文化淹没。
(3)多媒融合,变革创新传统报纸
创新和变革是传统报纸的根本出路,传统报业要逐步向数字媒体靠拢。我国报纸应当按照数字化时代新的媒介产业发展逻辑去打造新的运作体制、运作架构、盈利模式,采取多种方式实现与数字媒体的融合。
(4)拓宽报纸盈利点,不再单纯依靠广告收益。
由于报纸广告难以解读受众群的缺点,因此,以科学性数据为基准制定的大数据分析广告战略不适合于报纸媒介,报纸广告的衰退迫使行业必须要去寻找新的赢利点。
总的来说,在新媒体的冲击下,日本报业就纸媒本身稳定性、易读性、便携性、权威性和深度性的优势进行了多方位的改革与发展。我们如果也能够发挥报纸特有的特点,同时能够利用新媒体的优势,并且能借鉴日本报业发展的相关经验,一定可以将我国的纸质媒体做得更好。
参考文献:
[1] 尹韵公. 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1
[2]汪杨,传统媒体的出路[J]. 上海经济日报,2011(02)
[3] 叶南客. 共享发展理念的时代创新与终极价值[J], 南京社会科学, 2016(01).
[4] 马中红:新媒介与青年亚文化转向[J]. 文艺研究. 2010(12).
[5] 日本新闻协会网,http://www.pressnet.or.jp
[6]朝日网络新闻,http://www.asahi.com/honsyy
【关键词】:日本报业;新媒体;发展变革;借鉴意义
近十年,世界报业协会公布的全世界发行量排名中,日本的报纸往往占据着榜单的前几名,日本的报纸无论发行量还是普及率在世界上都是少见的。据统计,日本报纸的普及率为每千人拥有报纸664份,仅次于北欧的挪威(705份/千人),在世界上排第二位。日本人为什么如此钟爱报纸,日本报纸凭什么在与电视、广播、网络的竞争中独占鳌头?
一、日本报业发展概况
早在17世纪的日本,江户[1]街头了出现类似报纸的出版物 “瓦版”。它将单面新闻印刷品用粘土做成瓦坯,在上面雕刻上文图,经过烧制定型后,印在纸上而成,其以报道新闻为主。由于存在的时间比较长,所以普遍被认为这是日本报纸的萌芽期。
到了19世纪中期,日本开始 “明治维新运动”[2],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等方面实行大改革,促进日本的现代化。这一时期,《横滨每日新闻》创办,标志着日本真正意义上的近代报纸的诞生。
20世纪80年代,小报由于适合普通民众口味快速发展起来,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朝日新闻》,其发行量很快占据全国首位,被认为是日本近代报纸向现代报纸发展的先驱。
其实,在50年代和70年代分别促成了日本报业的两次高速发展时期,使得日本报业发展达到了世界领先的水平。日本新闻改革之后,随着报业自由竞争帷幕的重新开启,报纸的发行量出现了快速增长的势头,
二、新媒体结构中日本报纸的生存空间
随着社会不停歇的发展,新媒体出现了。新媒体没有严格的定义,凡是基于互联网+的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相较于传统“旧”媒体而言,我们都称之为新媒体。比如说传统媒体的杂志、报纸、广播、移动电视、网络、桌面视窗、电视、电影、等纷纷转型为数字媒体时代的触摸媒体。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日本的报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这个时期下的日本报业可谓是挑战与机遇并存。由于新媒体时代,媒体整合的步伐在不断加快,突出表现为跨媒体发展趋势日渐明显,不同种类的媒体之间打破原有的界限,相互融合。从而,新闻等信息通过数字化通信技术搭建的通道,在报纸、电视、广播、互联网等新旧媒体之间实现了无障碍的流转。
据Record Japan网站2月26日报道,由日本ABC协会调查并发表的2014年度下半年(6至12月)各大主要新闻社报纸销量统计显示,日本《读卖新闻》、《朝日新闻》、《每日新闻》等各大主流纸媒销量均出现急剧减少情况,且5大主要新闻社全部同比减少。日本《每日新闻》前总编歌川令三先生就曾在《报纸小时的日子》一书中预言说,“报纸消失的日子是2030年。”[3]这种说法正确与否暂且不论,但新媒体确实正在创造着一个全新的媒体王国。
相比于传统报纸,新媒体的优势有以下几个方面:
(1)从经济角度来看,传统报纸的生产加工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2)从科技角度来看,科技的创新会出现越来越多的高端新媒体技术,而纸媒作为传统的消耗性物品,很可能被新技术替代。
(3)从大众需求上来看,信息互动上新媒体可以让用户在网上即时的评论互动,互动频率较高,效果较好。
(4)从价格上看,相对于大多数收费报纸来说,新媒体几乎都是免费的。
(5)从时代角度来看,时代的步伐已经将新媒体推上了媒体的主导地位,让传统纸媒的生存空间愈发狭隘。
由此可见,报纸的未来不容乐观。根据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12月,我国互联网普及率为53.20%,同比增长率為5.77%,而手机网民规模截止2016年12月达6.95亿,网民总数达7.31亿人,网络媒体还将呈现爆炸式发展,媒体环境和格局将因之发生更大的变化。在这场媒体变化中,报纸为生存而进行的竞争将更加激烈,整合和转型也势在必然。
三、日本报业的变革措施
(1)培养“网络原住民”阅读习惯。
日本推广了“README”活动[4]。该活动通过多种媒体和方式,让在网络时代生长起来的年轻人感受报纸作用和优势,从而重视报纸的订阅。同时,实施了“NIE”计划[5]。从小就对学生实行和读报习惯的启蒙教育,并指导学生自己办校报,鼓励教师将报纸内容渗透到教学中,以培养学生看报兴趣和习惯。日本的各大报社还将报纸引进中学课堂当教材,以扩大报纸的影響。
(2)逐门逐户送报上门。
《读卖新闻》、《朝日新闻》、《每日新闻》的送报上门率甚至达到了99%以上。日本报纸在车站、便民店也有零星销售。正是日本人良好的送报上门服务,为日本报纸庞大的发行量创造了条件。
(3)增强互动性,让读者参与报纸。
为了拉近与读者距离,各报在编辑上转换“我编你读”的传统模式,充分利用读者调查成果,进行 “编读互动”的版面改革。日本各大报还开设很多对外窗口,如电话热线及网络咨询等,详细解答读者对报刊文章的各种疑问。
(4)社群化概念,增加用户粘性。
各大报社都成立了相关的报友俱乐部,为订阅者提供各种优惠服务,还经常召开“有识者恳谈会”,征集专家、学者和读者对报纸意见和建议。
(5)传统报纸向新媒体转型。
新媒体由于缺乏监管,信息水平良莠不齐,也达不到报纸信息的侧重点和深度性。于是《日本经济新闻》专门设立了电子媒体局,通过电信网、互联网、数据库提供业务。《朝日新闻》利用移动电话发短讯新闻,建立属于自己的门户新闻网站。
四、中国报业的发展借鉴
在新媒体的环境下,日本挑战与机遇并存,并且取得了初步的成效。对于中国的报纸发展主要有以下几点借鉴:
(1)树立品牌意识,加强内部体系的管理与改革。
报纸由于有着严格地编辑出版流程,可以避免信息的良莠不齐,为用户提供优质的信息。我国的报纸应树立品牌意识,进一步树立权威品牌形象。
(2)加强政策教育监管,引导青少年读报习惯。
我国应该加强对中小学生读报习惯的教育与养成,建立专门的机构或者课程,使我们新生代网络原住民不被网络快餐文化淹没。
(3)多媒融合,变革创新传统报纸
创新和变革是传统报纸的根本出路,传统报业要逐步向数字媒体靠拢。我国报纸应当按照数字化时代新的媒介产业发展逻辑去打造新的运作体制、运作架构、盈利模式,采取多种方式实现与数字媒体的融合。
(4)拓宽报纸盈利点,不再单纯依靠广告收益。
由于报纸广告难以解读受众群的缺点,因此,以科学性数据为基准制定的大数据分析广告战略不适合于报纸媒介,报纸广告的衰退迫使行业必须要去寻找新的赢利点。
总的来说,在新媒体的冲击下,日本报业就纸媒本身稳定性、易读性、便携性、权威性和深度性的优势进行了多方位的改革与发展。我们如果也能够发挥报纸特有的特点,同时能够利用新媒体的优势,并且能借鉴日本报业发展的相关经验,一定可以将我国的纸质媒体做得更好。
参考文献:
[1] 尹韵公. 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1
[2]汪杨,传统媒体的出路[J]. 上海经济日报,2011(02)
[3] 叶南客. 共享发展理念的时代创新与终极价值[J], 南京社会科学, 2016(01).
[4] 马中红:新媒介与青年亚文化转向[J]. 文艺研究. 2010(12).
[5] 日本新闻协会网,http://www.pressnet.or.jp
[6]朝日网络新闻,http://www.asahi.com/honsy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