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茱萸碱对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缝隙连接通讯及胶原合成的影响

来源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nymin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吴茱萸碱对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增殖和细胞间缝隙连接蛋白43(Cx43)蛋白以及胶原合成的影响。

方法

取手术切除瘢痕疙瘩组织成纤维细胞原代培养,将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和用含不同浓度(0.5、1.0、2.0、4.0 μmol/L)吴茱萸碱培养液处理的实验组,给药24、48 h后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的活性,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不同浓度吴茱萸碱对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Cx43蛋白、Ⅰ和Ⅲ型胶原合成的影响。

结果

在0.5、1.0、2.0、4.0 μmol/L实验组中24 h细胞抑制率分别为6.2%、9.1%、12.5%、17.6%,48 h细胞抑制率分别为10.9%、21.7%、33.4%、43.3%,显示吴茱萸碱显著抑制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增殖,且存在一定的时间和浓度依赖性;ELISA结果显示:48 h后在0.5、1.0、2.0、4.0 μmol/L实验组中Cx43蛋白吸光度(A)值分别为0.252、0.315、0.383、0.547;Ⅰ型胶原A值分别为0.507、0.412、0.336、0.226;Ⅲ型胶原A值分别为0.246、0.228、0.179、0.115;吴茱萸碱作用后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的细胞缝隙连接Cx43蛋白表达增强,Ⅰ、Ⅲ型胶原表达减弱。

结论

吴茱萸碱有效促进细胞缝隙连接Cx43蛋白表达,提高细胞缝隙连接通讯(GJIC)水平,抑制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增殖和Ⅰ、Ⅲ型胶原合成。

其他文献
目的验证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MAPK1)是否为前列腺癌细胞中微小RNA(miRNA,miR)-129的靶基因,并探讨其分子调控机制。方法应用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并筛选靶基因;构建靶基因3'端非编码区域(3'-UTR)双荧光素酶野生型载体及结合位点突变型载体,分别与miR-129模拟物片段(has-miR-129 mimic)和无关序列(scramble)对照共转染前列腺癌PC-3细胞,48 h后行
目的探讨中药虎杖的主要药用成分白藜芦醇的抗直肠腺癌的机制。方法不同浓度的白藜芦醇作用于人结直肠腺癌HCT-15细胞后,用显微镜观察人结直肠腺癌细胞的形态学改变;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检测白藜芦醇对细胞增殖的影响;Western blot法检测白藜芦醇对人结直肠癌细胞凋亡相关指标的影响;裸鼠移植瘤模型实验观察白藜芦醇的体内抑制肿瘤生长的活性。结果显微镜观察结果显示虎杖的药用成分白藜芦醇作用后细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肺腺癌转移相关转录本1(MALAT1)在肠癌中的表达与临床意义,及其促进结直肠癌细胞迁移侵袭的功能表型与分子机制。方法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检测MALAT1在配对结直肠癌组织和正常组织中的表达;RNA干扰抑制结直肠癌细胞SW620细胞中MALAT1本底表达,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小室实验分别检测MALAT1下调后对SW620迁移和侵袭能力的
目的观察人尿激肽原酶联合血小板抑制剂对高血压脑梗死大鼠凝血功能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40只SD雄性大鼠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阿司匹林组以及联合干预组;模型组、阿司匹林组以及联合干预组建立高血压脑梗死模型,阿司匹林组给予阿司匹林干预,联合干预组给予尤瑞克林、阿司匹林干预,干预7 d比较4组观察炎性因子、神经功能、凝血功能。结果炎性因子:模型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细胞
期刊
肾癌在肾脏肿瘤中所占比例高,是泌尿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因其早期无症状且缺乏可靠的分子诊断标志物而危害大。肾癌是多基因相关肿瘤,其发病机制极为复杂,随着分子生物学及基因组学实验技术方法的发展并被运用于研究肾脏肿瘤,人们对其发生发展机制有了进一步深入地了解,同时在治疗策略及预后相关因素方面取得了新的研究进展。本文就肾癌实验研究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
目的检测乳腺癌细胞中上皮-间充质转化(EMT)相关分子标志物如钙黏蛋白、波形蛋白、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血小板源生长因子(PDGF)-D和核因子-κB(NF-κB),讨论它们与EMT之间的关系以及在乳腺癌进展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7例浸润性导管腺癌患者钙黏蛋白、波形蛋白、EGFR、NF-κB和PDGF-D的表达。患者分为3组:A[雌激素受体(ER)+和/或孕激素受体(PR
结直肠癌是临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合理的术前筛查早期发现和严密的术后监控防止复发可有效降低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非侵入性实验室检查因其简单、安全、无创和可重复,在结直肠癌的筛查和监控方面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本文重点就各种筛查与监控结直肠癌的实验室手段的技术特点、临床应用现状及优缺点进行了综述。
目的观察血管活性肠肽(VIP)对前列腺癌(DU145)细胞迁移、侵袭的影响并探讨其在上皮-间充质转化(EMT)过程中机制。方法用浓度分别为0、25、50、100 μmol/L的VIP处理DU145细胞,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24 h时DU145细胞中E-钙黏蛋白(E-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Snail mRNA和蛋白的表达;采
目的探讨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垂体前叶激素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收治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45例,所有患者入院后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醇、甲状腺功能三项、生长激素(GH)和胰岛素刺激因子-1(IGF-1)、性激素检测;在感染确诊后第3天和感染治愈后1个月,分别检测ACTH、皮质醇、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三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GH、IGF-1、泌乳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