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实验教学日益成为初中物理教学的主角。加之物理学也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物理实验也可以给学生提供一定的感性材料,对学生正确地形成概念和掌握规律,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都有着重要的作用。于是,在实践教学中,让学生带着问题观察、思考、分析、操作,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关键词:物理实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一、设置疑问,让学生带着疑问观察和操作实验
对于农村初中物理教学,主要是以演示实验为主。传统的演示实验就是教师演示,学生看,可很多的实验学生根本看不清,特别是后面的学生,直接影响了实验的效果,实验往往成了走过场。因此,在演示实验中,应积极引导学生观察、猜想、分析、归纳总结,要让学生自己动手参与操作,成为实验的主体。如,在讲授流体压强时,我们可以用一只漏斗,一只乒乓球给学生演示一个有趣的现象。教师先把漏斗的尖部咬在嘴里,漏斗口朝地,当把乒乓球放在漏斗里去,在向漏斗里吹气的同时把手松开,奇妙的现象出现了,虽然手离开了乒乓球,但乒乓球并不落下来,却在漏斗口附近跳动着,学生会被这一现象惊呆了,“为什么乒乓球不落下来呢?难道重力就不存在了吗?”再将漏斗和乒乓球交给某个学生,让其仿照教师的动作表演,他会吸足了气,集中力量对准漏斗尖部吹气,想把乒乓球吹下去,结果,乒乓球照样在漏斗口附近跳动着,并没有落下去,你吹得愈厉害,它跳动得愈快。这一场面,会激发在场每位学生的努力思考:这是为什么?这时候,教师再解释这一奇妙的现象,这一堂压强课的效果可想而知。
二、提供实验目的,由学生设计方案并分析、比较
任何事物和现象,都是由许多要素,许多属性组成的统一体。分析就是以事物的整体与部分为客观基础,为了从总体上把握事物的性质以及运动规律,就必须了解其各个组成部份和要素的性质、特点和相互联系。因此,教师应充分重视对学生进行分析与综合思维方法的训练。例如,“欧姆定律”的教学中、为了探索电流、电压、电阻这三个相互关联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就采取了先分析后综合的思维方法。先保持其中一个物理量不变,研究其余两个物理量之间的变化关系;再保持另外一个物理量不变,研究剩余的两个物理量之间的变化关系。通过实验再得出:“保持电阻不变时,电流跟电压成正比;保持电压不变时,电流跟电阻成反比”结论的基础上,再综合得出了欧姆定律。在教学中,教师因充分认识到引导学生领会探索电流、电压、电阻三者变化关系的思维方法,这比学生知道欧姆定律的结论更为重要。
三、改进或拓展实验,促进学生思维
在实验教学中,教师应在学生已完成实验的基础上,适当改变实验条件,促使学生及时改变思维角度去考虑问题,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如,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课本上给定的器材有:待测电阻一个、电压为1。5伏的干电池3节,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开关各一只,导线若干。待学生完成实验后,提出问题:(1)滑动变阻器在本实验中的作用是什么?如果没有滑动变阻器你能设计实验满足上面的要求吗?(2)如本实验中没有电压表,而又给了一个已知的定值电阻,那如何去测电阻?(3)如果没有电流表又如何去测?(4)如果滑动变阻器的阻值是已知的,而电流表和电压表只给一个,你又有几种方法去测呢?通过改变一系列的实验条件,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被充分地调动起来了,大胆、主动地去分析、讨论,灵活地应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问题,进一步加深了对电阻测定的掌握。在实验教学中,教师可借助一些拓展性实验,促使学生全面地看问题,认清事物的本质特征。如在做托里拆利实验时,教师不能为省力仅仅演示玻璃管竖直置于水银槽中的情况,否则会导致学生误认为大气压只与管内水银柱的长度和水银的重力有关。而应将实验拓展,可以利用课外时间去演示用水做实验,让学生明确为什么不能在教室里用水做托里拆利实验的道理。
四、对比实验,深化思维
在初中物理概念教学中运用对比实验既能加强直观教学又能优化探究过程,充分发挥物理实验的教学功能,有助于帮助学生建立概念、活化概念、深刻理解概念、突破难点概念。一个物理概念的表达式中,包含了定义方式、物理意义、及单位等内涵。运用对比实验将不同的物理概念进行横向比较,能促使学生记忆概念和深化概念。如,在讲解到灯泡的亮度取决于实际功率时,可以演示这样的实验:将两只分别标有“pz220-100”(设为L1)和“pz220-40”(设为L2)字样的灯泡并联后接入220伏的照明电路中,让学生观察两灯的亮度,发现L1比L2亮,紧接着演示将这两只灯泡串联后接入220伏的照明电路中,会发现L2亮、L1暗。通过这样的对比实验,学生能够很快地从现象的变化中掌握灯泡的亮度取决于实际功率而与额定功率无关。进一步分析总结还可以得出:(1)额定电压相同的两灯泡,若串联在额定电压的电路中,额定功率小的灯泡的电阻大、分压多、做功快、做功多、产热多;(2)额定电压相同的两灯泡,若并联在额定电压的电路中,额定功率大灯泡的电阻小、分流多、做功快、做功多、产热多。通过这样的实验很好地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敏捷性。
关键词:物理实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一、设置疑问,让学生带着疑问观察和操作实验
对于农村初中物理教学,主要是以演示实验为主。传统的演示实验就是教师演示,学生看,可很多的实验学生根本看不清,特别是后面的学生,直接影响了实验的效果,实验往往成了走过场。因此,在演示实验中,应积极引导学生观察、猜想、分析、归纳总结,要让学生自己动手参与操作,成为实验的主体。如,在讲授流体压强时,我们可以用一只漏斗,一只乒乓球给学生演示一个有趣的现象。教师先把漏斗的尖部咬在嘴里,漏斗口朝地,当把乒乓球放在漏斗里去,在向漏斗里吹气的同时把手松开,奇妙的现象出现了,虽然手离开了乒乓球,但乒乓球并不落下来,却在漏斗口附近跳动着,学生会被这一现象惊呆了,“为什么乒乓球不落下来呢?难道重力就不存在了吗?”再将漏斗和乒乓球交给某个学生,让其仿照教师的动作表演,他会吸足了气,集中力量对准漏斗尖部吹气,想把乒乓球吹下去,结果,乒乓球照样在漏斗口附近跳动着,并没有落下去,你吹得愈厉害,它跳动得愈快。这一场面,会激发在场每位学生的努力思考:这是为什么?这时候,教师再解释这一奇妙的现象,这一堂压强课的效果可想而知。
二、提供实验目的,由学生设计方案并分析、比较
任何事物和现象,都是由许多要素,许多属性组成的统一体。分析就是以事物的整体与部分为客观基础,为了从总体上把握事物的性质以及运动规律,就必须了解其各个组成部份和要素的性质、特点和相互联系。因此,教师应充分重视对学生进行分析与综合思维方法的训练。例如,“欧姆定律”的教学中、为了探索电流、电压、电阻这三个相互关联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就采取了先分析后综合的思维方法。先保持其中一个物理量不变,研究其余两个物理量之间的变化关系;再保持另外一个物理量不变,研究剩余的两个物理量之间的变化关系。通过实验再得出:“保持电阻不变时,电流跟电压成正比;保持电压不变时,电流跟电阻成反比”结论的基础上,再综合得出了欧姆定律。在教学中,教师因充分认识到引导学生领会探索电流、电压、电阻三者变化关系的思维方法,这比学生知道欧姆定律的结论更为重要。
三、改进或拓展实验,促进学生思维
在实验教学中,教师应在学生已完成实验的基础上,适当改变实验条件,促使学生及时改变思维角度去考虑问题,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如,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课本上给定的器材有:待测电阻一个、电压为1。5伏的干电池3节,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开关各一只,导线若干。待学生完成实验后,提出问题:(1)滑动变阻器在本实验中的作用是什么?如果没有滑动变阻器你能设计实验满足上面的要求吗?(2)如本实验中没有电压表,而又给了一个已知的定值电阻,那如何去测电阻?(3)如果没有电流表又如何去测?(4)如果滑动变阻器的阻值是已知的,而电流表和电压表只给一个,你又有几种方法去测呢?通过改变一系列的实验条件,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被充分地调动起来了,大胆、主动地去分析、讨论,灵活地应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问题,进一步加深了对电阻测定的掌握。在实验教学中,教师可借助一些拓展性实验,促使学生全面地看问题,认清事物的本质特征。如在做托里拆利实验时,教师不能为省力仅仅演示玻璃管竖直置于水银槽中的情况,否则会导致学生误认为大气压只与管内水银柱的长度和水银的重力有关。而应将实验拓展,可以利用课外时间去演示用水做实验,让学生明确为什么不能在教室里用水做托里拆利实验的道理。
四、对比实验,深化思维
在初中物理概念教学中运用对比实验既能加强直观教学又能优化探究过程,充分发挥物理实验的教学功能,有助于帮助学生建立概念、活化概念、深刻理解概念、突破难点概念。一个物理概念的表达式中,包含了定义方式、物理意义、及单位等内涵。运用对比实验将不同的物理概念进行横向比较,能促使学生记忆概念和深化概念。如,在讲解到灯泡的亮度取决于实际功率时,可以演示这样的实验:将两只分别标有“pz220-100”(设为L1)和“pz220-40”(设为L2)字样的灯泡并联后接入220伏的照明电路中,让学生观察两灯的亮度,发现L1比L2亮,紧接着演示将这两只灯泡串联后接入220伏的照明电路中,会发现L2亮、L1暗。通过这样的对比实验,学生能够很快地从现象的变化中掌握灯泡的亮度取决于实际功率而与额定功率无关。进一步分析总结还可以得出:(1)额定电压相同的两灯泡,若串联在额定电压的电路中,额定功率小的灯泡的电阻大、分压多、做功快、做功多、产热多;(2)额定电压相同的两灯泡,若并联在额定电压的电路中,额定功率大灯泡的电阻小、分流多、做功快、做功多、产热多。通过这样的实验很好地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敏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