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杯西藏》艺术乌托邦的失落

来源 :先锋国家历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j_t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是一幅1.6米×1.9米的群像画,红色的桌布,桌子上放着餐盘,几张扑克牌,两盒围棋,以及两本书:一本是马原小说集《西海的无帆船》,另一本则是《西藏文学》,23个人围在桌子的四周,他们都举着酒杯,神态各异,却有着圣徒般的庄严肃穆,空气有些凝固和沉重……画面弥漫着一股80年代特有的理想主义气质和仪式感,鲜红的桌布代表了他们对西藏的热情,绛紫的天空代表了他们的忧郁和彷徨,洁白的哈达寄托了他们对逝者的哀思。
  
   这是著名画家于小冬的绘画作品,原名叫《最后的晚餐》,曾发表在《西藏文学》与《西藏旅游》杂志上。马原在1996年出版的小说集《拉萨的小男人》中以它的局部做了封面,并在扉页完整刊出。之所以选用它作为自己小说的封面,因为它生动地记录了他们那一代进藏青年的激情和梦想。
   张子扬说:“这幅画是西藏文学艺术史的阶段性的缩影,它对于上世纪80年代以至于本世纪初的西藏文化和艺术,具有一种特殊的文化价值。”
   上世纪的80年代,为响应国家的号召以及对“最后乌托邦”的幻想,一群才华横溢的青年男女,从天南海北走进美丽的雪域高原——西藏。80年代,《干杯西藏》里的23个不同身份、经历、民族和个性的人物走在了一起。他们以拉萨为中心,在物质贫乏的高原形成了一个特殊的群落,他们过着艰辛、放浪、快乐和游戏的自由生活,也创造了西藏文化与艺术的鼎盛。
   这幅画里所使用的绘画语言,人物造型、构图、细到桌子上的红布皱纹、所有人物的排列,都是经过作者仔细推敲的。从左到右依次为;马丽华、王海燕、李知宝、罗浩(高个)、李新建、色波、冯少华、冯丽(皮皮)、车刚、韩书力、贺中、龚巧明(已故)、田文(已故)、洪立伟、马原、于小冬、牟森、扎西达娃、金志国、刘伟、李彦平(已故)、裴庄欣、曹勇(蹲者)。作者在画中刻意追求一种宗教的意境,没有更多的高光亮点,也没有斑斓绚丽的腐蚀色彩,所有人的面部表情都像圣徒,单纯、洁净而忧郁,但灰暗的色调又让人有些压抑,像一次离别前的沉默,又像一场安静的祭奠。
   他原本想画一个宗教气氛很浓的黑白无色世界,取名为《最后的晚餐》,但又觉得这与西藏的精神气质不相符。所以又在很多细节上反复改动,马丽华先是正面像,后改成侧面,冯丽(皮皮)原来是侧面,又改成了正面,车刚原本是旁观者,姿势是蹲在地上的,最后于小冬又让他跟其他人一样站起来……在这幅群体肖像画中,他刻意为那两位去世的女性——龚巧明、田文挂上了哈达。
   左侧的马丽华是位诗人,19岁时候独自闯荡西藏。小说家马原凭借一张机票,就到了拉萨。牟森为了圆自己的戏剧梦,满怀憧憬地到了西藏,在话剧团当上导演。扎西达娃是藏族人,写了不少好作品,注重挖掘西藏生活中那亘古未变的宗教意识,作品中常常有古老游牧形态与现代工业文明两个西藏的拼合与魔幻。于小冬不顾家人反对奔赴拉萨,从此以后,西藏成了他主要的创作灵感……
   但伴随个人理想与社会价值的双重转型,他们中不断有人离开西藏——内调、出国,也有人永远长眠在那片土地上。总之,这幅画中23个人物,呈现出了不同的人生命运形态,从政、经商、流浪、出国、自我放逐……对过去的追忆以及对未来的茫然,是画家于小冬创作《干杯西藏》的真实动机,他把一个时代定格在了一张画上面。
  
  拉萨的“文艺沙龙”
  
   1984年,于小冬从鲁迅美术学院毕业,学校让他留校任教,但他更喜欢像海明威和杰克·伦敦那样“去远方”。在看完陈丹青的《西藏组图》后,他无法想象世界上还有那么古老而又神秘的地方。但在父母的思维里,西藏还是一个停留在电影《农奴》时代的蛮荒之地,他们不同意让自己的孩子去那么远的地方,但于小冬还是执意把自己的美术作品寄往西藏师范学院(西藏大学前身),没想到对方很快便与学校取得了联系。鲁迅美术学院的领导只好罢休,还特意为他举行了一个欢送活动。
   “突然到了一个有神的地方,一棵树木都能产生哲学,一块石头都能让众生膜拜。” 20世纪80年代的拉萨只是一个拥有十万人的小镇,独特的民族风情以及浓郁的宗教文化,这让于小冬沉浸其中。他刚去时的居住环境不太好,跟别人合住在一间只有20平米的泥坯房里,每天去食堂吃饭,但饭菜很难吃。拉萨经济落后,没有好的饭店,商店也只有罐头、固体酱油、饼干这样的简单商品。
   曹勇刚到西藏时,只有一张破床,一条没有被面的棉絮,一只放衣服的汽油桶,为了过日子,只有四处借债,全世界的人见他就跟见到瘟神一样,惟恐他借钱。为了给刚到西藏的女友吃上水果和鸡蛋,他把妈妈送的一床被面拿到八角街去卖了四块钱,然后就凭借买来一脸盆烂苹果和几个鸡蛋,跟女友结了婚。
   为了改善生活,他从外面搞来了一支小口径步枪,没事便拿着它打一些麻雀、鸽子、野狗。因为当时大家的生活条件都不是太好,凡是只要谁家有好吃的,一伙人就赖在那家不肯走。每年夏天,他们还要接待来自各地的“蝗虫”,他们不但蹭吃蹭喝,临走时还要借路费,借走后也基本上有去无回。李新建干脆在房子的白墙上写下一行字:“蝗虫季节在此嚼饭或住宿请付外汇”。
   当时,马原的家是西藏文艺界的重要据点和沙龙,文艺界的人经常到他家去“联欢”,有人开玩笑说他家是西藏自治区“第二文联”。之所以形成了这样的局面,最重要的是他家离电视台、歌舞团都很近,有很多漂亮女孩常出没于此。他们经常拿着从内地带过去以及从八角街买的尼泊尔磁带作为伴奏,在马原家里举行舞会。只要看到有漂亮女孩,大家便情绪高涨,借着酒精的刺激划拳、跳舞。聚会也不光是唱唱跳跳,他们还是保持着对艺术的执著和追求,于小冬经常骑车到马原家里去谈美术史,谈马蒂斯,马原也时常跟冯少华探讨书法。那段时间,于小冬在玩抽象画,但马原觉得小孩子不应该那么理性,应该随机,有生命地进行表露,纯逻辑会死掉。后来,他也猛然发现自己的新油画与那次谈话有关系。
   马原在进藏之前,总以为西藏是一个点油灯,住帐篷的地方。他喜欢天马行空的幻想。因为不太喜欢写吹捧文章,在电台工作三年,只写了20多篇的会议稿件。在他创作的文学作品里,虽然写的都是在西藏发生的故事,可主人公大多数还是内地人,《风流倜傥》的原型是王海燕,《叠纸鹤的三种方法》的原型是画家李新建。马原说自己只是西藏的一个过客,能在西藏能呆上七年,是因为他觉得这个地方存在着某种神秘的力量。
   “我是一个泛神论者,人和神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大到不能再大的命题,有神的人和没神的人的人生是不同的,无神论者的人生很容易物质化,有神论者的生活更加精神化……”
   马丽华在西藏呆了28年,她从一名23岁的浪漫少女变成了50多岁的成熟女性, 在这二十多年里,她行遍西藏,三部长篇纪实散文《藏北游历》、《西行阿里》、《灵魂像风》开创了中国的文学人类学。
   总之,天南海北文艺青年的到来,让西藏这个封闭的地方突然进入到了诗歌、小说、美术、音乐的鼎盛时代。怪不得马原说:“那是一个有神的国度,有小说,有绘画,有诗歌……”
  
  狂热后的失落
  
   让曹勇神魂颠倒的不仅是西藏的神秘宗教,还有诞生于公元10世纪古格王朝遗址。
   “最早我住在古格王宫里,到处都有死人的骨头和战争留下来的各种盾牌。晚上有鸽子飞进来。我每天对着墙临摹壁画。地狱、释迦出生、释迦苦修,都是一些佛经故事。当你以整个身心反复做一件事的时候,那个事物的特殊气质就会渗透到你的生命中来。”曹勇疯狂迷恋上了古格壁画,为了临摹古格壁画,他曾最长在古格遗址呆上四个月,他说自己不是佛教徒,却无意间成为了一名求道者。
   他还时常住在山洞里,有一次,当他提着塑料壶到山下打水的时候,忽然看到20米远的地方有一只野狼望着他,人与狼之间就这么长久对峙着……还有一次,他莫名其妙地打死了一只黑猫,让他内心十分不安和忏悔,他把那只黑猫埋在了山坡上,点蜡烛为黑猫超度。总之,那次奇异的自修经历,对曹勇今后的艺术和人生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摄影师罗浩的经历也比较有意思,他20岁就当选为西藏摄影家协会秘书长。罗浩、曹勇、于小冬、李新建、蔡显敏等12个年轻人,带着干粮,睡羊圈、啃干粮,步行了四天,去珠峰脚下搞了一个主题为“请保护我们的地球”的行为艺术活动。几个艺术家赤身裸体,面向珠峰盘腿而坐,拍了一幅引起很大争议的作品——《对话》。回去时身边已没半点食物了。一位热心喇嘛拿来一箱包装精致的方便食品,上面的生产日期是“1964年”,李建新当晚就上吐下泻,基本是被大家拖出珠峰的。
   90年代起,拉萨每天都在进行着轰轰烈烈的“现代化”运动,离开西藏的人越来越多,大家都感到了一种巨大的悲伤和失落。
   曹勇的故事也很有戏剧性,离婚、再婚、东渡日本、移民美国,这便是他的人生途径。他与第一任妻子离婚后,又认识了第二任妻子——合田彩,当时她还是日本武藏美术大学版画系的学生,曹勇跟随她去了日本,可是不习惯日本的机械、秩序的生活,俩人后来又到了美国,在餐厅洗过碗、在墓场扫过坟。合田彩还根据他的传奇故事写了一部在日本非常畅销书——《逃》。没有想到,妻子合田彩还是因为不习惯美国的生活,又一次离开他,逃回日本。但是通过努力,曹勇从一名穷困潦倒的中国画家,变成了美国知名的华人画家,更是凭借一幅反映美国主流价值、描述“911”题材的绘画作品《天佑我们》(Freedom),而受到美国主流社会的关注,政府给他颁发勋章,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克里、十二名国会议员给他写信表示感谢……
   曹勇说:“我经常爬到双塔上面,在我心中,那是纽约惟一仿佛可以遥望西藏的地方。”于小冬也曾想出国,最终他放弃了这个想法,回到了天津定居。马原也在妻子冯丽(皮皮)的强烈要求下离开了西藏。龚巧明、田文两位才女的遇难以及马丽华的出车祸,让这些艺术家们也产生了迷信和宿命论——西藏容不下搞文艺的女人。在作家里,最后撤离西藏的是马丽华,她回到北京后,在中国藏学出版社担任总编辑,这可能是她最后一份工作。
   罗浩也在社会变迁中转换不同的身份,他开过诊所、茶馆、酒吧,也拍广告,搞特种旅游,开过文化公司,结果发现都是玩玩而已。他还参加了“98中国科考探险漂流雅鲁藏布江”活动,可无人喝彩。这时他才发现大家忙的不再是为英雄壮举喝彩,而忙的是挣钱。
   马丽华自己是最后一个撤离的人,她说:80年代有的人吆吆喝喝,走马观花式走进西藏高原,创造过“魔幻小说”和“新小说”的风气,可结果人全跑光了。
   离开了西藏后,马原站在同济大学的讲堂,唾液飞溅地为那些学生讲着文学和自己的传奇故事,迎接他的是一张张无精打采、表情茫然的脸,这让马原产生了一种演独角戏的孤独感。
   他曾经想写关于西藏的系列小说,拍电视剧,但后来突然觉得那个时代已经结束了。
其他文献
所谓大老,是指在香港德高望重、社会地位显赫的高寿人士。在上世纪50年代,年过90的香港首富何东爵士和周寿臣爵士,双双被人尊称为香港大老(Grand Old Man of Hong Kong)。周寿臣爵士是清政府派出的第三批留洋幼童之一、香港史上第一位华人议政局(即后来的行政局)议员、第三位受封为爵士的土生华人、香港东亚银行的创始人,在20世纪初期的香港政商界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迄今香港岛南区的寿
期刊
编译/张海鹏  1812年,发生在尼亚加拉河北岸的一场胜利,促使杂色的美国陆军转变成一支职业化的作战部队。它展示了好的训练、职业水准和纪律所能实现的是什么。西点美国陆军军官学校为铭记和感谢这一胜利,学员都采用灰色制服,这一传统流传至今。    1812年战争是美国独立后第一次对外战争。正是这场战争中的齐佩瓦战役,创造了一个传奇,鼓舞和启发了几代的军人,甚至世界上最著名的军事院校——西点军校里的学生
期刊
公元1274年和1281年,日本两次从蒙古大军的攻击下死里逃生,日本人将此归功于天佑日本的“神风”。然而最新的考古发现却表明,蒙古军队使用的“豆腐渣”战船才是战争逆转的关键     公元1274年10月,元至元十一年,九百多只舰船组成的蒙古舰队在朝鲜合浦(今韩国东南庆尚道)整装待发。这支舰队的统帅是蒙古人呼敦,他奉忽必烈的命令去征讨不肯向蒙古人纳贡称臣的“蕞尔小邦”——日本。那时,不善理财的蒙古贵
期刊
编译/李 玉 陈璐怡      1967年10月,来自古巴的革命者切·格瓦拉在玻利维亚被秘密枪决,他的死,成就了一个萨特所称的“我们时代的完人”。但随着越来越多资料被披露,越来越多的亲历者开口,在“切”的神圣光辉背后,出现了另一个格瓦拉。    1968年,巴黎的学生们高举着那张著名的格瓦拉肖像,口中呼喊着“切!切!切!”的口号走上街头,第一次向全世界传递着格瓦拉式的激情。  此时的格瓦拉,完成了
期刊
大概十年前,我在一家报纸做了一期《天堂盛宴》的专题,纪念1997年的谢世名人。就在这一年,一些光辉的名字陆续离我们而去。有被称为“贫民窟里的阳光”的特蕾莎修女;有曾经因为无书可读而觉得生命像黄昏一样暗淡下去的王小波;有唱着“乡村路带我回家”的约翰·丹佛;有高歌梦断,以“我的未来不是梦”滋养一代人心灵的张雨生……甚至连“垮掉的一代”的标志性人物艾·金斯堡也在这一年仓促谢幕了。  “你宛若风里的蜡烛,
期刊
“我等待天堂,我们数着铁道上的每条枕木,……我们决定去流浪,我们想走一场心路历程,顺着那条路途,我们回到家。”——《Ruth日记》  当R.F.斯各特等5人穿过吴村镇转向北面一条小河时,河对面的横江铁索和四五名荷枪实弹的日本军人蓦然跃入视线,这让斯各特在瞬间再次陷入了绝望的深渊。   幸运的是,运送他们的中国游击队员在过桥时故意一声不吭,让日本人误以为船上装的是牲口,懒懒地瞄了一眼,并未理会。  
期刊
■采访整理/杜兴  中国是日军在亚洲设置集中营最多的国家,这里至少曾关押上百万名战俘。而在密布于华北的集中营里,死亡率达到了40%    “日军在亚洲设置集中营最多的国家,就是中国。”中共石家庄市委党史研究室退休干部何天义,20多年持续调查研究日军在华集中营状况,他给出两串触目惊心的数字——  “据现已查到的记载统计,日军在中国设立的战俘集中营有40余个,关押战俘约50万人,如果算上日军在各地临时
期刊
奉天集中营    奉天集中营包括:奉天俘虏收容所,第一俘虏收容分所,第二俘虏收容分所。  奉天俘虏收容所建成于1944年11月11日,1945年8月15日解放,共关押2000多名战俘。这里主要关押美国、英国、澳大利亚、荷兰的士兵。  第一俘虏收容分所,位于吉林郑家屯,现为辽源市体育馆。  第二俘虏收容分所,位于吉林西安县,现在属于吉林辽源。现为解放军某部驻地。    潍县集中营    位于山东省潍
期刊
从现在的资料看上去,发现日军在华集中营,更像是一个一个的偶然。  1985年,刚刚从军队转业到石家庄市委党史研究室的何天义,接到一个任务——调查石门南兵营被俘党员的抗日斗争经历。查阅档案之后,何天义才发现,这哪里是个“南兵营”,其实就是一个“集中营”。从1938年到1945年,日军在这里关押了约5万抗日军民,其中约2万人被折磨致死,3万人被送往伪满洲国、伪蒙疆和日本本土当劳工。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期刊
在恐怖主义已成全球焦点的当下,以人质抵押作为恐怖主义活动的手段并不新鲜。而这一渊源则可追溯到1871年陷入内战的巴黎。巴黎公社制定了人质法案,企图和政府交换人质。然而,双方都对囚犯进行了杀戮。    “恐怖主义”一词产生于19世纪晚期。第一本收录这个词的1798年版的法语学术字典对“恐怖主义”的定义是:“系统的,制度性的恐怖活动”。可以看出,“恐怖主义”在早期是一个政治词汇,对象是政府,而不是反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