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说《嘉莉妹妹》反映了十九世纪末正处在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时期的美国人与人之间冷酷无情的利害关系。揭示了当时人的本质——人性与兽性的矛盾与统一。
关键词:《嘉莉妹妹》 人性与兽性
一、小说简介
主人公嘉莉妹妹出身在美国西部的农村,家境贫寒,但虚荣心很强,向往城市的富裕生活。她到芝加哥投奔姐姐、姐夫找工作,但迎接她的却是失业和疾病。这时商业推销员杜洛埃看中了她,与她同居。不久,酒吧经理赫斯特伍德用各种手段引诱嘉莉,偷走巨款,劝她一起逃走。他们先到了蒙特利尔,在那里办了假结婚,然后到了纽约,很快就花掉了退掉了大部分赃款后余下的那些钱。由于偶然的机会,嘉莉妹妹成了走红一时的演员,挤上了上流社会,之后抛弃了赫斯特伍德。事业和爱情都遭惨败的赫斯特伍德。最后以自杀结束了他的一生。虽然主人公嘉莉妹妹实现了她的幻想,然而,所谓的“上流社会生活”又给她带来了什么呢?空虚、寂寞和凄凉,她找不到真正生活的意义。
二、小说背景
十九世纪末的美国正处在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时期,贫富之间的差异,劳资之间的矛盾,道德观念的败坏,人性的泯灭,正引起人们的日益关注。然而,当时的美国文坛却充斥着中世纪式的浪漫传奇、清教徒的说教和穷孩子靠“勤劳”、“善良”而发迹的美国式奇遇,任何事实地反映社会现实的作品都被认为不登大雅之堂而遭到出版商的抵制。德莱塞在这时推出的现实主义小说《嘉莉妹妹》无疑给这一潭死水扔进了一块巨石:这块巨石引起的反响也就造成了《嘉莉妹妹》这部小说多舛的命运。书中德莱塞围绕十九世纪末期真实的美国社会生活,尤其是底层阶级为实现所谓的“美国梦”,从挣扎、奋斗、到梦想破灭的残酷事实,从而指出造成其悲剧性。西德莱塞被公认为20世纪初美国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他来自下层社会,未接受过正规教育却率先如实地描写了新的美国生活,是美国现代小说的先驱,也是美国现实主义的大师。德莱塞的小说摈弃了当时流行的“优雅文化”传统,勇于按照生活的本来面目来描绘生活,如实地揭示了当时人的本质。这部小说反映了人与人之间冷酷的利害关系,一切都以满足个人的欲望为目的。
三、小说介评
(一)人性中有兽性。
女主人公就这样在自己无尽欲望的驱使下造成自己悲剧的命运。欲望是人的本性,欲望的组成部分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它是人类本能的一种释放形式,构成了人类行为最基本的要素,在欲望的推动下,人不断占有客观对象,从而同自然环境和社会形成了一定的关系。通过欲望或多或少的满足,人作为主体把握着客体及环境取得同一,在这个意义上人的欲望是人类改造世界,改造自己的根本动力,从而也是人类进化,社会发展与历史进步的动力。那么人类的——“欲望”在现实社会中转圜出人类的又一个词即——“人性”。人性——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是马克思对人性的解释。
人性,在中国文化中,有人性本善论的观点,以儒家孟子为代表:有人性本恶论的观点,以儒家苟子为代表。有人讽刺,动物并不是最凶残的。最凶残的是人类。因此,鄙人总结为人性中有兽性的一面。
兽性在人文上,作为贬义词,更像是专为形容人类而创造的。有人说,人不如兽,也不无道理的。从吃的方面讲,地上爬的,天上飞的,水里游的等都不放过。而且人力不若牛、走不若马、猛不如虎、残不如狼。人,自私贪婪,无能懒惰,弄虚做假般机取巧,恶毒自私,好逸恶劳,不择手段,巧取豪夺,坑蒙拐骗,损人利己,见利忘义。
嘉莉妹妹在追求所谓的上流社会生活的过程中,就表现了人性中兽性的一面。动物为了生存,挣得你死我活的再正常不过了。叔本华说过,欲望过于剧烈和强烈,就不再仅仅是对自己存在的肯定。相反会进而否定或取消别人的生存。主人公就这样在自己无尽欲望的驱使下造成自己悲剧的命运。
(二)兽性中没有人性
有人性本善论的观点,以儒家孟子为代表。另一种含义是指作为人应有的正面、积极的品性,比如慈爱、善良。通常所说的人性,以后一种涵义居多。先人后己,先公后私,杀身成仁,舍生取义,正直善良,勤劳真诚,有责任心,有事业心,对社会有贡献精神的人。为救灾活活累死的小战士,扎根深山18年的支教夫妻,携妻照顾初恋女友34年的痴情男,还有在抗击暴风雪、抗震救灾、举办奥运会、神七航天员太空漫步等事件中表现出人性的光辉的一面。
随着人类的不断进化,与表现为肉体的物质存在相比,实现和占有人类的能动本能将日益重要,甚至成为“全面占有人在”的主要方面。然而,人却在表现为物质实在的同时,更表现为他所独有的能动存在。所以,从存在意义上讲,能动是人区别于它物的最本质特征。能动本身可以使这种人性有着迥然不同的现实表现。无论是“求我生存”还是“求我幸福”。但是,动物就缺少以上所说的种种人性。所以人被称为高级动物。其根本区别不在于人在生理上与动物有多少不同,不在于“披了一张人皮”。根本的区别是人具有不同于动物的思想、文化特征。
(三)兽性与人性的共性
人兽都要御寒,是共性,但穿衣裳是人性,披皮毛是兽性——没人去给北极熊穿棉袄:人兽都爱美,是共性,但靠衣裳打扮是人性。凭皮毛装饰是兽性。人性兽性自然形成,各得其所。兽性与人性还有共同点——屠杀性,日本在南京大屠杀中,残杀中国30万人,强奸、放火无恶不作,罪行实在是磐竹难书,罪大恶极!动物为了争地盘和食物,屠杀性必不可少。世界是我们的,也是动物的,但是归根结底是大家的。保护动物是人的自身需要。
这就是人性与兽性的矛盾。沉重、悲伤……心中像是有一片波澜,久久未能平静……
关键词:《嘉莉妹妹》 人性与兽性
一、小说简介
主人公嘉莉妹妹出身在美国西部的农村,家境贫寒,但虚荣心很强,向往城市的富裕生活。她到芝加哥投奔姐姐、姐夫找工作,但迎接她的却是失业和疾病。这时商业推销员杜洛埃看中了她,与她同居。不久,酒吧经理赫斯特伍德用各种手段引诱嘉莉,偷走巨款,劝她一起逃走。他们先到了蒙特利尔,在那里办了假结婚,然后到了纽约,很快就花掉了退掉了大部分赃款后余下的那些钱。由于偶然的机会,嘉莉妹妹成了走红一时的演员,挤上了上流社会,之后抛弃了赫斯特伍德。事业和爱情都遭惨败的赫斯特伍德。最后以自杀结束了他的一生。虽然主人公嘉莉妹妹实现了她的幻想,然而,所谓的“上流社会生活”又给她带来了什么呢?空虚、寂寞和凄凉,她找不到真正生活的意义。
二、小说背景
十九世纪末的美国正处在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时期,贫富之间的差异,劳资之间的矛盾,道德观念的败坏,人性的泯灭,正引起人们的日益关注。然而,当时的美国文坛却充斥着中世纪式的浪漫传奇、清教徒的说教和穷孩子靠“勤劳”、“善良”而发迹的美国式奇遇,任何事实地反映社会现实的作品都被认为不登大雅之堂而遭到出版商的抵制。德莱塞在这时推出的现实主义小说《嘉莉妹妹》无疑给这一潭死水扔进了一块巨石:这块巨石引起的反响也就造成了《嘉莉妹妹》这部小说多舛的命运。书中德莱塞围绕十九世纪末期真实的美国社会生活,尤其是底层阶级为实现所谓的“美国梦”,从挣扎、奋斗、到梦想破灭的残酷事实,从而指出造成其悲剧性。西德莱塞被公认为20世纪初美国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他来自下层社会,未接受过正规教育却率先如实地描写了新的美国生活,是美国现代小说的先驱,也是美国现实主义的大师。德莱塞的小说摈弃了当时流行的“优雅文化”传统,勇于按照生活的本来面目来描绘生活,如实地揭示了当时人的本质。这部小说反映了人与人之间冷酷的利害关系,一切都以满足个人的欲望为目的。
三、小说介评
(一)人性中有兽性。
女主人公就这样在自己无尽欲望的驱使下造成自己悲剧的命运。欲望是人的本性,欲望的组成部分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它是人类本能的一种释放形式,构成了人类行为最基本的要素,在欲望的推动下,人不断占有客观对象,从而同自然环境和社会形成了一定的关系。通过欲望或多或少的满足,人作为主体把握着客体及环境取得同一,在这个意义上人的欲望是人类改造世界,改造自己的根本动力,从而也是人类进化,社会发展与历史进步的动力。那么人类的——“欲望”在现实社会中转圜出人类的又一个词即——“人性”。人性——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是马克思对人性的解释。
人性,在中国文化中,有人性本善论的观点,以儒家孟子为代表:有人性本恶论的观点,以儒家苟子为代表。有人讽刺,动物并不是最凶残的。最凶残的是人类。因此,鄙人总结为人性中有兽性的一面。
兽性在人文上,作为贬义词,更像是专为形容人类而创造的。有人说,人不如兽,也不无道理的。从吃的方面讲,地上爬的,天上飞的,水里游的等都不放过。而且人力不若牛、走不若马、猛不如虎、残不如狼。人,自私贪婪,无能懒惰,弄虚做假般机取巧,恶毒自私,好逸恶劳,不择手段,巧取豪夺,坑蒙拐骗,损人利己,见利忘义。
嘉莉妹妹在追求所谓的上流社会生活的过程中,就表现了人性中兽性的一面。动物为了生存,挣得你死我活的再正常不过了。叔本华说过,欲望过于剧烈和强烈,就不再仅仅是对自己存在的肯定。相反会进而否定或取消别人的生存。主人公就这样在自己无尽欲望的驱使下造成自己悲剧的命运。
(二)兽性中没有人性
有人性本善论的观点,以儒家孟子为代表。另一种含义是指作为人应有的正面、积极的品性,比如慈爱、善良。通常所说的人性,以后一种涵义居多。先人后己,先公后私,杀身成仁,舍生取义,正直善良,勤劳真诚,有责任心,有事业心,对社会有贡献精神的人。为救灾活活累死的小战士,扎根深山18年的支教夫妻,携妻照顾初恋女友34年的痴情男,还有在抗击暴风雪、抗震救灾、举办奥运会、神七航天员太空漫步等事件中表现出人性的光辉的一面。
随着人类的不断进化,与表现为肉体的物质存在相比,实现和占有人类的能动本能将日益重要,甚至成为“全面占有人在”的主要方面。然而,人却在表现为物质实在的同时,更表现为他所独有的能动存在。所以,从存在意义上讲,能动是人区别于它物的最本质特征。能动本身可以使这种人性有着迥然不同的现实表现。无论是“求我生存”还是“求我幸福”。但是,动物就缺少以上所说的种种人性。所以人被称为高级动物。其根本区别不在于人在生理上与动物有多少不同,不在于“披了一张人皮”。根本的区别是人具有不同于动物的思想、文化特征。
(三)兽性与人性的共性
人兽都要御寒,是共性,但穿衣裳是人性,披皮毛是兽性——没人去给北极熊穿棉袄:人兽都爱美,是共性,但靠衣裳打扮是人性。凭皮毛装饰是兽性。人性兽性自然形成,各得其所。兽性与人性还有共同点——屠杀性,日本在南京大屠杀中,残杀中国30万人,强奸、放火无恶不作,罪行实在是磐竹难书,罪大恶极!动物为了争地盘和食物,屠杀性必不可少。世界是我们的,也是动物的,但是归根结底是大家的。保护动物是人的自身需要。
这就是人性与兽性的矛盾。沉重、悲伤……心中像是有一片波澜,久久未能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