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做事情缺乏条理、没有规划是儿童时期的一种自然反应,科学合理的规划是高效做事和学习的前提。教师要引领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做好一日规划,养成做事有规划的好习惯,还要充分利用各种机会引领学生进行规划。
【关键词】规划 一日规划 课堂规划
【中图分类号】G6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0-0197-01
学会做人、做事、学习、生存是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四种重要的能力,科学合理的规划是高效做事和学习的前提。为了学生的长远发展,在小学生阶段就要重视其规划性的养成教育,以规划引领学生的自主、健康成长。
1.缺乏规划性的原因
1.1对规划认识不够。
做事情没有规划是儿童时期的一种自然反应。许多小学生整天忙于被动应付作業和考试,对事情缺乏主动的安排。他们总是考虑“家长、老师要我做什么”而不是“我要做什么”。如果小学老师在学校不注意引导,学生往往不会养成规划的习惯。
1.2小学生时间观念差、自制力差。
有些学生没有时间观念,做事拖拖拉拉,还有学生的自制力差,管不住自己。学生没有制定作息表并严格执行,不知道什么时间应该做什么事,什么时间不应该做什么事,导致生活无规律。
1.3没有掌握相关技能。
有些事情对于大人来说很简单,如收拾书包、铅笔盒等,但对于孩子来说,这是他们提高生活能力、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如果只有规划而没有引领学生掌握相关的方法和步骤,学生很难完成。
2.培养规划性的方法
2.1引领学生做好一日规划,养成做事有规划的好习惯。
教师要引领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做好一日规划,以名人的时间表为例教育学生。如:曾有记者问美国伟大的科学家富兰克林:“你怎么能做那么多事呢?”富兰克林笑了笑,说:“你看看我的时间表就知道了。5:00起床,规划一天事务,8:00~11:00,13:00~17:00工作。12:00~13:00阅读,吃午饭。18:00~21:00晚饭,谈话,娱乐,检查一天的工作,并自问:“我今天做了什么事?”让学生明白古今中外,大凡在事业上有所建树的人,其实并不比普通人更有运气,只是比普通人更能注重规划。在制定规划时,要让学生留出一定自由活动的时间,保证规划的可行性,规划一旦确定,就要严格执行。由制定一日规划,逐步扩展到一周、一学期等比较长远的规划,从而养成做事有规划的好习惯。
为养成做事有规划的习惯,要求学生坚持每天做好九件事:(1)早读前列出当天的学习计划,晚上回顾自己的计划落实情况。(2)学习前握紧拳头自我激励,暗示自己一定要集中精力,全心投入。(3)课前3分钟做好下一节课的必备物品。(4)做完习题及时反思,总结经验教训。(5)做错的题目找出错误的原因。(6)课间时间要和班里有学科优势的同学交流学习方法。(7)睡前用10分钟回忆一天所学内容。(8)每天锻炼不少于30分钟。(9)每天用心做一件有意义的事。
2.2 引领学生合理安排时间。
任何事情有主次之分,所以在时间的安排上要有所区别。要充分利用好零星时间,如在家完成某科作业之后,要稍微休息一下,在这期间,可以洗衣服,听一曲音乐,再继续做作业。一天之中,人的精力不可能始终保持旺盛,要合理分配时间。一般来说,早晨空气清新,精神饱满,这时最好朗读或者背诵课文;上午要集中精力听老师讲课;下午较为疲劳,应以复习或做些动手的练习为主;晚上外界干扰少,注意力容易集中,应抓紧时间做作业、复习功课、预习功课。还要按时睡觉,保证睡眠充足,这样坚持下去,就会养成科学利用时间的好习惯。
2.3教给学生提高做事效率的方法。
有些事情交叉来做,比一项一项分开做效率高,如上、下学路上可以顺便买一些学习用品。让孩子知道很多事情互相搭配着做,会节省出很多时间。做作业的规划,一定要限定的时间,让学生有紧迫感,想办法在规定的时间里完成任务。当他完不成或做得不太好时,鼓励孩子自己想办法,改进做事的方式方法。在必要的时候,老师给予一些帮助。要注意,是“帮助”而不是“干涉”。如果在规划的时间里学生尽了力还是做不好,老师可以告诉学生一种新的方法或思路,提高效率。
2.4充分利用各种机会引领学生制定规划。
这些规划包括每节课的规划、每天的规划、每次活动的规划、临时性事情的规划等。如每天的上课活动前,可以请学生谈谈自己对这节课的规划,然后再进入课堂活动,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同样,学生每天放学后的时间、双休日的时间也会有很多的事情要做,比如看书、画画、购物、玩玩具、看动画片、散步、看望爷爷奶奶等等,让学生合理规划,养成有规划做事的习惯。
3.关注规划的执行情况,及时给以评价
良好习惯的养成需要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老师的鼓励和肯定能促使学生坚持做下去,达到巩固的效果。老师要善于观察和发现孩子的进步,当看到学生在规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有了顺序安排或分清主次的意识时,要给予肯定与鼓励;当看到学生能够在一定时间内交叉做好几件事情提高了效率时,要及时表扬;当学生在规划中出现了问题,如做事安排不够合理或步骤不科学时,要有耐心,针对具体问题给予必要的指导、帮助和示范。小学生做事的规划性并不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自发形成的,需要我们有意识的进行培养,引领学生制定规划、按规划做事,为以后的学习和长远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曾维平.在快乐中成长——有感于《英才是怎样造就的》[J].江西教育,2010(z1):91.
【关键词】规划 一日规划 课堂规划
【中图分类号】G6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0-0197-01
学会做人、做事、学习、生存是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四种重要的能力,科学合理的规划是高效做事和学习的前提。为了学生的长远发展,在小学生阶段就要重视其规划性的养成教育,以规划引领学生的自主、健康成长。
1.缺乏规划性的原因
1.1对规划认识不够。
做事情没有规划是儿童时期的一种自然反应。许多小学生整天忙于被动应付作業和考试,对事情缺乏主动的安排。他们总是考虑“家长、老师要我做什么”而不是“我要做什么”。如果小学老师在学校不注意引导,学生往往不会养成规划的习惯。
1.2小学生时间观念差、自制力差。
有些学生没有时间观念,做事拖拖拉拉,还有学生的自制力差,管不住自己。学生没有制定作息表并严格执行,不知道什么时间应该做什么事,什么时间不应该做什么事,导致生活无规律。
1.3没有掌握相关技能。
有些事情对于大人来说很简单,如收拾书包、铅笔盒等,但对于孩子来说,这是他们提高生活能力、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如果只有规划而没有引领学生掌握相关的方法和步骤,学生很难完成。
2.培养规划性的方法
2.1引领学生做好一日规划,养成做事有规划的好习惯。
教师要引领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做好一日规划,以名人的时间表为例教育学生。如:曾有记者问美国伟大的科学家富兰克林:“你怎么能做那么多事呢?”富兰克林笑了笑,说:“你看看我的时间表就知道了。5:00起床,规划一天事务,8:00~11:00,13:00~17:00工作。12:00~13:00阅读,吃午饭。18:00~21:00晚饭,谈话,娱乐,检查一天的工作,并自问:“我今天做了什么事?”让学生明白古今中外,大凡在事业上有所建树的人,其实并不比普通人更有运气,只是比普通人更能注重规划。在制定规划时,要让学生留出一定自由活动的时间,保证规划的可行性,规划一旦确定,就要严格执行。由制定一日规划,逐步扩展到一周、一学期等比较长远的规划,从而养成做事有规划的好习惯。
为养成做事有规划的习惯,要求学生坚持每天做好九件事:(1)早读前列出当天的学习计划,晚上回顾自己的计划落实情况。(2)学习前握紧拳头自我激励,暗示自己一定要集中精力,全心投入。(3)课前3分钟做好下一节课的必备物品。(4)做完习题及时反思,总结经验教训。(5)做错的题目找出错误的原因。(6)课间时间要和班里有学科优势的同学交流学习方法。(7)睡前用10分钟回忆一天所学内容。(8)每天锻炼不少于30分钟。(9)每天用心做一件有意义的事。
2.2 引领学生合理安排时间。
任何事情有主次之分,所以在时间的安排上要有所区别。要充分利用好零星时间,如在家完成某科作业之后,要稍微休息一下,在这期间,可以洗衣服,听一曲音乐,再继续做作业。一天之中,人的精力不可能始终保持旺盛,要合理分配时间。一般来说,早晨空气清新,精神饱满,这时最好朗读或者背诵课文;上午要集中精力听老师讲课;下午较为疲劳,应以复习或做些动手的练习为主;晚上外界干扰少,注意力容易集中,应抓紧时间做作业、复习功课、预习功课。还要按时睡觉,保证睡眠充足,这样坚持下去,就会养成科学利用时间的好习惯。
2.3教给学生提高做事效率的方法。
有些事情交叉来做,比一项一项分开做效率高,如上、下学路上可以顺便买一些学习用品。让孩子知道很多事情互相搭配着做,会节省出很多时间。做作业的规划,一定要限定的时间,让学生有紧迫感,想办法在规定的时间里完成任务。当他完不成或做得不太好时,鼓励孩子自己想办法,改进做事的方式方法。在必要的时候,老师给予一些帮助。要注意,是“帮助”而不是“干涉”。如果在规划的时间里学生尽了力还是做不好,老师可以告诉学生一种新的方法或思路,提高效率。
2.4充分利用各种机会引领学生制定规划。
这些规划包括每节课的规划、每天的规划、每次活动的规划、临时性事情的规划等。如每天的上课活动前,可以请学生谈谈自己对这节课的规划,然后再进入课堂活动,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同样,学生每天放学后的时间、双休日的时间也会有很多的事情要做,比如看书、画画、购物、玩玩具、看动画片、散步、看望爷爷奶奶等等,让学生合理规划,养成有规划做事的习惯。
3.关注规划的执行情况,及时给以评价
良好习惯的养成需要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老师的鼓励和肯定能促使学生坚持做下去,达到巩固的效果。老师要善于观察和发现孩子的进步,当看到学生在规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有了顺序安排或分清主次的意识时,要给予肯定与鼓励;当看到学生能够在一定时间内交叉做好几件事情提高了效率时,要及时表扬;当学生在规划中出现了问题,如做事安排不够合理或步骤不科学时,要有耐心,针对具体问题给予必要的指导、帮助和示范。小学生做事的规划性并不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自发形成的,需要我们有意识的进行培养,引领学生制定规划、按规划做事,为以后的学习和长远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曾维平.在快乐中成长——有感于《英才是怎样造就的》[J].江西教育,2010(z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