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色扮演法在中职护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健康之路(医药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llige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职护理教学注重实践操作并将此作为基础。在心理学中,将角色扮演引入课堂授课中,有效调动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为学生提供了实践的机会,并且强化了实践操作,突破了传统教学的限制。文章研究了情景角色扮演法在中职护理实践教学管理中的应用,同时提出将角色扮演应用到医学课程实际中,以使其更好地在医学教学中推广。
  【关键词】情境扮演法;中职护理;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6)01-0180-02
  近些年,情景模拟逐渐成为一种标准的护理教育方法,该教学方法形式多样,角色扮演法是其中一种。角色扮演最早由莫雷诺提出,这种方式让人们暂时处在他人的社会地位,同时结合基于这种位置,按照所需方式和态度做事,以提高认识社会角色和发挥自身的作用,更有效地落实自己的角色义务。角色扮演法优势很多,在教育、管理、醫疗等领域均有较高应用价值。中职护理课堂教学中,由于学生年龄小,缺少学习动机,这种理论抽象难懂使他们丧失热情。为此,笔者尝试在中职护理实践教学中,运用角色扮演法,简单地作以下个人的陈述: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文章随机选取了重庆市的某所中职院校二年级的365名学生,其中,女生人数345名,20个男孩,年龄在13-17岁之间,平均年龄小于15.01岁。学生都学习了中职护理的相关基本知识知识,如护理学基础、内科护理、外科护理等。角色扮演情景由该学校和重庆某医院共同编制。
  1.2方法
  1.2.1课前准备工作
  根据各班学生的现状,课前由课代表负责这项工作,6-7人自由结合组成小组,各班级各10组。结合教学大纲,对中职护理实习课程学习分成4个小时,在情境教学角色扮演的实践基础上分成3个学时,每班由一名主讲教师担任,同时配置2~3名授课教师协助授课。
  1.2.2具体实施将情景学习和角色介绍放在首位
  首要要求主讲教师把护理科对护士基本要求讲解给学生,如,和病人沟通技巧、言谈举止等,接下来集中进行情景学习,分成两个情景阶段,情景阶段一,病人入院,需要护士为病人家属做指导,劝解病人入病房。情景二,病房中出现了突发事件,需要护士果断处理,同时将病人的病情详细阐述给病人,告诉学生角色扮演使用的原理和方法,在组成小组中,其中一人扮演病人家属,病人一人,观察者一人或者两人,配置一到两名护士,结合角色具体情况,合理调整。所有角色扮演时间控制在5到10分钟,中间出现差错,要立即停止,然后重新开始角色扮演。第一轮角色扮演结束后,观察者对观察情况,如沟通技巧的使用和沟通的内容等作出总结。然后,小组成员改变自己角色,替换扮演病人家属、病人和护士。
  1.2.3通过问卷调查实施效果评价
  课程结束后,给学生发放调查问卷,针对学生在角色扮演中的认识。发出的365份调查问卷全部收回,经过筛选,有效调查问卷363份,回收率99.45%。主要围绕学生对角色扮演法作用的认识调查角教学效果。发出问卷365份,回收365份,有效问卷363份。
  1.3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的数据应用软件SPSS18.0进行统计学处理,以率(%)表示计数资料,X2检验,P<0.05表示数据差异性较为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从表中显示得出,学生对教学扮演比较喜欢,能认识到自身沟通的不足,提升了医患沟通能力,与应用角色扮演法前相比,差异性较为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 结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学生对教学扮演比较喜欢,能认识到自身沟通的不足,提升了医患沟通能力,与应用角色扮演法前相比,差异性较为明显。由此可见,角色扮演法用于中职护理课堂教学中具有很大价值,有助于中职护理教学效率,值得在中职院校课堂中应用,并通过互联网、校园板报等方式加以推广。
  4 讨论
  4.1中职护理课堂教学形式多样化和灵活性
  传统护理教学方式固定,课堂授课多围绕教师开展,这种教学模式在大中专院校占很大比例,其中很多学生喜欢角色扮演这种模式。在中职护理实践授课中,学生小组在不同情况下扮演不同角色[1]。大中专院校的学生能独立学习知识,有自己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对角色扮演这种护理教学模式较为喜欢,这是一种自主性较强的学习模式,生动而形象,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事实上,中专生具有较小的年龄,对独立思考和自我完善,上部成熟,虽然喜欢角色扮演,但也倾向于被动地接受教师授课。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应考虑学生实际,基于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有计划调整情节和使用材料,有效运用到角色扮演准备中。
  4.2提升学生的思考能力,有助于记忆
  中职护理课堂教学以实践操作为基础,在实际操作中更有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2]。知识学起来形象而生动,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记住疾病各护理要点。和传统机械化的知识记忆不同,角色扮演法应用到教学中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效果。角色扮演中的学生普遍提高了思维能力,形成了积极的态度,角色扮演开始前,学生要阅读教材,还要获得大量的课外书籍来扩充角色扮演,这些充足的准备工作,确保学生能够有效、正确分析和归纳问题。在解读角色过程中,让学生感受患者在接受治疗和护理中产生的特有心理,巧妙地将发生的各种障碍护理点给记住,不同于原有的教学法。这说明了角色扮演的方法相比传统教学方法有明显的优势。
  4.3开展多元化效果评定
  鉴定评价体系的建立很重要,为医患有效沟通提供有效保障,所以将其用作评价依据。吸收有关角色扮演中的有效成分,建立了三层评价标准:显效、有效、无效。其中,显效:医患有效沟通,患者主动配合护士,取得了良好的医护效果;有效: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能和患者沟通;无效:表明学生不敢和患者沟通,或者用语不当,惹怒了患者。借助这种评估,使学生了解自己在护理工作中的不足,通过对比其他同学,发现自己的差距,以此不断努力,继续提高;使优化的角色扮演法和临床护理有效整合,并付诸实践中推广,以更好地应用;再者,在应用角色扮演法时,还应加强课堂实践效果,以不断提升中职护理课堂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王磊. 角色扮演法在高职五官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 中国保健营养旬刊, 2014.66-67
  [2]杨玉洁. 角色扮演法在《内科护理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 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 8:96-97.
  [3]丁洪琼, 邬山, 刘俊香. 情景模拟和角色扮演教学法在高职高专护生岗前培训教学中的应用[J]. 科学咨询:科技·管理, 2013:131-132.
其他文献
【关键词】甲状腺囊腺瘤;超声诊断;病理诊断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6)01-0174-02  为了探索甲状腺各型腺瘤声像图改变的病理学,对66例患者进行了术前超声和术后病理检查。发现肿瘤细胞和滤泡的大小及排列方式,以及血管和纤维组织的含量及分布状态决定了腺瘤的回声强度的不同,而腺瘤的出血和囊性变常导致声像图上腺瘤多以混合性肿块出现。  临床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并分析阴道分娩初产妇产后出血影响因素 ,并提出针对性的预防干预措施 。方法:选择 2014年 6月-2015年6月在我院产科分娩的600例阴道分娩产妇为研究对象,采用自编问卷调查收集初产妇临床资料,采用 描述性统计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阴道分娩初产妇产后出血情况和影响因素。结果:贫血和流产次数多是阴道分娩初产妇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而母婴早接触吸吮和第三產程按摩是阴道分娩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康复训练对急性脑梗塞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期间收治的急性脑梗塞患者共9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45例患者,对照组患者以单纯的药物治疗为主,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早期康复训练,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有效率分别为100%、84.44%,观察组肢体功能恢复情况明显
期刊
【摘要】目的:回顧性分析头孢类抗生素的主要不良反应、应对措施及原因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指导。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5年3月在我院接受头孢类抗菌素治疗且既往未发现有抗生素过敏的患者89例,其中男性54例,女性35例,最大年龄68岁,最小31岁,平均年龄(45.4±3.4),记录患者用药过程中用药种类、并发症类型、持续时间、主要的干预措施。结果:共统计获得6种常用的不同的头孢类抗生素出现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在妇科腹腔镜手术后单次应用芬太尼、舒芬太尼进行镇痛的量效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120例接受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将其分为12组,每组10例患者。对这些患者分别给予0.25—1.50μg/kg不等的芬太尼或0.025—0.150μg/kg不等的舒芬太尼。对比患者给药之前及给药5—30min不等的MAP、HR、SpO2等指标,并且观察患者的呼吸抑
期刊
【摘要】目的 利用分子生物学方法研究云南省肠道病毒EV71基因序列特征。方法 采集患儿发病7天内的粪便样本,经生物公司试剂盒验证为EV71感染,设计合成8对引物扩增合成,扩增产物经测序后拼接,对拼接结果进行分析,并与其他已发表的EV71全基因组序列进行同源性对比;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 得到了云南省EV71全基因序列。结论 通过测序结果分析确定EV71病毒株与上海、北京、杭州EV71病毒株亲缘关系最
期刊
【摘要】 目的:评价乳果糖联合整肠生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老年2型糖尿病功能性便秘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60例,选用乳果糖联合整肠生进行治疗,对照组60例,仅选用乳果糖进行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症状改善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以及各便秘症状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期刊
【摘要】心房颤动(AF,房颤)作为临床上最为多见的心律失常,无论是致残率还是致死率都很高,由于其危害性大,所以目前成为研究的热点。如何为老年房颤患者提供更加安全及有效的抗凝治疗是目前临床医师面临的重大难题。  【关键词】老年;心房颤动;血栓栓塞;抗凝治疗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6)01-0182-02  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探讨熟三七在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术后失血性贫血临床治疗和深静脉血栓预防上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3月到2015年10月期间来我院接受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的患者8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对照组43例,在术前3d到术后15d期间给予患者口服琥珀酸亚铁片,观察组43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熟三七,对比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常规指标,并对所有患者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了
期刊
【摘要】目的:觀察和分析医院血生化检验者血清胆固醇异常的临床原因。方法:选取2014年1月到2015年12月来我院进行空腹血生化检验患者920例对象的血清总胆固醇进行分析,总结出血脂异常的病因。结果:920例血生化检验对象,血脂异常212例,占23.04%;血脂升高患者比血脂减低患者明显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脂升高患者继发性疾病高于原发性疾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