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根据即将发布的《大学英语教学指南》,大学英语倡导个性化教学。那么如何在二本大学里,推行大学英语的个性化教学?如何切实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学习动机和自主学习能力现状,来设计教学方案?笔者在所执教班级进行为期一学期的追踪调查,根据对其结果数据的分析,分别从教材的使用、教学目标与内容的设置、以及教师干预程度等三方面进行反思与梳理。
关键词:大学英语;个性化教学;自主学习能力;动机
一、引言
大学英语教学的个性化,是即将发布的《大学英语教学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的关键词,言下之意,就是大学英语的教学不再是“千校一面”,而是要根据学校、院系和学生个性化需求来实施个性化教学。而作为大学英语基础阶段的课程,在多年的教学改革的推动中,已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以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为主要目标的教学模式。在实施的过程中,笔者对本人执教的2015级某非英语专业班级进行学习兴趣动机及自主学习能力进行追踪调查。根据其结果,围绕“针对二本非英语专业学生,如何进行大学英语基础课程的个性化教学”这一问题,做出反思。
二、调查结果的分析
笔者对41名学生进行追踪问卷调查,调查分别在刚入校时(Q1)和一学期结束时(Q2)进行,共二次。分别就学习动机与兴趣、学习自我规划能力进行问卷调查。在第二次的调查里,还添加了本期的“收获”和“遗憾”两栏的开放问题。第一次收回有效问卷40份,第二次收回39份。其问卷前三项封闭式回题结果如下表:
从上表可以看出,该班大部分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属于工具型,通过一学期的学习,更多的学生转化为工具型动机;学习兴趣有所减弱;而在自主学习规划上,总是做自我规划的学生的比例只有少量上升,而以前还没有学生“从不”做学习规划,而一学期后,反而有个别学生开始不做学习规划。
在第二套问卷的开放式问题中,在“收获”一栏中,几乎每位同学都表示自己在语言能力的某一方面或某几方面有所进步;在“遗憾”一栏中,有8位同学(20.5%)认为自己“懒”、“不认真不上心”。10位同学遗憾自己“词汇量不足”;8位同学觉得自己“听力太差”;还有4位同学觉得自己“各方面都差”。
由以上可知,通过一学期的大学英语学习,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所降低,尽管同学们在学习能力上,都有所收获,但自主学习能力并未增强。根据学生们对“遗憾”的描述,学生们对问题归因可以被概括为学习态度不端正,和基础过于欠缺。
为了更多地了解深层次成因,笔者对该班5名学生进行访谈,当问及“这学期教学有何不满意”时,5名同学都认为“教材太难,有些课文无趣”;同样5位同学表示“单词太多,背不过来”;3名同学觉得“课外资料太多,无从下手”“已经习惯老师为我们安排任务,不习惯让自己安排学习计划”。
结合问卷与访谈结果,发现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学习态度懒散,跟教材的难度与学生水平不匹配有着密切联系;而学生在学习吃力的情况下,还要面对大量的自主学习,对于欠缺自主学习经验的新生来说,无疑会更加丧失学习兴趣,放松,甚至放弃对自我的规划与监督。
三、基于问卷分析对个性化教学的反思
从以上分析可见,个性化教学也是切实提高教学质量的必由之路。针对该班情况,大致可从以下三方面做出反思与调整。
(1)从教材的选用上,应该针对学生的具体水平,使用相应难度的教材。根据Krashen的输入假说,其难度应当是比学生现有水平(i)难一点点的水平(i+1)。该班所用教材就太难,除了词汇表里的大量单词以外,课文里还有不认识的单词,这一点也极有可能削弱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2)从教学目标与内容的设置上,应当尽量满足工具型动机的学生对其语言工具的需要。调查结果显示,绝大部分学生就是为了过级,那么在教学内容和环节的安排上就应当加入以过级为目标的练习,以过级来促成对应用能力的培养。否则,一味的為了回避应试,而在课堂上开展与其期许毫不相关的内容,势必也会降低学生对任务的完成热情。
(3)从教师干预的程度上,针对新生对教师的习惯性依赖,在第一学期,教师应更多地给学生具体的指导、引导和监督,帮助学生逐步培养起自我学习规划和管理的能力。
四、结语
本文仅基于笔者对本人执教班级的调查,并不具有普遍的代表性。但该个案的分析正好佐证了个性化教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再好的教学模式、再丰富的学习资源,如果不能契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无法收到好的教学效果。因此,个性化教学,正是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与需求,制定最契合学生实际情况的、最能调动其学习积极性的教学模式,以期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王守仁.大学英语教学指南[J].外语界,2016(3)
[2]董茜.大学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调查与分析——-以非英语专业新生某班为例[J].新校园,2015(12)
关键词:大学英语;个性化教学;自主学习能力;动机
一、引言
大学英语教学的个性化,是即将发布的《大学英语教学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的关键词,言下之意,就是大学英语的教学不再是“千校一面”,而是要根据学校、院系和学生个性化需求来实施个性化教学。而作为大学英语基础阶段的课程,在多年的教学改革的推动中,已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以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为主要目标的教学模式。在实施的过程中,笔者对本人执教的2015级某非英语专业班级进行学习兴趣动机及自主学习能力进行追踪调查。根据其结果,围绕“针对二本非英语专业学生,如何进行大学英语基础课程的个性化教学”这一问题,做出反思。
二、调查结果的分析
笔者对41名学生进行追踪问卷调查,调查分别在刚入校时(Q1)和一学期结束时(Q2)进行,共二次。分别就学习动机与兴趣、学习自我规划能力进行问卷调查。在第二次的调查里,还添加了本期的“收获”和“遗憾”两栏的开放问题。第一次收回有效问卷40份,第二次收回39份。其问卷前三项封闭式回题结果如下表:
从上表可以看出,该班大部分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属于工具型,通过一学期的学习,更多的学生转化为工具型动机;学习兴趣有所减弱;而在自主学习规划上,总是做自我规划的学生的比例只有少量上升,而以前还没有学生“从不”做学习规划,而一学期后,反而有个别学生开始不做学习规划。
在第二套问卷的开放式问题中,在“收获”一栏中,几乎每位同学都表示自己在语言能力的某一方面或某几方面有所进步;在“遗憾”一栏中,有8位同学(20.5%)认为自己“懒”、“不认真不上心”。10位同学遗憾自己“词汇量不足”;8位同学觉得自己“听力太差”;还有4位同学觉得自己“各方面都差”。
由以上可知,通过一学期的大学英语学习,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所降低,尽管同学们在学习能力上,都有所收获,但自主学习能力并未增强。根据学生们对“遗憾”的描述,学生们对问题归因可以被概括为学习态度不端正,和基础过于欠缺。
为了更多地了解深层次成因,笔者对该班5名学生进行访谈,当问及“这学期教学有何不满意”时,5名同学都认为“教材太难,有些课文无趣”;同样5位同学表示“单词太多,背不过来”;3名同学觉得“课外资料太多,无从下手”“已经习惯老师为我们安排任务,不习惯让自己安排学习计划”。
结合问卷与访谈结果,发现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学习态度懒散,跟教材的难度与学生水平不匹配有着密切联系;而学生在学习吃力的情况下,还要面对大量的自主学习,对于欠缺自主学习经验的新生来说,无疑会更加丧失学习兴趣,放松,甚至放弃对自我的规划与监督。
三、基于问卷分析对个性化教学的反思
从以上分析可见,个性化教学也是切实提高教学质量的必由之路。针对该班情况,大致可从以下三方面做出反思与调整。
(1)从教材的选用上,应该针对学生的具体水平,使用相应难度的教材。根据Krashen的输入假说,其难度应当是比学生现有水平(i)难一点点的水平(i+1)。该班所用教材就太难,除了词汇表里的大量单词以外,课文里还有不认识的单词,这一点也极有可能削弱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2)从教学目标与内容的设置上,应当尽量满足工具型动机的学生对其语言工具的需要。调查结果显示,绝大部分学生就是为了过级,那么在教学内容和环节的安排上就应当加入以过级为目标的练习,以过级来促成对应用能力的培养。否则,一味的為了回避应试,而在课堂上开展与其期许毫不相关的内容,势必也会降低学生对任务的完成热情。
(3)从教师干预的程度上,针对新生对教师的习惯性依赖,在第一学期,教师应更多地给学生具体的指导、引导和监督,帮助学生逐步培养起自我学习规划和管理的能力。
四、结语
本文仅基于笔者对本人执教班级的调查,并不具有普遍的代表性。但该个案的分析正好佐证了个性化教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再好的教学模式、再丰富的学习资源,如果不能契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无法收到好的教学效果。因此,个性化教学,正是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与需求,制定最契合学生实际情况的、最能调动其学习积极性的教学模式,以期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王守仁.大学英语教学指南[J].外语界,2016(3)
[2]董茜.大学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调查与分析——-以非英语专业新生某班为例[J].新校园,20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