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背景
作为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国文化曾经为世界的发展做出了伟大的贡献。但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封闭、落后的思想以及战争等种种原因使我国的发展远远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知识经济的兴起是一场革命,它对我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等方面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知识经济生产方式的出现,既向我们提出了挑战,也为我们尽快缩小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现阶段,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确立和完善并与国际接轨,教育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起着奠基的作用。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科教兴国”的战略,党的十七大更是明确地提出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教育被赋予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而基础教育是关系国家、民族前途和命运的千秋大业。教育工程将成为知识经济时代最重要的工程。
2001年开始,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铺开,其改革力度、步伐之大,速度之快,前所未有。此次课程改革的目的是实现我国中小学课程从学科本位、知识本位向关注每一个学生发展的历史性转变。改革是历史发展的需要,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二、现用《哲学常识》教材的弊端
当前我国高中哲学教材存在的弊端仍然非常明显,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
1.“学科中心主义”仍占据主要位置,教育忽视社会的发展和个人发展的需求
我国基础教育长期受前苏联的影响,知识本位和学科本位在基础教育中占据主要位置,所产生的危害影响至深。传统的观念认为知识是“绝对”而且是“客观”的,学校教育必须是以书本为中心、教师为中心,学生要做的只是死记硬背“知识”。这种“知识”是前人已经“发现”了、而且已经按照各个科目分门别类的知识,这样的知识具有严格的确定性和简约性,教育远离学生的实际生活,与学生的现实生活没有太大联系。因为真实的生活是复杂的、生动的、有活性的,具有很多的不确定性。因此,知识本位的课程是不符合时代要求的。
知识本身并不是客观事实,知识属于人的认识范畴,是人在社会实践中形成并得到检验的、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对事物本身的认识也是不断发展深入、甚至还会发生重大变化,知识并不是绝对的、不变的“真理”,而是人的一种能动的活动。所以,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应该是一种以积极的态度去探究的过程、选择的过程、创造的过程,同时,也是学生逐步形成科学精神、创新精神和正确的世界观的过程。因此,我们的教育不能仅仅关注知识体系的完整性,更应当顺应社会的发展和需求,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将知识融入到社会与生活之中。
2.应试教育严重阻碍素质教育的落实
我国的教育选拔机制沿袭了传统精英教育的理念,不但课程内容存在着“繁、难、偏、旧”的状况,而且一直过于突出教育的选拔功能。
教育观念滞后,人才培养目标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学科自成体系,割裂了知识的相通;课程内容 “繁、难、偏、旧”,不能反映现代科技和社会的发展,脱离学生的生活和社会实际;课程评价过于强调学业成绩和选拔的功能,制约了学生多样化的发展;题海训练和学生死记硬背的现象普遍存在,没有教会学生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即学会“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为学生的后续发展提供有力的帮助,使学生具有科学的探索精神和勇于实践的信心。
三、新课程改革提倡新课程观和新目标
从20世纪到21世纪初,课程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课程观的改变,必然会导致课程改革的发生和发展。
1.从“学科中心主义”到“学科、儿童和社会中心相结合”
在传统的教育当中,学科中心论占据了主要的地位。强调的是系统的知识,知识不仅是绝对的,而且是客观的。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向学生传授分门别类的知识,而学生的任务就是接受和存储前人已经发现的知识,知识世界具有严格的确定性和简约性,知识远离学生真实的生活,忽略了哲学的社会意义和人文意义,忽略了哲学科学同社会的关系及其相互影响;并且学科中心论的教学方法比较单一,不能适应不同特长、能力学生的个别化教育。而知识是属于人工认识范畴,是人在社会实践中形成并得到检验的,掌握知识的过程,实际上是一种探究、选择、创造的过程,也是学生科学精神、创新精神,乃至正确世界观逐步形成的过程。因此,要将学科、儿童和社会相结合,将学科的知识与儿童的生活、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紧密地联系起来,学生才会积极地参与到真正的学习活动中,教育才能达到真正的目的。在新一轮课改中,“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成为国家和地方共同选择的课程设计理念,形成了一种比较明显的儿童发展本位主义价值取向。教育是让学生学会科学的工作方法、科学的思维方式,培养科学态度和精神、情感意志、人生观和价值观,成为适应当代的生活并具备良好素质的社会公民。
2.从注重知识积累到注重培养学生的哲学素养
我国实施义务教育的第一阶段,课程设计基本上是社会本位和学科本位相互结合。社会本位即政治和经济建设方面的要求是理念上的追求,学科本位是设计操作的必要,学生的能力发展并没有得到重视。传统的中学哲学课程价值观在较大程度上受到理性主义教育价值观的支配,强调哲学的学科知识体系。教材注意逻辑系统,以传统的系统的知识为基础,容易组织教学,也容易进行评价,但在教学的过程中,容易重记忆而轻理解,偏重知识的接受而忽视儿童的各项综合素质的发展。而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一些新的哲学课程价值观在全球范围内开始逐步得到认同,即①强调授予学生发现解决问题程式的技术主义的教育价值观;②强调引导学生关心社会重大利益问题的以社会为中心的教育价值观;③强调依据人的个别差异,发展人的自我评价能力、发展个性的教育价值观,都将在科学教育目标中得到体现。现代课程改革要求“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实际上就是全面培养学生的哲学素养。哲学素养是指参加社会生活、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哲学概念和科学探究能力。其包括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理解科学的本质以及形成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将学生的知识学习、能力培养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所有学生都能获得发展的基础上又有个性化的发展,着重培养学生拥有美好的心灵、健康的身体、求真务实的精神、开阔的眼界以及团结合作的能力。
3.提倡探究性学习
教育正是要使学生认识、经历科学的研究过程,学习科学家发现科学知识的科学过程,使学生慢慢建立起科研意识,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维和判断,形成良好的习惯。新课程改革最终的目的是培养人,让人能够适应未来社会和生活的变化,健康地生活。而21世纪的人才,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是科学精神、创造性、社会积极性和充分发展的个性。因此具体到教科书上,探究性学习、收集并分析资料的内容大大增加,学习方式也与传统教学方式大有区别,其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精神。
总之,基础教育是关系国家、民族前途和命运的千秋大业,课程改革是一项重大的工程。21世纪,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或是反思本国教育的弊端,或是对教育发展提出新的目标和要求,无不把基础教育改革当成增强国力、提高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措施。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更应该脚踏实地地为课程改革做一些工作。
作为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国文化曾经为世界的发展做出了伟大的贡献。但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封闭、落后的思想以及战争等种种原因使我国的发展远远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知识经济的兴起是一场革命,它对我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等方面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知识经济生产方式的出现,既向我们提出了挑战,也为我们尽快缩小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现阶段,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确立和完善并与国际接轨,教育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起着奠基的作用。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科教兴国”的战略,党的十七大更是明确地提出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教育被赋予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而基础教育是关系国家、民族前途和命运的千秋大业。教育工程将成为知识经济时代最重要的工程。
2001年开始,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铺开,其改革力度、步伐之大,速度之快,前所未有。此次课程改革的目的是实现我国中小学课程从学科本位、知识本位向关注每一个学生发展的历史性转变。改革是历史发展的需要,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二、现用《哲学常识》教材的弊端
当前我国高中哲学教材存在的弊端仍然非常明显,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
1.“学科中心主义”仍占据主要位置,教育忽视社会的发展和个人发展的需求
我国基础教育长期受前苏联的影响,知识本位和学科本位在基础教育中占据主要位置,所产生的危害影响至深。传统的观念认为知识是“绝对”而且是“客观”的,学校教育必须是以书本为中心、教师为中心,学生要做的只是死记硬背“知识”。这种“知识”是前人已经“发现”了、而且已经按照各个科目分门别类的知识,这样的知识具有严格的确定性和简约性,教育远离学生的实际生活,与学生的现实生活没有太大联系。因为真实的生活是复杂的、生动的、有活性的,具有很多的不确定性。因此,知识本位的课程是不符合时代要求的。
知识本身并不是客观事实,知识属于人的认识范畴,是人在社会实践中形成并得到检验的、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对事物本身的认识也是不断发展深入、甚至还会发生重大变化,知识并不是绝对的、不变的“真理”,而是人的一种能动的活动。所以,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应该是一种以积极的态度去探究的过程、选择的过程、创造的过程,同时,也是学生逐步形成科学精神、创新精神和正确的世界观的过程。因此,我们的教育不能仅仅关注知识体系的完整性,更应当顺应社会的发展和需求,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将知识融入到社会与生活之中。
2.应试教育严重阻碍素质教育的落实
我国的教育选拔机制沿袭了传统精英教育的理念,不但课程内容存在着“繁、难、偏、旧”的状况,而且一直过于突出教育的选拔功能。
教育观念滞后,人才培养目标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学科自成体系,割裂了知识的相通;课程内容 “繁、难、偏、旧”,不能反映现代科技和社会的发展,脱离学生的生活和社会实际;课程评价过于强调学业成绩和选拔的功能,制约了学生多样化的发展;题海训练和学生死记硬背的现象普遍存在,没有教会学生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即学会“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为学生的后续发展提供有力的帮助,使学生具有科学的探索精神和勇于实践的信心。
三、新课程改革提倡新课程观和新目标
从20世纪到21世纪初,课程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课程观的改变,必然会导致课程改革的发生和发展。
1.从“学科中心主义”到“学科、儿童和社会中心相结合”
在传统的教育当中,学科中心论占据了主要的地位。强调的是系统的知识,知识不仅是绝对的,而且是客观的。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向学生传授分门别类的知识,而学生的任务就是接受和存储前人已经发现的知识,知识世界具有严格的确定性和简约性,知识远离学生真实的生活,忽略了哲学的社会意义和人文意义,忽略了哲学科学同社会的关系及其相互影响;并且学科中心论的教学方法比较单一,不能适应不同特长、能力学生的个别化教育。而知识是属于人工认识范畴,是人在社会实践中形成并得到检验的,掌握知识的过程,实际上是一种探究、选择、创造的过程,也是学生科学精神、创新精神,乃至正确世界观逐步形成的过程。因此,要将学科、儿童和社会相结合,将学科的知识与儿童的生活、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紧密地联系起来,学生才会积极地参与到真正的学习活动中,教育才能达到真正的目的。在新一轮课改中,“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成为国家和地方共同选择的课程设计理念,形成了一种比较明显的儿童发展本位主义价值取向。教育是让学生学会科学的工作方法、科学的思维方式,培养科学态度和精神、情感意志、人生观和价值观,成为适应当代的生活并具备良好素质的社会公民。
2.从注重知识积累到注重培养学生的哲学素养
我国实施义务教育的第一阶段,课程设计基本上是社会本位和学科本位相互结合。社会本位即政治和经济建设方面的要求是理念上的追求,学科本位是设计操作的必要,学生的能力发展并没有得到重视。传统的中学哲学课程价值观在较大程度上受到理性主义教育价值观的支配,强调哲学的学科知识体系。教材注意逻辑系统,以传统的系统的知识为基础,容易组织教学,也容易进行评价,但在教学的过程中,容易重记忆而轻理解,偏重知识的接受而忽视儿童的各项综合素质的发展。而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一些新的哲学课程价值观在全球范围内开始逐步得到认同,即①强调授予学生发现解决问题程式的技术主义的教育价值观;②强调引导学生关心社会重大利益问题的以社会为中心的教育价值观;③强调依据人的个别差异,发展人的自我评价能力、发展个性的教育价值观,都将在科学教育目标中得到体现。现代课程改革要求“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实际上就是全面培养学生的哲学素养。哲学素养是指参加社会生活、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哲学概念和科学探究能力。其包括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理解科学的本质以及形成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将学生的知识学习、能力培养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所有学生都能获得发展的基础上又有个性化的发展,着重培养学生拥有美好的心灵、健康的身体、求真务实的精神、开阔的眼界以及团结合作的能力。
3.提倡探究性学习
教育正是要使学生认识、经历科学的研究过程,学习科学家发现科学知识的科学过程,使学生慢慢建立起科研意识,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维和判断,形成良好的习惯。新课程改革最终的目的是培养人,让人能够适应未来社会和生活的变化,健康地生活。而21世纪的人才,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是科学精神、创造性、社会积极性和充分发展的个性。因此具体到教科书上,探究性学习、收集并分析资料的内容大大增加,学习方式也与传统教学方式大有区别,其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精神。
总之,基础教育是关系国家、民族前途和命运的千秋大业,课程改革是一项重大的工程。21世纪,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或是反思本国教育的弊端,或是对教育发展提出新的目标和要求,无不把基础教育改革当成增强国力、提高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措施。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更应该脚踏实地地为课程改革做一些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