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phie81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我国初中音乐教学过程中,为了能在音乐学习过程中创造音乐、发展音乐,教师就要转变传统音乐教学模式和观念,而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应用多媒体,使学生通过多媒体更好地掌握和理解音乐、生动地表现音乐、大胆地创造音乐,从而推动音乐事业的发展和创新。
  关键词: 多媒体 初中音乐 教学方式 兴趣爱好
  本文围绕多媒体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探究,从而提出一些合理有效的措施将多媒体有效应用到音乐教学之中,从而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审美和欣赏能力,为今后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有利的借鉴和参考。
  一、多媒体教学在我国音乐教学发展中的趋势
  二十一世纪面临经济发展、科技进步、信息全球化的趋势,是一个充满竞争力的社会,是一个生机勃勃的时代。在这个高科技充斥的时代,为了发明创造,就必须将信息传播放在重要位置上。所以,在这个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之中,谁能够在最短时间内获取准确的信息,并将其利用起来,就能在飞速发展、弱肉强食的社会中不断创造,成为最后的赢家,为自己的未来生存留有一席之地。在我国传统初中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味进行口头传授,同时,利用磁带等落后的教学辅助工具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教学效果不理想。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其对音乐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不断提高,近年来,教育部门对音乐教学进行了一定的革新,通过多媒体,音乐信息不断丰富,从而提高音乐创新能力,促进音乐事业的发展,这是未来音乐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多媒体教学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一)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顺利完成任务的关键因素,因此,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巧妙进行引题能够为音乐教学提供良好基础,吸引学生目光,使学生积极投入到音乐学习中。兴趣是通往成功之路的马达,是在黑夜中指引前进方向的路灯,在学习过程中,它对学生具有深远影响,兴趣的指引往往比教师的督促收到的效果好。兴趣能够使学生积极投入到探究中,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思维。初中学生本身就具备外向活泼的天性,他们对于新鲜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对于富有趣味性的事物具有浓厚的学习兴趣。所以,在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时,教师要彰显出多媒体的优势,不但要体现它的丰富性,还要展现它的趣味性,并要能应用于教学,从而有组织、有纪律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为学生开拓想象空间。为了培养学生参与音乐课堂的热情,教师还要细心观察学生,分析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状况及知识接受能力,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按照新教学改革大纲的要求,与学生的实际情况有机结合起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创设音乐情境,使学生体会到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积极投入到学习中,这样不但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把握学习的重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如对新课程进行导入时,教师应该利用多媒体制作流动的画面,从而达到课堂讲学的目的,再为学生创设绚丽多姿的情境,让学生被这美所感染,从而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有利于学生情操的陶冶。
  (二)利用多媒体突破教学重难点。
  在初中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好奇心强的这一性格特点和心理特征进行音乐教学。经过心理学家的多年研究发现,相对于静态事物来说,学生对动态事物更有兴趣,所以,教师要利用这一特点,将多媒体应用到音乐教学中,教师要在课前精心准备好教学课件,通过生动形象的画面和具有趣味性的文字、图片将音乐教学内容呈现给大家,使教材上无声的、枯燥的文字转变成活泼生动的有声动画,从而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在制作课件时,还要将教学内容的重点凸显出来,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把握音乐学习的重点。同时,在使用多媒体时要注意顺序安排是否妥当,这样能够将知识分层次,由简单到复杂,不断加深知识含量,有助于学生知识的学习和掌握。而且,使用多媒体要有次数限制,不能一味依赖多媒体,否则很难保持学生的新鲜感,教学效果也会不断下降。
  (三)优化教学,扩充容量。
  通过多媒体开阔学生视野,开拓学生想象空间。不但能够为枯燥无味的学习增添新鲜感,增添新的音乐活力,有利于学生音乐学习积极性的提高,摆脱传统课堂教学的束缚,有利于营造宽松、友好、和谐的课堂气氛,将民主、平等的教学模式深入学生内心。一个具有新鲜感的课堂才能够有效吸引学生目光,这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前提。通过多媒体教学,为学生开拓良好的表达空间,从而使学生的能力得到认可,并使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学习能力得到很好的锻炼。多媒体融入音乐教学能够为学生畅所欲言提供良好的条件,为学生个性化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这样能够有效摆脱传统教学方式对教师和学生思想观念的束缚,增加教学知识的含量,扩大学生的知识储蓄量,开阔学生的学习视野,使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得到空前的发展,使学生的欣赏和创造能力得到自由发挥,从而促进音乐教学任务的完成及教学效果的增强。如在音乐欣赏课堂中,传统教学方式只是以音乐磁带形式进行剪辑,不但浪费大量时间,而且教学效果不明显。通过多媒体进行剪辑,不但节省很多时间,简化工序,而且教学效果明显增强。
  总而言之,在未来教育事业中,将多媒体应用到教学课堂中已经成了一种发展趋势。所以,在初中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摒弃传统音乐教学方式,通过多媒体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多媒体优化教学,扩充容量,并利用多媒体突破音乐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增强教学效果,不断丰富教学课堂内容,为音乐课堂增添新的生机。同时,多媒体集声音和图像为一体,可以有效刺激学生的视觉,通过创设情境,有效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意识,有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
  参考文献:
  [1]孙默.新课标初中音乐教学法[M].北京:电化教育音像出版社,2005.
  [2]许江虹.培养初中生音乐学习兴趣的途径[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35).
  [3]刘欣.多媒体与艺术教育[M].河南出版社,2005,6.
  [4]周晓倩.初中音乐教学方法论[J].教育探索,2006,(3).
其他文献
想当年,刚踏上工作岗位的我,执著真诚却急躁。对学生播撒的一片责任之心,常常被我急躁而过于较真的表达方式给毁了。  那时,因为我要求过严,急于求成,方法简单、单一,很少从学生角度考虑问题,很容易引发学生的反感,造成师生之间的隔阂和矛盾,自己变得越加急躁;有时,因为我备课疏漏,讲解有误,引来学生非议,我为了自己的颜面会恼羞成怒;有时,因为任务重、压力大,偶尔会产生消极情绪。有段时间里,也曾频繁叫学生家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我担当班主任已有20多年,在和家长的交流与接触中,发现家庭教育对孩子起着至关重要的决定作用。家庭教育是孩子一生教育的根基,孩子的成长关系家庭和民族的未来,和谐教育在家庭教育中占主要地位。幸福、快乐、和谐的家庭培养出来的孩子对社会和他人也充满关爱和友善。和谐教育需要每个家庭成员的共同努力,只有每个人都付出努力,家才会更温暖,只有每个家庭
摘 要: 目前,音乐课教学已经进入多媒体时代,多媒体教学以其容量大、直观性强、趣味性强等特点,被广泛运用于音乐教学中,把多媒体课件与音乐教学科学地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其辅助教学的作用,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的视野,达到优化课堂教学的目的。  关键词: 多媒体课件 音乐教学 育人功能  作为新时期的音乐教师,学会用网上最新的资料辅助教学,并恰当运用电教手段,可以充分展现音乐的魅力,加深
一  不可替代率指学生的学习是任何人都不能替代的,他们获得知识、掌握方法、形成能力的途径必须靠自己感知、体验、加工、建构,才能把社会已有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  从此规律之中,我们可以看出,传统的灌输式课堂之所以低效,是因为它违背了学习规律,教师一味传授、灌输,学生没有经过自己的思考无法转化为自己的知识。  新课程标准提出“自主、合作、探究”就是要求教师按照学生的学习规律,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摘 要: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教师在科学课堂教学中应利用学生之间的评价,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感受成功的喜悦,从而提高课堂教学中实验探究的有效性。  关键词: 科学课堂实验 学生互评 有效性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科学课程要从全面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出发,建立科学的评价内容体系,包括:科学探究;知识与技能;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对科学、技术与社会的认识四个方面。评价方式多样的评价体系的建立,科学课程的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内涵丰富、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的、多样化的教学组织形式。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在小组成员间营造开放、包容的学习氛围,使小组成员间相互激励、相互促进;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共同进步。因此,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教育改革的需要,也是新课改的需要。  一  小组合作学习主要为克服传统教学的弊端,强调人际交往对于认知发展的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