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提高九年级学生物理课堂学习质量

来源 :科学导报·学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gzhou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九年级学生正处于人生第一个重要转折期(中考),学习质量直接会影响到今后的发展,而物理学科作为中考的主要学科,在该阶段提高课堂学习质量显然是极为重要的,众多教师和学者都在为之呕心沥血。文章就针对提高九年级学生物理课堂学习质量的策略加以研究,希望能够为广大教师带来一些启示。
  关键词:九年级;物理课堂;学习质量;策略
  前言:
  九年级阶段的物理课堂教学,是初中阶段物理学科的重中之重,知识点的难度也相对之前有所提升。另外,在这一阶段学生正处于中考的冲刺阶段,高质量的课堂学习能够为学生决战高考赢得宝贵时间。所以全面提高九年级学生物理课堂学习质量是极为必要的,制订出一套切实可行的策略也是极为紧迫的。
  一、增加實验情境,激活学生新课探究与理解思维
  所谓的“教学情境”,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所创设的一种情感氛围,既可以是以生活为题材创建的生活情境,也可以是以问题为题材所创设的问题情境。在九年级物理课堂教学中,由于物理课堂教学往往需要以实验为辅助,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创建以实验为题材的实验情境非常可行,不仅可达到激活学生新课探索与理解思维的目的,还能为提高学生课堂学习质量打下坚实基础。
  以《电路连接》课堂教学为例,由于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并没有涉及到“电学”领域的相关内容,虽然自己在家中会看到家长处理电路问题,但是内心之中依然很茫然。在本科的教学活动开始之前,教师可以将学生两两分为一组,每组发放等量的电路元件(包括:小灯泡、灯座、电池组、开关、导线),教师则要通过投影仪将自己的实验操作步骤传递给学生,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操作流程进行实际操作,让学生明白电池组→开关→小灯泡按照顺序依次连接,就会形成一条电路,这样的电路就是串联电路(*注:导线不能交叉)。而并联电路就是主电源线中要分出两条及以上的支路,并且每条支路上至少要有一个小灯泡和一个开关,主线路中要有一个总开关,总开关和各支路开关在闭合的状态下,断开任何一条支路开关,其它支路的小灯泡会照常亮起。学生在动手参与的情况下,能够迅速的理解和掌握什么是串联电路、什么是并联电路,并且能够尝试进行自主链接,沉浸在实验教学的氛围之中,由此学生新课探究与理解思维得以激活,课堂学习质量也更有保障。
  二、建立学习共同体,实现师生间相互合作与切磋
  教师在课上导入部分为学生创建实验情境之后,学生的新课探究与理解思维能够得以激活,学习新课的兴趣就此也调动起来,而下一步的任务就是如何让学生能将学习兴趣长时间的保持下去,让学生能够沉浸在这样的教学氛围之中。在这期间教师与学生建立学习共同体,保持彼此间的合作与切磋则为上上之策。
  以《电压:电流产生的原因》一课教学为例,课堂导入部分教师通过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连接电路,为学生创建了实验性趣。之后就要为学生提出“为什么小灯泡会亮起来?”这一问题供学生回答,然后再向学生提出“为什么电路中会有电流存在?”这一为题供学生探讨,学生经过思考、讨论之后往往并不会得出结论,这时教师就要针对这一问题与学生进行合作探究,进而引出本课关于“电压”这一部分的学习内容。在此期间,教师可采用实验教学的方式与学生建立学习共同体,教师在进行用电压表测电压的演示后,深入到各个学习小组之中,协助各个小组完成用电压表测量电压的工作,最后通过实验现象来总结电路中电压产生的规律。而通过师生间的相互合作与切磋,学生能够掌握“串联电路总电压等于各用电器两端电压之和”,以及“并联电路各支路用电器两端的电压相等”两个规律,学生学习的热情也在这样的条件作用下得以长时间保持,学习质量不言而喻,进而为后续学习欧姆定理和电功等相关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打造“利益”共同体,确保教学过程的“双丰收”
  实现九年级学生物理课堂学习质量的不断提升,就必须紧紧抓住课堂教学的每一个阶段,虽然在导入阶段建立了实验情境,基本阶段能够与学生建立学习共同体,可以让学生能够尽快理解、掌握新知识,但忽略课堂结束阶段则必会功亏一篑。因为课堂结束阶段是学生了解自己学到了什么、缺少什么、怎样弥补、怎样调整学习状态的主要平台,也是教师获取学生教学意见,并有针对性调整课堂教学的主要平台,起到保证学生课堂学习质量不断提升的作用。为此,打造“利益”共同体则是明智的选择。
  以《测量电阻》一课教学为例,在结束阶段的教学中,教师的主要工作可分为两个部分:一是总结课堂所学的主要知识点,二是评价学生充分掌握的知识点和未充分掌握的知识点,以及学习状态怎样,目的是为了让学生知道电流表和电压表测电阻的原理,以及用“伏安法”侧测导体电阻的方法,并让学生了解自己存在哪些缺失需要弥补、怎样进行弥补,让学生“利益”能够得到满足。最后,教师要鼓励学生就教师教学情境创设、课堂互动形式、时间的控制、解决问题的清楚程度作出评价,提出相关意见和建议,从而满足教师的“利益”,供教师后期进行合理的教学调整。而双方“利益”的满足就意味着教学过程实现了“双丰收”,学生课上学习质量自然会得到保证。
  结束语:
  通过以上论述,可以看出提高九年级学生物理课堂学习质量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在课堂教学的初始阶段、基本阶段、结束阶段都应做到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在此,为了确保九年级学生物理课堂学习质量的稳步提升,还应针对各个阶段的教学手段进行全方位和深入探究,让学生课上学习质量无限度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车红艳.初中物理教学中提高学生参与度的探讨[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8,No.344(07).
  [2] 李静.增强学生学习主动性提高课堂教学质量[J].中华少年.2018,(21).
其他文献
摘 要:英语考试成绩不代表语言能力,要提升学生对语言的理解和表达能力,就要扎扎实实加强学生听力输入,选择符合英语学习规律的听力材料加以利用开发作为高中英语课堂的有效补充。  关键词:听力输入;Englishpod  高中英语新课标中英语学科四大核心素养对高中英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更全面的指导方向:一门语言的背后是一种文化和一种思维,学生学习英语,不只是要掌握这门外语,也要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习
期刊
摘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学生创新意识能力的培养,课堂教学是主渠道。小学数学作为义务教育一门重要的基础性学科,除了应传授给学生一些初步的数学知识以外,还担负着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历史重任。  关键词:小学数学;创新意识;培养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来引导小学生主动地、创造性地学习数学,是当前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大课
期刊
摘 要:在《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支出要将自主、合作与探究三种基本理念的学习方式纳入到语文课程当中。三种方式的有机结合才是真正的将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层面上。而语文新课标的研究标准依托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因此实践性和多样性成了语文教学模式当中的关键。当然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教学手段上下苦功夫,采用多样的语文教学方式,这也是因为不同的学生对教学方法的适应能力不同,这种教学方式可以更好地建立小学
期刊
摘 要: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形式,而阅读能力是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基础。但随着教育环境的改善,一些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落于窠臼,无法发挥太大的效用。所以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就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来优化教学策略、创新教学形式。争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生的学习效果,从而更好地实现小学语文阅读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策略;优化  语文是一门开放性较
期刊
摘 要:生物是研究生物的结构、功能、发生和发展的规律,以及生物与周围环境的关系等,为医疗、农牧业、环境保护等行业奠定理论基础,促进科技的发展。生物作为一门初中刚接触的科目,不同于其他科目,具有较强的学术性。从现阶段初中生物教学研究现状来看,多数生物教师出现教学观念落后,教学方法单一、上课缺乏与学生沟通等问题,大大阻碍了生物教学有效性的发展。本文主要针对初中生物教学课堂上出现的问题,找出提高初中生物
期刊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在学校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也被赋予了极大的意义,这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体现尤为明显。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提出,一系列新的课堂教学模式逐渐被提出并被广泛应用到课堂上,多元化教学就是其中的一种。而如果想在课堂上实施这些新的教学模式,那么一个最重要的支持就是信息技术。将新的教学理念与新的教学技术相互结合,才能够实现课堂教学模式的转变,从而促进学生课堂学习积极性的提高,实现高效率的课堂教
期刊
摘 要:随着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不断突出,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要想构建有效的课堂教学,就需要结合新时代发展的需求,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论和方法,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以高效率教学支持学生高效率学习。本文结合笔者的教学经验谈一谈如何开展小学数学教学,积极构建有效课堂,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希望对其他教育者以启迪。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课堂;经验;有效  数学学科
期刊
摘 要:管理学生是教师的首要责任,班级是否有积极的学风,班级中的学生是否有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都体现了教师的管理能力。而高中阶段的学生,思想已经基本成熟,作为教师,应该与自己的学生进行良好的沟通,了解他们的学习与生活状况等,并据此调整自己的管理策略,为学生之后的长远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高中生;管理;以身作则;共同管理  教师的职责不仅仅在于教好书,还在于让整个班级的环境更加积极向上,使得
期刊
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条形统计图》例题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了解它的特点和作用,学会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完成条形统计图,培养动手实践能力。  过程与方法:经历条形统计图的绘制过程和分析统计图中数据的过程,能根据条形图中的数据回答并提出简单的问题,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条形统计图数据中所蕴含的信息,感受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
期刊
摘 要:美术是一门发现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教育。初中美术教学的目的绝非仅是单纯地指导学生绘画,更重要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这就需要教师借助该学科优势,从多个渠道、多个角度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进而为提高美术教学的有效性,以及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下面,本文就对如何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这一问题展开论述。  关键词:初中美术;审美能力;信息技术;动手操作;评价  初中阶段的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