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语文教学;多媒体;阅读;模仿;诵读
〔中图分类号〕 G633.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0)07(B)—0027—01
新课标指出:语文素养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由此可见,语文课程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应着力加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扩大学生的阅读面;三是提高学生的模仿、创新能力;四是加强诵读,进行语言积累。
一、运用远程教育设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如果学生有了学习兴趣,教学就事半功倍。随着2006年国家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在安定区的顺利实施,该区农村各校都有了真正的电教设备。作为语文教师,要充分运用这些电教设备,或制作课件或播放光盘,带领学生欣赏美文诗词,游览名山大川,探究科学奥秘……多媒体丰富的画面、美妙的音乐,会刺激学生的感官,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课堂学习气氛变得活跃、轻松。如:教授《苏州园林》一文时,笔者这样导入新课:“同学们,今天老师带大家游览苏州园林,大家喜欢吗?”这一下子激起了学生的兴趣,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了苏州园林的图片,学生跟随图片依次游览了狮子林、拙政园、留园、怡园等著名景点,这从视觉上感染了学生。在欣赏了“人间天堂”的美景后,笔者再引导学生学习课文时,学生就更加有兴趣深入地了解苏州园林,课堂气氛也变得轻松、活跃。
二、扩大学生的阅读面
我国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曾说过:“少数语文水平较好的学生,你问他们的经验时,他们异口同声地说是得益于课外看书。”但是,现在农村中学的语文教学仍以课本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学生除了《作文选》之外,几乎没有其他课外书籍。笔者对此采取的解决办法是:开设读书活动课,建立班级图书角。每个学期初,根据学校开列的课外书目,笔者都会要求学生每人至少提供一本名著,存入班级图书柜里,以此推动名著阅读活动的开展。班级图书柜由笔者指定的专人负责,并且笔者开设了每周一节的读书活动课让学生阅读经典名著。
三、培养学生的模仿、创新能力
总观学生的作文,普遍存在句式单调、词汇贫乏的现象。因此,教师要不断培养学生的模仿、创新能力,对学生进行句式训练。
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有这样的句式:“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这里作者运用了“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的层递句式,强调泥墙根这不起眼的地方,已是那么有趣,那么其他各处更应趣味无穷了。学生在阅读中揣摩了句式的特点后,笔者要求他们进行仿写练习。但是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必须明确“仿”是手段,“创”才是目的,由“仿”到“创”是一个逐步提高的过程。语文教材中有许多好句式,在平时的教学中,只要教师注意挖掘,然后指导学生灵活地运用到作文中去,就能事半功倍,在较短时间内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四、加强诵读,进行语言积累
熟读成诵,进行语言积累是传统语文教学的有效方法。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纵观古今,中外有成就的作家无不采用加强诵读的方法,在丰富词汇的同时学习写作技巧。初中语文课本中的经典之作较多,教师应要求学生熟读成诵,同时还可以走出课本,诵读课外读物中的优秀篇目,以丰富语言积累,陶冶性情。
教师要随时检查学生的诵读练习,以促进学生自觉进行诵读练习。教师检查、了解之后,要根据具体情况,对诵读熟练且量多的学生给予表扬,对诵读不熟练且量少的学生进行启发帮助,正面引导。
农村学校大多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基础设施薄弱,要想在初中三年的时间内,尽快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还需广大语文教师做更多的工作。笔者相信,随着国家对西部教育,特别是西部农村教育的关注,广大农村孩子也会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农村语文教学效率的大幅度提高指日可待。
〔中图分类号〕 G633.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0)07(B)—0027—01
新课标指出:语文素养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由此可见,语文课程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应着力加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扩大学生的阅读面;三是提高学生的模仿、创新能力;四是加强诵读,进行语言积累。
一、运用远程教育设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如果学生有了学习兴趣,教学就事半功倍。随着2006年国家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在安定区的顺利实施,该区农村各校都有了真正的电教设备。作为语文教师,要充分运用这些电教设备,或制作课件或播放光盘,带领学生欣赏美文诗词,游览名山大川,探究科学奥秘……多媒体丰富的画面、美妙的音乐,会刺激学生的感官,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课堂学习气氛变得活跃、轻松。如:教授《苏州园林》一文时,笔者这样导入新课:“同学们,今天老师带大家游览苏州园林,大家喜欢吗?”这一下子激起了学生的兴趣,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了苏州园林的图片,学生跟随图片依次游览了狮子林、拙政园、留园、怡园等著名景点,这从视觉上感染了学生。在欣赏了“人间天堂”的美景后,笔者再引导学生学习课文时,学生就更加有兴趣深入地了解苏州园林,课堂气氛也变得轻松、活跃。
二、扩大学生的阅读面
我国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曾说过:“少数语文水平较好的学生,你问他们的经验时,他们异口同声地说是得益于课外看书。”但是,现在农村中学的语文教学仍以课本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学生除了《作文选》之外,几乎没有其他课外书籍。笔者对此采取的解决办法是:开设读书活动课,建立班级图书角。每个学期初,根据学校开列的课外书目,笔者都会要求学生每人至少提供一本名著,存入班级图书柜里,以此推动名著阅读活动的开展。班级图书柜由笔者指定的专人负责,并且笔者开设了每周一节的读书活动课让学生阅读经典名著。
三、培养学生的模仿、创新能力
总观学生的作文,普遍存在句式单调、词汇贫乏的现象。因此,教师要不断培养学生的模仿、创新能力,对学生进行句式训练。
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有这样的句式:“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这里作者运用了“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的层递句式,强调泥墙根这不起眼的地方,已是那么有趣,那么其他各处更应趣味无穷了。学生在阅读中揣摩了句式的特点后,笔者要求他们进行仿写练习。但是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必须明确“仿”是手段,“创”才是目的,由“仿”到“创”是一个逐步提高的过程。语文教材中有许多好句式,在平时的教学中,只要教师注意挖掘,然后指导学生灵活地运用到作文中去,就能事半功倍,在较短时间内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四、加强诵读,进行语言积累
熟读成诵,进行语言积累是传统语文教学的有效方法。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纵观古今,中外有成就的作家无不采用加强诵读的方法,在丰富词汇的同时学习写作技巧。初中语文课本中的经典之作较多,教师应要求学生熟读成诵,同时还可以走出课本,诵读课外读物中的优秀篇目,以丰富语言积累,陶冶性情。
教师要随时检查学生的诵读练习,以促进学生自觉进行诵读练习。教师检查、了解之后,要根据具体情况,对诵读熟练且量多的学生给予表扬,对诵读不熟练且量少的学生进行启发帮助,正面引导。
农村学校大多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基础设施薄弱,要想在初中三年的时间内,尽快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还需广大语文教师做更多的工作。笔者相信,随着国家对西部教育,特别是西部农村教育的关注,广大农村孩子也会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农村语文教学效率的大幅度提高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