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当前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需要大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而中等职业教育所肩负的重任便是为国家培养这方面的人才。在中等职业教育中,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一个重要途径便是培养中职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因此,文章主要从中职生的自我管理的现状入手,就培养中职生自我管理能力的策略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中职生;自我管理能力;培养;现状
前言:培养中职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是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课程改革与开展素质教育的需要。因此,在中等职业教育过程中,教师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但在实际教学中,如何有效培养中职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是当前众多教师都在思考的问题。基于此,本文主要就培养中职生自我管理能力的策略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一、中职生自我管理的现状
(一)中职院校学生管理制度陈旧
在当前中职院校中,为了可以有效管理学生,学校会制定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并将其与他们个人的考核挂钩,一旦学生违反了学校的制度便会对他们进行严厉的惩罚。虽然这样的方式可以短时间内对学生进行管理,但缺乏一定的科学性,且相对来说,会有不少学生对这种管理制度表示不满,从而产生逆反心理,处处与学校、教师作对。而这样对于学生的发展是极其不利的。
(二)中职生自我管理能力差
在当前的中职学校中,大部分中职生都是90、00后,他们正处于青春期,具有一定的叛逆心理,再加上这一时期正是他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所以相对来说,他们自身的管理能力较差。且现代的中职生他们大多是独生子女,家庭比较溺爱,通常什么事情都为他们准备好,便导致他们自身的管理能力差。
(三)中职生缺乏学习的动力,管理难度大
很多中职生是因为考试失利而被迫选择中职院校就读。所以,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较差,缺乏学习的动力。另外,在与考上高中的同学交谈时,他们会产生自卑心理,感觉自身低人一等。再加上他们的知识基础较差,不能理解教师所讲的内容,而教师也没有及时的发现,从而导致他们产生厌学的情绪,最终致使管理难度加大。
二、中职生自我管理能力的策略
(一)转变管理观念
要想有效培养中职生的自我管理能力,首先便是需要教师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转变传统填鸭式的管理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然后在此基础上,利用引导、启发的方式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此同时,学校可以将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作为衡量教师工作的标准。以此可以让学生成为班级与课堂的主人,更好凸显学生这个教育主体,从而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二)借助启发教育,引导中职生自我调控
提高中职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前提就是让他们真正认识自己,培养他们的自我调控能力。以便让他们通过自我疏导,减少他们的自卑心理。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于性格鲁莽的中职生,可以通过启发让他们站在他人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以此可有效减少学生之间的冲突;而对于自卑心理较为严重的中职生,教师可以用鼓励法与激励法的方式来帮助他们树立学习的信心。这样通过引导与启发的方式,可以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能动性,促使他们进行自我调控,进而可以有效提升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
(三)建立中职生自我管理委员会
要实现中职生的自我管理,首先要创建一个校园管理制度。且这个制度不仅要符合学校的管理要求,同时也需要获得学生的认同。例如可以建立中职生自我管理委员会,这个委员会是校长直系下的管辖机构,可以由学生会、宿舍管理部、考勤部等多方面组成。其中学生会主要是起沟通中枢的作用,它向学生传达一些学校重要的安排,同时也可以向学校传达学生的意见与建议;宿舍管理部主要是负责检查宿舍卫生、安全、设备报修等;而考勤部主要检查学的考勤情况以及协助各部门的校园管理工作。这样学生在遇到问题后,便可以自主解决。此外,在制定管理人员名单时,要让学生都参与进来,通过投票选举的方式来选出办理人员。当然,需要注意的是,管理人员选择出来后,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学校可以定期每半年或者一年的时间重新进行选举。以此不仅可以形成一个自我监督与管理的民主化体系,帮助学校进行管理工作;同时还可以激发中职生参與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
综上所述,自我管理能力是调动中职生自主性,发挥他们主体作用的重要方式,同时也是培养中职生职业素养的重要途径。因此,要想提高中职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便需要教师及时的转变教育观念,以中职生为主体,通过引导、启发等方式,来提高学生的自我调节能力。除此以外,还需要借助建立中职生自我管理委员会的手段,来激发学生参与的主动性,提高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
参考文献:
[1]中职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提升策略研究[A].马红梅,王娟,武红丽,雷艳阁,李阿卉.《教师教育能力建设研究》科研成果汇编(第九卷)[C].2018.
[2]培养学生自我管理的策略与研究[A].姚燕.“决策论坛——区域发展与公共政策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16
[3]浅析中职学生自我管理及培养[A].于灵敏.2013年11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
基金项目:
本文系大连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现代职教体系下中职学生管理策略实践研究”的研究成果(编号:ND2018199)
关键词:中职生;自我管理能力;培养;现状
前言:培养中职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是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课程改革与开展素质教育的需要。因此,在中等职业教育过程中,教师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但在实际教学中,如何有效培养中职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是当前众多教师都在思考的问题。基于此,本文主要就培养中职生自我管理能力的策略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一、中职生自我管理的现状
(一)中职院校学生管理制度陈旧
在当前中职院校中,为了可以有效管理学生,学校会制定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并将其与他们个人的考核挂钩,一旦学生违反了学校的制度便会对他们进行严厉的惩罚。虽然这样的方式可以短时间内对学生进行管理,但缺乏一定的科学性,且相对来说,会有不少学生对这种管理制度表示不满,从而产生逆反心理,处处与学校、教师作对。而这样对于学生的发展是极其不利的。
(二)中职生自我管理能力差
在当前的中职学校中,大部分中职生都是90、00后,他们正处于青春期,具有一定的叛逆心理,再加上这一时期正是他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所以相对来说,他们自身的管理能力较差。且现代的中职生他们大多是独生子女,家庭比较溺爱,通常什么事情都为他们准备好,便导致他们自身的管理能力差。
(三)中职生缺乏学习的动力,管理难度大
很多中职生是因为考试失利而被迫选择中职院校就读。所以,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较差,缺乏学习的动力。另外,在与考上高中的同学交谈时,他们会产生自卑心理,感觉自身低人一等。再加上他们的知识基础较差,不能理解教师所讲的内容,而教师也没有及时的发现,从而导致他们产生厌学的情绪,最终致使管理难度加大。
二、中职生自我管理能力的策略
(一)转变管理观念
要想有效培养中职生的自我管理能力,首先便是需要教师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转变传统填鸭式的管理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然后在此基础上,利用引导、启发的方式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此同时,学校可以将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作为衡量教师工作的标准。以此可以让学生成为班级与课堂的主人,更好凸显学生这个教育主体,从而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二)借助启发教育,引导中职生自我调控
提高中职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前提就是让他们真正认识自己,培养他们的自我调控能力。以便让他们通过自我疏导,减少他们的自卑心理。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于性格鲁莽的中职生,可以通过启发让他们站在他人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以此可有效减少学生之间的冲突;而对于自卑心理较为严重的中职生,教师可以用鼓励法与激励法的方式来帮助他们树立学习的信心。这样通过引导与启发的方式,可以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能动性,促使他们进行自我调控,进而可以有效提升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
(三)建立中职生自我管理委员会
要实现中职生的自我管理,首先要创建一个校园管理制度。且这个制度不仅要符合学校的管理要求,同时也需要获得学生的认同。例如可以建立中职生自我管理委员会,这个委员会是校长直系下的管辖机构,可以由学生会、宿舍管理部、考勤部等多方面组成。其中学生会主要是起沟通中枢的作用,它向学生传达一些学校重要的安排,同时也可以向学校传达学生的意见与建议;宿舍管理部主要是负责检查宿舍卫生、安全、设备报修等;而考勤部主要检查学的考勤情况以及协助各部门的校园管理工作。这样学生在遇到问题后,便可以自主解决。此外,在制定管理人员名单时,要让学生都参与进来,通过投票选举的方式来选出办理人员。当然,需要注意的是,管理人员选择出来后,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学校可以定期每半年或者一年的时间重新进行选举。以此不仅可以形成一个自我监督与管理的民主化体系,帮助学校进行管理工作;同时还可以激发中职生参與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
综上所述,自我管理能力是调动中职生自主性,发挥他们主体作用的重要方式,同时也是培养中职生职业素养的重要途径。因此,要想提高中职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便需要教师及时的转变教育观念,以中职生为主体,通过引导、启发等方式,来提高学生的自我调节能力。除此以外,还需要借助建立中职生自我管理委员会的手段,来激发学生参与的主动性,提高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
参考文献:
[1]中职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提升策略研究[A].马红梅,王娟,武红丽,雷艳阁,李阿卉.《教师教育能力建设研究》科研成果汇编(第九卷)[C].2018.
[2]培养学生自我管理的策略与研究[A].姚燕.“决策论坛——区域发展与公共政策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16
[3]浅析中职学生自我管理及培养[A].于灵敏.2013年11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
基金项目:
本文系大连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现代职教体系下中职学生管理策略实践研究”的研究成果(编号:ND2018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