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利用学生已经掌握的英语知识能够有效帮助解决政治学科上某些易错易混点。通过跨学科的知识的运用不仅仅对学生的学习,知识的迁移能力有帮助而且对教师的教学也能起到一定的启示作用,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
【关键词】英语知识;政治;易错易混点
表面上看起来,英语和政治是两个八竿子打不着的学科。实际上,联系具有普遍性,任何事物都与周围的其他事物相互联系着。因此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个学科还真的能在教学中联系起来,并且能起到“一点就通”的作用。利用英语小知识,在攻克政治学科的某些易错易混点上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这一发现缘于笔者本学期在教授《政治生活》第二课第四框《民主监督:守望公共家园》时遇到的困难,如何帮学生区分“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这个易错易混点历来是学生学习的难点,也是老师在教授方面需要好好点拨的地方。实行新课堂模式之后,老师不能多讲,那么我希望通过学生“悟”出来而不是老师讲出来。首先我想看看学生经过了自主学习和讨论之后,对这个知识点的理解程度。在讲完民主监督的途径之后,我抛出了这个问题:请同学们利用三分钟时间讨论:在解题中如何区分“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经过一番讨论之后,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还有学生用到了参考书上的阐述。课堂上学生积极参与,踊跃发言,似乎对此易错易混点已经分清,看来我是低估了学生的悟性。于是就用题目来巩固这一易错易混点,但是检测出来的结果却出乎意料之外,很多学生都做错了。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于是我让做错了这道题的学生讲解他的做题思路,原来学生只是单纯从理论上去区分“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其实他们是似懂非懂。因此碰到容易混淆的地方时还是不能清晰地区分“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面对学生反映出来的问题,我思考能不能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进行迁移呢?经过一番思考,我豁然开朗,为什么不试试利用英语的时态来帮助解释一下呢?
于是我就举了个例子,“听说我们学校将要建体育馆,那么英语要用什么时态来表达呢?”
“这还不简单啊,将来时呀!will be咯。”学生带着不解的眼光看我,不明白我葫芦里面卖的是什么药。
“那也就是还没建对吧?只是在计划之中,那同学们想将咱们的体育馆建成什么样的?圆形、方形、还是……可以将你们的想法告诉我们的刘大校长。”我顺势再问学生。
“那当然是没有,不然怎么用将来时呢?”学生纷纷表示了自己对体育馆造型的想法。
“现在对高级中学建体育馆一事,请你说说是属于民主决策还是民主监督?”我进一步引导学生。这时候学生似乎明白了,自然是知道这事情没发生还处于决策阶段,当然是属于决策。为了让学生进一步区分“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于是让学生说说英语的什么时态是属于“民主监督”的,学生很快就反应过来是过去时态:-ed。但是不全面的,其实还包括现在进行时:-ing,因为我们也可以对正在进行的事情进行监督。
最后我给学生做了总结:在做题时首先是要找出题目中所讲的事情是否已经发生,如果是没发生那就是将来时,属于决策的问题,用决策的相关内容回答;如果事情正在进行或是已经完成了那就是属于监督的问题,用监督的相应知识点来回答。通过区分“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能大大提高解题能力和准确率。
有了这次的经验,我在教学中就不止一次利用英语的小知识来帮助学生理解易错易混点。例如在《政治生活》模块中学生对“权利”和“权力”这两个词很难区分,经常出现搭配错误,特别是在做题的事笔误很多。如何能让学生记牢呢?于是我让学生进行连线:
学生们通过这次连线的讲解之后,都理解了这个知识点。政府有power ,值得我们值得我们信服和认可。作为公民的我们享有政府提供的right。
在教学中,利用跨学科的知识来帮助学习政治学科知识具有很大作用:第一,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因为学生对于政治老师讲英语会比较感兴趣,觉得原来政治老师也不仅仅精通政治知识,也可以给我们讲授其他知识。第二,利用英语的小知识来帮学生区分易错易混点,能够让学生更好地进行知识迁移,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老师利用的英语小知识都是学生已经掌握的,属于他们已有的知识储备,利用他们的知识储备进行迁移和消化新知识,对学生的能力提升起到一定的作用,也能启示学生用发散性的思维去看问题。第三,对教师的教学也是起到一定的启示作用。虽然政治是一门独立的学科,但不意味着其他与其他学科没有相关连。这种方法要求老师要开阔思维,灵活利用跨学科知识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让课堂变得生动有趣。
【关键词】英语知识;政治;易错易混点
表面上看起来,英语和政治是两个八竿子打不着的学科。实际上,联系具有普遍性,任何事物都与周围的其他事物相互联系着。因此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个学科还真的能在教学中联系起来,并且能起到“一点就通”的作用。利用英语小知识,在攻克政治学科的某些易错易混点上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这一发现缘于笔者本学期在教授《政治生活》第二课第四框《民主监督:守望公共家园》时遇到的困难,如何帮学生区分“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这个易错易混点历来是学生学习的难点,也是老师在教授方面需要好好点拨的地方。实行新课堂模式之后,老师不能多讲,那么我希望通过学生“悟”出来而不是老师讲出来。首先我想看看学生经过了自主学习和讨论之后,对这个知识点的理解程度。在讲完民主监督的途径之后,我抛出了这个问题:请同学们利用三分钟时间讨论:在解题中如何区分“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经过一番讨论之后,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还有学生用到了参考书上的阐述。课堂上学生积极参与,踊跃发言,似乎对此易错易混点已经分清,看来我是低估了学生的悟性。于是就用题目来巩固这一易错易混点,但是检测出来的结果却出乎意料之外,很多学生都做错了。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于是我让做错了这道题的学生讲解他的做题思路,原来学生只是单纯从理论上去区分“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其实他们是似懂非懂。因此碰到容易混淆的地方时还是不能清晰地区分“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面对学生反映出来的问题,我思考能不能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进行迁移呢?经过一番思考,我豁然开朗,为什么不试试利用英语的时态来帮助解释一下呢?
于是我就举了个例子,“听说我们学校将要建体育馆,那么英语要用什么时态来表达呢?”
“这还不简单啊,将来时呀!will be咯。”学生带着不解的眼光看我,不明白我葫芦里面卖的是什么药。
“那也就是还没建对吧?只是在计划之中,那同学们想将咱们的体育馆建成什么样的?圆形、方形、还是……可以将你们的想法告诉我们的刘大校长。”我顺势再问学生。
“那当然是没有,不然怎么用将来时呢?”学生纷纷表示了自己对体育馆造型的想法。
“现在对高级中学建体育馆一事,请你说说是属于民主决策还是民主监督?”我进一步引导学生。这时候学生似乎明白了,自然是知道这事情没发生还处于决策阶段,当然是属于决策。为了让学生进一步区分“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于是让学生说说英语的什么时态是属于“民主监督”的,学生很快就反应过来是过去时态:-ed。但是不全面的,其实还包括现在进行时:-ing,因为我们也可以对正在进行的事情进行监督。
最后我给学生做了总结:在做题时首先是要找出题目中所讲的事情是否已经发生,如果是没发生那就是将来时,属于决策的问题,用决策的相关内容回答;如果事情正在进行或是已经完成了那就是属于监督的问题,用监督的相应知识点来回答。通过区分“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能大大提高解题能力和准确率。
有了这次的经验,我在教学中就不止一次利用英语的小知识来帮助学生理解易错易混点。例如在《政治生活》模块中学生对“权利”和“权力”这两个词很难区分,经常出现搭配错误,特别是在做题的事笔误很多。如何能让学生记牢呢?于是我让学生进行连线:
学生们通过这次连线的讲解之后,都理解了这个知识点。政府有power ,值得我们值得我们信服和认可。作为公民的我们享有政府提供的right。
在教学中,利用跨学科的知识来帮助学习政治学科知识具有很大作用:第一,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因为学生对于政治老师讲英语会比较感兴趣,觉得原来政治老师也不仅仅精通政治知识,也可以给我们讲授其他知识。第二,利用英语的小知识来帮学生区分易错易混点,能够让学生更好地进行知识迁移,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老师利用的英语小知识都是学生已经掌握的,属于他们已有的知识储备,利用他们的知识储备进行迁移和消化新知识,对学生的能力提升起到一定的作用,也能启示学生用发散性的思维去看问题。第三,对教师的教学也是起到一定的启示作用。虽然政治是一门独立的学科,但不意味着其他与其他学科没有相关连。这种方法要求老师要开阔思维,灵活利用跨学科知识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让课堂变得生动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