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胜任农村班主任工作

来源 :学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n3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班主任工作既是教育科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涉及多学科的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是科学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一门学科,其工作的复杂性是任何学科教学都无法比拟的。要做好班主任的工作,尤其是农村班主任的工作,除了要有爱心,把学生当成自己的亲人一样对待外,还要做到一视同仁,有创新能力,做好班级的管理工作。
  【关键词】班主任;学生;农村;集体
  
  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教育者和指导者,班主任在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的过程中起着导师的作用。但是,因为班主任工作辛苦、繁杂、责任重大、工作难做,特别是在农村的初级中学,由于住校生多,班主任工作就更困难、责任更大,也更辛苦。所以很多教师都不愿当班主任。但我认为,班主任工作虽然难做,但只要全身心地投入去做,也一定能做好。下面就结合自己多年来的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一、要创新班级管理理念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各种文化的交流不断增加,社会信息环境也出现了新的变化,除了教师和书本是信息来源外,电影、电视、网络、报刊杂志都是学生易接触到的信息源。这些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视野,也使学生的思想复杂化。初中生辨别是非能力较差,抑制力薄弱,模仿力极强,他们很容易受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早恋、上网、交友、打群架、喝酒、吸烟、逃课等现象在农村学校开始蔓延。再加上农村孩子的家长大部分素质较低,不能给孩子们正确引导,供孩子上学的愿望不强烈。因此用当年的方法管理现在的学生是行不通的。在新的社会背景和教育要求下,班主任应时刻注意外界不良因素对学生的影响,不仅要了解每一个学生,还要了解学生的家长及外界环境,了解社会发展的基本状况,把握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加强新的教育理论的学习,使自己的思想认识发生转变,并将新的教育理念转变成自己的班级管理信念。
  二、爱是教育之本
  抓好班级工作,首先要将自己的爱心献给每一位学生。这也是班主任搞好班级工作的根本保证,只有关心学生,爱护学生,才能架起师生之间的情感桥梁,才能心灵相通,情意相融。农村初中生大多数是住宿生。在学校里,生活上没有在家里方便,会给学生生活上带来一定的困难。特别是初一学生,刚离开父母,生活上要靠自理,开始很不习惯学校的集体生活,常想家,有部分学生还产生了辍学的念头。所以在生活上给学生以关心、爱护就显得极为重要。班主任应该象父母关爱小孩一样在生活的各个方面去关心、爱护、照顾学生,要经常到学生寝室去走走,要真正走进学生的心里,了解他们的思想状态和某些生活方式。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解决一些问题。
  三、对班级所有学生要一视同仁,不能有所偏爱
  对班级所有学生一视同仁,不能有所偏爱,这一点对班主任来说至关重要,学生在这方面也是看得非常重的。如果偏爱某个学生,那么其他学生就会有看法,心里会产生不满情绪,对班主任布置的任务自然就会有抵触情绪,进而有可能会导致师生关系恶化。所以作为班主任,对班上的学生,不管是成绩好的,还是差的;听话的,还是调皮捣蛋的;男生,还是女生等都必须一视同仁,平等对待,不能有所偏心。只有这样,班主任才会在学生面前树立起威信,学生有什么心事才会向班主任说,在行动上也会更加支持班主任的工作。
  四、努力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后进生,困扰着每一位教师,后进生的教育问题一直是学校教育的一大难题。但是转化一个后进生和培养一个优秀生同样重要,同样有价值。后进生生的转化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1、给与后进生无微不至的关怀2、善于发现捕捉后进生的闪光点适时进行激励。每个人身上都有闪光的一面,只是后进生身上的闪光点往往被埋没或得不到承认,致使他们心里不平衡。因此,教师要善于发现闪光点,让学生在某些方面得到师生的肯定和赞扬,使他们消除内心的自卑感,不断增加对自己的期望值,而在各方面严格要求,取得进步。3、对后进生要有正确的认识和合理的评价。教师要走出对后进生认识的误区和偏见。对后进生的评价要慎之又慎,切忌抓其短处而不放。
  五、 以提高教学质量为后盾,做好班主任工作
  教学质量对学生的巩固率和学习兴趣有很大影响,教师要用广博得知识,过硬的专业水平去"征服"学生。所以班主任老师应该意识到自己的重要性,必须适应时代的需要,加强自身的修养和教学能力,提高教学质量,用自身的魅力去吸引学生,赢得学生的信赖。班主任要永远保持对文化科学知识认识的超前性,将渊博的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所敬佩,依赖,才能更好沟通彼此的心灵。
  六、要善于架起与家长沟通的桥梁
  班主任可以通过召开家长座谈会、家访或打电话等多种方式和家长沟通。既要了解学生在家的情况,又要了解家长的思想动态,对观念落后的家长应及时教育。从而让家长在教育初中生的方式、方法上与班主任达到共识。
  总之,班主任工作千头万绪,几分耕耘,几份收获,只有脚踏实地,不断提高管理水平,才能做好班级工作,培养出更多的社会有用人才。才能轻轻松松做个优秀班主任。
  
  
  责任编辑:王利强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论述了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当中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性以及应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初中;英语教学;学习兴趣;积极;自信;情感    我从事初中英语教学有七年时间。在这期间,我一直奋战在英语教学的第一线,经历了两届教材的更替,也有了一些教学经验和感受。初中学生年龄小、自我约束能力差、班级人数又多,有时教师很难在课堂上很难行之有效地开展丰富的语言教学活动。因此,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
期刊
【摘要】文章研究了在机械制图课程中使用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一些相关问题,论述了通过电子板书、动态模拟、人机交互、智能辅导等教学手段,进而用丰富的素材将教学内容用多种媒体组织起来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课堂的生动性与实用性。  【关键词】机械制图;多媒体技术; 教学    引言  目前国内各院校在教学手段上,除采用传统的计算机作图、黑板作图、模型演示、挂图、现场测绘指导外,最为突出的一点就是引进了多媒体教
期刊
【Abstract】A large number of non-English majors seldom consider what strategies of learning English they are using to regulate their motivation and how their motivation is related to achievement. Data
期刊
【摘要】高一是学生学习化学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初、高中知识的衔接。高一化学是继初三化学教育阶段后的高中高一层次的教育。高一化学是学生学习化学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阶段学生学的好坏,直接影响她们是否能继续深造。刚进入高中阶段学习的学生由于受到初中教师的教法,自身的学法及其它一些因素的影响,往往不适应高中化学的学习,在化学的学习上一蹶不振,甚至影响其它学科的学习。作为教育工作
期刊
【摘要】在新的教育形势下,教师不但要承担起“传道授业”的光荣历史使命,而且还要在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上多下功夫,一个国家民族要发展创新,质疑能力尤为重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的创设情境、大胆实践,让学生在质疑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的学习数学知识。  【关键词】质疑;释疑;因材施教    一、创设质疑氛围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但是,目前的课堂教学中许多教师还是串
期刊
【摘要】兴趣是人积极探究事物的认识倾向。稳定的兴趣能使认识过程的整个心理活动积极化,能使观察更加敏锐,记忆得到加强,想象更加丰富,克服困难的意志得到加强,使智力活动的效能大大提高。有人说:当学习充满乐趣时,才更为有效,一次有趣的课堂导入,一堂难忘的校外参观,生动的录像展示课等,都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尽可能发挥个人特长,大胆创新,积极尝试。  【关键词】待优生;物理;兴趣     常言说"
期刊
【摘要】课堂主要是由教师、学生、教材和环境四要素整合起来的教学环境,课堂资源的开发利用,主要是指对以上四种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作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政治教师,要充分开发与利用教师自身资源、学生的基础性资源、差异性资源和动态生成资源、教材资源和网络环境资源。  【关键词】新课程;政治科;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     从课程实施的活动空间来看,学校是主要的基地,课堂是最主要的阵地。课堂教学中最重要、最直
期刊
【摘要】新课程的体育课设计必须推陈出新,要求教师加强自身业务素质,引进新的教学机制,就是新颖的教学教法和组织教学的方式,合理安排学生一堂课的练习强度和运动量。  【关键词】课堂设计;兴趣;技能技巧;创设情景;组织    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有着内在和外在的两方面的特征,尤其是体育课的特殊性,更要求教师有良好的驾驭能力,兴趣是学生成才的起点和动力,也是教与学的纽带,随着新课标的提出,素质教育的发展,提
期刊
【摘要】实施新课标以来,改革政治课教学,提高政治课实效,已经成为广大政治课教师共同研究的课题。本文运用系统论的有关思想,结合自身教学实践,提出必须从整体上进行政治课教学改革。  【关键词】政治课;整体;改革    由奥地利生物学家贝塔朗非(L.R.Bertalanffy)创立的系统论有一个核心的思想:把研究和处理的任何对象都当成系统看待,从整体上考虑问题,并研究对象中各因素的组合和变化,巧妙地利用
期刊
【摘要】教师要营造一种培养学生思考品质的生态环境。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品质可以遵循以下原则:保证时间是前提;全体参与是基础;互相尊重是关键;师生互动是保证。  【关键词】思考品质;生态环境 ;培养    思考的品质就像种子一样,她需要一定的环境:包括土壤,气候,科学的灌溉、施肥、培养才能发芽、生根、开花、结果。我们做教师的就是要营造这样一种培养学生思考品质的生态环境。  我刚教2006级高一新生时,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