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是我们心中的灯

来源 :广东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yanxia8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W是我这个学期的学生,拖着两条鼻涕,里边的衣服比外边长半截,还常常露出个脐眼,眼睛一眨,嘴一裂:“是嘛?你才……”不把话说完,一转身跑了。
  没办法,只好趁接孩子的时候约请家长。孩子的学习习惯比什么都重要,才读书一个多月,作业就交不上来。家访时我们才知道,这孩子一直由外婆带着,爸爸老出差。
  妈妈呢?孩子教育的轴心人物呢?家长不提,我们也不好开口。
  意见都沟通好了,我客气地送他外婆出门口。心情沉重的外婆突然拉着我的手说:“老师,你不知这孩子多苦。他妈在他几岁时就扔下他爷俩不管,自个儿跑了。我可怜孩子,就一手带着。只怨自个的闺女糊涂,好好的日子咋就过不下去!这女婿忙里忙外的……”说着说着,就松开手,用一个袖角轻轻抹泪。
  自此,我不自觉地多留意这孩子。孩子其实挺聪明,就是不知怎样糊弄自己。我找到他时,他正毫无目的地跟着别人屁股后面跑,呵呵地笑。
  我递给他纸巾:“先把自己弄整齐来,再说话。”
  他一使劲吸气,鼻涕虫不见了,又擦了汗,安静了些许。我说:“作业才做一半,午饭就只许吃一半。”
  “不好。”他使劲地晃着脑袋。
  “作业做好了,考试自然就好。下回就是别人跟在你后面跑了。”
  他不出声,“我早上看见你拉着小妹妹上学。”他突然冒出毫不着边的一句。
  我心里一动:“下回请你和妹妹玩。”他爽快地说:“我要到你家玩。”“行,但妹妹不喜欢鼻涕虫,以后再看见,就不和你玩。还有,作业要做完,考95分以上。”我很自私,想到的只是看起来很体面的成绩。
  自此,他的作业一次不落地交齐了,测验也不错,只是还一个劲地疯跑。下课的时候,他最爱做的动作就是叉腿伸手挡住我的去路:哔一声,关闭了才走。我说“哔”,他收起手脚,满足地走了。我笑了,一旁的同学也笑了。有时我坐在讲台改作业,他偷偷在后面撩我的头发,待我一转头就跑了。有时从后面整个人抱住我,叫了才肯放开。那时我总在想:如果他抱的这个人是他的亲妈妈,那孩子一定更幸福。他的日子里少的就是这种拥抱。
  有一次,我穿了套粉色的套装,一进教室,孩子们就夸张地“啊”起来。W大声说:“吴老师真像美女。”我的脸一板:“只是像吗?”“不——是——”孩子们拖长声音大声地笑着。我还是很严肃地说:“就是嘛,本来就是。”
  还有一次我上午外出,他午休完经过二楼办公室,脑袋一探,又转身就跑,满走廊都是他的声音:“吴老师回来啦!吴老师回来啦……”
  一学期下来,W都能交齐作业,成绩中下,最大的变化就是甩掉了鼻子上的那两条“青虫”。上课时他依然喜欢插上一嘴,不分场合,有一次上公开课他居然在我巡堂的时候从背后抱住我……
  想到这,我总会不自觉想起他外婆抬起袖角的瞬间。
  世间的理解总是势利的,总以为我们站在高处,以怜悯的眼光给予,却不知道一个老农在停止弯腰劳作打量田间跳跃的绿色音符时,他发自内心的喜悦和赞叹是眼前的农物所给,庄稼让他感动,让他有所依靠。我们一心耕耘,孩子便十分成长,毫不设防。因为孩子和他们的信任,我们的生活在劳累中才有十分的意义。
  孩子是灯。为平凡琐碎的工作增添些许暖意,把晦涩的日子擦亮。
其他文献
今天清晨,打开窗户,凉风袭来,真正让人感觉到秋意了。然后伸了个懒腰,朝窗外远远一望,看见风把树吹的正带劲呢。树上的叶子,优雅地飘落下来,像是它们人生的终结舞,尽管走到了生命的尽头,也要发挥出最后的精力,散发出余留的魅力。  各个班级的学生,都拿着扫把、簸箕,在自己班的包干区道路上,纷纷的扫着,可是似乎落叶和他们玩笑、打闹一样,他们刚扫完,落叶马上又飘舞着下来了。   当我洗漱完,走出宿舍,走在校园
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以时间和空间上反复发作的白质脱髓鞘为主要病理特点。MS的临床表现包括视力、运动、感觉、植物神经和
一天放学后,英语老师把班上的学生小欧带到办公室,说他经常不完成作业,上课又违反纪律,影响其他学生听课。在电话里告诉了小欧的母亲后,她又把小欧的表现写在一张纸条上,要小欧带回家去让父亲签名。我看见小欧愤愤不平地站在英语老师面前,有点替英语老师担心,因为小欧是一个性格倔强的学生,吃软不吃硬。我很想提醒一下英语老师,但她正在气头上。这也难怪,已经是六年级下学期了,面对这么懒散的学生,谁不急呢。她一边数落
良好、优美、和谐的教育环境对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和思想品质有着非常有效的作用。在不和谐的环境中学习,学生的学习注意力难以集中,心情烦躁,不能进行有效的学习,也难以养成优良的品质。所以,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如何创设一个优良、和谐的教育环境就显得极为重要。    一、加强班级硬环境建设,达到“宜学之境”    班级环境的建设包括硬环境和软环境建设。班级硬环境是指班级的各类设施,班级软环境则是指班级里所体
这几年,学校教学环境不断改善,但每次摸着教室墙壁,我总觉得它过于冰冷。正所谓,环境影响人,也能塑造人。一种文化环境,又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形成的。所以,努力地为学生营造一种积极和谐的课堂文化环境,是教师对学生成长负责的表现。  于是,我开始向教室的墙壁“开战”,我要让它“活”起来。而我在这个摸索过程中,经历了三个阶段。    一、一厢情愿的数字化    起初,在教室前面黑板的一边贴上各科成绩表,我的
一天,一位家长很好奇地问我:“老师,我孩子昨天回家可兴奋了,说他得了一块什么‘免罚金牌’,还说是老师奖的。我再问,他却神秘兮兮地不肯说。我想问问那到底是什么东西,孩子那么看重。我可从没见过他那么开心。”  “免罚金牌”古已有之,不是我的独创,但将“免罚金牌”借用到班级管理上,倒有先验之功。这一尝试缘于一次扣分。  一次卫生检查,我们班被扣分了,原因是窗户没擦干净。学生告诉我的时候我不太相信,因为擦
背景和目的:  肺癌是全球范围内最常见恶性肿瘤之一;然而近年来肺癌患者的预后情况并未得到显著改善。免疫治疗作为肺癌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已经获得越来越多的关注。人体的
文化是变成了习惯的生活方式和精神价值,教室文化应该是出现于教室中的特有方式与精神价值。笔者于2008年5月-8月期间利用在纽约圣文森山学院访学的机会,走访了纽约市15所中小学,其中有公立学校,也有私立学校;有中学,也有小学。通过参观并与师生的交流,感受到了中美之间教育教学的许多差异,有些看起来是形式上的不同,但其实质还是教育文化及其价值观的差异所致。美国从2002年开始实施“不让一个孩子掉队(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