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奈达是当代著名的翻译理论家,提出了影响深远的对等理论。本文一一梳理和简述了形式对等,动态对等和功能对等的理论概念和发展历程。并通过举例说明,这些理论在翻译活动中的指导作用和意义。
【关键字】形式对等;动态对等;功能对等;奈达
一、形式对等
“对等”是翻译理论中的一个根本问题,也是西方最早的翻译理论和方法之一。奈达从交际学角度出发,认为翻译就是“在接受语中用近似、自然的对等语再现源语信息,首先是语义上的对等,其次是文体上的对等。”(奈达,泰伯,2004,12)从这一定义可以看出,翻译的首要目的应该是“再现源语信息”,也就是译文首先要传达原文的内容,形式等。此时译者应该追寻的便是“对等”。
奈达认为,有两类基本的对等,即形式对等和动态对等。形式对等关注的是信息本身,包括信息的形式和内容。在这类翻译中,译文中的信息应该尽可能地与源语中的不同成分保持一致。形式不同,它们所表达的意义就不同,给译文读者传递的信息当然也不一样。
下面以Schlepp《天净沙·秋思》的译文为例,说明形式对等对诗歌译作的适用性。原文:“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译文:“Dry vine,old tree,crows at dusk,”“Low bridge,stream running,cottage,”“Ancient road,west wind,lean nag.”(文殊,1989,331)这是一首元曲,中国的诗歌重语义,意境,轻语法。原文共18个字,九个词组,除了“人家”,其他都是形容词加名词的两字短语。三句话中没用一个动词,可一幅萧条秋季傍晚的古村落景象却跃然纸上。译文和原文的形式对等一目了然。如若把此译成若干句带有谓语动词的句子,意思是表达出来了,可原文形式,由形式所透露出来的意境却荡然无存。更体现不出来马致远的文笔的精炼和元曲的精妙。
二,动态对等
与形式对等相反,在动态对等翻译中,译者关注的不是源语信息和译语信息之间的一一对应,而是一种动态的关系:即译语读者和译语信息之间的关系应该与原文读者和原文信息之间的关系基本相同。
在汉语中,成语是华夏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发明并沉淀起来的语言文化精华,是传达汉语语言丰富内涵的载体。但是有些成语是人们的长期生产生活过程中约定俗成的,如果根据字面含义直接翻译,会导致英语译文晦涩难懂,不符合西方民族的思维习惯。为了解决这种文化缺失问题,可以采用意译法,将成语的具体含义表达出来,从而达到预期的交际目的。便于译入语读者理解。
例如:“我们班的成绩又落后了,如果你不好好努力读书,我就不能让你在这里滥竽充数了。”“Our class the result again behind,if you don’t study hard,I cannot have you here just to make up the number.”将成语“滥竽充数”如此翻译,省译了“滥”和“竽”,如果直接译,读者雨里雾里,如果加以解释,像是在说一个小故事。译者只取了这个成语的大意并对语序进行调整,使译文阅读者阅读和理解起来比较容易,并能收获到与原文阅读者相同的反应。
三、功能对等
1986年,在与瓦尔德合著的《从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一书中,奈达提出“功能对等”这一概念。同时,他也解释到,“功能对等”与“动态对等”这两个概念之间并无实质性差异。他认为以前提出的“动态对等”只强调译文与原文在内容上的一致优先于形式上的一致,有失偏颁,容易给人一种印象,认为内容和形式矛盾。
在小说《阿Q正传》中,赵太爷的儿子从“文童”考取了秀才,对于“文童”的翻译,鲁迅先生用了“young scholar”。在英语中,单词“scholar”本身的意思是“通过竞争性的考试或其他选择方式而获得奖学金或资助得以进一步深造的学生”,这一点与文中的原意正好契合。加上在古代的科举考试中,童生考试的考生大多年纪较小,而本书中的赵秀才正是一个年纪较小的童生,因此鲁迅先生加上了一个“young”。如此翻译,做到了内容和形式的功能对等。总而言之,在不改变原义的原则下,对于语义层面的一些细节,进行灵活化的处理,可以减免译文读者很多的阻力,有利于进行深入浅出的阅读活动。
结语:
从以上的理论概述和翻译实例中,可以看出,对等理论不仅仅适用于印欧语系,同样可以用于指导东西方语言的互译。对等是一个目标,可以无限的接近,完全达到对等是做不到的。我们不可说“等效翻译”是可作用于各类翻译的最佳原则。从形式对等和动态对等到功能对等,从最初对“内容”和“意义”的关注,到对形式的重视,奈达对自己的对等翻译观进行不断的修正。也正因为如此,对等理论至今仍影响着国内外翻译学界。他对翻译理论界的贡献也是不言而喻的。
【参考文献】
[1]谭载喜,《西方翻译简史》,商务印书馆,2004
[2]文殊,《诗词英译选》,外语教学出版社,1989
[3]尤金·奈达,查尔斯·泰伯,《翻译理论与实践》,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4]黄国文,《从<天净沙·秋思>的英译文看形式对等的重要性》,中国翻译,2003年第2期
[5]张雪芳,《从动态对等到功能对等》,安徽文学,2008年第11期
【关键字】形式对等;动态对等;功能对等;奈达
一、形式对等
“对等”是翻译理论中的一个根本问题,也是西方最早的翻译理论和方法之一。奈达从交际学角度出发,认为翻译就是“在接受语中用近似、自然的对等语再现源语信息,首先是语义上的对等,其次是文体上的对等。”(奈达,泰伯,2004,12)从这一定义可以看出,翻译的首要目的应该是“再现源语信息”,也就是译文首先要传达原文的内容,形式等。此时译者应该追寻的便是“对等”。
奈达认为,有两类基本的对等,即形式对等和动态对等。形式对等关注的是信息本身,包括信息的形式和内容。在这类翻译中,译文中的信息应该尽可能地与源语中的不同成分保持一致。形式不同,它们所表达的意义就不同,给译文读者传递的信息当然也不一样。
下面以Schlepp《天净沙·秋思》的译文为例,说明形式对等对诗歌译作的适用性。原文:“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译文:“Dry vine,old tree,crows at dusk,”“Low bridge,stream running,cottage,”“Ancient road,west wind,lean nag.”(文殊,1989,331)这是一首元曲,中国的诗歌重语义,意境,轻语法。原文共18个字,九个词组,除了“人家”,其他都是形容词加名词的两字短语。三句话中没用一个动词,可一幅萧条秋季傍晚的古村落景象却跃然纸上。译文和原文的形式对等一目了然。如若把此译成若干句带有谓语动词的句子,意思是表达出来了,可原文形式,由形式所透露出来的意境却荡然无存。更体现不出来马致远的文笔的精炼和元曲的精妙。
二,动态对等
与形式对等相反,在动态对等翻译中,译者关注的不是源语信息和译语信息之间的一一对应,而是一种动态的关系:即译语读者和译语信息之间的关系应该与原文读者和原文信息之间的关系基本相同。
在汉语中,成语是华夏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发明并沉淀起来的语言文化精华,是传达汉语语言丰富内涵的载体。但是有些成语是人们的长期生产生活过程中约定俗成的,如果根据字面含义直接翻译,会导致英语译文晦涩难懂,不符合西方民族的思维习惯。为了解决这种文化缺失问题,可以采用意译法,将成语的具体含义表达出来,从而达到预期的交际目的。便于译入语读者理解。
例如:“我们班的成绩又落后了,如果你不好好努力读书,我就不能让你在这里滥竽充数了。”“Our class the result again behind,if you don’t study hard,I cannot have you here just to make up the number.”将成语“滥竽充数”如此翻译,省译了“滥”和“竽”,如果直接译,读者雨里雾里,如果加以解释,像是在说一个小故事。译者只取了这个成语的大意并对语序进行调整,使译文阅读者阅读和理解起来比较容易,并能收获到与原文阅读者相同的反应。
三、功能对等
1986年,在与瓦尔德合著的《从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一书中,奈达提出“功能对等”这一概念。同时,他也解释到,“功能对等”与“动态对等”这两个概念之间并无实质性差异。他认为以前提出的“动态对等”只强调译文与原文在内容上的一致优先于形式上的一致,有失偏颁,容易给人一种印象,认为内容和形式矛盾。
在小说《阿Q正传》中,赵太爷的儿子从“文童”考取了秀才,对于“文童”的翻译,鲁迅先生用了“young scholar”。在英语中,单词“scholar”本身的意思是“通过竞争性的考试或其他选择方式而获得奖学金或资助得以进一步深造的学生”,这一点与文中的原意正好契合。加上在古代的科举考试中,童生考试的考生大多年纪较小,而本书中的赵秀才正是一个年纪较小的童生,因此鲁迅先生加上了一个“young”。如此翻译,做到了内容和形式的功能对等。总而言之,在不改变原义的原则下,对于语义层面的一些细节,进行灵活化的处理,可以减免译文读者很多的阻力,有利于进行深入浅出的阅读活动。
结语:
从以上的理论概述和翻译实例中,可以看出,对等理论不仅仅适用于印欧语系,同样可以用于指导东西方语言的互译。对等是一个目标,可以无限的接近,完全达到对等是做不到的。我们不可说“等效翻译”是可作用于各类翻译的最佳原则。从形式对等和动态对等到功能对等,从最初对“内容”和“意义”的关注,到对形式的重视,奈达对自己的对等翻译观进行不断的修正。也正因为如此,对等理论至今仍影响着国内外翻译学界。他对翻译理论界的贡献也是不言而喻的。
【参考文献】
[1]谭载喜,《西方翻译简史》,商务印书馆,2004
[2]文殊,《诗词英译选》,外语教学出版社,1989
[3]尤金·奈达,查尔斯·泰伯,《翻译理论与实践》,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4]黄国文,《从<天净沙·秋思>的英译文看形式对等的重要性》,中国翻译,2003年第2期
[5]张雪芳,《从动态对等到功能对等》,安徽文学,2008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