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语文教育是影响学生个人语文品味的重要因素,同时对于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培养其文学情操都有着重要意义。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语文核心素养”对于教师日常教学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不仅要求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秉持语文核心素养的教学理念,还要对当前语文教材中的内涵进行深度挖掘,进而有效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提升其语文学习能力。
关键词: 思维品质;核心素养;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236-1879(2018)09-0078-01
引言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核心素养已成为当前教育领域的重点内容,尤其是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体现尤为明显。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核心素养除了要将语文的人文性与实用性相结合外,还应体现出学生在后续学习发展中所需的综合素养与个人能力[1]。笔者认为,基于培育提升思维品质的核心素养的高中语文教学模式应以三个方面为入手点:文化修养、发展能力、综合素养,进而更好的提升当前语文教学效率,满足当前新课改要求。
1.以人文精神培养为立足点,突出学生文化修养的意义
不管是在哪一个学科中,文化基础素养都是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想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提升学生文化基础素养,就必须要明确文化修养存在的重要意义与实际价值,进而更好的突出语文学科的本质。从某一角度來看,高中语文中本就蕴含着一定的人文性质,所以,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更应充分利用教材来培养人文底蕴。但是从另一角度来看,除了人文底蕴外,高中语文还担负着培养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重任,在科技不断发展、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的今天,除了要求文化相互融合外,还应适当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使其真正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不管是人文底蕴还是科学精神都是文化基础素养中的重要部分。人文底蕴更强调的是人文性、知识性的相互融合,在语文知识学习中培养学生的人文修养,这不仅是新课改的必然需求,也是未来高考语文命题的必然趋势;而科学精神强调的是在科技化、现代化背景下,将自身思维与观念进行实时转化,进而使得高中语文学科除了要注重理性思维培养外,还要注重科学精神培养。
在人教版必修一课本《飞向太空的航程》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审视当前文章性质,分析新闻稿的整体结构。但是在实际语文教学过程中,除了要告诉学生新闻稿的撰写格式,还应帮助学生理解、领悟新闻存在的实际价值与意义。所以在《飞向太空的航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从人文底蕴、科学精神两个角度对其进行整体剖析。首先,站在人文底蕴角度对其进行分析不难发现,该文章所呈现出的文化知识有以下两部分:第一是对当前新闻稿的撰写形式及结合方式进行整体分析。所以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按照当前课文段落顺序引导学生分析出文章的标题、电头、背景灯组成部分,并对各个部分的撰写方式进行了解;第二是对新闻稿中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飞天梦”历程进行了简单梳理,体现出了我国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相关工作人员积极进取的重要意义。通过此种引导方式教学,学生可以对当前文章内容及相关知识有深入认知。但是对于本篇文章而言,科学精神的培养显得更为重要。在本篇文章中,结合了多个历史故事,并融合了当时时代背景,让学生们切身感受到了我国科学工作人员不放弃、执着追求梦想的科学精神。在整节教学过程中,实现了人文底蕴与科学精神的互相融合,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更快的理解相关知识,还可有效培养其文化基础素养。
2.以学生未来发展为关注点,将高中语文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应将课本教材与学生实际生活进行结合,在语文教学中加大培养学生自主发展核心素养力度,进而为其后续的学习发展奠定良好基础。语文知识时其他学科的重要基础,代表其具备一定的工具性,但是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其自身也具备了多种能力培养能力,如:读、写等,对于学生个人发展也有着重要意义。就阅读能力,对于高中生来说,不管是对于未来学习还是事业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是其必备的基础能力。由于高中生正处于从少年至成人发展的重要阶段,因此必须要加大自主发展素养培养力度,进而为其后续人生发展提供保障。
在人教版必修二的第四单元的演讲稿教学为例,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演讲稿的写作与自身关系相对较少,因为自己在未来人生、学习发展中可能不会参加演讲类活动。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并不是这样,演讲稿的写作技巧与日常生活中的多种写作活动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比如一篇完整的演讲稿,注重的条理性与逻辑性,但是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撰写申请书时也需要注重条理性与逻辑性,小到加入社团、大到加入共产党都需要用到申请书[2]。不仅如此,在了解演讲稿技巧后,还可依据实际情况对其进行有效转换,将其应用到其他写作过程中。此种知识、技能的迁徙能力正是学生核心素养的直接体现。所以,在高中语文写作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通过自主写作来培养学生的自主发展能力、写作能力,将课本知识与学生实际生活进行深入融合,进而实现学生自我需求与自主发展的统一,达到举一反三。
3.以语文内在价值为深入点,培养学生参与社会综合素养
积极参与社会综合能力也是高中语文核心素养中的重要部分。一般情况下,积极参与社会活动综合能力包括两个方面:实践创新、责任担当。创新是决定国家发展、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而责任是现代社会文明社会公民必备的个人素养。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应当积极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进而不断提升个人综合能力,实现社会参与素养的培养。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想达成上述教学目标,应将实践创新、责任担当切实融入到实际教学过程中,使其转变自身思想,而后将其落实到实际行动中。
比如在人教版必修四的《雷雨》教学过程中,在课堂初期教师应引导学生对当前文章各个细节进行深入探究,而后将文章中的高潮部分进行情景再现,进而更好的让学生了解文章中各个人物的自身特点。比如可以对周朴园与鲁侍萍的相遇过程进行改编,进而更好的表现出周朴园的人物特点,体现出学生的责任担当与实践创新能力。在对文本进行深入阅读后不难发现,周朴园对鲁侍萍的情感虽然深情却也是扭曲的,他的记忆仍停留在20多年前。所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于27年以来周朴园如何怀念鲁侍萍、如何折磨自己的结发妻子等各个细节进行分析。这样学生对于周朴园这一人物形象就更为深刻,了解到了周朴园既热情又冷漠、既深情又绝情的双重人格。而通过此种教学方式,还可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对于学生参与社会综合素养也有明显积极作用。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贯彻新课改理念,以学生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为立足点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进而更好的提升其语文综合能力运用能力,为其后续学习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 薛文坤.基于高中语文“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改革初探[J].教育现代化,2017,4(45):117-119.
[2] 嵇云霞.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J].语文知识,2017(21):28-30.
关键词: 思维品质;核心素养;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236-1879(2018)09-0078-01
引言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核心素养已成为当前教育领域的重点内容,尤其是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体现尤为明显。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核心素养除了要将语文的人文性与实用性相结合外,还应体现出学生在后续学习发展中所需的综合素养与个人能力[1]。笔者认为,基于培育提升思维品质的核心素养的高中语文教学模式应以三个方面为入手点:文化修养、发展能力、综合素养,进而更好的提升当前语文教学效率,满足当前新课改要求。
1.以人文精神培养为立足点,突出学生文化修养的意义
不管是在哪一个学科中,文化基础素养都是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想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提升学生文化基础素养,就必须要明确文化修养存在的重要意义与实际价值,进而更好的突出语文学科的本质。从某一角度來看,高中语文中本就蕴含着一定的人文性质,所以,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更应充分利用教材来培养人文底蕴。但是从另一角度来看,除了人文底蕴外,高中语文还担负着培养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重任,在科技不断发展、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的今天,除了要求文化相互融合外,还应适当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使其真正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不管是人文底蕴还是科学精神都是文化基础素养中的重要部分。人文底蕴更强调的是人文性、知识性的相互融合,在语文知识学习中培养学生的人文修养,这不仅是新课改的必然需求,也是未来高考语文命题的必然趋势;而科学精神强调的是在科技化、现代化背景下,将自身思维与观念进行实时转化,进而使得高中语文学科除了要注重理性思维培养外,还要注重科学精神培养。
在人教版必修一课本《飞向太空的航程》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审视当前文章性质,分析新闻稿的整体结构。但是在实际语文教学过程中,除了要告诉学生新闻稿的撰写格式,还应帮助学生理解、领悟新闻存在的实际价值与意义。所以在《飞向太空的航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从人文底蕴、科学精神两个角度对其进行整体剖析。首先,站在人文底蕴角度对其进行分析不难发现,该文章所呈现出的文化知识有以下两部分:第一是对当前新闻稿的撰写形式及结合方式进行整体分析。所以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按照当前课文段落顺序引导学生分析出文章的标题、电头、背景灯组成部分,并对各个部分的撰写方式进行了解;第二是对新闻稿中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飞天梦”历程进行了简单梳理,体现出了我国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相关工作人员积极进取的重要意义。通过此种引导方式教学,学生可以对当前文章内容及相关知识有深入认知。但是对于本篇文章而言,科学精神的培养显得更为重要。在本篇文章中,结合了多个历史故事,并融合了当时时代背景,让学生们切身感受到了我国科学工作人员不放弃、执着追求梦想的科学精神。在整节教学过程中,实现了人文底蕴与科学精神的互相融合,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更快的理解相关知识,还可有效培养其文化基础素养。
2.以学生未来发展为关注点,将高中语文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应将课本教材与学生实际生活进行结合,在语文教学中加大培养学生自主发展核心素养力度,进而为其后续的学习发展奠定良好基础。语文知识时其他学科的重要基础,代表其具备一定的工具性,但是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其自身也具备了多种能力培养能力,如:读、写等,对于学生个人发展也有着重要意义。就阅读能力,对于高中生来说,不管是对于未来学习还是事业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是其必备的基础能力。由于高中生正处于从少年至成人发展的重要阶段,因此必须要加大自主发展素养培养力度,进而为其后续人生发展提供保障。
在人教版必修二的第四单元的演讲稿教学为例,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演讲稿的写作与自身关系相对较少,因为自己在未来人生、学习发展中可能不会参加演讲类活动。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并不是这样,演讲稿的写作技巧与日常生活中的多种写作活动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比如一篇完整的演讲稿,注重的条理性与逻辑性,但是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撰写申请书时也需要注重条理性与逻辑性,小到加入社团、大到加入共产党都需要用到申请书[2]。不仅如此,在了解演讲稿技巧后,还可依据实际情况对其进行有效转换,将其应用到其他写作过程中。此种知识、技能的迁徙能力正是学生核心素养的直接体现。所以,在高中语文写作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通过自主写作来培养学生的自主发展能力、写作能力,将课本知识与学生实际生活进行深入融合,进而实现学生自我需求与自主发展的统一,达到举一反三。
3.以语文内在价值为深入点,培养学生参与社会综合素养
积极参与社会综合能力也是高中语文核心素养中的重要部分。一般情况下,积极参与社会活动综合能力包括两个方面:实践创新、责任担当。创新是决定国家发展、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而责任是现代社会文明社会公民必备的个人素养。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应当积极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进而不断提升个人综合能力,实现社会参与素养的培养。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想达成上述教学目标,应将实践创新、责任担当切实融入到实际教学过程中,使其转变自身思想,而后将其落实到实际行动中。
比如在人教版必修四的《雷雨》教学过程中,在课堂初期教师应引导学生对当前文章各个细节进行深入探究,而后将文章中的高潮部分进行情景再现,进而更好的让学生了解文章中各个人物的自身特点。比如可以对周朴园与鲁侍萍的相遇过程进行改编,进而更好的表现出周朴园的人物特点,体现出学生的责任担当与实践创新能力。在对文本进行深入阅读后不难发现,周朴园对鲁侍萍的情感虽然深情却也是扭曲的,他的记忆仍停留在20多年前。所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于27年以来周朴园如何怀念鲁侍萍、如何折磨自己的结发妻子等各个细节进行分析。这样学生对于周朴园这一人物形象就更为深刻,了解到了周朴园既热情又冷漠、既深情又绝情的双重人格。而通过此种教学方式,还可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对于学生参与社会综合素养也有明显积极作用。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贯彻新课改理念,以学生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为立足点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进而更好的提升其语文综合能力运用能力,为其后续学习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 薛文坤.基于高中语文“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改革初探[J].教育现代化,2017,4(45):117-119.
[2] 嵇云霞.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J].语文知识,2017(21):2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