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多媒体技术与高中历史教学的有效结合

来源 :科学导报·学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scuc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多媒体教学其实古已有之,教师一直在借助文本、声音、图片来进行教学。因它具有直观性、交互性、可重复性和动态性等特点受到教师和学生的青睐。
  关键词: 多媒体技术;高中历史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236-1879(2018)09-0060-01
  多媒体技术是一种把文本、图形、图像、动画等运载信息的媒体结合在一起,并通过计算机进行综合处理和控制的技术。这种技术的引入有效缓解了历史学科教学特点——过去性和不可再现性带来的教学困难,课堂变得更加有趣,历史课堂气氛变得更加活跃,学生的学习热情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值得我们反思的问题:
  第一,将多媒体神圣化,过分夸大多媒体的作用。虽然多媒体教学之于传统教学有独特的优势,但它也只是辅助工具,教师的主导作用不可忽视。不幸的是部分教师制作课件时,一味追求“高科技”,不顾实际需要,把课堂变成了多媒体的“天下”,出现这种问题着实是高中历史教学的悲哀。
  第二,滥用多媒体技术,把教学手段当成了教学目标来追求。多媒体技术可以大大增加课堂内容,提高课堂丰富性,图片、文字、音频、视频等等都可“信手拈来”,但也不是什么都要搬到课堂上。有的老师没有认真整理课堂思路,认真设计课堂内容,而是“硬塞”入许多无关的的图片、无意义的视频,借以填充课堂,吸引学生兴趣,这就失去了多媒体教学的辅助作用。而这些无意义的图片与视频也致使学生在课堂上对历史知识反而无甚印象。
  第三,丧失思考,把多媒体变成了主导,教师成了多媒体的附庸。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很大程度上可以减少老师的板书时间,增加师生互动时间,更好体现老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主体性。但是部分老师抱着“一劳永逸”的想法,上课时变成了鼠标的“附庸”,学生对课件、材料“走马观花”,不深入思考。长此以往学生的思考深度、广度和理解能力都会受到影响。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应该将多媒体技术与高中历史教学有效结合起来,最大限度提升教学效果:
  第一,教师要不断充电,运用现代化的手段提高自己的能力。教师要实现多媒体技术与历史教学的完美有效结合,就必须在充分了解多媒体使用的基础上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认真研究新课程理念。全面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养,准确把握教学目标,对课本合理整合。制作课件时,一定要注意文字的字体和大小以及背景的颜色,并要综合考虑教室的亮度与学生观看角度带来的影响,要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看到清楚完整的课件,同时也要注意排版与美观;二是切忌把屏幕作为电子课本,对于书中有的内容可以适当出现,但更多的应该是对课本内容的补充与延伸,真正让其服务于课堂,丰富课堂内容。
  第二、板书不能丢。随着多媒体的广泛应用,部分老师在上课时忽视甚至遗弃了板书。可见固然可以展示丰富的内容,但一张张翻过去之后,学生可能也只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只是简单浏览了知识点,没有深刻的理解,记住的也只是零散的不成系统的知识点。而板書有利于学生在脑中形成知识框架,知识点的记忆变得系统,而不是毫无联系。
  第三,教学问题的设计要有层次性和探究性。多媒体有其自身的优势与特点,但要充分发挥它的作用离不开教师精心安排,特别是教学问题要设计得有层次性、探究性,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课堂得到能力的锻炼,才能实现教学效果。
  第四,紧密结合教学目标,体现历史学科特点。2017版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指出中学历史承载着历史学的教育功能,通过高中历史的学习,学生能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并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识并弘扬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具有广阔的国际视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与历史观、为将来的学习、工作打下基础。历史课程分为必修和选修两类,必修为通史,选修分模块组织内容,内容繁多,时间跨度大,尤其是选修按模块编排,思维更加跳跃,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更加强调知识的系统化与历史思维的训练。
  第五,应用多媒体技术时,应遵循以下原则:首先,目的性原则。应用多媒体技术的目的不是为了单纯展示图片,而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提高历史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其次,辅助性原则。多媒体技术本质上只是一种技术手段,是提高教学实效的一种方法,在教学中要从服务教学出发,让其真正实现辅助教学的作用。再次,艺术性原则。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上,要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精美、多样,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最后,长期共享性原则。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要注重持续发展性,应建立多媒体资源库,实现同学科内部的资源共享,并不断地进行更新和补充,为后续的教学提供更多的借鉴和参考。
  总之,教师应对多媒体技术在历史教学的使用要有理性的认识。多媒体终究只是历史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决不能把“教历史”变成“教多媒体课件”,电脑不能代替人脑,当然,在运用多媒体进行历史教学过程中还存在许多值得探讨的问题,需要在教学中不断摸索、解决,笔者只是抛砖引玉,希望广大历史同仁积极探索,让多媒体技术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全面提升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鲁艳红.浅谈多媒体技术在历史教学中的地位和策略[J].学园,2012(8).112-113.
  [2] 刘水华.浅谈多媒体在历史教学中的机遇与挑战[J].基础教育,2010(10),153.
其他文献
摘 要: 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产业技术的升级,中共十九大将“人才强国战略”定为推动未来中国发展的七大战略之一。在此战略背景和现实条件下,各个城市对人才的竞争日趋激烈,凸显出新常态下城市经济发展格局和思维的深刻转变。本文从大学生视角出发,切实调查高校毕业生选择居住就业地的影响因素,为地方政府在“人才争夺战”中把握先机,合理制定人才 “引”、“留”政策提供信息、参考和策略。  关键词: 人才争夺;居业
期刊
摘 要: 理实一体化是目前职业技术教育广泛应用的一种教学新模式。在中职会计综合实训课中实施理实一体化,符合中职学生的知识水平,并能提高其对专业技能的掌握能力,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理实一体化;会计综合实训课;中职学生  【中图分类号】 F23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236-1879(2018)09-0047-01  会计是一门实践性、操作性强的应用型专业, 但从目前的中职会
期刊
摘 要: 教育的公益性是学校及其它教育机构有别于企业的根本性特点。本文首先对教育公益性的内涵作了具体的阐释,然后分析了教育的公益性与教育的私益性、营利性与产业性之间的关系,明确了教育绝对不能产业化,最后从抵制教育产业化模式、防止社会力量办学以营利为目的、规范教育事业并加大对教育的投入等方面坚持并维护好教育的公益性。  关键词: 教育公益性;私益性;营利性;产业性  【中图分类号】 G627.1 【
期刊
摘 要: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里面所提出的许多基本思想,虽然过去了一百七十多年,可是到今天依然有着巨大的理論意义和现实意义,尤其是近年来中国理论界讨论和运用最多的“实践”这一概念,而从实践的角度出发,自然辩证法和历史辩证法恰恰可以都统一于实践唯物主义辩证法之中。  关键词: 实践;唯物主义;辩证法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236-1879(2018)
期刊
摘 要: 高效地理课堂的构建是一线教师一直需要研究下去的课题,也是地理课程价值最大化实现的关键,但是,从目前的教学现状来看,我们的地理课堂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各个方面都存在一些欠缺,所以,为了改变这一现状,也为了提高学生的地理课堂的参与度,新时期的地理课堂我们可以从导入入手,通过恰当教学方法的应用以及知识面的拓展来为学生健全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进而,为高效地理课堂的实现做出相应的贡献。  关键
期刊
摘 要: 德育本质的研讨一直是中外德育理论讨论的焦点之一,在此我认为德育可以较为浅显的概括为一种实质性的理性实践活动,而德育活动则是这种实质理性特征的体现同时也是学校学科德育的载体之一,教书和育人是学校教育活动之根本,德育的类型多种多样,不同的类型发挥着各自不同的功能和作用,而学科德育在学校德育工作中发挥着巨大作用,它有利于帮助学校教育者充分认识到德育在教书育人过程中主体重要作用,促进学校德育方向
期刊
摘 要: 本文结合东营市生态环境基本情况,立足于环境监测概念和在生态环保中的作用分析,对加强东营环境监测与保护的对策措施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 环境监测;环境保护;对策措施  【中图分类号】 X830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236-1879(2018)09-0068-01  东营地處黄河入海口,是我国传统石油资源生产基地,以石化为主的化工行业发达,环保面临较大压力。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
期刊
【中图分类号】 G423.1 【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 2236-1879(2018)09-0074-01  1 教材分析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是选自高中生物人教版《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五章的第一节。本章既是对之前所学内容的巩固,又是学习后两章知识的基础。学习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内容,有助于学生理解生物遗传和变异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本节课安排1课时来学习,根据高中生物教学大纲和教学
期刊
摘 要: 本文結合真实生活和科技发展现状,公正客观地分析人类医生和机器人医生的现状,并归纳了机器人医生的各个不利方面,阐明了机器人医生不能完全取代人类医生的原因。最后,作者又分析了机器人科技在医学方面做出的积极辅助作用。  关键词: 机器人医生;人类医生;科技;智能  【中图分类号】 TG156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236-1879(2018)09-0031-01  In recen
期刊
摘 要: 汉语中的介词是由动词虚化演变而来的,没有实际意义,解释这些介词就成了教学中的一大难点。而且介词不能单独使用,总是要与其他实词或短语进行搭配,构成介词短语才能修饰、补充其他成分。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教师发现由介词“比”组成的句型错误百出。因此,本文将着重介绍“比”字句的基本用法,然后剖析“比”字句产生的原因,并给出相应的教学建议,希望对新手教师教学提供帮助。  关键词: “比”字句;偏误原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