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八大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就反腐话题频频发出声音,措辞严厉,动作频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发展,腐败分子贪腐的手段越来越高明,隐藏得更深,查办起来更难。针对贪污受贿犯罪主体层次高、作案手段隐蔽、反侦查能力强等特点,纪检正在改变过去的办案方法和倚重供述的办案思路,利用新的技术装备及时发现、收集、固定各种证据。
利用网络反腐方便快捷
亚马逊雨林中的一只蝴蝶扇动翅膀,引起的连锁反应,最终可能会在几个月后的密西西比河畔掀起一场风暴。美国气象学家洛伦兹把这种现象戏称为“蝴蝶效应”。近年来,信息灵通、触角敏锐的网络在反腐败中的作用日益凸显,“蝴蝶效应”不断在网络反腐领域呈现。
网络反腐,是互联网时代的一种群众监督新形式,借网络人多力量大的特点,具有方便快捷、低成本、低风险的技术优势,更容易形成舆论热点,成为行政监督和司法监督的有力补充。作为互联网在反腐败中的作用得到中国执政者认可的一个重要标志,中央党校出版社2009年出版发行的《中共党建辞典》收录了“网络反腐”的词义。
近年来,我国网民参与网络反腐的热情很高,从被“天价烟”“天价表”拉下马的周久耕、杨达才,到因“艳照视频”落马的雷政富,再到被调查乃至拘捕最近“房叔”“房姐”,网络反腐的巨大威力令人鼓舞。通过网络渠道反腐,有监督力度大、信息整合速度快等优点。并且,网络反腐作为民间反腐的一种进化手段,网民一个键盘一个鼠标,就能行使对权力机关和官员的监督权。网络新兴技术,解决了传统举报耗时长、资费高、隐蔽性差等问题。因此,各地纪检部门也对网络反腐十分重视。
国外网民也喜欢通过网络进行反腐。美国有个名叫“国际追踪”的中介公司开通一个反腐网站,利用网民的力量搜集全球官员索贿信息,帮助各公司在拓展国外业务时反腐败。由于美国法律禁止公司行贿,反腐网站可以帮助公司规避相关风险。俄罗斯律师兼博客作家纳瓦尔尼开设网站揭露公职人员腐败,他号召网友们审阅政府公文以寻找渎职证据,并将调查结果张贴到网站上。在网站上,纳瓦尔尼揭露了许多俄罗斯的“官二代”涉嫌腐败的证据。
2000年,印度中央监察委员会在网上发布了《公民反腐败指南》,告诉公民可以通过其开通的网上举报专栏投诉政府官员,这些投诉中涉及官员腐败的案件都将被记录在监察机构的档案中。2010年,印度班加罗尔一家非盈利组织建立了网址为ipaidabribe.com(意为“我被索贿了”)的网站,印度网民可以在上面反映官员们的腐败情况。新德里的一个网民向警察行贿300卢比(一卢比约合0.14元人民币)才从警察局要回自己被偷的摩托车,一名退休人员每年要交出1000卢比才能得到退休金,有家长说为拿到孩子的出生证明,必须向市政局的工作人员额外支付250卢比。通过网站的信息,人们发现,在很多城市,办理护照过程中都要向警察行贿。目前,该网站已公布了数万桩行贿案,总额达数亿卢比。
除了网民可以利用网络进行反腐外,纪检部门也可充分利用网络的透明度反腐。美国的廉政道德署,专门负责受理及核查公职人员的收入申报,它与税务等部门是联网的,很容易就能发现财产申报的真假,并且能随时接受公众查询与监督。巴西联邦监察部、联邦税务局和金融活动监管委员会通过信息联网,对高级官员的收入、财产和生活标准进行调查,公职人员一旦被查出有不能说明合法来源的财产,无需贪污受贿的具体证据即可被判刑。俄罗斯纪检部门在各行政机构间建立了一个庞大的反腐败内部信息网,以帮助公职人员通过网络渠道揭发有腐败行为的其他公职人员。
当然,我们也要注意网络反腐的一些负面效应。由于网络自身的开放性和低门槛,给网络信息的甄别带来挑战。现在登录微博或打开论坛,各类举报信息、爆料内容络绎不绝,看似有真凭实据者,却也有耸人听闻之嫌。实名举报且证据确凿,政府部门因而认真对待、严肃处理。如果没有法律的约束,在互联网上,人人可以随意突破道德的底线,也就意味着人人可能成为被攻击的对象,当大家都在谩骂、攻击、诋毁时,网络也会逐渐失去公信力,网络反腐自然也会走到尽头。
利用电子政务打造阳光政府
在近年来的腐败案例中,我们发现“抱团腐败”的现象也不少。怎样预防某个政府部门团体腐败?一个重要的方法是增加政府工作透明度,引入电子政务则是增加透明度的方法之一。联合国经济社会理事会将电子政务定义为,通过信息通信技术手段进行公共管理,提高效率,增强政府的透明度,改善财政约束,改进公共政策的质量和决策的科学性,建立良好的政府之间、政府与社会、社区以及政府与公民之间的关系,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赢得广泛的社会参与度。
从电子政务的定义我们可以看出,它不但可以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还可以增强政府工作的透明度,让纪检部门和老百姓有效地对公职人员的工作进行监控,减少腐败的发生。权力缺乏必要的限制、权力的运作不透明往往是产生腐败的两大原因。而电子政务具有公开、透明的特点,它可以用“阳光”杀灭滋生腐败的“病菌”。因此,人们将实施电子政务的政府称为阳光政府。
电子政务的内容主要包括5个方面:(1)政府从网上获取信息,推进网络信息化;(2)加强政府的信息服务,在网上设有政府自己的网站和主页,向公众提供可能的信息服务,实现政务公开;(3)建立网上服务体系,使政务在网上与公众互动处理;(4)将电子商业用于政府,即“政府采购电子化”;(5)建立网上政府知识库。
实践证明,电子政务的反腐败威力很大。比如,我国不少城市都建立了“政府采购网”,从电子招标投标、网上竞价采购,到合同备案履约……整个过程都可以在这个电子化采购平台“阳光交易”。借助电子辅助评标系统规范专家评标行为,确保专家评审过程不可逆,有效防范了凑分、改分等违规问题发生。
电子政务大多依靠电脑网络为载体来实现的,但是对于那些不会使用电脑网络的人来说该怎么办呢?一些地方政府想出了好办法,他们利用现在逐渐普及的数字电视来让人们享受到电子政务的好处。比如,在浙江省温岭市农村,村民们只要打开数字电视,用遥控器揿住第三个选项“村务公开”,再按到“财务公开”栏,村里今年每个月的财务收支情况就都一目了然。北京市朝阳区政府建成了数字电视电子政务平台,已能够向市民提供办事指南、便民服务、政务新闻等多种信息服务。 在国外部分发达国家,电子政务已经发展得较为成熟。早在1994年12月,美国政府信息技术服务小组提出了《政府信息技术服务的前景》报告,要求建立以顾客为导向的电子政府,为民众提供更多获得政府服务的机会与途径。美国前副总统戈尔曾主持美国电子政务发展,推出了名为“接近美国”的电子政务计划,成功地让美国的政府机关的相关工作在网络上都能找到对应的内容。戈尔曾表示,电子政务有助于提高政府效率和服务水准,并能有效地防止官僚主义和官员腐败。比如,电子采购不仅大量地节约了开支,而且避免了暗箱操作,有助于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
韩国政府在电子政务方面也有比较成熟的经验。1999年4月,韩国汉城市政府网站开设了“民愿处理在线公开系统”。市民可以通过上网提出“民愿”,有关部门公务员在网上接到市民的“民愿”后,必须把处理的每个过程、直至处理结果在网上公布,使市民能够通过互联网清楚地了解。在对该系统实际效果进行调研后发现:68%的被调查者认为,系统运行后公务员的腐败比过去有了明显或一定的减少,74%的人认为业务处理时间有了明显的缩短。这一系统不仅对防止腐败起到了有效的作用,而且为政府获得市民信任以及取得国际声誉产生了积极影响。
在国外一些发展中国家,政府也开始尝试电子政务。比如,巴西政府设立了专门的电子政务网站,在网上公布联邦政府对各州、市的拨款以及对各大型工程、社会项目的投资和使用情况,每位巴西公民都可以在互联网上查看预算执行情况、采购招标、各种合同及行政开支等内容,发现问题可及时向监察部或检察院举报。
利用GPS监控公职人员行踪
某些腐败行为往往出现于特殊的时间或特殊的地点,比如公职人员在高档酒楼接受宴请,或是夜晚频频出没于高档娱乐场所,就有腐败的嫌疑了。问题是,总不可能对每位公职人员都用一名纪检人员全天24小时跟着。如何知晓公职人员是否去过不该常去的地方?GPS可以来帮忙。
GPS是英文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定位系统)的简称,民用的定位精度可达10米内。GPS导航系统是以全球24颗定位人造卫星为基础,向全球各地全天候地提供三维位置、三维速度等信息的一种无线电导航定位系统。它由三部分构成,一是地面控制部分,由主控站、地面天线、监测站及通讯辅助系统组成。二是空间部分,由24颗卫星组成,分布在6个轨道平面。三是用户终端部分,由GPS接收机和卫星天线组成。纪检部门选用的就是GPS的终端,是一个很小的电子装置,可以安装在车辆上,也可以安装在手机中。
2007年10月,日本前防务省次官守屋武昌承认曾经多次利用工作之便接受某国防工程承包人的邀请,免费打了上百次价格不菲的高尔夫球。为此,防务省产生了用GPS手机监督高官的想法。2008年2月,日本防卫省做出决定,为防止发生类似高尔夫球受贿的事件,防卫省给官员配备具有GPS定位功能的手机,以确定其休息日和夜间所处的方位。此前,防卫省曾因担心受到黑客攻击及监听可能导致情报泄露而一度放弃该计划,但最终还是认为可以采取对策保证其安全性。
为监管领导干部8小时外的生活,我国重庆酉阳县曾给239位领导干部发了一部具有GPS定位功能的3G手机,要求他们24小时开机,接受跟踪监督。如果在跟踪中发现有违规违纪行为,按通报批评、责令辞职等8种办法进行重处。该县纪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实施此种办法一年来,共有82名领导干部因各种原因被通报批评,其中20人被诫勉谈话。
开着公车办私事,这是公职人员常见的腐败行为之一,如何监管公车私用一直是纪检部门的一道难题。美国、英国和瑞典等国政府为了打击公车私用,很多公车上都安装了GPS终端。该终端安装在仪表盘内,每隔数分甚至数秒就向监控部门的中央控制室发送一次信号,然后该车的位置就会显示在电脑地图上,从而让纪检部门随时掌握公车的准确位置,用以监视车辆的行驶路线、停泊地点,避免不经济地行驶。
GPS公车监测系统的功能还包括:在不允许公车进入的相关区域设置电子围栏,当车辆进入禁止区域时立即通报;不定期抽查某车内部情况,包括录音、照相、摄像等;不定期随机地通过监控平台与车内人员以语音或短信方式通信等。运用以上功能,监测系统可以发现公车私用的现象,从而有效防治公车腐败。美国联邦总务署还开发了公务用车管理信息系统,与定点加油站和修理厂联网,实时获取车辆行驶里程、加油数量、维修项目、费用支出等信息,并把相关数据公之于众。
在许多影视剧中,我们都可以看到某个角色很轻易地躲过了GPS的追踪。比如,在影片《人再囧途之泰囧》中,影片主人公高朗发现自己的手机被竞争对手高博安装了GPS之后,就把自己的手机扔到王宝的包里,令这部定位手机误导高博。从这个案例我们可以发现,即使利用GPS对腐败分子进行追踪,他们也很容易作弊。因此,纪检部门不能安装完GPS之后就觉得可以一劳永逸了。要对安装了GPS的公车或手机不定期地抽检,让那些作弊者防不胜防。
栏目主持人:刘雨濛 [email protected]
链接:科技反腐的意义
“科技反腐”,就是综合运用现代高科技手段和科学管理观念,把以信息技术、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为主要内容的科技手段引入反腐倡廉工作中,把电子监察的科技载体延伸到公共权力运作的全过程。
权力缺乏有效监督和制约,是腐败现象易发多发的重要原因。“科技反腐”为完善权力配置、规范权力运行、防止权力滥用提供了契机和有效实现方式。一方面,通过“清权”、“确权”和权力流程再造,合理划分和科学配置各部门的权力和职责,有效防范权力过度集中带来的风险。另一方面,权力“线上运行”有利于实现权力行使的透明化和格式化,使抽象的权力变得“可视”、“可控”、“可查”、“可纠”,大大压缩“暗箱操作”和权力滥用、私用的空间。
“熟人社会”、“人情文化”对反腐制度有巨大消解作用,这是我国反腐败斗争面临的难题之一。反腐过程中往往会面临家属情、同学情、老乡情、同事情等一系列人情因素的干扰,消解反腐执行力。“科技反腐”的目的,就是用“无情”的技术手段管住“有情”的人脑,切实保障权力的科学行使、规范行使和安全行使,使公开、公平、公正的理念逐渐内化到人们的心里,促进公共权力属性的本质回归,实现权为民所用的目标。
传统监督方式由于受到时间、地域、体制等因素的限制,监督效果难以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通过电子监察系统和业务系统的协同构建,突破了传统监督方式的时空局限,拓展了监督领域和范围,把现代科技手段嵌入权力运行的各个环节,通过大量信息数据在系统之间高速传递和相互印证,进行实时监控和有效预警,使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能够有机结合,实现对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嵌入式监督,提升监督效能。
运用管理学、组织学、心理学等现代科学方法和信息网络等现代科技手段推动反腐倡廉工作,可以极大地节省时间、人力等成本。科技反腐,是新形势下解决腐败问题的必然选择,是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科学化的重要抓手。
利用网络反腐方便快捷
亚马逊雨林中的一只蝴蝶扇动翅膀,引起的连锁反应,最终可能会在几个月后的密西西比河畔掀起一场风暴。美国气象学家洛伦兹把这种现象戏称为“蝴蝶效应”。近年来,信息灵通、触角敏锐的网络在反腐败中的作用日益凸显,“蝴蝶效应”不断在网络反腐领域呈现。
网络反腐,是互联网时代的一种群众监督新形式,借网络人多力量大的特点,具有方便快捷、低成本、低风险的技术优势,更容易形成舆论热点,成为行政监督和司法监督的有力补充。作为互联网在反腐败中的作用得到中国执政者认可的一个重要标志,中央党校出版社2009年出版发行的《中共党建辞典》收录了“网络反腐”的词义。
近年来,我国网民参与网络反腐的热情很高,从被“天价烟”“天价表”拉下马的周久耕、杨达才,到因“艳照视频”落马的雷政富,再到被调查乃至拘捕最近“房叔”“房姐”,网络反腐的巨大威力令人鼓舞。通过网络渠道反腐,有监督力度大、信息整合速度快等优点。并且,网络反腐作为民间反腐的一种进化手段,网民一个键盘一个鼠标,就能行使对权力机关和官员的监督权。网络新兴技术,解决了传统举报耗时长、资费高、隐蔽性差等问题。因此,各地纪检部门也对网络反腐十分重视。
国外网民也喜欢通过网络进行反腐。美国有个名叫“国际追踪”的中介公司开通一个反腐网站,利用网民的力量搜集全球官员索贿信息,帮助各公司在拓展国外业务时反腐败。由于美国法律禁止公司行贿,反腐网站可以帮助公司规避相关风险。俄罗斯律师兼博客作家纳瓦尔尼开设网站揭露公职人员腐败,他号召网友们审阅政府公文以寻找渎职证据,并将调查结果张贴到网站上。在网站上,纳瓦尔尼揭露了许多俄罗斯的“官二代”涉嫌腐败的证据。
2000年,印度中央监察委员会在网上发布了《公民反腐败指南》,告诉公民可以通过其开通的网上举报专栏投诉政府官员,这些投诉中涉及官员腐败的案件都将被记录在监察机构的档案中。2010年,印度班加罗尔一家非盈利组织建立了网址为ipaidabribe.com(意为“我被索贿了”)的网站,印度网民可以在上面反映官员们的腐败情况。新德里的一个网民向警察行贿300卢比(一卢比约合0.14元人民币)才从警察局要回自己被偷的摩托车,一名退休人员每年要交出1000卢比才能得到退休金,有家长说为拿到孩子的出生证明,必须向市政局的工作人员额外支付250卢比。通过网站的信息,人们发现,在很多城市,办理护照过程中都要向警察行贿。目前,该网站已公布了数万桩行贿案,总额达数亿卢比。
除了网民可以利用网络进行反腐外,纪检部门也可充分利用网络的透明度反腐。美国的廉政道德署,专门负责受理及核查公职人员的收入申报,它与税务等部门是联网的,很容易就能发现财产申报的真假,并且能随时接受公众查询与监督。巴西联邦监察部、联邦税务局和金融活动监管委员会通过信息联网,对高级官员的收入、财产和生活标准进行调查,公职人员一旦被查出有不能说明合法来源的财产,无需贪污受贿的具体证据即可被判刑。俄罗斯纪检部门在各行政机构间建立了一个庞大的反腐败内部信息网,以帮助公职人员通过网络渠道揭发有腐败行为的其他公职人员。
当然,我们也要注意网络反腐的一些负面效应。由于网络自身的开放性和低门槛,给网络信息的甄别带来挑战。现在登录微博或打开论坛,各类举报信息、爆料内容络绎不绝,看似有真凭实据者,却也有耸人听闻之嫌。实名举报且证据确凿,政府部门因而认真对待、严肃处理。如果没有法律的约束,在互联网上,人人可以随意突破道德的底线,也就意味着人人可能成为被攻击的对象,当大家都在谩骂、攻击、诋毁时,网络也会逐渐失去公信力,网络反腐自然也会走到尽头。
利用电子政务打造阳光政府
在近年来的腐败案例中,我们发现“抱团腐败”的现象也不少。怎样预防某个政府部门团体腐败?一个重要的方法是增加政府工作透明度,引入电子政务则是增加透明度的方法之一。联合国经济社会理事会将电子政务定义为,通过信息通信技术手段进行公共管理,提高效率,增强政府的透明度,改善财政约束,改进公共政策的质量和决策的科学性,建立良好的政府之间、政府与社会、社区以及政府与公民之间的关系,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赢得广泛的社会参与度。
从电子政务的定义我们可以看出,它不但可以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还可以增强政府工作的透明度,让纪检部门和老百姓有效地对公职人员的工作进行监控,减少腐败的发生。权力缺乏必要的限制、权力的运作不透明往往是产生腐败的两大原因。而电子政务具有公开、透明的特点,它可以用“阳光”杀灭滋生腐败的“病菌”。因此,人们将实施电子政务的政府称为阳光政府。
电子政务的内容主要包括5个方面:(1)政府从网上获取信息,推进网络信息化;(2)加强政府的信息服务,在网上设有政府自己的网站和主页,向公众提供可能的信息服务,实现政务公开;(3)建立网上服务体系,使政务在网上与公众互动处理;(4)将电子商业用于政府,即“政府采购电子化”;(5)建立网上政府知识库。
实践证明,电子政务的反腐败威力很大。比如,我国不少城市都建立了“政府采购网”,从电子招标投标、网上竞价采购,到合同备案履约……整个过程都可以在这个电子化采购平台“阳光交易”。借助电子辅助评标系统规范专家评标行为,确保专家评审过程不可逆,有效防范了凑分、改分等违规问题发生。
电子政务大多依靠电脑网络为载体来实现的,但是对于那些不会使用电脑网络的人来说该怎么办呢?一些地方政府想出了好办法,他们利用现在逐渐普及的数字电视来让人们享受到电子政务的好处。比如,在浙江省温岭市农村,村民们只要打开数字电视,用遥控器揿住第三个选项“村务公开”,再按到“财务公开”栏,村里今年每个月的财务收支情况就都一目了然。北京市朝阳区政府建成了数字电视电子政务平台,已能够向市民提供办事指南、便民服务、政务新闻等多种信息服务。 在国外部分发达国家,电子政务已经发展得较为成熟。早在1994年12月,美国政府信息技术服务小组提出了《政府信息技术服务的前景》报告,要求建立以顾客为导向的电子政府,为民众提供更多获得政府服务的机会与途径。美国前副总统戈尔曾主持美国电子政务发展,推出了名为“接近美国”的电子政务计划,成功地让美国的政府机关的相关工作在网络上都能找到对应的内容。戈尔曾表示,电子政务有助于提高政府效率和服务水准,并能有效地防止官僚主义和官员腐败。比如,电子采购不仅大量地节约了开支,而且避免了暗箱操作,有助于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
韩国政府在电子政务方面也有比较成熟的经验。1999年4月,韩国汉城市政府网站开设了“民愿处理在线公开系统”。市民可以通过上网提出“民愿”,有关部门公务员在网上接到市民的“民愿”后,必须把处理的每个过程、直至处理结果在网上公布,使市民能够通过互联网清楚地了解。在对该系统实际效果进行调研后发现:68%的被调查者认为,系统运行后公务员的腐败比过去有了明显或一定的减少,74%的人认为业务处理时间有了明显的缩短。这一系统不仅对防止腐败起到了有效的作用,而且为政府获得市民信任以及取得国际声誉产生了积极影响。
在国外一些发展中国家,政府也开始尝试电子政务。比如,巴西政府设立了专门的电子政务网站,在网上公布联邦政府对各州、市的拨款以及对各大型工程、社会项目的投资和使用情况,每位巴西公民都可以在互联网上查看预算执行情况、采购招标、各种合同及行政开支等内容,发现问题可及时向监察部或检察院举报。
利用GPS监控公职人员行踪
某些腐败行为往往出现于特殊的时间或特殊的地点,比如公职人员在高档酒楼接受宴请,或是夜晚频频出没于高档娱乐场所,就有腐败的嫌疑了。问题是,总不可能对每位公职人员都用一名纪检人员全天24小时跟着。如何知晓公职人员是否去过不该常去的地方?GPS可以来帮忙。
GPS是英文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定位系统)的简称,民用的定位精度可达10米内。GPS导航系统是以全球24颗定位人造卫星为基础,向全球各地全天候地提供三维位置、三维速度等信息的一种无线电导航定位系统。它由三部分构成,一是地面控制部分,由主控站、地面天线、监测站及通讯辅助系统组成。二是空间部分,由24颗卫星组成,分布在6个轨道平面。三是用户终端部分,由GPS接收机和卫星天线组成。纪检部门选用的就是GPS的终端,是一个很小的电子装置,可以安装在车辆上,也可以安装在手机中。
2007年10月,日本前防务省次官守屋武昌承认曾经多次利用工作之便接受某国防工程承包人的邀请,免费打了上百次价格不菲的高尔夫球。为此,防务省产生了用GPS手机监督高官的想法。2008年2月,日本防卫省做出决定,为防止发生类似高尔夫球受贿的事件,防卫省给官员配备具有GPS定位功能的手机,以确定其休息日和夜间所处的方位。此前,防卫省曾因担心受到黑客攻击及监听可能导致情报泄露而一度放弃该计划,但最终还是认为可以采取对策保证其安全性。
为监管领导干部8小时外的生活,我国重庆酉阳县曾给239位领导干部发了一部具有GPS定位功能的3G手机,要求他们24小时开机,接受跟踪监督。如果在跟踪中发现有违规违纪行为,按通报批评、责令辞职等8种办法进行重处。该县纪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实施此种办法一年来,共有82名领导干部因各种原因被通报批评,其中20人被诫勉谈话。
开着公车办私事,这是公职人员常见的腐败行为之一,如何监管公车私用一直是纪检部门的一道难题。美国、英国和瑞典等国政府为了打击公车私用,很多公车上都安装了GPS终端。该终端安装在仪表盘内,每隔数分甚至数秒就向监控部门的中央控制室发送一次信号,然后该车的位置就会显示在电脑地图上,从而让纪检部门随时掌握公车的准确位置,用以监视车辆的行驶路线、停泊地点,避免不经济地行驶。
GPS公车监测系统的功能还包括:在不允许公车进入的相关区域设置电子围栏,当车辆进入禁止区域时立即通报;不定期抽查某车内部情况,包括录音、照相、摄像等;不定期随机地通过监控平台与车内人员以语音或短信方式通信等。运用以上功能,监测系统可以发现公车私用的现象,从而有效防治公车腐败。美国联邦总务署还开发了公务用车管理信息系统,与定点加油站和修理厂联网,实时获取车辆行驶里程、加油数量、维修项目、费用支出等信息,并把相关数据公之于众。
在许多影视剧中,我们都可以看到某个角色很轻易地躲过了GPS的追踪。比如,在影片《人再囧途之泰囧》中,影片主人公高朗发现自己的手机被竞争对手高博安装了GPS之后,就把自己的手机扔到王宝的包里,令这部定位手机误导高博。从这个案例我们可以发现,即使利用GPS对腐败分子进行追踪,他们也很容易作弊。因此,纪检部门不能安装完GPS之后就觉得可以一劳永逸了。要对安装了GPS的公车或手机不定期地抽检,让那些作弊者防不胜防。
栏目主持人:刘雨濛 [email protected]
链接:科技反腐的意义
“科技反腐”,就是综合运用现代高科技手段和科学管理观念,把以信息技术、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为主要内容的科技手段引入反腐倡廉工作中,把电子监察的科技载体延伸到公共权力运作的全过程。
权力缺乏有效监督和制约,是腐败现象易发多发的重要原因。“科技反腐”为完善权力配置、规范权力运行、防止权力滥用提供了契机和有效实现方式。一方面,通过“清权”、“确权”和权力流程再造,合理划分和科学配置各部门的权力和职责,有效防范权力过度集中带来的风险。另一方面,权力“线上运行”有利于实现权力行使的透明化和格式化,使抽象的权力变得“可视”、“可控”、“可查”、“可纠”,大大压缩“暗箱操作”和权力滥用、私用的空间。
“熟人社会”、“人情文化”对反腐制度有巨大消解作用,这是我国反腐败斗争面临的难题之一。反腐过程中往往会面临家属情、同学情、老乡情、同事情等一系列人情因素的干扰,消解反腐执行力。“科技反腐”的目的,就是用“无情”的技术手段管住“有情”的人脑,切实保障权力的科学行使、规范行使和安全行使,使公开、公平、公正的理念逐渐内化到人们的心里,促进公共权力属性的本质回归,实现权为民所用的目标。
传统监督方式由于受到时间、地域、体制等因素的限制,监督效果难以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通过电子监察系统和业务系统的协同构建,突破了传统监督方式的时空局限,拓展了监督领域和范围,把现代科技手段嵌入权力运行的各个环节,通过大量信息数据在系统之间高速传递和相互印证,进行实时监控和有效预警,使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能够有机结合,实现对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嵌入式监督,提升监督效能。
运用管理学、组织学、心理学等现代科学方法和信息网络等现代科技手段推动反腐倡廉工作,可以极大地节省时间、人力等成本。科技反腐,是新形势下解决腐败问题的必然选择,是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科学化的重要抓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