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静心《心脏病》的疾病书写

来源 :北方文学·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yan198210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摘要:疾病是中外文学创作的重大母题之一。疾病是人类莫大的苦恼,而文学则是诉说苦闷的重要途径。寿静心在小说《心脏病》中,把文学和疾病相结合书写,不仅描写疾病给人类身体造成的伤害,而且透视各种疾病符号下挖掘隐喻意义,给读者带来了哲理思考。
  关键词:《心脏病》;疾病叙事;隐喻意义;哲思
  一、疾病的叙事
  《心脏病》篇幅不长,题材也再平凡不过,情节并不复杂,但却浓缩了一个日常生活的世界和五种类型人物。瑜平心脏病发作住院,丈夫陪护,同事看望,是个普通而简单的故事。故事中的五类人:一是主人公瑜平,心脏病患者,又遭遇中风失语,身体和内心饱受煎熬;二是瑜平的丈夫,曾经的理想主义,如今沉沦于世俗;三是瑜平庸俗不堪的同事,当面嘘寒问暖背后幸灾乐祸;四是丈夫的母亲,坚决维护男权,自私而冷漠地对待瑜平;五是真正同情和关心瑜平的姥姥和丈夫的妹妹。小说通过病人瑜平的眼光看取现世人生,实则继续思考这一命题:究竟谁病了?周围世人看瑜平病了,但瑜平看周围世人病了。
  二、疾病的隐喻
  (一)生死之痛
  生存与死亡是两大基本生命形态,疾病的出现贴近了与死亡的距离,病人油生恐惧与不甘。正是因为死亡的存在,才明白了活着的意义;正是因为疾病的存在,才凸显了身体的价值。
  好花不常开,相貌出众的瑜平却因心脏病丧失了行动能力,美好的光阴一去不复返。由于失语加上行动不便,瑜平的身体丧失了与世界最基本的接触,只有思想在脑海里不停地打转。对纯真理想的偏执,对死亡的恐惧,对生的眷恋,在人生无常的境况中一遍遍上演。梦是现实的参照,瑜平在梦中看到死神的逼近,她拼命地反抗,逃脱不掉就喊人救命。“我不想死,救救我吧。”是出于人本能的生命呐喊。面对在病房中无休无止的折磨和身体疼痛,“都说白色是纯洁的象征。可她却总觉得白色叫人心里发瘩。让人想起死亡。”苦难生活给心灵造成了压迫,使人在生命困境中重新思考的存在处境,这更加凸现出了疾病的残酷、生命的脆弱以及存在的苦难本相。
  (二)爱情的试金石
  疾病可以作为爱情的试金石,疾病的介入给爱情带来两种影响:一是疾病的出现加深了双方的爱意,如薛燕平的《21克爱情》和李绵星的《爱入膏肓》,在绝癥的考验下见证了爱情的伟大。二是疾病成为了爱情的绊脚石,“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心脏病》就属于后者。
  瑜平和赵鹏相恋七年,可谓感情深厚,但瑜平长期卧床的情况使赵鹏不得不面对现实。爱情再也不是乌托邦的幻想,曾经的海誓山盟只不顾是过眼云烟,苍白无力的现实就摆在眼前。这就是日常生活的残酷性,需要承担更多的义务和责任。
  在热恋中的赵鹏眼里,瑜平因患病而“略微有些苍白的小脸”犹如一朵带雨的梨花,即使是缺陷也在脑海里变成美不可言的一面。而婚后,所有的激情被平淡和破碎所打败,当赵鹏在抚摸瑜平因生病而干枯的头发时,不由得想到了新来的年轻的女同事小毕,她鲜活的形象浮现于脑海时不禁“有点心跳”。的确,赵鹏是人而不是神,喜欢美好而新鲜的事物是出自人的本性。心脏病消耗了瑜平的身体,也销蚀了赵鹏的热情与等待。
  (三)追梦与入世的煎熬
  人生的苦难处处都有,疾病莫非是最大的一道坎。作家寿静心通过男女主人公生活心境的对比,揭示执着追梦与转而入世的煎熬历程。
  从瑜平同事的闲谈之中,我们可以看到瑜平的真实、理想主义与对感情的纯粹追求。她想我所想,爱我所爱,不愿随波逐流,保持真我真性情。即使在病床上,内心深处无比孤独与痛苦,瑜平思想的芦苇也没有被现实的机关击垮。
  赵鹏曾是文学系的潇洒诗人,对生活充满着理想与信念。然而经历现实的打击,世俗的排挤,他深感无奈与煎熬,逐渐褪去了他的棱角、他的骄傲、他的理想色彩。“诗?他自己再不谈诗也讨厌别人谈诗!诗是什么?什么是诗?诗人对社会有什么用?对家庭有什么用?对生活有什么用?诗是最无用的东西!诗人是社会的寄生虫,有它也罢无它亦可。”诗和远方都是虚无缥缈的,不如物质来得实际。赵鹏屈从于现实的浪潮中,颓废而自甘沉沦地生存着。妻子丧失了行动能力后,赵鹏也坚持不住,开始心猿意马起来,曾经爱情至上的追梦者变成了入世的凡夫俗子。疾病使人们面对现实,承担了务必繁重的责任,心理煎熬也被看个明白。
  三、疾病的哲思
  小说写瑜平因心脏病而中风瘫痪及至失语,具有很大的象征意义,展现出现代人被压抑、被边缘化、孤寂、失语的困境。病中的瑜平,丧失了表达和追求自我的权力,只是作为一具肉体存在,无法与世界交流。对外界事物习惯了顺从和依赖,面对突然失语的状态,她渴望关爱、渴望被理解,却独自承受死亡的威胁和无人诉说的孤独,心灵的创伤继续迫害着病人的身躯,负面情绪无法释放宣泄。我们所处的世界是与他人共存的世界,离不开相互的理解交流。如果说理解发生错位是常有之事,理解不到、不周、其至误解,希图他人的彻底理解只能自寻烦恼,那么连交流的能力都没有,岂不是与世界脱轨,又无法挣脱与抗拒的悲哀吗?抛开社会关怀、世俗关怀,只剩下了仅有的自我关怀。
  参考文献:
  [1]左怀建.抛掷与荒凉——评寿静心中篇小说《心脏病》[J].当代文坛,2003.
  [2]张清民.生命世界的咸悟和探索——寿静心小说《心脏病》释读[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3.
  [3]于倩.毕淑敏小说中的疾病书写[D].河南:河南大学,2014.
  [4]宫爱玲.现代中国文学疾病叙事研究[D].山东:山东大学,2007.
其他文献
随着电脑的普及,互联网在全球范围内的飞速发展,“人人都是通讯社、个个都有麦克风”的时代已经悄然到来。截至2014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32亿,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5.27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6.9%。网民在互联网上不仅仅是传播信息的主体也是生产信息的主体,网络舆情对社会影响巨大。互联网业已成为了党和政府治国理政的重要新平台之一,网络舆情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如何面对和引导网络舆情,成为各级政府面临的
沈阳师范大学  摘要:中国现当代小说流派是二十世纪中国特殊的人文背景下产生的文学流派,以中国从古老走向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为背景,在短短一个世纪内呈现出树冠硕大枝脉繁复的可喜景象,不仅流派林立,形成多元并存状态,而且在每一流派内部还有不同层次。它的出现对中国文学史具有重大意义。本文采用文献分析法对中国现当代小说九大主要流派进行分析对比,并探讨其对中国文学史发展  的影响。  关键词:现当代小说;流派;
花兒怒放蝶儿飞
期刊
摘要:资产负债表是企业最重要的静态报表,是财务分析主体面临的第一个报表,也是企业财务报表三大财务报表之一。通过分析资产负债表,可以检查企业的健康状况,更深入地理解企业的会计信息,为资产负债表的使用主体提供了重要的决策依据。报表使用者在决策之前,必须理性的对会计报表所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以真正理解会计报表披露的经济内涵,从而做出最佳的决定。  关键词:资产负债表;指标分析;比率  一、研究意义  在
期刊
目的:研究综合护理干预对门诊初始胰岛素治疗糖尿病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门诊糖尿病患者一共(50例),患者收取时间在2015年1月2日至2016年2月1日,将糖尿病患者(50例)随机分
武汉东湖学院  摘要:中国现代文学经典是我国文学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其他视阈相比,电子媒介的出现使得人们的审美倾向、接受方式等因素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在这种视阈中,中国现代文学经典也随之产生了一些变化。本文从文学经典的特征入手,对电子媒介视阈下中国现代文学经典进行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电子媒介;中国现代文学;经典  现代文学经典是一种精神食粮,也是一种超越物质而存在的精神瑰宝。与其他时期不同,基
期刊
我国为食道癌高发国家。我区地处山区,多数食道癌患者就诊时已到中晚期,失去手术机会。2003年4月至2010年2月我院为118例食管狭窄患者胃镜直视下置放国产带膜金属内支架治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