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校大学生是我国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他们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的素质如何,不仅关系到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也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关系到中国的发展与未来。在大学生的各类素质中,大学生的政治素质又显得尤为重要,党和国家几代领导人也多次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重要性。
关键词:大学生;政治素质;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0)-12-0158-02
胡锦涛同志曾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切实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培养造就千千万万具有高尚品质和良好道德修养、掌握现代化建设所需的丰富知识和扎实本领的优秀人才,使大学生们能够与时代同步伐、与祖国共命运、与人民齐奋斗,这对于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而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确保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由此可见,将大学生培养成为新世纪的合格人才,首要的任务就是要培养他们良好的政治素质。本文将结合时代特点,浅论新时期如何加强和培养当代中国大学生的政治素质。
一、建立一支高政治素质的政工干部
一批好教师会造就一所好学校,一个好辅导员会影响一批学生的未来。要想提高大学生的政治素质,首先必须要有一批高政治素质的辅导员。辅导员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者他们帮助大学生解决学习、生活和日益增多的心理焦虑与障碍。在日常工作中,他们既是管理者,又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者、策划者、实施者。他们的政治素质如何直接影响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而思想政治素质也是辅导员的精神支柱,是辅导员整体素质的灵魂,它直接影响到辅导员工作的成效。
作为辅导员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要把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真正落实到学生的身上。要努力使思想政治教育成为大学生内在的强烈的求,要把思想政治教育做到大学生的心里去。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在业务上辅导员要刻苦学习,勤奋敬业,不断加强知识积累和经验积累,具备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专业知识和能力。
二、坚持不懈地对大学生进行政抬理论教育
政治素质是以科学的理论为精神支撑,而理论又是行动的先导,没有正确的理论,思想教育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提高大学生的政治素质,必须坚持不懈地对大学生进行政抬理论教育。我们通常所说的理论教育就是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并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大学生系统的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培养和提高大学生政治素质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具备坚实的理论基础,才能从根本上认清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规律,深刻理解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仅为我们确立了基本的政治原则,而且指明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想路线和思想方法。
大学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教育,是为了提高大学生的政治觉悟和政治理论素养,帮助学生从理论上明确正确的思想政治方向和提高辨别是非能力的素质功能,能够帮助学生树立起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历史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积极投身社会政治实践活动
政治素质只有通过实践锻炼才能真正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就是社会实践。投身社会实践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让大学生参与政治实践活动,为他们提供接触社会生活环境,处理社会事务的机会,让他们了解社会,认识社会,为今后自己投身于社会奠定基础。
只有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才能够亲身体验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和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只有通过参加政治实践活动,才能帮助大学生在认识社会政治现象的同时,明确自身的政治责任。
大学生参加政治实践活动,必须积极引导。比如参观国有企业、支援边远地区教育、调查访问社区居民等。让大学生在政治参与的实践中提高政治参与的思想文化素质,鼓励、支持大学生参与有组织的社会活动。适当地选拔一些大学生进行挂职锻炼,特别是要组织好每年“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投身基层,了解基层,认清基层,让大学生树立服务基层的思想,并在社会实践中认识中国国情、体察民情、了解社会,感受社祖国对大学生的期望,坚定他们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对社会主义的信心。
四、充分发挥校园文化活动的政治导向作用
“人创造了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充分说明环境对人重要作用与影响。校园文化是学生成长的重要环境,校园文化活动也是培养大学生政治素质的一个有效载体。一个好的环境氛围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有相当重要的意义。良好的校园文化不但能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而且可以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品质意志、科学文化等方面的素质。
如果当校园文化的建设遭遇阻碍和破坏时,大学生就会很容易受到外界低级庸俗文化的影响,从而导致学生思想发生改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难以展开。校园文化如果始终代表积极向上的精神,就为受教育者营造了一个良好的文化氛围,能够陶学生的情操,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这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更容易。
良好的校园文化活动必须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用优秀的文化来影响大学生自觉抵制不良文化的侵袭。
良好的校园文化必须靠学校党团组织和学生工作部门加强对校园文化活动的研究、组织、引导和管理。加大对校园文化活动的创新力度,树立精品活动意识,广泛开展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活动。利用广播站、宣传栏、主题会、主题团日、辩论会、演讲比赛等形式,开展喜闻乐见、格调高雅、积极健康、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以满足大学生的需要。
五、提高校园媒体
大众传媒的舆论是提高大学生政治素质的重要途径,它们的信息力量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观念、行为模式、文化生活、心理状态等产生着巨大的影响,高校校报、广播台、社团杂志、校园网络等等,它们都可以作为校园重要的舆论和宣传工具,而且这些媒体在学校和学生中起着非常重要的桥梁作用。高校学生工作部门要充分利用这些校内媒体,加强和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
校内媒体要认清国际国内新形势,通过对新形势的正确分析把握,正确地引导舆论,帮助广大学生更好地理解党和国家的政策,从而跟党中央保持高度的一致。要努力建设体现先进文化要求,通过丰富的内容、活泼的版面、多样的形式、生动的事例,开展广泛的、权威的、正面的思想教育。对校园热点、难点、焦点问题,通过多种多样的栏目和形式,开展深度的报道,还可以通过推出先进典型,大量刊登学校先进集体和个人、特长标兵的事迹,对广大学生起示范和激励作用。
总的说来,大学生政治素质的高低,势必影响到中国未来的发展,各高等院校应从多方位、多角度去探讨和研究大学生政治素质培养途径,通过提高大学生政治素质,将大学生培养成合格的新世纪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何秋叶.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思考[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2,5,(21):17-19.
[2]魏形儒,郭孝锋.大学生政治素质培养途径浅探[M].中国电力教育,2003,(2):68-71.
[3]陈树生.论大学生政治素质的培养.中国高教研究[M].2003,(11):80-81.
[4]李贵敏.论大学生政治素质的培养目标及政策.[M].前沿,2004,(11):148-150.
[5]杨文富.当前我校大学生政治素质状况及培养和提高的途径[M].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0,(23):71-73.
关键词:大学生;政治素质;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0)-12-0158-02
胡锦涛同志曾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切实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培养造就千千万万具有高尚品质和良好道德修养、掌握现代化建设所需的丰富知识和扎实本领的优秀人才,使大学生们能够与时代同步伐、与祖国共命运、与人民齐奋斗,这对于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而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确保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由此可见,将大学生培养成为新世纪的合格人才,首要的任务就是要培养他们良好的政治素质。本文将结合时代特点,浅论新时期如何加强和培养当代中国大学生的政治素质。
一、建立一支高政治素质的政工干部
一批好教师会造就一所好学校,一个好辅导员会影响一批学生的未来。要想提高大学生的政治素质,首先必须要有一批高政治素质的辅导员。辅导员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者他们帮助大学生解决学习、生活和日益增多的心理焦虑与障碍。在日常工作中,他们既是管理者,又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者、策划者、实施者。他们的政治素质如何直接影响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而思想政治素质也是辅导员的精神支柱,是辅导员整体素质的灵魂,它直接影响到辅导员工作的成效。
作为辅导员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要把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真正落实到学生的身上。要努力使思想政治教育成为大学生内在的强烈的求,要把思想政治教育做到大学生的心里去。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在业务上辅导员要刻苦学习,勤奋敬业,不断加强知识积累和经验积累,具备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专业知识和能力。
二、坚持不懈地对大学生进行政抬理论教育
政治素质是以科学的理论为精神支撑,而理论又是行动的先导,没有正确的理论,思想教育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提高大学生的政治素质,必须坚持不懈地对大学生进行政抬理论教育。我们通常所说的理论教育就是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并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大学生系统的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培养和提高大学生政治素质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具备坚实的理论基础,才能从根本上认清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规律,深刻理解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仅为我们确立了基本的政治原则,而且指明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想路线和思想方法。
大学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教育,是为了提高大学生的政治觉悟和政治理论素养,帮助学生从理论上明确正确的思想政治方向和提高辨别是非能力的素质功能,能够帮助学生树立起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历史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积极投身社会政治实践活动
政治素质只有通过实践锻炼才能真正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就是社会实践。投身社会实践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让大学生参与政治实践活动,为他们提供接触社会生活环境,处理社会事务的机会,让他们了解社会,认识社会,为今后自己投身于社会奠定基础。
只有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才能够亲身体验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和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只有通过参加政治实践活动,才能帮助大学生在认识社会政治现象的同时,明确自身的政治责任。
大学生参加政治实践活动,必须积极引导。比如参观国有企业、支援边远地区教育、调查访问社区居民等。让大学生在政治参与的实践中提高政治参与的思想文化素质,鼓励、支持大学生参与有组织的社会活动。适当地选拔一些大学生进行挂职锻炼,特别是要组织好每年“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投身基层,了解基层,认清基层,让大学生树立服务基层的思想,并在社会实践中认识中国国情、体察民情、了解社会,感受社祖国对大学生的期望,坚定他们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对社会主义的信心。
四、充分发挥校园文化活动的政治导向作用
“人创造了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充分说明环境对人重要作用与影响。校园文化是学生成长的重要环境,校园文化活动也是培养大学生政治素质的一个有效载体。一个好的环境氛围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有相当重要的意义。良好的校园文化不但能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而且可以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品质意志、科学文化等方面的素质。
如果当校园文化的建设遭遇阻碍和破坏时,大学生就会很容易受到外界低级庸俗文化的影响,从而导致学生思想发生改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难以展开。校园文化如果始终代表积极向上的精神,就为受教育者营造了一个良好的文化氛围,能够陶学生的情操,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这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更容易。
良好的校园文化活动必须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用优秀的文化来影响大学生自觉抵制不良文化的侵袭。
良好的校园文化必须靠学校党团组织和学生工作部门加强对校园文化活动的研究、组织、引导和管理。加大对校园文化活动的创新力度,树立精品活动意识,广泛开展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活动。利用广播站、宣传栏、主题会、主题团日、辩论会、演讲比赛等形式,开展喜闻乐见、格调高雅、积极健康、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以满足大学生的需要。
五、提高校园媒体
大众传媒的舆论是提高大学生政治素质的重要途径,它们的信息力量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观念、行为模式、文化生活、心理状态等产生着巨大的影响,高校校报、广播台、社团杂志、校园网络等等,它们都可以作为校园重要的舆论和宣传工具,而且这些媒体在学校和学生中起着非常重要的桥梁作用。高校学生工作部门要充分利用这些校内媒体,加强和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
校内媒体要认清国际国内新形势,通过对新形势的正确分析把握,正确地引导舆论,帮助广大学生更好地理解党和国家的政策,从而跟党中央保持高度的一致。要努力建设体现先进文化要求,通过丰富的内容、活泼的版面、多样的形式、生动的事例,开展广泛的、权威的、正面的思想教育。对校园热点、难点、焦点问题,通过多种多样的栏目和形式,开展深度的报道,还可以通过推出先进典型,大量刊登学校先进集体和个人、特长标兵的事迹,对广大学生起示范和激励作用。
总的说来,大学生政治素质的高低,势必影响到中国未来的发展,各高等院校应从多方位、多角度去探讨和研究大学生政治素质培养途径,通过提高大学生政治素质,将大学生培养成合格的新世纪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何秋叶.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思考[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2,5,(21):17-19.
[2]魏形儒,郭孝锋.大学生政治素质培养途径浅探[M].中国电力教育,2003,(2):68-71.
[3]陈树生.论大学生政治素质的培养.中国高教研究[M].2003,(11):80-81.
[4]李贵敏.论大学生政治素质的培养目标及政策.[M].前沿,2004,(11):148-150.
[5]杨文富.当前我校大学生政治素质状况及培养和提高的途径[M].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0,(23):7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