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一年级学生学数学能力的培养

来源 :中华少年·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qwc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实际教学中,我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式和学习习惯,初步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和分析现实生活,用数学的方法去解决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还有学生独立性、互动性和创造性等方面的培养,怎样才能使学生愿意学并学好数学呢?
  
  一、有意识创设活跃的学习氛围和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
  过去传统的课堂是教师的一言堂,学生的思路必须完全跟随教师,不允许有丝毫的差池,更不许学生有自己的见解。否则……。在如此高压之下,天长日久学生的创造力被完全抹杀。
  例如:我在教学基数和序数时,有很多学生分不清楚“几”和“第几”,我没有加以斥责,而是请十位同学站成一排,以游戏的方式来教学。如请左起第四个同学起来,请右起的3个同学拍下手,请你找到站在左起第8个的好朋友……学生们在这种宽松、愉快的气氛中,较快的掌握了序数和基数。所以,我们只要能真正的做好这一点,学生就可以大胆地展示自己的想法和做法。实践证明,宽松的课堂氛围,可以充分的消除学生的紧张情绪和畏惧心理,使他们敢想敢说敢问,激起主动学习的热情,充分表现出内在的潜能。
  
  二、激发兴趣,诱发探究动机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对自己感兴趣的总是主动、积极地去认识、探究。因此,在教学中,应设法激趣,以诱发学生的探究动机。
  1.挖掘数学知识内在的魅力吸引学生。
  数学知识严密的逻辑性和系统性,各种特殊而巧妙的数学思维的形成,就构成了数学本身潜在的吸引力。在教学中,注意利用数学的这种内在魅力引导学生去联想发现并运用。如我在教学图画应用题时,先出示一幅图,问:你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幅图的意思吗?大多数学生都能用这样的话叙述“原来有10只鸭子,跑走2只后,求还剩多少只鸭子?”有的同学又说:“有10只鸭子,跑了多少只后,还剩2只?”还有的同学说:“跑来了2只鸭子后,一共有10只,原来有几只鸭子?”……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和叙述,使学生从思维的灵活性和多向性上得到了应有的锻炼。这样的教学大大的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运用直观教学,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意识。
  儿童有好奇、好动的心理特点,他们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教学过程中,有目的地组织学生观察、操作,激发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的欲望。如教学“7”的组成时,学生已有前面学习其它数组成的经验,自己已能非常容易的用学具边摆边说出几种不同的组成,教师再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三组组成的特点,从而为学生后面学习看一幅图写出两个加法式子作好铺垫。
  再如教学“长、正方体的认识”时,我让学生用自备的学具分小组组合,看看能组合出几种不同形状的物体。有的小组组装成了写字台,有的组装成了冰箱、凳子、桌子、大正方体、大长方体……经过以上操作,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印象深刻,能准确的区分长方体和正方体。
  3、结合日常生活,学习应用数学知识,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
  10以内数的认识是在小学阶段最早出现的概念教学,它很重要,没有它,在以后其它的数的认识教学将难以进行;而它又很容易,许多学生在入学之前都见过,甚至会读会写。如何让这些“旧知识”引起学生探究的兴趣呢?在教学中我让学生根据数字的形状,联系实际,发挥想象力,想每个数字像什么,如数字“3”,有的学生说像是语文中拼音字母W被竖放了,又如数字“7”,有的学生甚至能说出像他家用的台灯。同时,在教学中我还给学生讲一些和数字有关的故事。
  
  三、创设问题情境,营造探究氛围
  在引导探究式教学法中,如何去引导的方式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但无论如何都需要教师用问题的形式表现出来。所以,教师提出的问题的水平,在引导探究教学法中特别是引导过程中是至关重要的,它重要性主要表现在:
  l、问题是教学的开端,问题存在本身就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究欲,这对教学的开展和创造性思维的启动是非常有利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伊始应首先创设问题情景,促使学生头脑中产生有指向性的疑问。
  2、问题是教学的主线,问题不仅是激发学生求知欲和创造冲动的前提,而且是学生吸收知识、锻炼思维能力的前提。问题应存在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应使教学活动自始至终围绕着问题的探究和解决展开。
  3、问题是教学的归宿,教学的最终结果不应是用所授知识消灭问题,而应是在初步解决问题的基础上引发新的问题。这些问题出现的意义,不仅在于它能使教学延伸到课外,而且还在于它能最终把学生引上创造之路。
  总之,学生探究问题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只要我们在教学中,时时处处注意采取各种方式、方法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用创新教育的思想观念去从事教学活动,就一定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素质的人才。
其他文献
摘要:近几年高考,经济常识计算题的数量逐年增加,内容涉及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纸币的发行量与通货膨胀、企业利润、股票价格、个人所得税、存款利息、汇率等,这些试题难度系数大、对学生的能力要求高,突破这些计算题是提升高考成绩的重要环节,现将经济常识中几种常见的计算题进行归纳并举例分析。    经济常识中几种常见的计算题难度系数大,对学生的能力要求高,学生在这一块知识比较容易出错,一来自于学生的
期刊
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科学探究性学习过程中,若引课能引起学习强烈的求知欲和极大的兴趣,学生就会主动地参与到科学探究活动中,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取得教学成功,若教师总是扳着面孔,用单调乏味的语言“今天我们讲……”引入新课不能唤起学生学习情绪,教学效果一般不会很好,因此很有必要探讨新课引入在教学中的作用和方法,本人在教学中新课引入的几点看法供同仁参考。  一、新课引入法  1、
期刊
想象是人的大脑对于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从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新课改,以其鲜活的生命力在语文课堂上扎下了深根,语文教师应着眼于学生的未来,认真反思,让语文课堂插上想象的翅膀。那么,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的想象力得到充分的发挥呢?  一、指导感情朗读,激发想象  朗读是学习
期刊
摘要:根据新形势下幼儿教育的现状,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分析了墙饰设置对培养幼儿创新精神的影响,对当今的幼儿教育工作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创新精神,墙饰设置 主体地位    随着幼儿园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幼儿园的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作为对幼儿产生重要影响的教育资源开始受到广泛关注,在理论上的研究和实践上的探索也日益深入。墙饰作为物质环境的一部分也引发了一些理论与实践工作者的研究热情,这些研究都
期刊
关键词:创新 指导 探究 尊重 创设情境 一题多解    创新是当代社会发展的主题词,也是当前教育改革的主旋律,社会的发展、教育的改革,为初中数学课教学创新营造了多元的背景和广阔的空间,审视传统的教学,以继承原有知识为中心,这种教学培养的是“述而不作”的人,其最大的弊端是压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数学教师应俱有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主动应答创新时代的新挑战,以学生的发展尤其是学生未来的持续发展为根本,在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中》说,语文“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是创新能力的核心。在培养这些能力中,作文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作文是语文学科的小发明小创造,用好了就能培养起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习惯。可是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更多的是套用一种模式,力求写出类似于范文的文章,这诚然能让学生掌握几种写作技巧和模式,但忽略了学生写作过程中的个性差异和兴趣差异
期刊
创新能力是运用知识和理论,在科学、艺术、技术和各种实践活动领域中不断提供具有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的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和新发明的能力。创新能力是民族进步的灵魂、经济竞争的核心;当今社会的竞争,与其说是人才的竞争,不如说是人的创造力的竞争。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和深化,如何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创新精神尤受人们关注,在高考的改革中,也已经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进行转变。因此,能力的培养是中学物理教学的
期刊
当今,“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专读圣贤书”的传统教育正在被素质教育的浪潮所淘汰。死读书,读死书,正在被世人所唾弃。走出校门、走向社会,把书本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与学生实际相结合,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逐步成为全社会的共识。而在学生学习的诸多学科中,思想政治课是素质教育的前沿阵地,是确立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主阵地。然而,就是这样一门重要的课程,农村初中的教学质量与城市初中的教学质量差距正在
期刊
一、唤起创新欲望,使学生想创新  现代生理学和心理学告诉我们人人都有创新的欲望和潜能,小学生尤其这样。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鼓励学生创新,促使学生积极思维,激起学生进行创新思维的解题积极性。为创新能力的培养注入永久的活力。  1、新课,刺激好奇心,培养创新欲望儿童的好奇心是儿童创造力的动力,因为好奇,才有探索,才有创造。所以刺激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创造欲望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首要工作。  导入是一节
期刊
新课程标准理念强调学生在活动中学习,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倡导自主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创新思维能力。作为中学数学老师,我们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下面是我做的几点尝试。  一、设置好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充分重视“问题情境”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适宜的问题情境能激发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