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现今教育制度下,信息技术不作为高考科目,导致从学生到一些教师再到一些领导对信息技术课重视程度不够,都认为信息技术课会考很简单,等于是“鸡肋”课。但调查发现,高中生都很喜欢信息技术,不论是理论学习还是实践操作,学生都非常热衷。可是,学生在校的学习时间和上机操作实践毕竟太少,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在这种情况下,构建高效的课堂非常必要。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 教学 高效 兴趣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03.099
新课改明确指出教师要改变传统教学中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促进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教师在信息技术课堂上,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分析和加工信息的能力,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教师要关注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产生信息技术学习的兴趣,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探究中,体验学习的快乐和乐趣,探究中获得知识,提高对于信息技术的操作能力。
一、精心设计任务
教学任务设计得好与坏,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兴趣。一个好的教学任务,可以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掌握知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精讲精练主要是指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在量上少讲,把大量时间留给学生去自学、去思考;在质上求精,排除学生已经掌握的和通过自己能理解并掌握的知识。重在教学中给学生点明问题的关键,发挥创新思维解决问题的方法,以锻炼其独立探讨问题的思维能力。在教学过程中,依据教学内容,设计安排一个或多个与现实问题相关的情境,其中蕴含着与学习有关的问题悬念,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从而激发他们对教学内容强烈的求知欲望,以最佳的学习状态进行学习。
二、发挥优势,着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信息技术的发展可以说是一日千里,各类知识信息层出不穷,正以惊人的速度不断更新,而这些知识是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不能完全学到的,教师应对学生加以说明,从而使其意识到知识更新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积极主动自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分层次制定学习目标,尽量给学生提供自学机会。教材中符合学生知识水平的教学内容,可以先让学生自学,再由学生通过讨论(或辩论)发表自己的见解,最后由教师对学生的理解作出修正或对学生的问题作出解答。信息技术课与传统课堂相比有一个明显的优势,就是学生学习知识的途径更为广阔,学习方法更为灵活,而不再只局限于教师的当面授课,信息技术课开放的网络环境,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自学的知识宝库,网上各种计算机相关的教程多不胜举,形式丰富,还有着各类专业的论坛可供学习交流。教师可为学生推荐几个好的网络学院和技术论坛,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自学来丰富自身的知识,提高自学能力。
三、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导师,学习兴趣是学生基于自己的学习需要而表现出来的一种认识倾向,它在学生的学习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对于那些单调、枯燥的练习和难以理解的理论知识,教师应特别注意教学方法的选择,以保持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每一门课程都有其特点,教师要善于发掘,计算机课程集操作性、趣味性与应用性等特点。例如,在上第一节计算机课时,传统教学模式教学的中通常先讲授计算机基础知识,然后再让学生认识、接触计算机。但如果采用“任务驱动,先认识,后学习”的模式,计算机课程的操作性特点就能凸现出来。教师可把学生带入机房,在适当讲述一些基本的电脑维护常识后便可引导学生思考“摆在你面前的这台机器是什么,它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等问题,从而通过计算机硬件让他们了解主机、键盘、显示器、驱动器、开关等主要操作部件及开、关机操作。这样不但调动了学生的视、听、触觉等多种感官参与,而且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在轻松氛围中学习计算机。
四、教学方法形式多样
1.情境任务驱动法:利用搜索引擎搜索、学习《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并进行网上宣誓,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增强学生面对网络的自我约束力。
2.分层教学法:通过设计“必做的情境任务”,(任务一、任务二、任务三、任务四)和“选做的情境任务”(拓展任务),让不同基础层次上的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确定学习进度,有基础的同学可以根据需要学习得更深入,而没有基础的同学又可以循序渐进地从基本内容开始学,每個同学的学习积极性都会提高。
3.演示法:教师适量的演示教学,结合启发式教学便于学生对信息搜索技巧的深层次把握,并从中获得启迪,从而顺利地完成较为复杂的信息搜索任务。
4.成果展示法:将学生的信息搜索成果通过多媒体电子教室系统的“转播”功能在全班同学中进行展示,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和认同,从而激发学生后续学习的热情。
5.讨论法:围绕两种不同的信息搜索的方法,分析讨论思考题,以弄清分类搜索与关键字搜索适用的场合、搜索范围的不同及搜索精确度的不同,从而提高学生信息搜索的技能和技巧,更好地掌握从因特网获取信息。
总之,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作为发展性教育,是推进教育现代化进程的主阵地,我们应根据自己的教学风格,运用一定的教学艺术和方法,加强教学研究,探索各种合理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坚持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为依据,坚持高效课堂的创新精神,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一定会更高。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信息技术(必修)[M].广东教育出版社,2011.
[2]现代教育技术――走进信息化教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3]袁裕中.优化信息技术教学策略 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01.
[4]王慧慧.信息技术课与中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0.
[5]李艳飞.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几点思考[J].新课程(教育学术版),2008,9.
[6]刘宝丽.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方法探索[J].中国校外教育,2008,9.
[7]潘弘毓.浅谈高中信息技术课的教学[J].中国教师,2009,2.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 教学 高效 兴趣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03.099
新课改明确指出教师要改变传统教学中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促进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教师在信息技术课堂上,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分析和加工信息的能力,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教师要关注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产生信息技术学习的兴趣,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探究中,体验学习的快乐和乐趣,探究中获得知识,提高对于信息技术的操作能力。
一、精心设计任务
教学任务设计得好与坏,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兴趣。一个好的教学任务,可以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掌握知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精讲精练主要是指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在量上少讲,把大量时间留给学生去自学、去思考;在质上求精,排除学生已经掌握的和通过自己能理解并掌握的知识。重在教学中给学生点明问题的关键,发挥创新思维解决问题的方法,以锻炼其独立探讨问题的思维能力。在教学过程中,依据教学内容,设计安排一个或多个与现实问题相关的情境,其中蕴含着与学习有关的问题悬念,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从而激发他们对教学内容强烈的求知欲望,以最佳的学习状态进行学习。
二、发挥优势,着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信息技术的发展可以说是一日千里,各类知识信息层出不穷,正以惊人的速度不断更新,而这些知识是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不能完全学到的,教师应对学生加以说明,从而使其意识到知识更新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积极主动自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分层次制定学习目标,尽量给学生提供自学机会。教材中符合学生知识水平的教学内容,可以先让学生自学,再由学生通过讨论(或辩论)发表自己的见解,最后由教师对学生的理解作出修正或对学生的问题作出解答。信息技术课与传统课堂相比有一个明显的优势,就是学生学习知识的途径更为广阔,学习方法更为灵活,而不再只局限于教师的当面授课,信息技术课开放的网络环境,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自学的知识宝库,网上各种计算机相关的教程多不胜举,形式丰富,还有着各类专业的论坛可供学习交流。教师可为学生推荐几个好的网络学院和技术论坛,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自学来丰富自身的知识,提高自学能力。
三、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导师,学习兴趣是学生基于自己的学习需要而表现出来的一种认识倾向,它在学生的学习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对于那些单调、枯燥的练习和难以理解的理论知识,教师应特别注意教学方法的选择,以保持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每一门课程都有其特点,教师要善于发掘,计算机课程集操作性、趣味性与应用性等特点。例如,在上第一节计算机课时,传统教学模式教学的中通常先讲授计算机基础知识,然后再让学生认识、接触计算机。但如果采用“任务驱动,先认识,后学习”的模式,计算机课程的操作性特点就能凸现出来。教师可把学生带入机房,在适当讲述一些基本的电脑维护常识后便可引导学生思考“摆在你面前的这台机器是什么,它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等问题,从而通过计算机硬件让他们了解主机、键盘、显示器、驱动器、开关等主要操作部件及开、关机操作。这样不但调动了学生的视、听、触觉等多种感官参与,而且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在轻松氛围中学习计算机。
四、教学方法形式多样
1.情境任务驱动法:利用搜索引擎搜索、学习《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并进行网上宣誓,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增强学生面对网络的自我约束力。
2.分层教学法:通过设计“必做的情境任务”,(任务一、任务二、任务三、任务四)和“选做的情境任务”(拓展任务),让不同基础层次上的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确定学习进度,有基础的同学可以根据需要学习得更深入,而没有基础的同学又可以循序渐进地从基本内容开始学,每個同学的学习积极性都会提高。
3.演示法:教师适量的演示教学,结合启发式教学便于学生对信息搜索技巧的深层次把握,并从中获得启迪,从而顺利地完成较为复杂的信息搜索任务。
4.成果展示法:将学生的信息搜索成果通过多媒体电子教室系统的“转播”功能在全班同学中进行展示,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和认同,从而激发学生后续学习的热情。
5.讨论法:围绕两种不同的信息搜索的方法,分析讨论思考题,以弄清分类搜索与关键字搜索适用的场合、搜索范围的不同及搜索精确度的不同,从而提高学生信息搜索的技能和技巧,更好地掌握从因特网获取信息。
总之,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作为发展性教育,是推进教育现代化进程的主阵地,我们应根据自己的教学风格,运用一定的教学艺术和方法,加强教学研究,探索各种合理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坚持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为依据,坚持高效课堂的创新精神,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一定会更高。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信息技术(必修)[M].广东教育出版社,2011.
[2]现代教育技术――走进信息化教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3]袁裕中.优化信息技术教学策略 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01.
[4]王慧慧.信息技术课与中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0.
[5]李艳飞.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几点思考[J].新课程(教育学术版),2008,9.
[6]刘宝丽.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方法探索[J].中国校外教育,2008,9.
[7]潘弘毓.浅谈高中信息技术课的教学[J].中国教师,20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