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攻关目标
诗歌的形象指的是诗人根据现实生活中各种现象加以艺术概括形成的具有一定思想内容和艺术感染力的具体生动的人、物和自然景象并借以寄寓作者生活理想和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诗歌中的人物、事件、自然景物和具体生活环境都是形象。对于叙事诗而言,诗中的“人”和“事”是形象;对于写景、状物诗而言,诗中的“景”和“物”是形象;对于抒情诗而言,诗中的抒情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就是形象。即诗歌中的形象包括人物形象、事物形象和景物形象,我们简称为“人象”、“物象”和“景象”。
因为诗歌作品中的形象不仅是现实生活中的人、物、景,更是含有作者“意”的形象,所以又称为“意象”。
近年来,高考对诗歌意象的考查越来越多,以2012年高考为例,17套试题,只有4套试题没有考查意象,考查率为76.5%。从人物形象、事物形象和景物形象的考查比率来看,景物形象占绝对优势,人物形象和事物形象大致持平。考查方式主要有:
1.显性考查,如2012年天津卷第14题第(1)小题:“颔联描绘了怎样的野菊形象?”
2.是隐性考查,如2012年高考全国大纲卷第12题第(2)小题:“本诗最后一联为什么要写松?请简要分析。”
3.综合考查,如2012年高考全国新课标卷第8题:“这首词表达了什么感情?‘红叶黄花秋意晚’一句对表达这种感情有什么作用?”
诗歌中的意象考查,之所以能占这么大的比例,采用如此多的方式进行,是因为意象最能体现诗歌的本质,既是诗歌鉴赏中出现频率很高的术语,又是打开诗歌鉴赏之门的钥匙。通过诗歌中的意象,大概可以窥知诗人的感情,了解诗人的创作动机。因此,我们可以预测,高考对诗歌意象的考查会持续“热”下去,而且所占分值会越来越大。
二、攻关策略
1.明确意象分类。从描写对象的角度来看,古诗词中的意象可分为三种,即人物形象、事物形象和景物形象。意象内涵不同,鉴赏的方法也不同,运用的术语也不尽相同。例如,事物形象常用的表达技巧是托物言志,而景物形象常用的表达技巧是借景抒情。
从性质角度分,可分为比喻性意象和描述性意象。
比喻性意象是诗人借助鲜明、生动的喻体形象,使情思具体化,从而增强诗的表达效果。其中,又分为明喻体形象和暗喻。
(1)明喻。即带有比喻词“像”“似”“如”等。例如,《虞美人》词中的诗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愁绪本为抽象概念,说不清道不明,但作者将其比喻为这眼前浩荡东去的江水,化无形为有形,化抽象为形象。
(2)暗喻。即没有明显的比喻词,但所选用的意象却起着比喻作用。如贺铸《青玉案》中的名句:“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句中烟草、风絮和梅雨就是比喻性意象。烟草、风絮和梅雨分别存在于地上、人间、天上,可见愁思之多,无处不在。这一连串的暗喻,将作者的愁绪写到极致。
描述性意象。在诗歌中,作者为了营造某种意境或渲染某种情感,就会极力铺陈一些意象,以达到意境的完美和情感的强烈。所以,运用描述性意象,类似《诗经》中“赋”这一手法。如王维《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诗中就运用了“花落”“月出”“鸟鸣”这样的描述性意象,以动衬静,写出了春涧的静谧,使诗歌显得富有生机而不枯寂,给人以独特的美感享受。
2.掌握常见意象的基本特点。在古诗词的创作和发展中,有些事物所包含的主观感情被逐渐固化下来,用以表现特定的场景和寓意。在高考中,有一些意象是反复出现的。有人用一首小诗对高考中经常出现的意象进行了总结:
松梅竹菊寓高洁,借月托雁寄乡思。杜鹃鹧鸪啼凄凄,梧桐叶落透悲意。别时长亭柳依依,落花流水传愁绪。乌鸦燕子系兴衰,草木仍在人事移。
3.注重整体感知。有许多意象是篇章意象,也有些意象是局部意象。对篇章意象需要整体感知,对局部意象则容易忽略整体感知,所以应该特别强调这一点。如果没有整体观照,势必会误读意象,误读作品,就像观照人的肢体不能脱离对人的整体形象的观照一样,这是创造意象的普通规律。描述性意象是这方面的典型。
4.充分感受“象”。感受“象”实际上是对意象的“形”的认读、联想、想象。古往今来的好诗好文只要有意象,都必定有值得品味的鲜明生动的“象”。对“象”的感受可以是读作品的目的,因为美学分析也是文学欣赏的一种;这种感受也可以是读作品的手段,即通过感受“象”而悟得“意”,达到得“意”的最终目的。例如我们读《锦瑟》,会被“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这两句深深地迷住,这是两幅千古奇绝的优美画面,需要调动我们脑海中的记忆储备,唤醒我们的联想和想象,我们沉浸其中得到充分的艺术享受,即使最后没有猜透诗人写作的真正意图,也算是纯正的文学欣赏。
5.细心体会“意”。象和意两方面都很重要,但相比而言,意更重要,因为写意抒情是文学创作的最常见的目的,所以解读意象,探寻根柢,一般都会追问意象的情意内容。当然,由于意象的象征和暗示手法的运用,探求意象之意有时会有一定的难度,这就需要我们细心、再细心。
6.学会知人论世。简单地说,知人,就是了解作者;论世,就是了解时代背景。任何意象都是用来表达作者的特殊经历或特定感受的,任何有代表性的意象都是特定时代的产物,就像任何树苗产都生于特定的土壤一样,我们借助于观察和分析土壤,可以获得对树苗的丰富认知;我们借助于知人论世,可以获得对作品意象的深刻感受、理解。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陈子昂,唐代诗人。官至右拾遗,参与东征契丹,多次进谏,未被采纳,却被斥降职。因此其形象为:塑造了一位胸怀大志却因报国无门而异常孤独苦闷的诗人形象。前两句俯仰古今,不遇明君,第三句写出空间的辽阔,第四句在广阔的时空背景下突出孤独的诗人形象,表现了怀才不遇的旷古之愁。
三、攻关演习
鹧鸪天·春暮 黄升
沉水香销梦半醒,
斜阳恰照竹间亭。
戏临小草书团扇,
自拣残花插净瓶。
莺宛转,燕丁宁。
晴波不动晚山青。
玉人只怨春归去,
不道槐云绿满庭。
【赏析】黄升(生卒年不详),字叔旸,号玉林,又号花庵词客,建安(今属福建)人。不事科举,性喜吟咏。以诗受知于游九功,与魏庆之相酬唱。著有《散花庵词》等。
诗人从“沉水香销梦半醒,斜阳恰照竹间亭”起笔。学生可能不知道“沉水香销”的意思,但从“梦半醒”,可以猜测女主人公心情不是太好。女主人公神思恍惚之时,正是斜阳映照庭院之时。在中国古典诗歌中,“斜阳”(日暮)是一个特殊的时段,这时候,人的心情郁闷,不是很快乐。在这样的环境下,女主人公团扇临书,瓶花供养,以此来打发这漫长的春日。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不难明白,词的上片,写了女主人公春昼梦初醒的无聊之状。
但要注意的是,女主人公特意拣取的是快要凋谢的花朵,掩藏的却是红颜将老、年华流逝的内心哀叹,折射出女主人公的寂寞情怀。
下片接承意脉,进一步写景抒情,从时间上看,再次点染春日黄昏、清和景物。“晴波”、“晚山”,扣紧“斜阳恰照”。“莺宛转,燕丁宁,晴波不动晚山青。”暮春三月之际,黄莺飞舞绿草生长,装点湖山,而这莺歌宛转、燕语呢喃,到底在呼唤着什么、寻求着什么呢?默然无语相对的只有不动的晴波与晚山空翠。可惜一片清歌,都付与黄昏!女主人公留春无计、怨春不语,伤春心事无人领会,惜花情绪惟有上天可以窥知。她的心灵之窗悄悄地打开,又轻轻地闭上。
黄升的这首词传达了那种淡淡的富贵闲愁,反映的是在那个时代中,被禁锢的女性的追求和她们的失落与寂寞,有强烈的社会现实意义。
问题:下片所写景物有什么特点?写这些郊外有何作用?试作简要分析。
【解析】一方面,要抓住诗歌意象中的主要词语,如“宛转”“晴”“青”等,根据这些词语,我们似乎窥探出女主人公的愉悦心情;另一方面,根据“残花”“怨”等,我们又似乎隐隐约约感觉到女主人公内心的苦闷。景是美景,心情却很糟糕,这种“悖谬”,提醒我们诗人运用了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以达到倍增其哀的目的。
【参考答案】下片所写的“莺宛转”、“燕丁宁”、“晴波”、“晚山青”等景物,呈现处一派明媚生机,作者借此反衬女主人公内心的伤感情绪,达到以乐景写哀情的目的。
哭晁卿衡
李白
日本晁卿辞帝都,
征帆一片绕蓬壶。
明月不归沉碧海,
白云愁色满苍梧。
【赏析】读诗万不可忽视标题,一个“哭”字,使诗歌笼罩着一层哀惋的气氛。
“日本晁卿辞帝都”是叙事,点明了事情的起因,日本人晁衡要离开长安了。
“征帆一片绕蓬壶”句中,“征帆一片”这个意象对准确理解诗人的感情很重要。船行驶在辽阔无际的大海上,随着风浪上下颠簸,时隐时现,远远望去,恰如一片树叶飘浮在水面。表现出了晁衡辞官后只身漂泊回国的孤寂感,既衬托出一种悲凉的气氛,也道出了诗人心中的悲意。意象“蓬壶”放在“征帆一片”之后也别有深意。“蓬壶”即传说中的蓬莱仙岛,是神仙居住的地方,晁衡所乘坐的船只绕着蓬莱仙岛,暗喻晁衡即将遇难,成为仙人。
“明月不归沉碧海”中的“明月”也是一个不能忽视的意象。在中国古典诗歌中,“明月”除了思念的意思外,还可以形容女子容貌的姣好,引申为品质的高洁。在本诗中,诗人借助明月,比喻晁衡有着明月一样高尚品德,晁衡的溺海身亡就如同皎洁的月光深深地沉入茫茫大海中。当然,诗人也借明月来表达对于友人晁衡遇难的惋惜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白云愁色满苍梧”一句中,意象“白云”也表达了诗人对晁衡的思念之情。见月怀人,望月思友是古诗中常表现的感情。杜甫诗《恨别》:“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这两句也是借白云明月,寄托对友人的怀念。刘长卿《谪仙怨》:“白云千里万里,明月前溪后溪。”写别后相隔之遥与思念之深,希望悠悠的白云,把自己的一片思念之情带给千里万里之外的友人。当然,我们还不能忘了“白云”的修饰语“愁色”,“愁色”为全诗笼罩上了一种惨淡忧愁的气氛,晁衡的逝世使苍梧岛上的白云都染上愁色,可见晁衡的逝世是多么让人惋惜,多么让人悲痛!
总之,李白在这首诗中,把友人逝去、自己极度悲痛的感情用优美的比喻和丰富的联想,表达得含蓄、丰富而又不落俗套,体现了非凡的艺术才能。
问题:请赏析“明月不归沉碧海”一句。
【解析】掌握诗歌意象的特定含义是欣赏这句诗的关键,只要准确理解“明月”的内涵,解答此题不难。
古人常常借助明月这个意象,象征女性的阴柔、恬静、美丽和纯洁。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们总是有意无意地利用明月意象来构架他们的作品,在诗人们看来,以月喻女性发髻、皮肤、眉黛及其阴柔恬静、多情善良的性格,从而塑造出女性光艳美丽的动人形象,是再美不过的了。如《诗经·陈风·月出》中“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等三章均以月起兴,借月喻美人,将女性的容貌仪采通过明月皎洁皓婉的形象道出,达到了美人如在眼前,冰清玉洁、纯情无瑕而又恬美无比的效果。在此基础上,诗人往往用明月来寄托高洁的情操,或用来象征光辉理想。在本诗中,诗人借助明月,比喻晁衡有着明月一样高尚品德,晁衡的溺海身亡就如同皎洁的月光深深地沉入茫茫大海中。当然,诗人也借明月来表达对于友人晁衡遇难的惋惜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参考答案】“明月不归沉碧海”句,诗人运用比喻的手法,对晁衡作了高度评价,抒发了自己的无限怀念之情。诗人暗喻晁衡遇难,明月象征着晁衡品德的高洁,而晁衡的溺海身亡,就如同皓洁的明月沉沦于湛蓝的大海之中,也表达了诗人对晁衡的思念之情。
病牛
李纲
耕犁千亩实千箱,
力尽筋疲谁复伤?
但得众生皆得饱,
不辞羸病卧残阳。
【注】李纲官至宰相,因反对媾和,力主抗金被贬谪武昌。箱:通“厢”,仓禀。 【赏析】李纲(1083~1140),宋代名臣。字伯纪,福建邵武人,政和进士官至宰相。靖康之变后,力主抗金,但屡遭投降派排斥打击,终不得志,后忧愤而死,年仅57岁。此诗即绍兴二年(1132)李纲被贬官居鄂州时所作。
要读懂这首诗,“知人论世”是一个很重要的途径,联系李纲的抗金主张和他的人生遭遇,我们不难发现这是一首咏物诗。全诗托物言志,以牛自况,袒露了自己的人生经历内心世界。
首句中,要注意“千亩”和“千箱”两个意象,“千亩”指耕犁田地之多,“千箱”之粮仓之多。句子的意思是说,一生耕犁愈千上万亩,打下的粮食堆满千仓万囤。这一句,以平实的笔触,给读者勾画出老牛的身影和一幅幅感人的劳作图。当然,我们从病牛的功绩之中,不难预料牛得病的原因。
次句语言朴素,用反问的语气写了病牛现在的处境。它筋疲力尽,但有谁怜悯它呢?功绩如彼,处境却如此,诗人的不平之意,蕴涵其中,但病牛又是如何看待的呢?
第三句“但得众生皆得饱”,“众生”是理解情感的关键,“众生”即苍生,黎民百姓。这句既是真实的写照,又是理想的抒发。病牛不辞劳苦,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的就是黎民百姓,其精神让人唏嘘不已。
“不辞羸病卧残阳”句中,“羸病”是瘦弱有病的意思,“残阳”比喻人的晚年。诗人当时才47岁,但在累遭磨难之后,产生一种迟暮之感,也是很自然的,此处是双关语。全句承上句而言,为了众生,遭受何种打击,归落何种处境,我也在所不辞,甘心情愿。这是何等崇高的精神境界啊!能不叫人肃然起敬吗?
总之,诗的前两句,陈诉了牛的劳苦功绩,不幸结局及悲惨景况,刻画了病牛的形象;后两句写其志向,表现了一种执韧的追求和高洁的心念。
问题:请赏析“病牛”这个形象,诗人借助“病牛”寄托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解析】要准确解答此题,有两个抓手值得关注。一是知人论世,要有效利用试题给出的注释,即李纲“因反对媾和,力主抗金被贬谪武昌”,诗人把自己比作“病牛”,完全有这个可能;二是透过现象看本质。诗人利用“病牛”表明心迹,不是简单地位了写牛而写“病牛”,表现了一种执韧的追求和高洁的心念。
【参考答案】“病牛”为让“众生皆得饱”,不息奉献出自己的一切,致使自己筋疲力尽,即使这样也无人怜惜,但它没有怨天尤人,表现了老牛身体病弱却力耕负重、死而后已的精神。
[正宫]醉太平·讥贪小利者
夺泥燕口,削铁针头,刮金佛面细搜求,无中觅有。
鹌鹑嗉里寻豌豆,鹭鸶腿上劈精肉,蚊子腹内刳脂油,亏老先生下手。
【赏析】小令前三句,“夺泥燕口,削铁针头,刮金佛面细搜求”,全都是倒装句,“燕口”“针头”“金佛面”等意象,不能忽略。“燕口”里没有多少泥,“针头”能有多少铁?“金佛面”的金子,肯定是很薄的……但就是这些可怜的东西,有人也“无中觅有”,尽搜刮之能事,真是可恶,一群贪婪成癖、剥削成性的官僚豪强的丑恶嘴脸,跃然纸上。接下来的三句则进一步揭露出他们吃人肉喝人血的狰狞面目,很自然地使人们联想到统治者置人民于死地的悲惨情景,从而激起人们对统治者的痛恨。
需要强调的是,“老先生”这个意象,要通过表面深入分析,才能准确理解这三个字的真实感情,作者表面在褒,实则在贬,无丝毫尊敬之意,而是充满了辛辣的讽刺。尤其是前边的修饰语“亏”字,表现了劳动者对剥削者贪得无厌的无比愤慨和切齿痛恨。
这首小令的艺术感染力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曲文通篇运用了夸张的艺术手法。作者以丰富的想象,选择了一连串生动形象的比喻,把剥削者的本性夸张到了荒唐可笑的地步。然而,正是这种夸张,更突出了事物的本质。另一方面的感染力则是因为作品语言通俗生动、形象逼真。特别是动词的巧妙运用,“夺”、“削”、“刮”、“觅”、“寻”、“劈”、“刳”等字都用得十分贴切自然,更使作品显示了尖锐、泼辣的艺术特色和浓烈的生活气息。最后一句“亏老先生下手”,语言干净利索、质朴自然却又力重千钧、耐人寻味,它不仅加强了全曲的讽刺效果,而且表现了劳动者幽默的性格和丰富的思想感情。
问题:“老先生”一词富含深意,请简要分析。
【解析】对“老先生”的理解,不能停留在意象的表层,联系整首诗歌,通过表面深入分析,可以发现,“老先生”这三个字看似褒扬,实则贬斥,讽刺了官僚豪强的贪婪。另外,意象前面的修饰语“亏”字,也对理解“老先生”的意思至关重要,不能忽略。
【参考答案】“老先生”是褒词贬用,辛辣地讽刺了“贪小利者”的剥削老百姓的丑恶嘴脸。
(作者单位:甘肃省张掖市张掖中学)
诗歌的形象指的是诗人根据现实生活中各种现象加以艺术概括形成的具有一定思想内容和艺术感染力的具体生动的人、物和自然景象并借以寄寓作者生活理想和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诗歌中的人物、事件、自然景物和具体生活环境都是形象。对于叙事诗而言,诗中的“人”和“事”是形象;对于写景、状物诗而言,诗中的“景”和“物”是形象;对于抒情诗而言,诗中的抒情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就是形象。即诗歌中的形象包括人物形象、事物形象和景物形象,我们简称为“人象”、“物象”和“景象”。
因为诗歌作品中的形象不仅是现实生活中的人、物、景,更是含有作者“意”的形象,所以又称为“意象”。
近年来,高考对诗歌意象的考查越来越多,以2012年高考为例,17套试题,只有4套试题没有考查意象,考查率为76.5%。从人物形象、事物形象和景物形象的考查比率来看,景物形象占绝对优势,人物形象和事物形象大致持平。考查方式主要有:
1.显性考查,如2012年天津卷第14题第(1)小题:“颔联描绘了怎样的野菊形象?”
2.是隐性考查,如2012年高考全国大纲卷第12题第(2)小题:“本诗最后一联为什么要写松?请简要分析。”
3.综合考查,如2012年高考全国新课标卷第8题:“这首词表达了什么感情?‘红叶黄花秋意晚’一句对表达这种感情有什么作用?”
诗歌中的意象考查,之所以能占这么大的比例,采用如此多的方式进行,是因为意象最能体现诗歌的本质,既是诗歌鉴赏中出现频率很高的术语,又是打开诗歌鉴赏之门的钥匙。通过诗歌中的意象,大概可以窥知诗人的感情,了解诗人的创作动机。因此,我们可以预测,高考对诗歌意象的考查会持续“热”下去,而且所占分值会越来越大。
二、攻关策略
1.明确意象分类。从描写对象的角度来看,古诗词中的意象可分为三种,即人物形象、事物形象和景物形象。意象内涵不同,鉴赏的方法也不同,运用的术语也不尽相同。例如,事物形象常用的表达技巧是托物言志,而景物形象常用的表达技巧是借景抒情。
从性质角度分,可分为比喻性意象和描述性意象。
比喻性意象是诗人借助鲜明、生动的喻体形象,使情思具体化,从而增强诗的表达效果。其中,又分为明喻体形象和暗喻。
(1)明喻。即带有比喻词“像”“似”“如”等。例如,《虞美人》词中的诗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愁绪本为抽象概念,说不清道不明,但作者将其比喻为这眼前浩荡东去的江水,化无形为有形,化抽象为形象。
(2)暗喻。即没有明显的比喻词,但所选用的意象却起着比喻作用。如贺铸《青玉案》中的名句:“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句中烟草、风絮和梅雨就是比喻性意象。烟草、风絮和梅雨分别存在于地上、人间、天上,可见愁思之多,无处不在。这一连串的暗喻,将作者的愁绪写到极致。
描述性意象。在诗歌中,作者为了营造某种意境或渲染某种情感,就会极力铺陈一些意象,以达到意境的完美和情感的强烈。所以,运用描述性意象,类似《诗经》中“赋”这一手法。如王维《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诗中就运用了“花落”“月出”“鸟鸣”这样的描述性意象,以动衬静,写出了春涧的静谧,使诗歌显得富有生机而不枯寂,给人以独特的美感享受。
2.掌握常见意象的基本特点。在古诗词的创作和发展中,有些事物所包含的主观感情被逐渐固化下来,用以表现特定的场景和寓意。在高考中,有一些意象是反复出现的。有人用一首小诗对高考中经常出现的意象进行了总结:
松梅竹菊寓高洁,借月托雁寄乡思。杜鹃鹧鸪啼凄凄,梧桐叶落透悲意。别时长亭柳依依,落花流水传愁绪。乌鸦燕子系兴衰,草木仍在人事移。
3.注重整体感知。有许多意象是篇章意象,也有些意象是局部意象。对篇章意象需要整体感知,对局部意象则容易忽略整体感知,所以应该特别强调这一点。如果没有整体观照,势必会误读意象,误读作品,就像观照人的肢体不能脱离对人的整体形象的观照一样,这是创造意象的普通规律。描述性意象是这方面的典型。
4.充分感受“象”。感受“象”实际上是对意象的“形”的认读、联想、想象。古往今来的好诗好文只要有意象,都必定有值得品味的鲜明生动的“象”。对“象”的感受可以是读作品的目的,因为美学分析也是文学欣赏的一种;这种感受也可以是读作品的手段,即通过感受“象”而悟得“意”,达到得“意”的最终目的。例如我们读《锦瑟》,会被“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这两句深深地迷住,这是两幅千古奇绝的优美画面,需要调动我们脑海中的记忆储备,唤醒我们的联想和想象,我们沉浸其中得到充分的艺术享受,即使最后没有猜透诗人写作的真正意图,也算是纯正的文学欣赏。
5.细心体会“意”。象和意两方面都很重要,但相比而言,意更重要,因为写意抒情是文学创作的最常见的目的,所以解读意象,探寻根柢,一般都会追问意象的情意内容。当然,由于意象的象征和暗示手法的运用,探求意象之意有时会有一定的难度,这就需要我们细心、再细心。
6.学会知人论世。简单地说,知人,就是了解作者;论世,就是了解时代背景。任何意象都是用来表达作者的特殊经历或特定感受的,任何有代表性的意象都是特定时代的产物,就像任何树苗产都生于特定的土壤一样,我们借助于观察和分析土壤,可以获得对树苗的丰富认知;我们借助于知人论世,可以获得对作品意象的深刻感受、理解。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陈子昂,唐代诗人。官至右拾遗,参与东征契丹,多次进谏,未被采纳,却被斥降职。因此其形象为:塑造了一位胸怀大志却因报国无门而异常孤独苦闷的诗人形象。前两句俯仰古今,不遇明君,第三句写出空间的辽阔,第四句在广阔的时空背景下突出孤独的诗人形象,表现了怀才不遇的旷古之愁。
三、攻关演习
鹧鸪天·春暮 黄升
沉水香销梦半醒,
斜阳恰照竹间亭。
戏临小草书团扇,
自拣残花插净瓶。
莺宛转,燕丁宁。
晴波不动晚山青。
玉人只怨春归去,
不道槐云绿满庭。
【赏析】黄升(生卒年不详),字叔旸,号玉林,又号花庵词客,建安(今属福建)人。不事科举,性喜吟咏。以诗受知于游九功,与魏庆之相酬唱。著有《散花庵词》等。
诗人从“沉水香销梦半醒,斜阳恰照竹间亭”起笔。学生可能不知道“沉水香销”的意思,但从“梦半醒”,可以猜测女主人公心情不是太好。女主人公神思恍惚之时,正是斜阳映照庭院之时。在中国古典诗歌中,“斜阳”(日暮)是一个特殊的时段,这时候,人的心情郁闷,不是很快乐。在这样的环境下,女主人公团扇临书,瓶花供养,以此来打发这漫长的春日。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不难明白,词的上片,写了女主人公春昼梦初醒的无聊之状。
但要注意的是,女主人公特意拣取的是快要凋谢的花朵,掩藏的却是红颜将老、年华流逝的内心哀叹,折射出女主人公的寂寞情怀。
下片接承意脉,进一步写景抒情,从时间上看,再次点染春日黄昏、清和景物。“晴波”、“晚山”,扣紧“斜阳恰照”。“莺宛转,燕丁宁,晴波不动晚山青。”暮春三月之际,黄莺飞舞绿草生长,装点湖山,而这莺歌宛转、燕语呢喃,到底在呼唤着什么、寻求着什么呢?默然无语相对的只有不动的晴波与晚山空翠。可惜一片清歌,都付与黄昏!女主人公留春无计、怨春不语,伤春心事无人领会,惜花情绪惟有上天可以窥知。她的心灵之窗悄悄地打开,又轻轻地闭上。
黄升的这首词传达了那种淡淡的富贵闲愁,反映的是在那个时代中,被禁锢的女性的追求和她们的失落与寂寞,有强烈的社会现实意义。
问题:下片所写景物有什么特点?写这些郊外有何作用?试作简要分析。
【解析】一方面,要抓住诗歌意象中的主要词语,如“宛转”“晴”“青”等,根据这些词语,我们似乎窥探出女主人公的愉悦心情;另一方面,根据“残花”“怨”等,我们又似乎隐隐约约感觉到女主人公内心的苦闷。景是美景,心情却很糟糕,这种“悖谬”,提醒我们诗人运用了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以达到倍增其哀的目的。
【参考答案】下片所写的“莺宛转”、“燕丁宁”、“晴波”、“晚山青”等景物,呈现处一派明媚生机,作者借此反衬女主人公内心的伤感情绪,达到以乐景写哀情的目的。
哭晁卿衡
李白
日本晁卿辞帝都,
征帆一片绕蓬壶。
明月不归沉碧海,
白云愁色满苍梧。
【赏析】读诗万不可忽视标题,一个“哭”字,使诗歌笼罩着一层哀惋的气氛。
“日本晁卿辞帝都”是叙事,点明了事情的起因,日本人晁衡要离开长安了。
“征帆一片绕蓬壶”句中,“征帆一片”这个意象对准确理解诗人的感情很重要。船行驶在辽阔无际的大海上,随着风浪上下颠簸,时隐时现,远远望去,恰如一片树叶飘浮在水面。表现出了晁衡辞官后只身漂泊回国的孤寂感,既衬托出一种悲凉的气氛,也道出了诗人心中的悲意。意象“蓬壶”放在“征帆一片”之后也别有深意。“蓬壶”即传说中的蓬莱仙岛,是神仙居住的地方,晁衡所乘坐的船只绕着蓬莱仙岛,暗喻晁衡即将遇难,成为仙人。
“明月不归沉碧海”中的“明月”也是一个不能忽视的意象。在中国古典诗歌中,“明月”除了思念的意思外,还可以形容女子容貌的姣好,引申为品质的高洁。在本诗中,诗人借助明月,比喻晁衡有着明月一样高尚品德,晁衡的溺海身亡就如同皎洁的月光深深地沉入茫茫大海中。当然,诗人也借明月来表达对于友人晁衡遇难的惋惜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白云愁色满苍梧”一句中,意象“白云”也表达了诗人对晁衡的思念之情。见月怀人,望月思友是古诗中常表现的感情。杜甫诗《恨别》:“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这两句也是借白云明月,寄托对友人的怀念。刘长卿《谪仙怨》:“白云千里万里,明月前溪后溪。”写别后相隔之遥与思念之深,希望悠悠的白云,把自己的一片思念之情带给千里万里之外的友人。当然,我们还不能忘了“白云”的修饰语“愁色”,“愁色”为全诗笼罩上了一种惨淡忧愁的气氛,晁衡的逝世使苍梧岛上的白云都染上愁色,可见晁衡的逝世是多么让人惋惜,多么让人悲痛!
总之,李白在这首诗中,把友人逝去、自己极度悲痛的感情用优美的比喻和丰富的联想,表达得含蓄、丰富而又不落俗套,体现了非凡的艺术才能。
问题:请赏析“明月不归沉碧海”一句。
【解析】掌握诗歌意象的特定含义是欣赏这句诗的关键,只要准确理解“明月”的内涵,解答此题不难。
古人常常借助明月这个意象,象征女性的阴柔、恬静、美丽和纯洁。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们总是有意无意地利用明月意象来构架他们的作品,在诗人们看来,以月喻女性发髻、皮肤、眉黛及其阴柔恬静、多情善良的性格,从而塑造出女性光艳美丽的动人形象,是再美不过的了。如《诗经·陈风·月出》中“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等三章均以月起兴,借月喻美人,将女性的容貌仪采通过明月皎洁皓婉的形象道出,达到了美人如在眼前,冰清玉洁、纯情无瑕而又恬美无比的效果。在此基础上,诗人往往用明月来寄托高洁的情操,或用来象征光辉理想。在本诗中,诗人借助明月,比喻晁衡有着明月一样高尚品德,晁衡的溺海身亡就如同皎洁的月光深深地沉入茫茫大海中。当然,诗人也借明月来表达对于友人晁衡遇难的惋惜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参考答案】“明月不归沉碧海”句,诗人运用比喻的手法,对晁衡作了高度评价,抒发了自己的无限怀念之情。诗人暗喻晁衡遇难,明月象征着晁衡品德的高洁,而晁衡的溺海身亡,就如同皓洁的明月沉沦于湛蓝的大海之中,也表达了诗人对晁衡的思念之情。
病牛
李纲
耕犁千亩实千箱,
力尽筋疲谁复伤?
但得众生皆得饱,
不辞羸病卧残阳。
【注】李纲官至宰相,因反对媾和,力主抗金被贬谪武昌。箱:通“厢”,仓禀。 【赏析】李纲(1083~1140),宋代名臣。字伯纪,福建邵武人,政和进士官至宰相。靖康之变后,力主抗金,但屡遭投降派排斥打击,终不得志,后忧愤而死,年仅57岁。此诗即绍兴二年(1132)李纲被贬官居鄂州时所作。
要读懂这首诗,“知人论世”是一个很重要的途径,联系李纲的抗金主张和他的人生遭遇,我们不难发现这是一首咏物诗。全诗托物言志,以牛自况,袒露了自己的人生经历内心世界。
首句中,要注意“千亩”和“千箱”两个意象,“千亩”指耕犁田地之多,“千箱”之粮仓之多。句子的意思是说,一生耕犁愈千上万亩,打下的粮食堆满千仓万囤。这一句,以平实的笔触,给读者勾画出老牛的身影和一幅幅感人的劳作图。当然,我们从病牛的功绩之中,不难预料牛得病的原因。
次句语言朴素,用反问的语气写了病牛现在的处境。它筋疲力尽,但有谁怜悯它呢?功绩如彼,处境却如此,诗人的不平之意,蕴涵其中,但病牛又是如何看待的呢?
第三句“但得众生皆得饱”,“众生”是理解情感的关键,“众生”即苍生,黎民百姓。这句既是真实的写照,又是理想的抒发。病牛不辞劳苦,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的就是黎民百姓,其精神让人唏嘘不已。
“不辞羸病卧残阳”句中,“羸病”是瘦弱有病的意思,“残阳”比喻人的晚年。诗人当时才47岁,但在累遭磨难之后,产生一种迟暮之感,也是很自然的,此处是双关语。全句承上句而言,为了众生,遭受何种打击,归落何种处境,我也在所不辞,甘心情愿。这是何等崇高的精神境界啊!能不叫人肃然起敬吗?
总之,诗的前两句,陈诉了牛的劳苦功绩,不幸结局及悲惨景况,刻画了病牛的形象;后两句写其志向,表现了一种执韧的追求和高洁的心念。
问题:请赏析“病牛”这个形象,诗人借助“病牛”寄托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解析】要准确解答此题,有两个抓手值得关注。一是知人论世,要有效利用试题给出的注释,即李纲“因反对媾和,力主抗金被贬谪武昌”,诗人把自己比作“病牛”,完全有这个可能;二是透过现象看本质。诗人利用“病牛”表明心迹,不是简单地位了写牛而写“病牛”,表现了一种执韧的追求和高洁的心念。
【参考答案】“病牛”为让“众生皆得饱”,不息奉献出自己的一切,致使自己筋疲力尽,即使这样也无人怜惜,但它没有怨天尤人,表现了老牛身体病弱却力耕负重、死而后已的精神。
[正宫]醉太平·讥贪小利者
夺泥燕口,削铁针头,刮金佛面细搜求,无中觅有。
鹌鹑嗉里寻豌豆,鹭鸶腿上劈精肉,蚊子腹内刳脂油,亏老先生下手。
【赏析】小令前三句,“夺泥燕口,削铁针头,刮金佛面细搜求”,全都是倒装句,“燕口”“针头”“金佛面”等意象,不能忽略。“燕口”里没有多少泥,“针头”能有多少铁?“金佛面”的金子,肯定是很薄的……但就是这些可怜的东西,有人也“无中觅有”,尽搜刮之能事,真是可恶,一群贪婪成癖、剥削成性的官僚豪强的丑恶嘴脸,跃然纸上。接下来的三句则进一步揭露出他们吃人肉喝人血的狰狞面目,很自然地使人们联想到统治者置人民于死地的悲惨情景,从而激起人们对统治者的痛恨。
需要强调的是,“老先生”这个意象,要通过表面深入分析,才能准确理解这三个字的真实感情,作者表面在褒,实则在贬,无丝毫尊敬之意,而是充满了辛辣的讽刺。尤其是前边的修饰语“亏”字,表现了劳动者对剥削者贪得无厌的无比愤慨和切齿痛恨。
这首小令的艺术感染力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曲文通篇运用了夸张的艺术手法。作者以丰富的想象,选择了一连串生动形象的比喻,把剥削者的本性夸张到了荒唐可笑的地步。然而,正是这种夸张,更突出了事物的本质。另一方面的感染力则是因为作品语言通俗生动、形象逼真。特别是动词的巧妙运用,“夺”、“削”、“刮”、“觅”、“寻”、“劈”、“刳”等字都用得十分贴切自然,更使作品显示了尖锐、泼辣的艺术特色和浓烈的生活气息。最后一句“亏老先生下手”,语言干净利索、质朴自然却又力重千钧、耐人寻味,它不仅加强了全曲的讽刺效果,而且表现了劳动者幽默的性格和丰富的思想感情。
问题:“老先生”一词富含深意,请简要分析。
【解析】对“老先生”的理解,不能停留在意象的表层,联系整首诗歌,通过表面深入分析,可以发现,“老先生”这三个字看似褒扬,实则贬斥,讽刺了官僚豪强的贪婪。另外,意象前面的修饰语“亏”字,也对理解“老先生”的意思至关重要,不能忽略。
【参考答案】“老先生”是褒词贬用,辛辣地讽刺了“贪小利者”的剥削老百姓的丑恶嘴脸。
(作者单位:甘肃省张掖市张掖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