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在恩情的土壤里开花:“中国好婆媳”的爱心接力

来源 :妇女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waydedao1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吉林长春,刘淑清是个响当当的人物。她曾是一个百万富翁,后来生意失败一贫如洗,在经历了人生种种苦难之后,还是一如既往地支撑起一个免费的福利院。她儿子的昔日女同学李帅,被她资助9年,在大学毕业后放弃优越的工作,选择到福利院来帮助她。而在患难与共的过程中,李帅与刘淑清的儿子杨凯日久生情,最后喜结良缘,一家人从此风雨同舟,共同去完成这场人间大爱的爱心接力。
  


  欠下的孝道,用大爱去偿还
  1986年,年仅20岁的刘淑清不顾父亲反对嫁给农民杨树锋,父亲一直不承认这个穷女婿,甚至以断绝父女关系要挟女儿。刘淑清知道,杨树峰虽然穷,但是却有一颗善良的心,她相信,只要夫妻同心,他们一定会活得更出色。
  婚后,夫妻俩开饭店和招待所,生活很快就有了起色。他们以为这时再回去见父亲应该很体面了,可是父亲却固执地把他们赶走,还放出“此生不再相见”的毒誓。没想到,这真的成了父女俩的结局。
  1991年,刘淑清和杨树锋的儿子杨凯出世了,为这个平凡的家庭增添了一抹亮色。到1999年,他们凭借辛苦的经营积累了上百万家产。这时刘淑清却接到一个噩耗——父亲因车祸去世。听到这个消息刘淑清哭得死去活来,她没有想到十年前的见面竟然成了永别,更后悔自己没有尽到孝道。此后四个月她都浑浑噩噩的,沉浸在父亲去世的伤痛中。
  2000年冬天,楼上搬来两位邻居,一位60岁左右的大爷带着他10岁的孙子。刘淑清第一眼见到老人时,觉得他长得像极了父亲,仔细询问下得知,他是一位孤寡残疾老人,儿子和儿媳在一场车祸中丧生,他自己也因为那场车祸导致残疾,目前小孙子上学还是靠申请助学贷款。刘淑清和丈夫决定担当起照顾老人和孩子的责任。他们把孩子安排到和自己儿子同一个学校就读,两口子除了做生意,晚上回来的时间就照看老人。
  有段时间,她和丈夫在外出差,实在没有办法照顾老人,就向老人“请辞”,可是半个月后他们再回来看他,发现他跌倒在轮椅旁,已经去世几天了。再一次失去“亲人”的刘淑清感到无助的心酸。从那天起,她开始给身边孤寡残疾老人和流浪乞讨人员买吃的用的等一些物品。可是她发现这些人需要的不仅仅是生活用品,他们更需要的是一个家。于是刘淑清心中产生了开办福利院的想法。
  2001年,刘淑清在丈夫的支持下,建起了吉林省内第一家不是政府投资,没有财政拨款,不靠社会捐赠,没有政策扶持的福利院,专门接收社会上那些无依无靠的孤寡残疾老人和智障儿童。
  最好的回报,就是像她一样去帮助别人
  2004年9月,安静了一个暑假的吉林省农安县中学又迎来了一批新生,校园顿时变得热闹起来。
  刘淑清的儿子杨凯兴奋地背着书包去上学。班里有位特别的姑娘,引起了他的注意。她天天扎着两条小辫子,笑脸盈盈,虽然衣着朴素,但依然掩盖不住内在的光芒。她就是品学兼优的李帅,也是初一(3)班的班长。
  李帅三岁时,父母离异远走他乡,她和奶奶靠着微薄的低保收入相依为命,有时候还要依靠村民的接济度日。对李帅颇为好奇的杨凯向同学打听到李帅的情况,回家便向母亲刘淑清讲述了李帅的遭遇。刘淑清很心疼这个优秀的姑娘,她将学杂费送到学校,希望可以帮到这个苦命的孩子。
  正值青春期的李帅骨子里很要强,尽管一年一千多元的生活费可以解燃眉之急,但这种感激却是酸涩的。以至于刘淑清到学校看望她时,她把头压得低低的,强烈的自尊心让她没有办法用目光直视面前这位慈祥的阿姨,甚至连一句感谢,她也没办法说出口。
  刘淑清知道孩子的自尊心很强,尽管李帅从来没有喊过自己,或者连一句谢谢都没有,但是她知道,孩子一定会感恩社会的。
  上初二的一天,李帅突然听班主任说杨凯转学了,她有些沮丧。她的第一反应不是担心自己的学费该如何维系,而是如何再找到杨凯的母亲刘淑清表示感激呢?她后悔为何自己不勇敢点,对阿姨好点呢?找不到她,就要让她的精神传递下去!刘阿姨不是开了养老院吗?我何不在这些福利机构做些事情,也许有一天能和他们重逢呢?想到这里,她立即联系当地的养老院、儿童福利院,报名参加义务活动。每天放学,她都到养老院、福利院帮忙,周末不管刮风下雨,都会按时到达,有时大爷大妈们看到这么小的孩子来扶着自己行走,为自己端屎端尿,都有些于心不忍。
  半年后,即将升入初三的李帅,突然接到一份汇款,署名一栏空白着。这是谁呢?她百思不得其解。初三下学期,一份汇款单又飘然而至,依旧没有署名。这时她隐约猜到,这是刘阿姨和杨凯资助的。可是,他们到底到哪去了呢?
  恩情如山,苦难的路我们一起走
  五年后,李帅考取了长春市的一所大学,成了一名大学生,她依然在养老院做义工。一天,她服务的养老院在市人民广场举办一场公益活动,李帅负责接待咨询,人群中一个人引起了她的注意,那个男人穿着肩头有两个破洞的灰上衣,皱皱巴巴的灰白裤子,头发看起来好久没理过……仔细一看,竟然是昔日的同窗杨凯。李帅完全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曾经的阳光少年已成“大叔”。
  李帅设想过千百种变化,却唯独没想到,曾经的王子如今是这番模样。李帅除了震惊,更多的却是心疼,她忍不住惊讶地问:你怎么变成这个样子了?
  杨凯不说话,只是无奈地笑了笑。当李帅提到要去杨凯家看望他的母亲时,杨凯一反常态,严词拒绝。李帅三番五次地要求,甚至有些动怒,杨凯才勉强答应。
  在李帅的记忆中,杨凯家庭条件很不错,当年来看望李帅的刘阿姨也穿得很光鲜。可如今去刘阿姨家,顺着蜿蜒的小道走了很久,羊肠小道越来越崎岖,路两边荒草丛生。她终于忍不住问杨凯:“你家是在农村啊?”
  

  直到走近一座农村老宅,杨凯告诉她到家了。李帅打量着眼前这栋破旧不堪的两层房屋,没有院墙,只是用铁栏杆将院子简单地封住,家里点着炉子,一些年迈的老人坐在屋里,还有十多个患有老年痴呆症的老人在种着果树的院子里缓缓地挪着脚步……李帅心里又惊又怕。
  而刘淑清正和几个老人坐在大门口杏树下的小椅子上聊天、扒葱。当她转过头来,李帅更是惊愕不已:当年精神焕发的刘姨竟然变成了一个“老太太”。她满头白发,衣衫陈旧,看起来几乎比李帅的奶奶还要苍老。看到李帅,刘淑清笑着说:“一晃儿,你都这么大了?”说着热情地将李帅拉进屋里。
  原来,初二那年,杨凯并非是转学,而是家里发生了重大的变故。刘淑清的生意失败破产,赖以谋生的招待所被拆,欠了大量的外债,一家人仿佛从天堂跌到了地狱,刘淑清一夜之间白了头发,和丈夫同时病倒在了床上。可之前她资助的学生还需要继续上学,她也不能扔下家里赡养的残障孤寡老人们不管,百般权衡之下,她决定从县城里的大房子搬到农村以便节省开支。杨凯看到病床上的父母愈发苍老,他含泪选择辍学。
  知道真相的李帅潸然泪下,心像被电击了一样,那些曾经看似光鲜的背后却有着令人心碎的绝望。一直以来持续不断受到刘淑清资助、回乡的母亲还经常给生活费的李帅这几年来手里并不缺钱,她根本无法想象刘淑清家里的情况竟然是这样。李帅心想,不能让她独自去承担这一切,自己要留下来陪着这个给过自己恩情的家一起走下面的路。可杨凯和刘淑清却冷冷将她撵出门外,还扔下一句话:你走吧,以后别再来找我们。
  这一天,从震惊、感动到痛心,李帅一时间找不到方向。
  爱情在恩情的土壤里开出美丽的花
  回来后,李帅寝食难安,总想着能为刘淑清和家人做点什么。于是,她每天一下班就跑到刘淑清的家,帮助养老院里的老爷爷老奶奶打水洗漱,为他们做饭,帮助那些失学的孩子们上课、补习。
  杨凯看见李帅如此受委屈,有些忍耐不住,想再次赶走她,可是她却说:“我在帮助他们,有什么错,你有什么权力阻止我帮助他们?你们当年帮助我,我有拒绝么?”一席话,让旁边的刘淑清听到了,她感慨万分,原来自己辛苦这么多年没有白费,小姑娘懂事了。于是她劝住儿子,走上前轻轻地摸着李帅的脸蛋说:“孩子,谢谢你,你长大了!”李帅握着刘淑清的手,两眼流出了感激的泪水:“阿姨,应该是我说谢谢您才是啊,没有您也就没有我的今天。”说着,两人哭着拥抱在了一起。
  此后,李帅下班之后和周末时间就到刘淑清家帮忙,这一来二往,与杨凯的感情也与日俱增。
  就在这时,劳累过度的刘淑清却病倒了,李帅和杨凯把她送进了医院,医生检查后对她们说,病人有心脏病,缺铁,缺钾,需要马上住院治疗。可是福利院有那么多需要看护的老人,刘淑清忧心忡忡,她怎么能安心躺下。煎熬了一晚上,她偷跑回福利院,可是还没到家,虚弱的刘淑清就跌坐在地上。想到还有那么多事情等着自己去做,她内心不禁有些无助,忍不住泪如泉涌。
  发现刘淑清不在病房,李帅到处寻找,一路往回追。寂静的乡野小道,万籁俱寂,只有几条奔跑的大黄狗,李帅又害怕又焦急。这时,她发现前面的大榕树下,正是刘淑清的身影,还传来隐约的抽泣声。她赶紧跑过去,蹲在刘淑清的身边,再也抑制不住自己的情感,和刘淑清相拥而泣,她第一次叫了恩人“妈妈”。
  为了刘淑清的身体,也为了福利院的将来,李帅决定放弃朝九晚五的生活,将全部心思放在“这个家”里。而杨凯也决定跟随母亲和李帅,一起经营好这个“大家”。
  2015年10月2日,吉林省长春市吉盛免费养老院的窗口贴上了大红的喜字,李帅和杨凯在众多亲友的祝福声中,手挽着手走进了婚礼的殿堂。也是在这个金秋十月,李帅成为“做公益上头条”大型公益活动的首位获奖者,将获得一万元的正能量奖金。
  未来的路还很长,福利院还要坚持下去,这是一份精神的延续。恩情深重如山,爱情也早在这恩情的土壤里生根发芽,开出美丽的花朵。所有融进生命的感情,都会在岁月里越酿越香。
  编辑/刘柳
其他文献
这么多年来,我常常做着一个美丽而忧伤的梦:紫红色天鹅绒幕布缓缓拉开,黑发如瀑的女子款款走向舞台中央的白色三角钢琴,如潮的掌声与欢呼从台下涌上来,女子修长的手指落下去……  从梦中醒来,满腹怅然。  年少时家穷,酷爱音乐的我一直渴望拥有一架属于自己的钢琴,让自己修长的手指伴着优美的旋律在黑白的琴键上跳舞。可那注定是一个未竟的梦,这么多年来一直如影随形,不曾远去。  毕业,参加工作,嫁了心爱的男人,在
期刊
把儿子培养成一个内心独立、能担当的孩子,一直是我藏在心中的一个期望。  于是,在儿子刚学会爬的时候,他想凑过去拿一个玩具时,我会管住自己的手,让他自己哼哧哼哧地爬过去,取到想要的东西。然后看他得意的笑容在柔嫩的小脸上绽开,我的心中便无限欣慰:他又完成了一次信心的积累。  不过,随着儿子渐渐长大,脾气也开始变大,尤其是到了两岁左右的时候,做什么事情,都是“不”字当前。  “宝宝,快点,该吃饭了!” 
期刊
女教师林莉意外怀孕,到医院做人工流产手术时,昏迷中被多名实习医生观摩,部分实习生还用手机拍摄了她的手术隐秘部位。林莉得知实情后深感羞辱,不但性情大变,还有轻生行为。在家人的陪同下,林莉多次找医院交涉,以医院侵犯自己的隐私权为由,要求院方道歉,并赔偿精神损失。然而,医院方面却始终推诿搪塞。  为了讨回公道,林莉向法院提交了诉状,将侵权医院告上法庭,这场令人瞩目的诉讼结果会怎样呢?  意外怀孕做流产,
期刊
2015年6月9日,陈祖亚、张静夫夫妇倡导的第七届“夫妻恩爱节”年会在南京如期举行。7年来,陈祖亚夫妇主创的“夫妻恩爱节”之系列公益课程“合得来幸福婚姻研讨班”,使70多对离异或即将离异的夫妻破镜重圆,找回了幸福。这对被众人誉为“婚姻售后维修师”的夫妻究竟用了什么高招,挽救了这么多家庭的幸福呢?    婚庆老板专为婚姻售后维修  陈祖亚和张静夫同岁,都是60后。2006年年初,夫妇俩辞去公职,来南
期刊
它本是一只用来修补28年父女亲情的玉蝉,却因为偶然发现其“价值连城”而让这个历经风雨终于团圆的家庭狂风又起。最终,玉碎,父亡,惊痛了一家儿女。这个令人深思的亲情故事,最后的结局让人不胜唏嘘……  惊喜:老父寻回小女,亲情失而复得  2013年6月12日,陈学章带着妻子谭珍的临终遗愿踏上了艰难的寻女路。  27年前的那个冬夜,谭珍产下第四个孩子。陈学章和谭珍是江苏海门乡下农民,原本就穷得揭不开锅,老
期刊
每每提到夜市的小吃,尽管人们公认它是美味的代言,但却很少将其视为能拿上台面的美食。其实,夜市与小吃的意义往往是一座城市文化的浓缩。那些就地取材的食材,那些小吃背后的故事,那些夜市叫卖声中弥散的风土人情,远比盛名之下的名胜古迹,更能让人了解一座城市。像是这5座亚洲城市,就因夜市而闻名。无论你是否是个吃货,也许你都不该错过这五个目的地。    ——有时,你要学着用舌头“品尝”最地道的文化。  1. 中
期刊
一次偶然,她在微信朋友圈上分享了婆婆与老知青相聚时的几张照片,可让她没想到的是,却由此牵扯出婆婆的陈年旧事,将一家人的幸福彻底颠覆……  朋友圈晒照片埋隐患  2013年10月的一天,陈红英向儿媳黄雁透露了一件心事:“当年建设兵团一位老知青从包头来北京旅游,约我见面叙旧,我想去,可又怕你公公多心。”陈红英56岁,北京中铁五局退休。上世纪70年代,她曾在内蒙古插队8年,对那片广袤草原有着难以割舍的情
期刊
2015年国庆节期间,网上一条“央视前主持王志五十岁出书 透露与朱迅情缘”的新闻,引起千万人关注。由于平时刻意保持低调,王志和妻子朱迅的家庭生活,外界一直知之甚少。甚至还有过两人长期分居,婚姻已触礁的传闻。这对在“非典”期间相恋,然后“偷偷”结婚生子的著名主持人,11年间,走过了一条怎样甜蜜又坎坷的婚姻之路?    央视老男孩,“非典”中邂逅美丽爱情  1993年,曾在湖南电视台担任新闻记者的王志
期刊
告别2015年,迎来2016年。我们的身心也需要“辞旧迎新”,戒掉坏习惯,养成好习惯,重启健康。
期刊
业主李某入住自己新购的商品房。入住后,李某加装了阳台遮阳篷。该小区物业发现后,认为李某加装遮阳篷的行为使小区整体规划不协调,影响美观。物业在多次要求李某自行拆除遮阳篷未果的情况下,决定对其罚款1000元,如其三天之内未缴纳,将采取停电、停水的措施进行制裁。物业有权对李某采取如此制裁吗?  物业公司无权对李某进行处罚,更无权对其采取停水、停电的措施。根据我国《行政处罚法》规定,行政处罚应由具有行政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