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道遐思茯砖茶

来源 :海峡茶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wfml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茯砖茶,起初并没有太多的概念,仅仅知道它是运往牧区边疆的紧压茶。认识茯砖茶,不得不提的一个人便是宫姐,不得不说的便是茶马古道。
  一块八十年代的茯砖茶,是宫姐又一次川藏旅行的纪念品。长方形的茶砖用泛黄的牛皮纸包裹着,虽经历二十多个年头的风霜雨雪,但牛皮纸基本保存完好,“民族团结”的商标名、“四川灌县茶厂制造”、汉藏两种文字书写的“民族大团结”的标语都清晰可见。在茶砖的正面则是一幅八十年代风靡的爱国主义主题绘画,画面上汉、白族、藏族的同胞们手拉着手,高举“各族人民团结起来”的横幅和社会主义的红旗,一种昂扬的爱国主义氛围充溢着整个画面。
  看到“灌县”的字眼,不知道你会不会感到奇怪。因为灌县已在1988年更名为现在的都江堰市,这块茶砖也是“灌县”更名为“都江堰市”的一个佐证。
  这块茶砖原本是属于川藏线上的一个寺庙,是虔诚的信徒捐到寺庙里供奉菩萨用的。当时为了得到这块茶砖,宫姐想尽了所有的办法说服寺院的喇嘛。也许是看出宫姐确是出于真心,喇嘛最终答应了宫姐的请求。临行前,寺里的喇嘛还一直叮嘱宫姐要好好珍惜这一块茶砖。一直以来,宫姐视这茶砖为珍宝,兑现着当初的诺言。
  一个温暖的冬日午后,宫姐邀约三五好友认认真真地第一次品饮这泡八十年代的茯砖茶。
  水,在炉上一点点地接近沸腾,宫姐也娓娓地介绍着品饮黑茶的秘诀:对于一个茶类,我们品什么、怎么去品是至关重要的。就黑茶而言,清饮可品出茶之真性,也就是茶的特有色香味,同时也能发现茶中存在的不足和瑕疵。所有这一切都需要有相关知识和经验的积累,每品一次,都应有所收获,收获积累于脑海,便成了经验……水沸了,大家恭恭敬敬地等着开汤。
  茶砖色泽黑褐,无木质化白梗,砖面整齐稍差,欠光滑,侧面无裂缝,无霉变现象发生,模纹尚存,但四角处稍有破损。干嗅砖体陈香发酵香明显,属于黑茶的自然香,无霉味。用小刀呈横切面剥开砖身,砖身内部无白霉或黑霉等霉菌,砖内茶色较砖面黑褐油润。由于是陈年茯砖,故金花转白,但仍呈颗粒状,并有明显的菌花香。
  将茶块敲散投入茶壶,冲入沸水,初泡为30秒左右,沥出茶汤洗茶。因为是老茶,所以缩短了冲泡时间,第一道1分半钟便已出汤。
  汤色:将品茗杯端至与眼睛平视,汤色橙红,稍显混暗(可能是寺院供奉是保存条件不佳造成的)。
  闻香:将品茗杯端至近鼻孔处,深吸一口气,老茯砖茶特有的陈香和菌花香并存且较明显,但掺杂有轻微的香火气味(料想当是做供奉时,吸收了寺院香火的味道)。
  滋味:先吸啜一口,让茶汤充满口腔,茶的刚劲上扬之气已显得较为平和,刺激感较弱,但有少许杂味;第二口多啜一些(感受茶的醇和度,先将口腔微张,让茶汤从舌面滑向两颊的牙缝处,然后渗透到舌低并不急于吞咽,感受茶汤是否圆润、滑脱),茶汤人口后,很快就布满舌面,并扩散至两颊牙缝处,徐徐吞入喉部,茶汤玄机化开;第三啜(先让茶汤充分接触舌的后根部位,作短暂停留后吞入喉部),回甘迅速强烈。
  叶底:叶底色较深,大体为黑褐,色暗、无光泽。
  品饮黑茶和其他茶类不同,要有充足的心理准备。论口味,它不如绿茶鲜爽,不如红茶的红艳和果香,不如黄茶或白茶那样的恬淡,香气更比不上乌龙的张扬和霸道;比原料,它不纤秀,甚至可以说欠精致,就连品饮方法也相对粗放。所以对于追求精致生活的人来说,黑茶是比较难进入选择视野的。
  品黑茶,或许更多的应该体现在对人文关怀上,以及对文化的关注上,所以黑茶的品饮也许更需要我们静下心来体悟和回味……
  链接:
  清代雍正年间(1723年~1735年)分四川边茶为两路:出西门销往川西北阿坝州及毗邻之甘肃、青海境域的为西路边茶(以灌县、安县为制造中心,以松潘、理县为集散地)。以灌县为中心的西路边茶又分三种:一种为砖茶。始见于清代咸丰元年(1851年),灌县茶厂自1954年重新开始茯砖茶生产,年产茯砖茶五、六千担,至1987年停产边销茶;一种为方包茶。1939年设立,1944年停产的“中国茶叶公司灌县实验茶厂”年加工边茶8000担,多数就是方包茶;另一种为圆包茶,又名木鱼子茶。主产地在安县、曲山、平武等县。灌县曾有短期制造,至1940年停产。
其他文献
我想,我是不懂茶艺的。  据说,一套供游人观赏的武夷岩茶茶艺表演要有十八道工序,我一直到现在也记不住那十八道工序到底是什么。虽然记不住,但是。我喜欢看这样的表演。当然,我看的不是茶,也不是艺,而是看那沏茶的女子。世上的女子千差万别,表演的女子也千差万别。她们有的拘谨,有的坦然,有的羞涩,有的大方。有的明眸皓齿,单纯清澈,有的闭月羞花,千娇百媚。台上,每每看她们以肢体的轻盈将茶从沉睡的叶片,幻化成荡
期刊
一天的繁忙过后,很多人都想将身心放松,跟朋友在一个宁静的地方聊天、品茶。尽管都市之中已经有越来越多的茶坊、茶馆,但是,这种场所标榜的幽雅安静卸经常被客人的喧闹打破,而那份难得的闲适也就此打断。其实,不妨在自己家里开辟出一个角落作为茶室,装修成你喜欢的样子,品茶亦可,聊天亦可,沉思亦可,发呆亦可。没有旁来的嘈杂打扰,在真正属于自己的私密空间里和心灵约个会。  卦卦:私人茶室,顾名思义就是在家中特设的
期刊
又是梅开时节,故友新茗再次相约于太华寺梅树下煮茶。恍然如去岁前夕。  泊车入太华。满目玉兰依旧含蕾如玉,今冬暖和,一碧万倾阁前的两树梅花点点绯红将放,侧面的腊梅开到了七八分,寒香迎人。竹影摇曳映在院墙上,似有朱砂写竹的韵味。  执壶穿廊,诸友已用红泥炉砂铫起炭煮着水了,阵阵榄香随风轻散,橄榄炭红焰炽热,侧耳可闻砂铫里涛声细涌。遂速以本色粗麻布和深紫手织布为席,两蕊腊梅,一炉沉烟各占东西,如今设茶席
期刊
1月10日在吉隆坡。2月6日在马六甲,我们分别于两地各召集了一场无我茶会活动。有人以非常挑衅的语气揶揄我: “无我?无了我,难道叫鬼来?”看,可想我平日说话做事的态度也绝非善男信女之辈。后来发现讲究独特创意的人比较在乎被误解成无性格,千山我独行的姿势最好二十四小时被见到。太刻意“有我”了,所以很难将自己身上的标记先行解除武装,把人和心空出来与茶相处,与人相处。  也有人很忌讳“无”这个字眼。有关
期刊
一杯茶或一首音乐本是常见也并不起眼的生活事物,但是把两者结合又运用得当,它们便能发挥出巨大的养生能量。每天花点小时间听听音乐喝喝茶,让忙碌的身心感受温存。在宁静的天空下,音乐和茶,虽然来自于不同的感官源头,对于和悦心灵来说却是如此的一致。  茶与音乐的结合需讲究天时地利人和。古代有五音,宫商角徵羽;阴阳有五行,金木水火土;茶有分类,白黄绿红黑。根据各人的身体情况和不同时间段人体疲劳状态,调制一杯五
期刊
摆在四周尽是描绘着疏淡清雅的花鸟山水图案的青花瓷器中,“浓妆富丽”的它们马上就脱颖而出。凝重端庄的青蓝,是作者赋予它们的主色,密而不乱的乳白纹饰,如一条条蜿蜒的溪流,不舍昼夜地流淌着,又仿佛是高山渐渐融化的冰雪,汇集成万流,奔向江河湖海。恍然间,心似乎被它们流露出的灵动之美震慑住了:人与自然之间有时是如此的微妙!一些毫无生命、色彩单调的泥土,经过人为的改造。竟不经意地把千奇百怪的大自然巧妙地“画”
期刊
游于邛海泸山间,这样的生活就算是一百年我也不会感觉平淡——我喜欢安静的生活。清晨,依旧在邛海畔晨练,依旧远远地观看那个太极姑娘。有时,她也遥遥地朝我一笑,但我和她不会有只言片语。  直到一天下午,我无意间走进了泸山广场,远远地看到了流沙河题写的“淡堂今日艺术馆”。流沙河是我恩师的老师,他的书法清雅、恬淡,飘着书卷的清香。  去年夏天,我在西昌呆了一段时间。那些日子没有公差也没有私事,我挎着相机整天
期刊
有收藏爱好的人特别喜欢炫耀自己的私藏品,茶的藏品大多是富有收藏价值的普洱茶饼。无论大小的茶事活动,压制一批限量版的茶饼与来宾共同分享,既有意义又适合收藏。这些茶饼的身上便赋予了更深层的含义和价值,它们被收藏者们5年、10年……这样一直私藏着,成了一件件有着深厚文化内涵的特别的古董。老黄就是一位收藏普洱茶饼的达人,本期的私人茶缘就“晒晒”老黄的那些纪念茶饼。    茶马古道上的纪念    老黄从柜子
期刊
中国五千年的文化:琴、棋、书、画、茶、瓷、石、玉等国粹博大精深,令国人为之自豪,令成功者为之倾心。然数尽奢华,为何却独缺中国味道?融入渊源流长的中国文化,在奢华却品味十足的清幽环境中,或独自沉思,或结交同道中人,品味茶之香,欣赏茶艺之美,感受奇石书画之意境……在喧嚣、忙碌的生活背后,这种浑然天成的心灵港湾才是成功者的至尊享受。但是,这份挑剔的享受,又岂是一般的场所所能满足?    创中国奢侈级茶会
期刊
茶,是天地间最好的礼物。  过去的一年,岩茶被炒作、金骏眉之火迅速从区域燃遍全国,班章、昔归等普洱大受追捧……谁都希望自己的茶成为热点。“热”意味着更大的商业利润。然而。人们追求好茶,好茶却越来越少,莫名其妙的茶却“乱花渐欲迷人眼”。为什么?  在盛况空前、琳琅满目的茶品面前,我们还能像古人那样品得出“肌骨清”、“通仙灵”甚至“两液生清风”吗?不用说那些,可能连“发轻汗”这样简单的感觉都要从顶级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