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老年下肢骨折手术中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老年下肢骨折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和干预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骨科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干预组是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系统的护理干预,干预时间为2周。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情况和术后的康复情况。
结果:两组患者术后配合优良率及术后康复速度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护理干预有利于老年下肢骨折接受手术和术后的康复。
关键词:护理干预老年下肢骨折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1-0247-02
老年人因髋部的肌群出现退行性病变和多由骨质疏松等,常在受到外界轻微的撞击力后,自行跌倒或下肢进行急速扭转时,导致下肢骨折,因而需采取手术治疗[1]。现我院采用护理干预手段对老年下肢骨折手术患者进行护理,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4月至2011年6月在我院采取手术治疗的老年下肢骨折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和干预组20例。男19例,女21例,年龄62-86岁,平均年龄(71.4±3.7)岁。其中10例股骨颈骨折,5例股骨骨折,7例股骨髁和胫骨平台的骨折,14例胫骨干骨折,4例踝关节骨折。17例属于开放性骨折,23例属于闭合性骨折。两组在性别、年龄和骨折类型等方面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较性。
1.2护理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常规骨科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按照下肢骨折术后的一般护理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系统的护理干预,干预时间为2周。具体方法如下:
1.2.1心理护理。当术中患者被接到手术室时,针对患者出现的心理和情绪变化进行心理的疏导,帮助患者增强自信心,帮助患者消除恐惧的心理,恰当与患者进行交谈,分散其忧虑和紧张因素,给老年患者予安慰和鼓励,告之患者该如何配合麻醉师施行术前麻醉,增加其对麻醉的成功信心[2],提高对自身疾病和治疗方法的认识。在手术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要及时预测将可能出现的情况,并尽量取得老年患者的配合,特别是在手术最关键的时刻时,更应该积极鼓励患者,帮助患者以最佳的心理状态进行手术,以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术后,待老年患者清醒后告之手术已经成功完成,让老年患者放心,增强患者对手术治疗的信心,这有利于帮助术后伤口的愈合,促进康复。
1.2.2体位的护理。术后抬患肢高20~30度,避免肢体受压,特别是腘窝处,以促进患肢消退肿胀,并定时翻身,对受压部位进行按摩并垫以海绵垫,足底和骶尾部垫以气圈。协助患者尽早进行下床活动,施展下肢功能锻炼。
1.2.3饮食指导。麻醉清醒后或术后6小时便可进食,饮食以低脂、高蛋白、高纤维和丰富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多摄入水,每日要多于2500ml,禁烟酒,忌刺激性食物,保持大便的通畅。
1.2.4并发症如压疮的护理。因患者术后长期卧床,加上疼痛,不愿意定时更换体位,故易发生压疮。在护理中,应保持床铺清洁、平整、干燥,并避免患者的衣服和被褥污染、潮湿。协助患者每2小时翻1次身,并对受压部位进行按摩,以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对于身体极虚的患者,可用软垫或海绵放在骶尾等好发的部位,以防发生压疮。
1.2.5肺部护理。常鼓励老年患者做深呼吸运动,进行有效的咳嗽咳痰,必要时拍背协助患者排出呼吸道内的分泌物,防止分泌物淤积于肺内,如果是冬天时需注意保暖,预防呼吸道的感染。
1.2.6康复护理。鼓励患者积极进行康复期的功能锻炼,及早开始,尽可能活动除患肢外的其他部位,特别是加强股四头肌等长收缩锻炼,以加强大腿肌肉的肌力,为下一步活动做准备,练习抬腿及床上活动,1到2个星期后,下肢肌力恢复了,即可双拐辅助下地行走,但要保证患肢不负重,且须有旁人保护,以防跌倒再发骨折。
1.2.7术后密切监测生命体征。老年患者的心肌功能本就相对较差,在受到手术打击后,多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反应。因此应对患者生命体征变化进行严密检测,注意患者情绪波动,及时给予适当的护理措施。
1.3评价标准。以自拟评价标准评价两组患者术中配合情况(优、良、差)及术后康复(完全康复)时间。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组间差异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干预组患者术中配合优良率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术后康复速度明显快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3讨论
曾炳芳等[3]把下肢骨折分为股骨粗隆间骨折、股骨颈骨折、股骨干骨折、胫腓骨骨折、髌骨骨折和足部骨折。而老年骨折则常以股骨颈和股骨粗隆间骨折为多见。老年的骨折多因骨质疏松引起,骨量的丢失和骨组织结构的破坏,使得骨骼的脆性增加,诱发各种类型的骨折。骨折后得老年患者的自主活动能力将会失去,严重损害了老年患者的健康。
老年骨折的心理特点分析,老年患者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的各器官功能开始衰退,尤其是大脑功能出现退行性变化,造成老年人反应迟钝、思维能力不敏捷,对新生事物的接受和对环境适应能力削弱。而老年患者的情绪和情感特征会随着年龄增长有所提高[4],使得在一定社会因素和经济情况等的影响下,使老年患者出现一系列比年轻人更剧烈的心理变化和特征,而影响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手术疗效,故需对老年患者进行心理的护理。
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发展趋势,WHO把年龄大于60岁人群划分为老年人,占总人口的17%,而在老年人的骨折中,下肢的骨折发生率占70%[5]。本文通过对20例老年骨折患者进行手术护理,每个环节安慰关心鼓励患者,消除老年患者对手术室的护理人员的陌生感,在使老年患者在术中积极配合、促进术后的康复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次研究干预组的患者术中手术进行顺利,术后患者恢复良好,康复快,说明了护理干预在老年下肢骨折手术中起到了良好的疗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执行。
参考文献
[1]陈丹琼,谭晓珍,朱肖奇等.护理干预对下肢骨折术后患者疼痛及满意度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9,25(11):32-33
[2]刘新英,李红英.护理干预对老年下肢骨折患者并发症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9,25(9):31-32
[3]Gjertsen O,Schellhorn T,Nakstad PH et al.Fluoroscopy-guided sacroplasty: special focus on preoperative planning from three-dimensional computed tomography.[J].Acta Radiologica,2009,49(9):1042-1048
[4]陳静.护理干预对老年下肢骨折术后患者心理状态和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2,12(6):778-779
[5]Hanna,J,Letizia,M.Kyphoplasty. A treatment for 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 [J].Orthopaedic Nursing,2007,26(6):342-346
方法:选取老年下肢骨折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和干预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骨科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干预组是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系统的护理干预,干预时间为2周。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情况和术后的康复情况。
结果:两组患者术后配合优良率及术后康复速度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护理干预有利于老年下肢骨折接受手术和术后的康复。
关键词:护理干预老年下肢骨折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1-0247-02
老年人因髋部的肌群出现退行性病变和多由骨质疏松等,常在受到外界轻微的撞击力后,自行跌倒或下肢进行急速扭转时,导致下肢骨折,因而需采取手术治疗[1]。现我院采用护理干预手段对老年下肢骨折手术患者进行护理,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4月至2011年6月在我院采取手术治疗的老年下肢骨折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和干预组20例。男19例,女21例,年龄62-86岁,平均年龄(71.4±3.7)岁。其中10例股骨颈骨折,5例股骨骨折,7例股骨髁和胫骨平台的骨折,14例胫骨干骨折,4例踝关节骨折。17例属于开放性骨折,23例属于闭合性骨折。两组在性别、年龄和骨折类型等方面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较性。
1.2护理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常规骨科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按照下肢骨折术后的一般护理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系统的护理干预,干预时间为2周。具体方法如下:
1.2.1心理护理。当术中患者被接到手术室时,针对患者出现的心理和情绪变化进行心理的疏导,帮助患者增强自信心,帮助患者消除恐惧的心理,恰当与患者进行交谈,分散其忧虑和紧张因素,给老年患者予安慰和鼓励,告之患者该如何配合麻醉师施行术前麻醉,增加其对麻醉的成功信心[2],提高对自身疾病和治疗方法的认识。在手术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要及时预测将可能出现的情况,并尽量取得老年患者的配合,特别是在手术最关键的时刻时,更应该积极鼓励患者,帮助患者以最佳的心理状态进行手术,以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术后,待老年患者清醒后告之手术已经成功完成,让老年患者放心,增强患者对手术治疗的信心,这有利于帮助术后伤口的愈合,促进康复。
1.2.2体位的护理。术后抬患肢高20~30度,避免肢体受压,特别是腘窝处,以促进患肢消退肿胀,并定时翻身,对受压部位进行按摩并垫以海绵垫,足底和骶尾部垫以气圈。协助患者尽早进行下床活动,施展下肢功能锻炼。
1.2.3饮食指导。麻醉清醒后或术后6小时便可进食,饮食以低脂、高蛋白、高纤维和丰富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多摄入水,每日要多于2500ml,禁烟酒,忌刺激性食物,保持大便的通畅。
1.2.4并发症如压疮的护理。因患者术后长期卧床,加上疼痛,不愿意定时更换体位,故易发生压疮。在护理中,应保持床铺清洁、平整、干燥,并避免患者的衣服和被褥污染、潮湿。协助患者每2小时翻1次身,并对受压部位进行按摩,以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对于身体极虚的患者,可用软垫或海绵放在骶尾等好发的部位,以防发生压疮。
1.2.5肺部护理。常鼓励老年患者做深呼吸运动,进行有效的咳嗽咳痰,必要时拍背协助患者排出呼吸道内的分泌物,防止分泌物淤积于肺内,如果是冬天时需注意保暖,预防呼吸道的感染。
1.2.6康复护理。鼓励患者积极进行康复期的功能锻炼,及早开始,尽可能活动除患肢外的其他部位,特别是加强股四头肌等长收缩锻炼,以加强大腿肌肉的肌力,为下一步活动做准备,练习抬腿及床上活动,1到2个星期后,下肢肌力恢复了,即可双拐辅助下地行走,但要保证患肢不负重,且须有旁人保护,以防跌倒再发骨折。
1.2.7术后密切监测生命体征。老年患者的心肌功能本就相对较差,在受到手术打击后,多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反应。因此应对患者生命体征变化进行严密检测,注意患者情绪波动,及时给予适当的护理措施。
1.3评价标准。以自拟评价标准评价两组患者术中配合情况(优、良、差)及术后康复(完全康复)时间。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组间差异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干预组患者术中配合优良率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术后康复速度明显快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3讨论
曾炳芳等[3]把下肢骨折分为股骨粗隆间骨折、股骨颈骨折、股骨干骨折、胫腓骨骨折、髌骨骨折和足部骨折。而老年骨折则常以股骨颈和股骨粗隆间骨折为多见。老年的骨折多因骨质疏松引起,骨量的丢失和骨组织结构的破坏,使得骨骼的脆性增加,诱发各种类型的骨折。骨折后得老年患者的自主活动能力将会失去,严重损害了老年患者的健康。
老年骨折的心理特点分析,老年患者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的各器官功能开始衰退,尤其是大脑功能出现退行性变化,造成老年人反应迟钝、思维能力不敏捷,对新生事物的接受和对环境适应能力削弱。而老年患者的情绪和情感特征会随着年龄增长有所提高[4],使得在一定社会因素和经济情况等的影响下,使老年患者出现一系列比年轻人更剧烈的心理变化和特征,而影响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手术疗效,故需对老年患者进行心理的护理。
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发展趋势,WHO把年龄大于60岁人群划分为老年人,占总人口的17%,而在老年人的骨折中,下肢的骨折发生率占70%[5]。本文通过对20例老年骨折患者进行手术护理,每个环节安慰关心鼓励患者,消除老年患者对手术室的护理人员的陌生感,在使老年患者在术中积极配合、促进术后的康复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次研究干预组的患者术中手术进行顺利,术后患者恢复良好,康复快,说明了护理干预在老年下肢骨折手术中起到了良好的疗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执行。
参考文献
[1]陈丹琼,谭晓珍,朱肖奇等.护理干预对下肢骨折术后患者疼痛及满意度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9,25(11):32-33
[2]刘新英,李红英.护理干预对老年下肢骨折患者并发症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9,25(9):31-32
[3]Gjertsen O,Schellhorn T,Nakstad PH et al.Fluoroscopy-guided sacroplasty: special focus on preoperative planning from three-dimensional computed tomography.[J].Acta Radiologica,2009,49(9):1042-1048
[4]陳静.护理干预对老年下肢骨折术后患者心理状态和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2,12(6):778-779
[5]Hanna,J,Letizia,M.Kyphoplasty. A treatment for 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 [J].Orthopaedic Nursing,2007,26(6):342-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