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版画的刀法与表现

来源 :艺术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kf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木版画是中国雕刻艺术中的一个重要的艺术传播形式,是中国雕刻艺术长期发展进程中一个典型的艺术表现,通过阐述不同时期木版画的发展背景与应用,可以了解木版画的发展方向与特点.木版画兼备的这些社会职能的同时,他本身是作为“艺术”而出现的.木版画本身所具有独特的艺术语言——刀痕.因此,本文对木版画的形成和发展、刀法与表现进行系统的梳理,进一步探讨木版画的艺术发展过程及方向.
其他文献
“内卷”是什么?是在不能突破现状,无力参与业内竞争,无法超越自己之后,不情愿地向内卷缩.主要表现为低水平的重复模仿,无意义的“精益求精”,无价值的“高大精深”.学校不是生活在真空里,语文教学也难免受到“内卷”侵袭.由于语文教学中有许多不确定因素,如教材反复修订,学情变化不定,“双减”之后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等.
期刊
宋杂剧的表演形式以滑稽调笑为主,表演时一般有末泥色、引戏色、副末色、副净色和装孤色等五个脚色.宋杂剧脚色服饰在中国戏剧服饰史上具有独特的面貌和重要性.其表演服饰穿戴具有符合自身行当的特征,每一脚色服饰穿戴也大致保持固定,具备了传统戏剧服饰的程式性特征.
臧懋循对屠隆原本《昙花记》的关目、曲白和脚色等作出改评,体现出以“叶韵”“语言”“关目”等三个方面为中心的本色、当行观念,并概括提出了“做法”这一具有个性色彩的表演论批评术语.其在改评《昙花记》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戏曲批评观念,为当时的戏曲艺术注入了活力,并对以后的戏曲创作和戏曲批评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是深入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一个重要载体.烟台市以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为主线,聚焦思想引领,不断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实施乡村记忆工程,深入挖掘烟台乡村传统文化;实施农民素质提升工程,深入实施“四德”工程;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深入推进基层文化阵地建设,不断改善农民精神风貌,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各项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微课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优质的微课能给课堂教学带来新的活力。微课作为一种新的教学形式,在教学方式以及教学内容设计方面都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进行了发展与更新,更能够满足学生对于初中数学的知识需求,提升学生对于数学课的学习积极性,完善教学质量。如何在中学数学课堂中合理应用微课技术是中学数学教师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研究的方向。
本刊2021年7-8期,以合刊形式推出了张秋玲教授及其团队孜孜矻矻的成果——“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案例(“北京市教育科学规划优先关注课题·中小学网络学习空间下的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号:CHEA2020025),呈现了团队20年来对单元整体教学的实践探索.出版以来,被众多一线教师视为备课的案头必备书.为配合教学进度,2021年7-8期刊发的是7-9年级上册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下册部分的设计刊发于本期(2022年1-2期).两本合刊完整呈现了初中六册统编语文教材全部教学单元的整体设计,并补充了相关专题设计.
期刊
本文将探究禅宗美学与南北宗论的关系为研究对象,并叙述明代的书画美学家董其昌因受到禅宗美学的影响,借用禅宗有南北二宗之分的思想,也将中国画坛以南北加以区分,提出南北宗论这个美学思想.董其昌推崇南宗文人画,而贬低北宗职业画家.绘画创作过程中所出现的禅意,他认为是山水画中的最高境界.故把擅长水墨入画的王维推崇为南宗之祖,将擅长青绿山水的李思训标榜为北宗之祖.随着南北宗论的理论提出,这两种不同的风格体系,更加证实了中国传统绘画的形成与转变,直接或者间接受到了禅宗美学思想的影响,这种影响可以说是几乎贯穿了整个中国美
中日两国同属东方美学体系,而两国在民族文化上存在着一定差异,致使两国传统审美观念不同,在艺术特点和表现手法上更是个性鲜明.本文基于东方美学的元素,从汉字书法、传统图形元素、色彩意境三个角度入手,比较和分析中日两国现代电影海报设计的异同点,梳理出其基本特征以及值得借鉴、传承、创新之处.
《神思》是中国美学巨著《文心雕龙》中的一篇,也是其作者刘勰明确提出了关于艺术想象的美学范畴——“神思”,并对其做了专门的论述,这在中国美学史上是具有重要意义的.“神思”论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离不开陆机的《文赋》,但是相较于陆机而言,刘勰在艺术想象方面的理论又更为细致,更为深入,也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本文将从三个方面即“神思”的提出、艺术想象中灵感的重要性及获得条件和艺术想象活动中情感活动的参与进行分析,从而把握刘勰在“神思”论形成过程中对陆机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从中国古代人与自然之间就形成了休戚与共的和谐友好关系.这种人与自然的关系成为意境的基础,中国画“意境”以大自然的美为研究对象,饱含独特的审美意韵,提升了自然美的地位,唤醒了其对自然美的审美意识,实现了其审美价值.本文在生态美学的领域内,将中国画“意境”研究置于生态美学视阈下,挖掘其中蕴藏的生态美学思想和生态审美智慧,开拓中国画“意境”研究的新境界,赋予其新的当代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