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今,生态危机已经影响到全球,生态保护成为全世界人民关注的焦点,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到了重要的地位。傣族的谷物神话不仅以口传的方式流传在民间,而且傣族的傣文古籍有很多记载,傣族的创世史诗《巴塔麻嘎捧尚罗》中有关于谷物神话的记载。本篇论文以生态批评的角度分析傣族谷物神话对傣族生态保护的重要性,将以三个部分分析傣族谷物神话。
关键词:生态批评;傣族;谷物神话
美国历史学家林恩·怀特在1996年发表了《生态危机的历史根源》,文中提到,现今的生态危机的“罪魁祸首”是秉承人类中心主义的基督教或西方文化。当然,现在引起生态危机的原因不仅仅只是基督教和西方文化,应该说是很多秉承人类中心主义的文化都会带来生态危机。西双版纳是一个生态保护的成功范例,是众多遭受生态危机影响中少有的净土,这与多年来傣族的生产、生活习俗有密切的关系。本文将从傣族文学作品出发,分析傣族谷物神话产生的原由、影响以及它与生态之间的密切关系。
一、潜在的自然灾害
远古时期,傣族先民们经历过漫长的以食橄榄野果为主的采集狩猎期,在氏族首领沙罗的带领下,发明了狩猎工具,并且创造了新的狩猎方法。这个阶段结束后,傣族先民们在部落联盟首领桑木底的领导下,进入了以食米为主的农耕新时代。
在沙罗时代,傣族先民基本居住在山洞里,基本的生存当然也只能依靠天然的植物,食用野菜野果,狩猎野兽。当桑木底时代到来,这些天然的食物越来越稀少,人们不可能只依赖这些天然食物来维持生存,只能尝试自己进行生产,再加上桑木底带领先民们从山洞移居到河谷平原定居,这就使得傣族先民们有了种植水稻的自然条件。
傣族是历史上相对较早进入农耕社会的民族之一,在寻找稻谷谷种的时候,經历过很多坎坷,正因为如此,傣族产生了一系列的谷物神话:《雀谷和鼠谷》
传说,天神看到人间居住的人类已经没有什么食物可以吃了,野菜野果、树叶树根都吃完了。天神很怜悯人类,于是取出谷神谷种撒到地上,谷种飞到人间,很快就长出了谷子。在人类还不知道谷子可以食用的时候,老鼠、麻雀就把谷种全吃完了。可是,谷种仍活在麻雀和老鼠的肚子里。麻雀把谷种屙在山上;老鼠把谷种屙在水沟边。谷种重新在地上生长,当人类尝谷种时觉得谷种很香,于是便开始栽种谷种。当然,谷种成熟之后成了人类和老鼠共同的食物。①
由这个基本故事延伸除出了两个分别针对麻雀和老鼠的小故事,说的是洪水泛滥时麻雀帮人类救谷种,以及老鼠看人类没食物,献谷种给人类的故事。这几个故事内容虽然不同,但想表达的意思却是相通的。
在傣族先民开始进行农耕的初期,自然灾害就是极大的问题。由于当时每个傣族村寨都被茂密的森林环绕,鸟类、鼠类增长的速度很快,数量也很多,这样就会对农作物产生巨大的威胁。同时,傣族先民对季节、气候的变化不清楚,就会对此造成很大的困惑,也会不时的遭受洪水的侵袭。对于这些不可预知的自然灾害,如:鼠灾、虫灾、水灾、旱灾等,傣族先民是无法与之抗衡的。他们的思维很简单,再加上当时生产力低下,他们面对无情的自然灾害只能惧怕。在对自然界无比畏惧,却又想战胜自然以获取更多物质所需的情况下,原始宗教就产生了。于是人们可以运用原始宗教的神灵意识来解释那些自己无法解释的现象,认为神灵让麻雀和老鼠发现谷种一定是有特殊的原因的,而且人类也是从雀屎和鼠屎里得到的谷种,所以应该感谢它们,并和它们一起分享谷种的果实。
谷物神话都由一些独立的故事组成,加上下面的故事,就形成了完整的谷物神话。之前说过,天神看到人间生活疾苦,于是撒下谷种,谷种飞到人间,可是为何现在的谷子没有翅膀,是因为下面的故事: 后来,大地上的变得人越来越多了,对谷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而有一个懒女人,从不勤劳的播种,更不会收割,但她却嫉妒那些辛勤劳作有好收成的人。于是看见谷子都去那些勤劳人的家里不去自己家便把谷子的翅膀打断了,从此谷子就不能再飞了。
从谷神撒下种子到会飞的谷种被懒女人打断翅膀,构成一个相对较完整的傣族谷物神话《谷神撒下谷种》。会飞的谷子,是人们的想象,但对于才发现谷种,尝试初期农耕的傣族先民们来说,这种想象寄托着一种对谷子的美好情感。可是,当时农耕技术贫乏的时候,根本没有抵抗和战胜自然灾害的能力,只要一有灾害发生,基本就只能颗粒无收。文本中的“懒女人”其实是被拟人化的恶劣而残酷自然灾害,体现了自然的力量强大,就算是“打断了谷子的翅膀”,人们还是无能为力。
二、人和自然的关系
人们必须思考,自身与周围事物的关系,也必须思考,是什么决定了这些行为和文化传统。对傣族而言,敬畏自然就是最好的答案。
《谷神撒下谷种》这个完整的谷物神话,其中体现的自然灾害的部分,也是形成原始宗教的重要因素之一。
傣族认为,所有的事物都有自己的灵魂,这就是“万物有灵观”,在万物有灵的基础上,那么所有的事物都有神保护着它们的灵魂。树有树神,水有水神,谷也有谷神。对于稻作文化源远流长的傣族来说,谷魂祭祀就是他们日常农业生产活动中必不可少的重要部分。
在家家户户收稻谷回谷仓之前,都要举行叫谷魂仪式,让在遥远地方的谷魂听见人们呼唤它们的声音之后回到谷仓中。这是因为谷子的翅膀被“懒女人”打断了,随之谷子的魂也就飞走了,所以人们在把谷子倒入谷仓之前都要叫谷魂。除此之外,傣族每年都会进行谷魂祭祀仪式,以谷魂祭祀来祈求谷神保佑来年五谷丰登。
傣族也十分重视人与动物之间的和谐关系,认为人和动物之间是相互保护的。傣族先民们和鸟类和谐共处的传统并不仅仅体现在谷物神话中,还有很多民间故事都有记载。也有一些明令禁止伤害鸟类的规定,如:“不得杀害村寨中的鸟”、“不得射杀谷仓上的鸟”等等,这样的约束对动物保护有着非常好的作用,能够很好的处理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系,保证任何动物和谐相处。
三、可持续性的生活 怀特在文中认为导致今天存在生态危机的罪魁祸首就是人类中心主义,因为它认为人在自然界中是最强大的,可以肆意妄为,不受约束的做任何事情。看到怀特的文章,很多人会有疑问,怎样的文化可以做到可持续性的生活?
西双版纳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典范,先天的群山环抱赐予了当地居民人民良好的居住条件,使得傣族人民能够“诗意的栖居”在美丽的河谷平原。傣族先民敬畏自然,形成了一套系统的保护自然环境的传统,历代歌手、民間艺人以口头方式传承下来,有的也书面记载在佛经中,有的被整理成了风物传说。后世的人们根据这些记载来主导自己的生活,山、水、植物、动物的崇拜使得傣族人民能够很好的保护自然环境,可持续性的生活。
傣族的神灵崇拜、神灵祭祀,在很大程度上约束着他们的生活,同时也很大程度上保护了身边的自然环境不受破坏,让他们懂得敬畏自然,懂得如何与自然界相处。傣族对待自然的态度就形成了他们特有的生态文化。傣族优秀的生态文化指导着他们的行为,也能成为其他民族生态保护方面经验的借鉴。
四、结语
在当今全球化,经济一体化的推动下,西双版纳的生态环境正遭到非常严峻的挑战。曾经一片片的原始森林现在已遭受破坏,有修护生态功能的热带雨林被毁,胶林种植极易引起很多次生灾害,如:水土流失、湿度降低、气候变化等。潜在的自然灾害危及人类的生存,卡尔森的“明天的寓言”(Fable of Tomorrow,Carson,1982,21-2)中,阐述社会可悲的盲目性造成了巨大的潜在灾难,所以呼吁当下的人们采取环境保护的举措。傣族人民该何去何从,怎样才能在继续保持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发展经济,值得所有人深思。
注释:
①参见岩峰、王松、刀保尧著,1995,《傣族文学史》第129-130页,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
参考文献:
[1] White,Lynn.‘The Historical Roots of our Ecologic Crisis’[1967].In Glotfelty and Fromm(1996,3-14).
[2] 王诺.生态批评:发展与渊源[J].文艺研究,2002(3):48-55.
[3] 劳伦斯·布依尔、韦清琦.打开中美生态批评的对话窗口[J].文艺研究,2004(1):64-70.
作者简介:郭思思(1988- ),女,云南昆明,云南民族大学研究生。
关键词:生态批评;傣族;谷物神话
美国历史学家林恩·怀特在1996年发表了《生态危机的历史根源》,文中提到,现今的生态危机的“罪魁祸首”是秉承人类中心主义的基督教或西方文化。当然,现在引起生态危机的原因不仅仅只是基督教和西方文化,应该说是很多秉承人类中心主义的文化都会带来生态危机。西双版纳是一个生态保护的成功范例,是众多遭受生态危机影响中少有的净土,这与多年来傣族的生产、生活习俗有密切的关系。本文将从傣族文学作品出发,分析傣族谷物神话产生的原由、影响以及它与生态之间的密切关系。
一、潜在的自然灾害
远古时期,傣族先民们经历过漫长的以食橄榄野果为主的采集狩猎期,在氏族首领沙罗的带领下,发明了狩猎工具,并且创造了新的狩猎方法。这个阶段结束后,傣族先民们在部落联盟首领桑木底的领导下,进入了以食米为主的农耕新时代。
在沙罗时代,傣族先民基本居住在山洞里,基本的生存当然也只能依靠天然的植物,食用野菜野果,狩猎野兽。当桑木底时代到来,这些天然的食物越来越稀少,人们不可能只依赖这些天然食物来维持生存,只能尝试自己进行生产,再加上桑木底带领先民们从山洞移居到河谷平原定居,这就使得傣族先民们有了种植水稻的自然条件。
傣族是历史上相对较早进入农耕社会的民族之一,在寻找稻谷谷种的时候,經历过很多坎坷,正因为如此,傣族产生了一系列的谷物神话:《雀谷和鼠谷》
传说,天神看到人间居住的人类已经没有什么食物可以吃了,野菜野果、树叶树根都吃完了。天神很怜悯人类,于是取出谷神谷种撒到地上,谷种飞到人间,很快就长出了谷子。在人类还不知道谷子可以食用的时候,老鼠、麻雀就把谷种全吃完了。可是,谷种仍活在麻雀和老鼠的肚子里。麻雀把谷种屙在山上;老鼠把谷种屙在水沟边。谷种重新在地上生长,当人类尝谷种时觉得谷种很香,于是便开始栽种谷种。当然,谷种成熟之后成了人类和老鼠共同的食物。①
由这个基本故事延伸除出了两个分别针对麻雀和老鼠的小故事,说的是洪水泛滥时麻雀帮人类救谷种,以及老鼠看人类没食物,献谷种给人类的故事。这几个故事内容虽然不同,但想表达的意思却是相通的。
在傣族先民开始进行农耕的初期,自然灾害就是极大的问题。由于当时每个傣族村寨都被茂密的森林环绕,鸟类、鼠类增长的速度很快,数量也很多,这样就会对农作物产生巨大的威胁。同时,傣族先民对季节、气候的变化不清楚,就会对此造成很大的困惑,也会不时的遭受洪水的侵袭。对于这些不可预知的自然灾害,如:鼠灾、虫灾、水灾、旱灾等,傣族先民是无法与之抗衡的。他们的思维很简单,再加上当时生产力低下,他们面对无情的自然灾害只能惧怕。在对自然界无比畏惧,却又想战胜自然以获取更多物质所需的情况下,原始宗教就产生了。于是人们可以运用原始宗教的神灵意识来解释那些自己无法解释的现象,认为神灵让麻雀和老鼠发现谷种一定是有特殊的原因的,而且人类也是从雀屎和鼠屎里得到的谷种,所以应该感谢它们,并和它们一起分享谷种的果实。
谷物神话都由一些独立的故事组成,加上下面的故事,就形成了完整的谷物神话。之前说过,天神看到人间生活疾苦,于是撒下谷种,谷种飞到人间,可是为何现在的谷子没有翅膀,是因为下面的故事: 后来,大地上的变得人越来越多了,对谷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而有一个懒女人,从不勤劳的播种,更不会收割,但她却嫉妒那些辛勤劳作有好收成的人。于是看见谷子都去那些勤劳人的家里不去自己家便把谷子的翅膀打断了,从此谷子就不能再飞了。
从谷神撒下种子到会飞的谷种被懒女人打断翅膀,构成一个相对较完整的傣族谷物神话《谷神撒下谷种》。会飞的谷子,是人们的想象,但对于才发现谷种,尝试初期农耕的傣族先民们来说,这种想象寄托着一种对谷子的美好情感。可是,当时农耕技术贫乏的时候,根本没有抵抗和战胜自然灾害的能力,只要一有灾害发生,基本就只能颗粒无收。文本中的“懒女人”其实是被拟人化的恶劣而残酷自然灾害,体现了自然的力量强大,就算是“打断了谷子的翅膀”,人们还是无能为力。
二、人和自然的关系
人们必须思考,自身与周围事物的关系,也必须思考,是什么决定了这些行为和文化传统。对傣族而言,敬畏自然就是最好的答案。
《谷神撒下谷种》这个完整的谷物神话,其中体现的自然灾害的部分,也是形成原始宗教的重要因素之一。
傣族认为,所有的事物都有自己的灵魂,这就是“万物有灵观”,在万物有灵的基础上,那么所有的事物都有神保护着它们的灵魂。树有树神,水有水神,谷也有谷神。对于稻作文化源远流长的傣族来说,谷魂祭祀就是他们日常农业生产活动中必不可少的重要部分。
在家家户户收稻谷回谷仓之前,都要举行叫谷魂仪式,让在遥远地方的谷魂听见人们呼唤它们的声音之后回到谷仓中。这是因为谷子的翅膀被“懒女人”打断了,随之谷子的魂也就飞走了,所以人们在把谷子倒入谷仓之前都要叫谷魂。除此之外,傣族每年都会进行谷魂祭祀仪式,以谷魂祭祀来祈求谷神保佑来年五谷丰登。
傣族也十分重视人与动物之间的和谐关系,认为人和动物之间是相互保护的。傣族先民们和鸟类和谐共处的传统并不仅仅体现在谷物神话中,还有很多民间故事都有记载。也有一些明令禁止伤害鸟类的规定,如:“不得杀害村寨中的鸟”、“不得射杀谷仓上的鸟”等等,这样的约束对动物保护有着非常好的作用,能够很好的处理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系,保证任何动物和谐相处。
三、可持续性的生活 怀特在文中认为导致今天存在生态危机的罪魁祸首就是人类中心主义,因为它认为人在自然界中是最强大的,可以肆意妄为,不受约束的做任何事情。看到怀特的文章,很多人会有疑问,怎样的文化可以做到可持续性的生活?
西双版纳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典范,先天的群山环抱赐予了当地居民人民良好的居住条件,使得傣族人民能够“诗意的栖居”在美丽的河谷平原。傣族先民敬畏自然,形成了一套系统的保护自然环境的传统,历代歌手、民間艺人以口头方式传承下来,有的也书面记载在佛经中,有的被整理成了风物传说。后世的人们根据这些记载来主导自己的生活,山、水、植物、动物的崇拜使得傣族人民能够很好的保护自然环境,可持续性的生活。
傣族的神灵崇拜、神灵祭祀,在很大程度上约束着他们的生活,同时也很大程度上保护了身边的自然环境不受破坏,让他们懂得敬畏自然,懂得如何与自然界相处。傣族对待自然的态度就形成了他们特有的生态文化。傣族优秀的生态文化指导着他们的行为,也能成为其他民族生态保护方面经验的借鉴。
四、结语
在当今全球化,经济一体化的推动下,西双版纳的生态环境正遭到非常严峻的挑战。曾经一片片的原始森林现在已遭受破坏,有修护生态功能的热带雨林被毁,胶林种植极易引起很多次生灾害,如:水土流失、湿度降低、气候变化等。潜在的自然灾害危及人类的生存,卡尔森的“明天的寓言”(Fable of Tomorrow,Carson,1982,21-2)中,阐述社会可悲的盲目性造成了巨大的潜在灾难,所以呼吁当下的人们采取环境保护的举措。傣族人民该何去何从,怎样才能在继续保持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发展经济,值得所有人深思。
注释:
①参见岩峰、王松、刀保尧著,1995,《傣族文学史》第129-130页,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
参考文献:
[1] White,Lynn.‘The Historical Roots of our Ecologic Crisis’[1967].In Glotfelty and Fromm(1996,3-14).
[2] 王诺.生态批评:发展与渊源[J].文艺研究,2002(3):48-55.
[3] 劳伦斯·布依尔、韦清琦.打开中美生态批评的对话窗口[J].文艺研究,2004(1):64-70.
作者简介:郭思思(1988- ),女,云南昆明,云南民族大学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