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体验是在对事物的真切感受和深刻理解的基础上对事物产生情感并生成意义的活动。体验学习使学习过程不仅是增长知识的过程,而且已扩展到情感、生理和人格等领域,也是身心和人格健全与发展的过程。基于这一理念,结合平时的教学经验,笔者从剖析平时听课中收集的几个案例出发,谈谈自己对“从生活中体验数学”的一些看法。
一、从生活中体验数学,要围绕数学目标
片段一:《6的认识》
在学习了“6”和读写后,教师提问。
师:小朋友们,谁能发现我们身边的6。
生1:6本书。
生2:6角钱。
生3:6个小朋友。
生4:6天。……
学生积极回答,气氛热烈,举的例子特别多,最后教师在小结时表扬学生:“大家说出了很多生活中的6,数学与我们的生活密切联系,我们要好好学习数学。”
评析:片段一中,学生所举的例子虽然能初步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运用,但这些例子没能揭示数学的本质,不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特别对于培养学生的数感作用不大。《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课程内容的学习,应强调学生的数学活动,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以及应用意识与推理能力。”因此,当学生举了上面的例子后,教师应该让学生体会“多少”,如:“6本书有多厚?”、“6角钱可以买什么?”、“6天里我们做了些什么?”
二、从生活中体验数学,要符合客观事实
片段二:《分数的初步认识》
一开始教师把一个圆形纸片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这个圆的1/4。然后教师提问。
师:生活中有没有1/4,谁能举例子?
生1:把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这个正方形的1/4。
生2:把一个长方形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这个长方形的1/4。
师:同学们,看看我们身边的东西,有没有1/4?
生1:把橡皮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這块橡皮的1/4。
生2:把黑板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这块黑板的1/4。
生3:把门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这扇门的1/4。……
评析:片段二中,教师意识到“一个正方形、长方形的1/4”不太生活化,但后来的“橡皮、黑板、门的1/4”也不生活化。这样对不但不能使学生从生活中体验数学,感受数学,而且对学生的思维产生了误导。《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关注学生的经验和兴趣,通过现实生活中的生动素材引入新知,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具有丰富的现实背景,努力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生动活泼、主动求知的材料与环境。”所以,当学生出现以上情况时,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反思是否有这样的可能,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把学生的思维引向生活中符合客观事实的例子,如:“分蛋糕”、“分苹果”……
三、从生活中体验数学,要体现“解决问题”的过程
片段三:《面积和周长的对比》
教师先课件出示一幅漂亮的画,然后提问。
师:同学们,你能给这幅画镶上铝合金条和配上玻璃吗?
生:能。
师:那么请问这分别是求什么?
生:周长和面积。
师:好,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面积和周长的比较”。
然后教师出示例题:“算出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然后进行教学。……
片段四:《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估算》
师:同学们,清明节我们学校要组织去扫墓,高兴吗?
生欢呼高兴。
教师课件出示问题:
“学校组织同学们去扫墓,一共有787人,每辆车49人,大约需要多少辆车?”
师:同学们,有“大约”两字就是什么啊?
生:“估算。”
师:“那么,接下去请同学们自己试一试。
接着教师反馈,然后出示练习:914÷32,793÷41……
教师小结:同学们,这些题目是怎样估算的?
生:把被除数看成整百数,再用这个数除以除数。
师: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
生:不要忘记“≈”。
评析:片段三中,教师仅仅以生活情景引入课题,但举完例子就算了,未免太浪费了,并不能使学生体验数学。课件中出现漂亮的画,可以提问:“小明很喜欢这幅画,想给它镶上铝合金条和配上玻璃,可是不知道要用多少这些材料,你们能帮助他吗?”然后引导学生围绕这个问题展开讨论:把这幅化抽象成长方形(成为数学问题)——围绕问题进行小组探究活动(动手量出所需要的数据,计算,讨论对比)——问题解决。
片段四中,学生初步经历数学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用估算的知识解决了用车问题。但这种问题解决,还只是过多地从数理上着眼,未能真正从具体的生活需要中体验数学。生活中,我们更需要的是那种“随机应变”的能力。具体到这节课,对于所举的例子,可以不断变换背景,让学生经历有时需要估大,有时需要估小。让学生意识到,问题的解决要结合具体地情景,所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样培养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真正适应复杂多变的现实生活,才能让学生把体验到的东西运用到生活中去。
一、从生活中体验数学,要围绕数学目标
片段一:《6的认识》
在学习了“6”和读写后,教师提问。
师:小朋友们,谁能发现我们身边的6。
生1:6本书。
生2:6角钱。
生3:6个小朋友。
生4:6天。……
学生积极回答,气氛热烈,举的例子特别多,最后教师在小结时表扬学生:“大家说出了很多生活中的6,数学与我们的生活密切联系,我们要好好学习数学。”
评析:片段一中,学生所举的例子虽然能初步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运用,但这些例子没能揭示数学的本质,不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特别对于培养学生的数感作用不大。《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课程内容的学习,应强调学生的数学活动,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以及应用意识与推理能力。”因此,当学生举了上面的例子后,教师应该让学生体会“多少”,如:“6本书有多厚?”、“6角钱可以买什么?”、“6天里我们做了些什么?”
二、从生活中体验数学,要符合客观事实
片段二:《分数的初步认识》
一开始教师把一个圆形纸片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这个圆的1/4。然后教师提问。
师:生活中有没有1/4,谁能举例子?
生1:把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这个正方形的1/4。
生2:把一个长方形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这个长方形的1/4。
师:同学们,看看我们身边的东西,有没有1/4?
生1:把橡皮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這块橡皮的1/4。
生2:把黑板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这块黑板的1/4。
生3:把门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这扇门的1/4。……
评析:片段二中,教师意识到“一个正方形、长方形的1/4”不太生活化,但后来的“橡皮、黑板、门的1/4”也不生活化。这样对不但不能使学生从生活中体验数学,感受数学,而且对学生的思维产生了误导。《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关注学生的经验和兴趣,通过现实生活中的生动素材引入新知,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具有丰富的现实背景,努力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生动活泼、主动求知的材料与环境。”所以,当学生出现以上情况时,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反思是否有这样的可能,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把学生的思维引向生活中符合客观事实的例子,如:“分蛋糕”、“分苹果”……
三、从生活中体验数学,要体现“解决问题”的过程
片段三:《面积和周长的对比》
教师先课件出示一幅漂亮的画,然后提问。
师:同学们,你能给这幅画镶上铝合金条和配上玻璃吗?
生:能。
师:那么请问这分别是求什么?
生:周长和面积。
师:好,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面积和周长的比较”。
然后教师出示例题:“算出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然后进行教学。……
片段四:《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估算》
师:同学们,清明节我们学校要组织去扫墓,高兴吗?
生欢呼高兴。
教师课件出示问题:
“学校组织同学们去扫墓,一共有787人,每辆车49人,大约需要多少辆车?”
师:同学们,有“大约”两字就是什么啊?
生:“估算。”
师:“那么,接下去请同学们自己试一试。
接着教师反馈,然后出示练习:914÷32,793÷41……
教师小结:同学们,这些题目是怎样估算的?
生:把被除数看成整百数,再用这个数除以除数。
师: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
生:不要忘记“≈”。
评析:片段三中,教师仅仅以生活情景引入课题,但举完例子就算了,未免太浪费了,并不能使学生体验数学。课件中出现漂亮的画,可以提问:“小明很喜欢这幅画,想给它镶上铝合金条和配上玻璃,可是不知道要用多少这些材料,你们能帮助他吗?”然后引导学生围绕这个问题展开讨论:把这幅化抽象成长方形(成为数学问题)——围绕问题进行小组探究活动(动手量出所需要的数据,计算,讨论对比)——问题解决。
片段四中,学生初步经历数学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用估算的知识解决了用车问题。但这种问题解决,还只是过多地从数理上着眼,未能真正从具体的生活需要中体验数学。生活中,我们更需要的是那种“随机应变”的能力。具体到这节课,对于所举的例子,可以不断变换背景,让学生经历有时需要估大,有时需要估小。让学生意识到,问题的解决要结合具体地情景,所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样培养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真正适应复杂多变的现实生活,才能让学生把体验到的东西运用到生活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