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 的 研究分析产妇行剖宫产治疗同时进行子宫肌瘤剔除手术治疗的措施和效果,以有效的指导临床实践和研究。方 法 本研究开展的时间为2013-05至2014-06,组中共入选研究对象60例,均为该时期内在本院接受剖宫产治疗的患者。按照患者治疗期间接受的不同治疗方案,将60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临床期间行单纯剖宫产治疗,观察组患者30例,剖宫产治疗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情况,采用SPSS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的分析处理。结 果 经临床观察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但是在住院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和出血情况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结 论 在剖宫产同时进行子宫肌瘤切除手术治疗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关键词】剖宫产;子宫肌瘤剔除术;手术时间;出血量;排气时间
【中图分类号】R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11- 0074-02
剖宫产是妇产科临床中十分常见的治疗方式,在经济和医疗技术进步的同时该项技术日臻成熟。子宫肌瘤在生育期女性中十分常见,是良性盆腔肿瘤的一种,据相关数据资料分析,肌瘤同时合并妊娠的患者约为子宫颈肌瘤患者的0.5%-1.0%【1】。目前,临床中对能否在剖宫产手术同时进行子宫肌瘤剔除手术尚存在一定争议。本文选取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子宫肌瘤合并妊娠的患者(60例)为对象,探讨其治疗措施和效果,现将治疗和研究情况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开展的时间为2013年5月-2014年6月,组中共入选研究对象60例,均为该阶段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子宫肌瘤合并妊娠患者,患者入院后均给予严格的检查和诊断,并符合手术治疗的指征。根据患者临床期间选择的不同治疗方案,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观察组中入选研究对象30例,患者年龄在21岁至37岁之间,年龄中位数为(31.25±1.50)岁,孕周为35周至42周,平均时间为(38.15±2.10)周;对照组患者中共30例,年龄最小22岁,最大38岁,平均年龄(30.12±2.05)岁,孕周36-38周,平均(32.10±2.15)周。初步统计两组患者的信息情况,两组之间差异不明显,P>0.05,能够进行进一步对比分析。
1.2方法
所有患者临床期间均给予腰硬联合麻醉进行麻醉处理,剖宫产手术行经腹耻骨联合上横切口入路,在子宫下段进行横行切口。免出新生儿后给予缩宫素(20U)常规注射。对照组患者经常规剖宫产手术治疗后,给予生理盐水(0.9%)进行宫腔清洗,再作子宫缝合。观察组患者先经剖宫产将胎儿、胎盘娩出后,再给予子宫肌瘤剔除手术治疗。通常胎儿分娩后详细检查其宫腔情况,先切除肌瘤,再缝合子宫下段切口。如探查宫腔无异常,则先缝合子宫下段切口,然后将子宫娩出腹腔,确定肌瘤类型后,予垂体后叶素12 u+生理盐水5 ml在肌瘤周嗣及基底部注射,浆膜下肌瘤用血管钳钳夹蒂部,切断后直接1—0聚醇酸手术缝线缝扎。肌壁间肌瘤则按肌瘤生长的部位不同选择不同的切口。切开子宫的浆肌层深达肌瘤表面,钝、锐性分离肌瘤的包膜,然后完整剥出肌瘤。肌瘤残腔用1—0聚醇酸手术缝线连续缝合。如果肌瘤残腔深者分两层缝合,先用1—0聚醇酸手术缝线“8”字间断缝合,然后再连续缝合。如果多发性肌瘤,则用同法逐一剔除。检查创面,若无渗血,则将子宫送回腹腔,若针眼处渗血,予以局部按压,宫肌注射缩宫素或止血绵压迫至血止,如术中出血多,可再宫肌注射缩宫素或阴道塞米索前列醇片加强宫缩治疗。通常肌瘤瘤体在3厘米以上的行剔除手术治疗,并行10U缩宫素基底部注射,再进行瘤体剥除治疗。给药后使用微乔线(0号)进行八字缝合【2】。
1.3观察指标
详细观察患者临床阶段的各项指标变化,详细记录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时间、术后排气时间等。
1.4统计分析
研究中设计的所有数据均经SPSS15.0软件处理分析,(n,%)表示计数资料,均数±平均数(±s)表示计量资料,分别行卡方和t检验,α=0.05表示P<0.05,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两组患者临床期间的各项指标进行比较分析,观察组患者手术治疗的时间较之对照组长,且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两组患者的术中输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两组具体数据信息分析如表1。
3.讨论
子宫肌瘤是女性群体中十分常见的一种肿瘤疾病,是妇科良性肿瘤的一种,又被称之为子宫纤维瘤或纤维肌瘤。大多数子宫肌瘤患者无临床症状表现,只是在盆腔检查或者超声检查阶段会被发现,患者的症状表现和肌瘤的生长速度、部位、有无并发症和变性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与肌瘤的数目和大小的关系不大。临床症状以疼痛、白带增多、不孕、流产、子宫出血、腹部包块、贫血等症状【3】多见。
怎样在剖宫产手术中处理子宫肌瘤颇具争议,在医疗技术逐渐发展进步的同时,子宫肌瘤的检出率显著增加,且有许多学者赞成在剖宫产治疗的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治疗。本组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但是两组患者手术期间的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可见在剖宫产同时进行子宫肌瘤剔除治疗的可行性,对于减少患者的手术次数,降低患者痛苦具有重要意义【4】,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荆红珊,王璎.剖宫产术中行子宫肌瘤剔除术82例临床分析[J].河北医学,2012,18(4):455-457.
[2]杨丽晔,崔友红,张梅等.剖宫产术中行子宫肌瘤剔除术160例临床分析[J].现代肿瘤医学,2012,20(2):361-362.
[3]尚丽新,陈震宇,孙静莉,等.剖宫产术中子宫肌瘤核除术405例临床分析.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5,21(10):633—634;
[4]董英.剖宫产术同期行子宫肌瘤剔除术70例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1,08(10):46-47.
【关键词】剖宫产;子宫肌瘤剔除术;手术时间;出血量;排气时间
【中图分类号】R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11- 0074-02
剖宫产是妇产科临床中十分常见的治疗方式,在经济和医疗技术进步的同时该项技术日臻成熟。子宫肌瘤在生育期女性中十分常见,是良性盆腔肿瘤的一种,据相关数据资料分析,肌瘤同时合并妊娠的患者约为子宫颈肌瘤患者的0.5%-1.0%【1】。目前,临床中对能否在剖宫产手术同时进行子宫肌瘤剔除手术尚存在一定争议。本文选取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子宫肌瘤合并妊娠的患者(60例)为对象,探讨其治疗措施和效果,现将治疗和研究情况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开展的时间为2013年5月-2014年6月,组中共入选研究对象60例,均为该阶段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子宫肌瘤合并妊娠患者,患者入院后均给予严格的检查和诊断,并符合手术治疗的指征。根据患者临床期间选择的不同治疗方案,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观察组中入选研究对象30例,患者年龄在21岁至37岁之间,年龄中位数为(31.25±1.50)岁,孕周为35周至42周,平均时间为(38.15±2.10)周;对照组患者中共30例,年龄最小22岁,最大38岁,平均年龄(30.12±2.05)岁,孕周36-38周,平均(32.10±2.15)周。初步统计两组患者的信息情况,两组之间差异不明显,P>0.05,能够进行进一步对比分析。
1.2方法
所有患者临床期间均给予腰硬联合麻醉进行麻醉处理,剖宫产手术行经腹耻骨联合上横切口入路,在子宫下段进行横行切口。免出新生儿后给予缩宫素(20U)常规注射。对照组患者经常规剖宫产手术治疗后,给予生理盐水(0.9%)进行宫腔清洗,再作子宫缝合。观察组患者先经剖宫产将胎儿、胎盘娩出后,再给予子宫肌瘤剔除手术治疗。通常胎儿分娩后详细检查其宫腔情况,先切除肌瘤,再缝合子宫下段切口。如探查宫腔无异常,则先缝合子宫下段切口,然后将子宫娩出腹腔,确定肌瘤类型后,予垂体后叶素12 u+生理盐水5 ml在肌瘤周嗣及基底部注射,浆膜下肌瘤用血管钳钳夹蒂部,切断后直接1—0聚醇酸手术缝线缝扎。肌壁间肌瘤则按肌瘤生长的部位不同选择不同的切口。切开子宫的浆肌层深达肌瘤表面,钝、锐性分离肌瘤的包膜,然后完整剥出肌瘤。肌瘤残腔用1—0聚醇酸手术缝线连续缝合。如果肌瘤残腔深者分两层缝合,先用1—0聚醇酸手术缝线“8”字间断缝合,然后再连续缝合。如果多发性肌瘤,则用同法逐一剔除。检查创面,若无渗血,则将子宫送回腹腔,若针眼处渗血,予以局部按压,宫肌注射缩宫素或止血绵压迫至血止,如术中出血多,可再宫肌注射缩宫素或阴道塞米索前列醇片加强宫缩治疗。通常肌瘤瘤体在3厘米以上的行剔除手术治疗,并行10U缩宫素基底部注射,再进行瘤体剥除治疗。给药后使用微乔线(0号)进行八字缝合【2】。
1.3观察指标
详细观察患者临床阶段的各项指标变化,详细记录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时间、术后排气时间等。
1.4统计分析
研究中设计的所有数据均经SPSS15.0软件处理分析,(n,%)表示计数资料,均数±平均数(±s)表示计量资料,分别行卡方和t检验,α=0.05表示P<0.05,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两组患者临床期间的各项指标进行比较分析,观察组患者手术治疗的时间较之对照组长,且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两组患者的术中输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两组具体数据信息分析如表1。
3.讨论
子宫肌瘤是女性群体中十分常见的一种肿瘤疾病,是妇科良性肿瘤的一种,又被称之为子宫纤维瘤或纤维肌瘤。大多数子宫肌瘤患者无临床症状表现,只是在盆腔检查或者超声检查阶段会被发现,患者的症状表现和肌瘤的生长速度、部位、有无并发症和变性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与肌瘤的数目和大小的关系不大。临床症状以疼痛、白带增多、不孕、流产、子宫出血、腹部包块、贫血等症状【3】多见。
怎样在剖宫产手术中处理子宫肌瘤颇具争议,在医疗技术逐渐发展进步的同时,子宫肌瘤的检出率显著增加,且有许多学者赞成在剖宫产治疗的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治疗。本组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但是两组患者手术期间的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可见在剖宫产同时进行子宫肌瘤剔除治疗的可行性,对于减少患者的手术次数,降低患者痛苦具有重要意义【4】,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荆红珊,王璎.剖宫产术中行子宫肌瘤剔除术82例临床分析[J].河北医学,2012,18(4):455-457.
[2]杨丽晔,崔友红,张梅等.剖宫产术中行子宫肌瘤剔除术160例临床分析[J].现代肿瘤医学,2012,20(2):361-362.
[3]尚丽新,陈震宇,孙静莉,等.剖宫产术中子宫肌瘤核除术405例临床分析.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5,21(10):633—634;
[4]董英.剖宫产术同期行子宫肌瘤剔除术70例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1,08(10):4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