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由于一些大型建设工程开始大量采用桩基,钻孔灌注桩技术逐渐被认可、推广。而灌注桩工程是我们所说的典型的隐蔽工程,对于施工的结果往往是隐性的影响,是不可见的。本文主要是关于针对钻孔灌注桩的质量控制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
关键词:桩基;钻孔灌注;影响;质量控制
目前,我国的关于钻孔灌注桩技术的研究日趋成熟,具体体现在相关的施工检测工艺和新的规范上,以及相关设计和技术标准。但是相关问题的具体落实过程中,也是常常出现管理不严和工艺施工不当等问题的。我们都知道,科学的施工对于提高钻孔灌注桩质量控制来说意义非凡。
1 钻孔灌注桩技术现状
钻孔灌注桩是我国现代地基的基础技术,在具体的施工中使用频繁。岩土钻孔施工技术主要用于地下深部土层、岩层揭露、岩层破碎等方面,地基的基础施工中主要就是为了在破碎和揭露岩土层基础上形成钻孔,依据不同地区地质情况,使用的钻孔技术要点也各不相同。基于当前世界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大面积高层建筑趋势的需要,世界钻孔灌注桩技术开始快速发展方向如下:
第一,根据具体需要,钻孔灌注桩发展开始呈现大尺寸等特点;第二,以各大建筑工程研究机构公司为代表的,向发展解决桩成孔难题研究发展;第三,由于施工工艺操作中遇到的种种难题,泥浆排除二次污染严重等问题,开始向低公害工法桩发展;第四,由于施工情况各有不同,承载力也不相同,开始向钻孔桩方向发展;第五,为了更好的提高承载力,出现了异型桩的使用;第六,由于环保、地质、水文等外部条件和要求,单一的桩型往往无法满足现今工程的要求,钻孔灌注桩开始向成组和式桩方向发展;第七,由于建筑材料的快速发展,新型材料的快速兴起,钻孔灌注桩桩身材料也开始进入多元化时代。
2 钻孔灌注桩质量控制分析
在工程施工中,针对工程制定相应的质量控制措施。这样做主要就是为了更好的推进工程进度保证工程质量。对于控制重点对象的选择都是工程的重中之重。质量控制点的正确设定是保证工程质量顺利完成的前提条件。钻孔灌注桩的施工过程,一般都要在施工前将其质量控制点进行应有的确定,并更加质量控制点不同的情况制定相应的施工方案,施工工程要严格把关,以达到有效控制钻孔灌注桩的目的。钻孔灌注桩质量控制分析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分析:
⑴工程泥浆的制备
施工过程中泥浆制备不可或缺。在自行造浆的基础上,完成对泥浆的制备。通常应选择高塑性膨润土或者黏土。根据施工要求,进行准确配比设计。在工程泥浆制备过程中应注意以下三点:首先,护筒内部泥浆面高于地面1.0m,受水位线影响泥浆面高出水位1.5m;其次,清孔过程要不断更换泥浆,当完成水下混凝土的灌注;再次,浇注混凝土以前,孔底500mm泥浆比重通常小于1.25,含砂率小于8%,粘度小于28s;最后,应注意在易发泥浆土层应采取孔壁稳定措施。
⑵清孔工艺
清孔是在钻孔灌注桩施工过程中的必要工序。所谓的清孔,是指定期对桩孔内的杂质进行清理。桩孔钻至设计的固定标高,孔内部分泥渣会出现沉淀,部分会出呈现悬浮状态,部分会附着于孔壁之上。随着工程时间的推进,泥渣的状态会持续上升,从而降低桩基承载能力。目前,我国对清孔有准确的规定,沉渣厚度摩擦桩不大于30cm,而柱桩大于10cm。清孔的方法根据不同的钻孔方式、实际清孔要求、设备机具等情况进行设计制定,方法包括抽渣法、换浆法、吸泥法。
⑶钢筋笼设计制作
我国对于钢筋笼设计要符合我国相关规定,一般情况下,分段进行钢筋笼制作,接头采用焊接为主,主筋的净距离应大于混凝土粗骨料径的3倍,其加劲应设在主筋外皮,主筋不设计弯钩。防止弯钩外露,妨碍导管进行工作。由于钢筋笼容易变形,在起吊钢筋笼的过程中,保证吊点准确,避免倾斜保持垂直,然后慢慢对准孔位下放。
3 钻孔灌注桩的质量控制预防与处理
作为我国现代地基主要基础施工技术,钻孔灌注桩被大量的使用。由于地下深部土层、岩层揭露、岩层破碎等问题主要施工技术以岩土钻孔为主,利用这一特性,地基的基础施工中钻孔目的是在破碎和揭露岩土层一直基础上形成钻孔,依据不同地区地质情况的不同,使用的钻孔技术要点也不相同。钻孔灌注桩的质量控制易出现的问题及预防和处理方法有以下几点。
⑴桩身混凝土质量
桩身混凝土质量差是指桩身出现蜂窝、空洞、夹泥层或级配不均的现象。
原因分析:浇灌混凝土时未边灌边振捣,使桩身混凝土不密实。浇灌混凝土时或上部放钢筋笼时,孔壁塌落在混凝土中,造成桩身夹泥。混凝土配合比塌落度掌握不严,下料高度过大,混凝土产生离析,造成桩身级配和强度不均匀。
防治措施:浇灌混凝土时应边灌边振捣。浇灌混凝土时或上部放钢筋笼时,注意不要碰撞土壁,造成土体坍落。认真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和坍落度,浇灌混凝土时设置串筒下料,防止混凝土产生离析现象,使混凝土强度均匀。
⑵桩底地基承载力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桩底部分地基承载力往往出现问题。由于桩端没有得到支承层面的力,从而导致桩底地基部分承载力缺失。这种情况下多出现在地质较为复杂的工程之中。一般情况下,都可以选择岩心进行检验保证准确选取,如无法选取或者检测岩心部分,需要对临近的岩石进行检测,一般在保证钻头不卡的情况下,钻入微风化岩进行检测,最好对工程情况做综合分析,选择正确的位置,保证桩底地基承载力,有效控制钻孔灌注桩质量。
⑶钻孔灌注桩断桩
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集料级配差,混凝土和易性差而造成离析卡管;泥浆指标未达到要求、钻机基础不平稳、钻架摆幅过大、钻杆上端无导向设备、基底土质差甚至出现流沙层而导致扩孔或塌孔而引起的灌注时间过长。搅拌设备故障而无备用设备引起混凝土浇筑时间过长。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导管埋置深度偏小,则管内压力过小,导管埋深过大,管口的混凝土已凝固。防治措施,关键设备(混凝土搅拌设备、发电机、运输车辆)要有备用,材料(砂、石、水泥等)要准备充足,以保证混凝土能连续浇筑。混凝土要求和易性好,坍落度要控制在18~22cm。若灌注时间较长时,可以在混凝土中加入缓凝剂,以防止先期灌注的混凝土初凝,堵塞导管。在钢筋笼制作时,一般要采用对焊,以保证焊口平顺。当采用搭接焊时,要保证焊缝不要在钢筋笼内形成错台,以防钢筋笼卡住导管。当钢筋笼卡住导管时,可设法转动导管,使之脱离钢筋笼。下导管时,其底口距孔底的距离控制在25~40cm之间,同时要能保证首批混凝土灌注后能埋住导管至少1.0m。在随后的灌注过程中,导管的埋置深度一般控制在2.0~6.0m的范围内。当混凝土堵塞导管时,可采用拔插抖动导管,当所堵塞的导管长度较短时,也可以用型钢插入导管内来疏通导管,也可以在导管上固定附着式振捣器进行振动来疏通导管内的混凝土。
4 结束语
我们都知道,关于钻孔灌注桩的研究,科学的施工对于提高钻孔灌注桩质量控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过程管理是保证钻孔灌注桩的施工质量的关键。这主要是具体来说就是要提高现场技术人员的管理水平,增强操作人员的责任心,对施工过程加以重视,以预防为主,对灌注桩的各个环节都应精心把关。这样,钻孔灌注桩的施工技术才会日臻完美,并在各个建设领域获得更大的推广和更广泛的应用。
参考文献
[1]温雅燕.高层建筑桩基础施工技术研究[J].科技致富向导.2011(08)
[2]刘勇.钻孔灌注桩断桩成因及预防研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1(03)
[3]王宁海.谈钻孔灌注桩中坍孔和断桩[J].经济研究导刊.2011(25)
[4]耿鹏.钻孔灌注桩常见质量问题及预防措施[J].山西建筑.2011(14)
[5]窦红奇,张超.浅谈钻孔灌注桩施工要点[J].常州工学院学报.2008(S1)
[6]付劍.高层建筑桩基础施工技术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22)
关键词:桩基;钻孔灌注;影响;质量控制
目前,我国的关于钻孔灌注桩技术的研究日趋成熟,具体体现在相关的施工检测工艺和新的规范上,以及相关设计和技术标准。但是相关问题的具体落实过程中,也是常常出现管理不严和工艺施工不当等问题的。我们都知道,科学的施工对于提高钻孔灌注桩质量控制来说意义非凡。
1 钻孔灌注桩技术现状
钻孔灌注桩是我国现代地基的基础技术,在具体的施工中使用频繁。岩土钻孔施工技术主要用于地下深部土层、岩层揭露、岩层破碎等方面,地基的基础施工中主要就是为了在破碎和揭露岩土层基础上形成钻孔,依据不同地区地质情况,使用的钻孔技术要点也各不相同。基于当前世界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大面积高层建筑趋势的需要,世界钻孔灌注桩技术开始快速发展方向如下:
第一,根据具体需要,钻孔灌注桩发展开始呈现大尺寸等特点;第二,以各大建筑工程研究机构公司为代表的,向发展解决桩成孔难题研究发展;第三,由于施工工艺操作中遇到的种种难题,泥浆排除二次污染严重等问题,开始向低公害工法桩发展;第四,由于施工情况各有不同,承载力也不相同,开始向钻孔桩方向发展;第五,为了更好的提高承载力,出现了异型桩的使用;第六,由于环保、地质、水文等外部条件和要求,单一的桩型往往无法满足现今工程的要求,钻孔灌注桩开始向成组和式桩方向发展;第七,由于建筑材料的快速发展,新型材料的快速兴起,钻孔灌注桩桩身材料也开始进入多元化时代。
2 钻孔灌注桩质量控制分析
在工程施工中,针对工程制定相应的质量控制措施。这样做主要就是为了更好的推进工程进度保证工程质量。对于控制重点对象的选择都是工程的重中之重。质量控制点的正确设定是保证工程质量顺利完成的前提条件。钻孔灌注桩的施工过程,一般都要在施工前将其质量控制点进行应有的确定,并更加质量控制点不同的情况制定相应的施工方案,施工工程要严格把关,以达到有效控制钻孔灌注桩的目的。钻孔灌注桩质量控制分析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分析:
⑴工程泥浆的制备
施工过程中泥浆制备不可或缺。在自行造浆的基础上,完成对泥浆的制备。通常应选择高塑性膨润土或者黏土。根据施工要求,进行准确配比设计。在工程泥浆制备过程中应注意以下三点:首先,护筒内部泥浆面高于地面1.0m,受水位线影响泥浆面高出水位1.5m;其次,清孔过程要不断更换泥浆,当完成水下混凝土的灌注;再次,浇注混凝土以前,孔底500mm泥浆比重通常小于1.25,含砂率小于8%,粘度小于28s;最后,应注意在易发泥浆土层应采取孔壁稳定措施。
⑵清孔工艺
清孔是在钻孔灌注桩施工过程中的必要工序。所谓的清孔,是指定期对桩孔内的杂质进行清理。桩孔钻至设计的固定标高,孔内部分泥渣会出现沉淀,部分会出呈现悬浮状态,部分会附着于孔壁之上。随着工程时间的推进,泥渣的状态会持续上升,从而降低桩基承载能力。目前,我国对清孔有准确的规定,沉渣厚度摩擦桩不大于30cm,而柱桩大于10cm。清孔的方法根据不同的钻孔方式、实际清孔要求、设备机具等情况进行设计制定,方法包括抽渣法、换浆法、吸泥法。
⑶钢筋笼设计制作
我国对于钢筋笼设计要符合我国相关规定,一般情况下,分段进行钢筋笼制作,接头采用焊接为主,主筋的净距离应大于混凝土粗骨料径的3倍,其加劲应设在主筋外皮,主筋不设计弯钩。防止弯钩外露,妨碍导管进行工作。由于钢筋笼容易变形,在起吊钢筋笼的过程中,保证吊点准确,避免倾斜保持垂直,然后慢慢对准孔位下放。
3 钻孔灌注桩的质量控制预防与处理
作为我国现代地基主要基础施工技术,钻孔灌注桩被大量的使用。由于地下深部土层、岩层揭露、岩层破碎等问题主要施工技术以岩土钻孔为主,利用这一特性,地基的基础施工中钻孔目的是在破碎和揭露岩土层一直基础上形成钻孔,依据不同地区地质情况的不同,使用的钻孔技术要点也不相同。钻孔灌注桩的质量控制易出现的问题及预防和处理方法有以下几点。
⑴桩身混凝土质量
桩身混凝土质量差是指桩身出现蜂窝、空洞、夹泥层或级配不均的现象。
原因分析:浇灌混凝土时未边灌边振捣,使桩身混凝土不密实。浇灌混凝土时或上部放钢筋笼时,孔壁塌落在混凝土中,造成桩身夹泥。混凝土配合比塌落度掌握不严,下料高度过大,混凝土产生离析,造成桩身级配和强度不均匀。
防治措施:浇灌混凝土时应边灌边振捣。浇灌混凝土时或上部放钢筋笼时,注意不要碰撞土壁,造成土体坍落。认真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和坍落度,浇灌混凝土时设置串筒下料,防止混凝土产生离析现象,使混凝土强度均匀。
⑵桩底地基承载力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桩底部分地基承载力往往出现问题。由于桩端没有得到支承层面的力,从而导致桩底地基部分承载力缺失。这种情况下多出现在地质较为复杂的工程之中。一般情况下,都可以选择岩心进行检验保证准确选取,如无法选取或者检测岩心部分,需要对临近的岩石进行检测,一般在保证钻头不卡的情况下,钻入微风化岩进行检测,最好对工程情况做综合分析,选择正确的位置,保证桩底地基承载力,有效控制钻孔灌注桩质量。
⑶钻孔灌注桩断桩
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集料级配差,混凝土和易性差而造成离析卡管;泥浆指标未达到要求、钻机基础不平稳、钻架摆幅过大、钻杆上端无导向设备、基底土质差甚至出现流沙层而导致扩孔或塌孔而引起的灌注时间过长。搅拌设备故障而无备用设备引起混凝土浇筑时间过长。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导管埋置深度偏小,则管内压力过小,导管埋深过大,管口的混凝土已凝固。防治措施,关键设备(混凝土搅拌设备、发电机、运输车辆)要有备用,材料(砂、石、水泥等)要准备充足,以保证混凝土能连续浇筑。混凝土要求和易性好,坍落度要控制在18~22cm。若灌注时间较长时,可以在混凝土中加入缓凝剂,以防止先期灌注的混凝土初凝,堵塞导管。在钢筋笼制作时,一般要采用对焊,以保证焊口平顺。当采用搭接焊时,要保证焊缝不要在钢筋笼内形成错台,以防钢筋笼卡住导管。当钢筋笼卡住导管时,可设法转动导管,使之脱离钢筋笼。下导管时,其底口距孔底的距离控制在25~40cm之间,同时要能保证首批混凝土灌注后能埋住导管至少1.0m。在随后的灌注过程中,导管的埋置深度一般控制在2.0~6.0m的范围内。当混凝土堵塞导管时,可采用拔插抖动导管,当所堵塞的导管长度较短时,也可以用型钢插入导管内来疏通导管,也可以在导管上固定附着式振捣器进行振动来疏通导管内的混凝土。
4 结束语
我们都知道,关于钻孔灌注桩的研究,科学的施工对于提高钻孔灌注桩质量控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过程管理是保证钻孔灌注桩的施工质量的关键。这主要是具体来说就是要提高现场技术人员的管理水平,增强操作人员的责任心,对施工过程加以重视,以预防为主,对灌注桩的各个环节都应精心把关。这样,钻孔灌注桩的施工技术才会日臻完美,并在各个建设领域获得更大的推广和更广泛的应用。
参考文献
[1]温雅燕.高层建筑桩基础施工技术研究[J].科技致富向导.2011(08)
[2]刘勇.钻孔灌注桩断桩成因及预防研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1(03)
[3]王宁海.谈钻孔灌注桩中坍孔和断桩[J].经济研究导刊.2011(25)
[4]耿鹏.钻孔灌注桩常见质量问题及预防措施[J].山西建筑.2011(14)
[5]窦红奇,张超.浅谈钻孔灌注桩施工要点[J].常州工学院学报.2008(S1)
[6]付劍.高层建筑桩基础施工技术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