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13.6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未来的21世纪,对于基础教育来讲,紧迫的任务是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素质,首先,应当更新教育观念。长期以来,学校教育中不同程度地存在德育上的逆反、智育上的厌学、体育上的懒惰、美育上的肤浅等消极状况,反映了我们在教育思想、教育体制、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手段上的陈旧化、形式比和教条化的倾向。因此,树立大教育观,立足于为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和培养多种类型、多层次的人才,形成崭新的、宽阔的教育氛围和思路,是深化教育改革,真正使“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重要前提。
我校是一所普通职业高中,生源较差。如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努力提高学生素质,是我们多年来反复思考和探索的问题。我们认为,美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可以给学生以积极的思想影响。美好的艺术形象,可以给学生展示出社会生活的画卷,展现出美好的心灵和高尚的情操,形象深刻地揭示社会生活的本质并提供区别善恶、美丑、荣辱、正义与邪恶的标准。优秀的艺术作品,总是体现着一定的社会思想,一定的社会道德,一定的人生价值,一定的追求与理想,使学生受到感染、启迪和教育,从而提高思想境界,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如果说,德育重在晓之以理,那么,美育则重在动之以情,只有有情,才可达理,情理结合,然后导之以行,方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正是由于德育与美育这种并行不悖、相得益彰的效果,才能使学生得到和谐、完善、全面的发展。因此,可以说,对青少年进行审美教育,提高青少年对自然美、艺术美、形体美的感受和欣赏水平,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需要,更是提高中华民族素质的需要。
基于以上认识,根据我校在美术教育方面具有教学质量高,课外活动开展得好,师资力量强,教学硬件允许等优势,我们确定了以美术教育为突破口,开办示范专业,不断扩大艺术教育的覆盖面,探索以美铺德,以美益智,以美健体,以美促劳的新路,努力办出学校特色。在实施美育的过程中,我们十分重视艺术教育课的开设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我们除在专业班开设美术基础课外还安排多门艺术类的选修课,举办了多种设计比赛活动,任课教师认真分析教材,精心制定教学计划,提出具体而富有可检性的教学要求,大胆探索教法,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强化美育的德育功能。美术专业教师在教学中是这样做的:
第一,让学生通过艺术作品的欣赏,了解历史,丰富知识,陶冶情操。比如通过讲述达·芬奇的代表作品《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的构思、布局、色彩,介绍了14世纪始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运动;牋通过讲雅克路易·大卫的代表作品《马拉之死》的创作背景,向学生展现了18世纪法国大革命的风暴;通过介绍德拉克洛瓦的名作《自由引导人民》的构图特点,讲述了19世纪法国人民反对王权复辟的斗争史。这些讲解,不仅使学生重温了过去学过的世界历史的知识,加深了理解,而且感受到了艺术的魅力,受到了美的熏陶。
第二,注重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分辨美丑的能力。教师通过讲解摄影的特点、技巧和效果,让学生利用手中的相机,摄取校园内外美与丑、善与恶的镜头。学生们俨然像报社的记者,用自己的攝影作品,或歌颂、或批判,达到了重在参与、自我教育的目的。
第三,注重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在工艺美术课程中,结合装饰艺术欣赏,使学生了解各种与美术相关的设计欣赏能力,以及学习在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在拥有较高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的同时可以美化自己的生活空间,以及塑造独特的自我个性。
第四,注重民族自豪感的教育。在介绍油画艺术时,介绍油画这一艺术品种来自西方,但却是在中国这块黄土地上生根、开花,由中国画家耕耘、哺育,在中国文化艺术的滋养下开花结果的。今天的中国油画,已经不再是当年的“西洋画”,而是带有一些东方中国民族与地方的特色,如意境的追求,写意的笔法等等,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内容丰富的教学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无论是否学美术的同学都觉得学习美术可以提高欣赏美,表现美的能力。并且在生活中美学也使他们的周围发生了变化,生活品位获得提高。
学校还十分重视引导教师在课堂教学和集体活动中渗透美育,寓美于德。首先要求教师为人师表,做到语言美、行为美、仪表美,并要求教师结合学科特点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不少教师做了有益的探索。如语文教师启发学生将课文中描绘的场面、人物、景物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不仅使学生较深地理解了课文的思想内容,而且培养了学生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班主任组织学生在教师节的时候自己动手做贺卡送给教师表达感激之情。音乐老师组织集体舞比赛的学生给自己的表演做服装等等。
在以课堂教学作为主渠道对学生实施美育的同时,我们注重开展丰富多采的美育活动,开发学生的智力,陶冶学生的情操,发展学生的特长,提高学生的道德文化修养,使美育和德育结合起来,融为一体。
我校连续举办了文化艺术节,学生们或吹拉弹唱,或吟诗作画,或精心制作手工艺品,或进行书法、棋类比赛,或排演相声、小话剧……他们的艺术才华和特长得到了充分的展现。这些节目,表达了学生们爱祖国、爱人民的情怀,他们的集体主义观念、良好的组织纪律性也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在德美结合、开展活动的过程中,我们特别注意加强针对性和实效性。例如,针对青少年中一度出现的只知歌星,不知英雄的“追星热”,我们组织学生观看爱国主义教育影片。观看影片之后,组织影评讲演和征文比赛,我们还通过板报评比、辩论会、自编小报、摄影比赛等形式开展全校性的艺术活动,使学生们懂得什么是语言美、行为美、仪表美,从而规范自己的言行。在美术专业中,组织他们参观各种画展,让他们亲眼目睹祖国灿烂的绘画艺术,亲身感受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和宙美能力。为了保证美育活动的开展,我们还把艺术类课程纳入了选修课课表。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分别加入了国画、装饰画等各种选修班。 在丰富多采的美育活动中,学生们鉴赏美、体现美、创造美的能力,他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情感和道德修养水平也随之得到提高。现在,当你走进学校大门时,值周的学生会向你送去微笑和问候。你会看到楼前的花坛花团锦簇。学生车棚的自行车码放有序,楼两侧的壁报栏绚丽多彩。美术专业班学生的美术作品更会使你叹为观止。美的教育,美的熏陶,促进了班风、校风建设,也使一些后进学生有了明显的进步。有些学生平时不太守纪律,不爱学习。在学校组织的文化艺术节和文艺汇演中,教师发挥他们的特长,组织出一台精彩的表演。学校领导和教师赞扬他们,并鼓励他们把关心集体、为集体争光的表现转到纪律和学习上来,这些学生确实有了很大的进步。
综上所述,艺术教育在德育上的作用是巨大的,并且是在潜移默化中慢慢渗透的。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中学生的综合素质将不断提高,成为社会的有用的人才。
未来的21世纪,对于基础教育来讲,紧迫的任务是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素质,首先,应当更新教育观念。长期以来,学校教育中不同程度地存在德育上的逆反、智育上的厌学、体育上的懒惰、美育上的肤浅等消极状况,反映了我们在教育思想、教育体制、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手段上的陈旧化、形式比和教条化的倾向。因此,树立大教育观,立足于为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和培养多种类型、多层次的人才,形成崭新的、宽阔的教育氛围和思路,是深化教育改革,真正使“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重要前提。
我校是一所普通职业高中,生源较差。如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努力提高学生素质,是我们多年来反复思考和探索的问题。我们认为,美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可以给学生以积极的思想影响。美好的艺术形象,可以给学生展示出社会生活的画卷,展现出美好的心灵和高尚的情操,形象深刻地揭示社会生活的本质并提供区别善恶、美丑、荣辱、正义与邪恶的标准。优秀的艺术作品,总是体现着一定的社会思想,一定的社会道德,一定的人生价值,一定的追求与理想,使学生受到感染、启迪和教育,从而提高思想境界,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如果说,德育重在晓之以理,那么,美育则重在动之以情,只有有情,才可达理,情理结合,然后导之以行,方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正是由于德育与美育这种并行不悖、相得益彰的效果,才能使学生得到和谐、完善、全面的发展。因此,可以说,对青少年进行审美教育,提高青少年对自然美、艺术美、形体美的感受和欣赏水平,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需要,更是提高中华民族素质的需要。
基于以上认识,根据我校在美术教育方面具有教学质量高,课外活动开展得好,师资力量强,教学硬件允许等优势,我们确定了以美术教育为突破口,开办示范专业,不断扩大艺术教育的覆盖面,探索以美铺德,以美益智,以美健体,以美促劳的新路,努力办出学校特色。在实施美育的过程中,我们十分重视艺术教育课的开设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我们除在专业班开设美术基础课外还安排多门艺术类的选修课,举办了多种设计比赛活动,任课教师认真分析教材,精心制定教学计划,提出具体而富有可检性的教学要求,大胆探索教法,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强化美育的德育功能。美术专业教师在教学中是这样做的:
第一,让学生通过艺术作品的欣赏,了解历史,丰富知识,陶冶情操。比如通过讲述达·芬奇的代表作品《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的构思、布局、色彩,介绍了14世纪始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运动;牋通过讲雅克路易·大卫的代表作品《马拉之死》的创作背景,向学生展现了18世纪法国大革命的风暴;通过介绍德拉克洛瓦的名作《自由引导人民》的构图特点,讲述了19世纪法国人民反对王权复辟的斗争史。这些讲解,不仅使学生重温了过去学过的世界历史的知识,加深了理解,而且感受到了艺术的魅力,受到了美的熏陶。
第二,注重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分辨美丑的能力。教师通过讲解摄影的特点、技巧和效果,让学生利用手中的相机,摄取校园内外美与丑、善与恶的镜头。学生们俨然像报社的记者,用自己的攝影作品,或歌颂、或批判,达到了重在参与、自我教育的目的。
第三,注重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在工艺美术课程中,结合装饰艺术欣赏,使学生了解各种与美术相关的设计欣赏能力,以及学习在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在拥有较高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的同时可以美化自己的生活空间,以及塑造独特的自我个性。
第四,注重民族自豪感的教育。在介绍油画艺术时,介绍油画这一艺术品种来自西方,但却是在中国这块黄土地上生根、开花,由中国画家耕耘、哺育,在中国文化艺术的滋养下开花结果的。今天的中国油画,已经不再是当年的“西洋画”,而是带有一些东方中国民族与地方的特色,如意境的追求,写意的笔法等等,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内容丰富的教学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无论是否学美术的同学都觉得学习美术可以提高欣赏美,表现美的能力。并且在生活中美学也使他们的周围发生了变化,生活品位获得提高。
学校还十分重视引导教师在课堂教学和集体活动中渗透美育,寓美于德。首先要求教师为人师表,做到语言美、行为美、仪表美,并要求教师结合学科特点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不少教师做了有益的探索。如语文教师启发学生将课文中描绘的场面、人物、景物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不仅使学生较深地理解了课文的思想内容,而且培养了学生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班主任组织学生在教师节的时候自己动手做贺卡送给教师表达感激之情。音乐老师组织集体舞比赛的学生给自己的表演做服装等等。
在以课堂教学作为主渠道对学生实施美育的同时,我们注重开展丰富多采的美育活动,开发学生的智力,陶冶学生的情操,发展学生的特长,提高学生的道德文化修养,使美育和德育结合起来,融为一体。
我校连续举办了文化艺术节,学生们或吹拉弹唱,或吟诗作画,或精心制作手工艺品,或进行书法、棋类比赛,或排演相声、小话剧……他们的艺术才华和特长得到了充分的展现。这些节目,表达了学生们爱祖国、爱人民的情怀,他们的集体主义观念、良好的组织纪律性也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在德美结合、开展活动的过程中,我们特别注意加强针对性和实效性。例如,针对青少年中一度出现的只知歌星,不知英雄的“追星热”,我们组织学生观看爱国主义教育影片。观看影片之后,组织影评讲演和征文比赛,我们还通过板报评比、辩论会、自编小报、摄影比赛等形式开展全校性的艺术活动,使学生们懂得什么是语言美、行为美、仪表美,从而规范自己的言行。在美术专业中,组织他们参观各种画展,让他们亲眼目睹祖国灿烂的绘画艺术,亲身感受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和宙美能力。为了保证美育活动的开展,我们还把艺术类课程纳入了选修课课表。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分别加入了国画、装饰画等各种选修班。 在丰富多采的美育活动中,学生们鉴赏美、体现美、创造美的能力,他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情感和道德修养水平也随之得到提高。现在,当你走进学校大门时,值周的学生会向你送去微笑和问候。你会看到楼前的花坛花团锦簇。学生车棚的自行车码放有序,楼两侧的壁报栏绚丽多彩。美术专业班学生的美术作品更会使你叹为观止。美的教育,美的熏陶,促进了班风、校风建设,也使一些后进学生有了明显的进步。有些学生平时不太守纪律,不爱学习。在学校组织的文化艺术节和文艺汇演中,教师发挥他们的特长,组织出一台精彩的表演。学校领导和教师赞扬他们,并鼓励他们把关心集体、为集体争光的表现转到纪律和学习上来,这些学生确实有了很大的进步。
综上所述,艺术教育在德育上的作用是巨大的,并且是在潜移默化中慢慢渗透的。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中学生的综合素质将不断提高,成为社会的有用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