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民进党的两岸政策受到权力利益、政党竞争和大陆因素等等的复杂影响。蔡英文在1月14日“大选”中落败后请辞民进党主席,随后由高雄市长陈菊代理党魁一职至5月底新的权力核心产生。民进党在纷纷扰扰中进入盘整期,围绕权力核心及两岸政策调整的各种较量暗中集聚,改革派与保守派、务实派与激进派、中生代与“天王”世代之间的矛盾不断凸显。民进党能否利用未来两年岛内没有重大选举的“空窗期”,在两岸政策上拿出能为岛内民众接受的新论述,仍有较大不确定性。
民进党在两岸政策上的根本困境
2008年台湾第二次政党轮替、国民党重新执政后,民进党的两岸政策经历了两个主要阶段。在刚下台不久的一段时间内,为牵制马英九当局施政,民进党结合议会路线和街头路线实施“反马、反中”政策。一方面,在“立法院”极力杯葛议事,制造朝野冲突;另一方面,发动群众运动走上街头阻挠两岸商谈,其结果是民进党及其主席蔡英文分别被贴上“暴力党”和“暴力小英”的负面标签。2009年以后民进党逐步调整策略和战术,摒弃了激进、抗争的做法,改走理性、务实路线,声称要做“有执政经验的在野党”,重点在抓住马英九当局的施政疏失进行政治操作渔利。
在野监督策略的调整,加上蔡英文清新、理性、专业的“非典型民进党人”形象的加持,民进党在随后的一系列“立委”补选以及县市长、“五都”选举中取得不错的战绩,实现了止跌回升,由此对2012年“大选”充满较大期待。在选举过程中,蔡英文阵营极力避免与国民党在两岸议题上正面交锋,通过研拟“十年政纲”提出“台湾共识”,在两岸问题上抛出诸多具有迷惑性的柔性论述。同时,蔡英文主打“治理牌”,利用全球化和国际金融危机对台湾社会的深层冲击操作阶级矛盾和对立,诉诸“四中”(中南部、中小企业、中下阶层、中产阶级)议题,以凸显马英九当局执政无能。就战术而言,民进党的方向是取长补短,但因一再回避两岸关系发展的核心,使得中国大陆、美国以及岛内多数民众对蔡英文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意愿和能力存在很大的疑问。最终在选前的关键阶段,不仅岛内重量级工商界人士相继公开表态支持“九二共识”,而且美国也通过政策向岛内传递不乐见民进党上台的信号。选战最后关头形塑出的两岸政策对决,使岛内民意对蔡英文当选的疑惧明显上升,稳定了马英九的选情并最终使其连任。
陷入“观念决定物质”的狭隘路径
在马英九执政的第一个任期内,民进党在两岸政策上的结构性困境非常突出地表现出来。这一方面源自于民进党长期以来对大陆的认知过于权力化和意识形态化。在权力现实主义者看来,政治上朋友、竞争对手和敌人的关系定位会因时因地因利而变化调整,它体现的是一种弹性和务实原则。然而,民进党在处理与大陆的关系时,极易走进由“观念决定物质”的狭隘路径,有意或无意将大陆塑造成“敌人”的角色,因此频频出现政治统战论、军事威胁论和安全渗透论。正是基于这种先入为主的观念,使得民进党在解读大陆对台政策或者国民党大陆政策时,往往容易出现理解上的偏差或者是情绪性的反弹。如在“大选”期间,执拗于“九二共识”名称的存在,完全忽视其搁置争议、求同存异的精神对两岸建立良性互动的重要意义,甚至认为“九二共识”改变了“台独”现状,因而一味予以拒绝。也正是这种观念的长期积累,造成民进党“反中”、“反商”、“反交流”的刻板印象。
另一方面,民进党内在两岸政策上缺乏统一且能有效执行的政策立场。民进党在两岸政策上的基本观点事实上是分裂的。其一,务实派认为“台湾前途决议文”已取代“台独党纲”,民进党在台湾地位上坚持的是“事实独立”立场,因而重点是维持现状,不需要“再宣布独立一次”,甚至指出,根据决议文,民进党并不是“台独党”而是“公投党”,因此认为大陆对民进党要有新的观察和认识,应不设任何前提与之展开互动。其二,作为民进党内一支重要力量的“台独基本教义派”仍然以“台独党纲”为依归,并未放弃“独立建国”,从根本上认为民进党不必调整路线。即使是蔡英文统领民进党时获得派系共同支持,其路线以理性、务实为基调,但仍无法处理党内这一矛盾。民进党前中国事务部主任董立文就指出,民进党的两岸政策曾不断出现“时间上的前后不一、中央与地方执政县市的上下不一,以及各派系不同立场的左右不一”等矛盾。选后台湾《新新闻》杂志一项民调显示,49.6%的受访人认同废除“台独党纲”,但仍有33.4%并不认同。谢长廷正是看到“独派”对民进党务实转型的掣肘,才提出民进党争取中间板块、“急独”交给台联党的建议。前不久,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在与胡锦涛总书记会谈时提出“两岸同属一中”、“两岸同胞同属中华民族,都是中国人”以及“一国两区”的说法,民进党内“务实派”和“独派”的反应呈现明显的两极化分裂。由此可见,民进党想要从内部整合好一套能有效推行的两岸政策,还需要好好思量一番。
对两岸政策走向的分歧十分明显
选后民进党处于权力调整阶段和过渡状态,党内各派势力对两岸政策的检讨仍是各说各话,在新的领导中枢形成之前很难达成一致的看法。
从立场、观点来看,民进党内部对于未来两岸政策走向既有一定的共同性,又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就共同性而言,务实派和保守派均认识到中国大陆将继续保持发展崛起的势头,对台湾政治、经济、社会、民意各层面的影响会持续增强,继而认为民进党与大陆之间的沟通交流和对话无法避免,应尽早采取措施予以因应。前民进党主席蔡英文在2月份针对“大选”失利的检讨报告中提出,民进党应要在“互动中了解中国”。代理主席陈菊也表示,“欢迎党公职人员与中国大陆交流”。在这一“新思维”的促进下,民进党内熟悉两岸事务的代表性人士纷纷提出推动民进党与大陆接触交流的各种设想,包括恢复2007年裁撤的“中国事务部”,加强对中国大陆的研究和对话, 培养更多的“知中派”;展开与大陆相关的智库及涉台人士间的交流,并逐步实现制度化;等等。3月,蔡英文幕僚、民进党发言人罗致政和前中国事务部主任董立文登陆参加在云南举办的两岸关系研讨会,正是现阶段民进党内主张扩大与大陆交流思维下的结果。
然而事情的另一面是,尽管民进党内对扩大与大陆的交流对话具有一定共识,但对于如何通过调整政策构建起双方互动仍有较大分歧。大陆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原则是,民进党若不放弃“台独党纲”、承认“九二共识”,则不可能与之建立起党对党的沟通对话平台。在大陆对岛内各方面影响与日俱增的大背景下,民进党若要想重新执政,已然无法回避或跳过大陆因素的作用。正基于此,民进党内围绕是否应调整“台独党纲”形成了不同意见。
以谢长廷为代表的少数人认为,两岸政策是阻碍民进党重返执政的关键短板,民进党应进一步回归到“中华民国”的“宪政”框架之下,走务实开放的中间路线。对此,谢长廷主张以“宪法共识”取代“九二共识”、以“宪法各表”代替“一中各表”,在两岸政策上进一步向国民党趋近,以便在“大选”中凸显治理议题,实现扬长避短,而“独派”则交由“台联党”经营。一向主张大胆西进的前民进党主席许信良认为,民进党应根据蔡英文在“大选”中提出的“台湾就是中华民国、中华民国就是台湾”的论述形成新的决议文,以取代“台独党纲”。
不过,民进党内对于谢、许的大胆主张多持保留态度。一方面,“独派”顽固坚持“台独党纲”不动。吕秀莲认为,民进党不应改变基本立场,当前只需扮演在野监督角色。“立委”陈唐山称,“民进党如一再往中国靠拢,最终可能付出丧失国家主体性的代价。”“台独”意识强烈的本土社团甚至以“出走”阻挠调整两岸政策。另一方面,党内主流力量也认为该检讨的不是路线,而是政策,“台湾前途决议文”是底线。前“立委”林浊水称,民进党应继续走“稳健台独”路线。“立委”林佳龙称,台湾应在确保主体性的前提下,以对等方式扩大对中国的交流范围。曾在民进党执政时任“陆委会副主委”的童振源、曾先后担任民进党中央中国事务部主任的董立文和赖怡忠都认为,民进党不宜仓促修改党纲和接受“九二共识”。
总体上看,民进党对于两岸政策调整的必要性基本形成共识,趋势上是朝更加务实、理性且有利于争取中间选民的方向转型,目标是摘除“反中、反共、反商”的标签,减少2016年重新执政的障碍。然而,我们也要客观地看到,民进党内派系众多,不仅立场多元,而且相互掣肘,未来在两岸政策上如何走、走多远,尚难有定论。
民进党在两岸政策上的根本困境
2008年台湾第二次政党轮替、国民党重新执政后,民进党的两岸政策经历了两个主要阶段。在刚下台不久的一段时间内,为牵制马英九当局施政,民进党结合议会路线和街头路线实施“反马、反中”政策。一方面,在“立法院”极力杯葛议事,制造朝野冲突;另一方面,发动群众运动走上街头阻挠两岸商谈,其结果是民进党及其主席蔡英文分别被贴上“暴力党”和“暴力小英”的负面标签。2009年以后民进党逐步调整策略和战术,摒弃了激进、抗争的做法,改走理性、务实路线,声称要做“有执政经验的在野党”,重点在抓住马英九当局的施政疏失进行政治操作渔利。
在野监督策略的调整,加上蔡英文清新、理性、专业的“非典型民进党人”形象的加持,民进党在随后的一系列“立委”补选以及县市长、“五都”选举中取得不错的战绩,实现了止跌回升,由此对2012年“大选”充满较大期待。在选举过程中,蔡英文阵营极力避免与国民党在两岸议题上正面交锋,通过研拟“十年政纲”提出“台湾共识”,在两岸问题上抛出诸多具有迷惑性的柔性论述。同时,蔡英文主打“治理牌”,利用全球化和国际金融危机对台湾社会的深层冲击操作阶级矛盾和对立,诉诸“四中”(中南部、中小企业、中下阶层、中产阶级)议题,以凸显马英九当局执政无能。就战术而言,民进党的方向是取长补短,但因一再回避两岸关系发展的核心,使得中国大陆、美国以及岛内多数民众对蔡英文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意愿和能力存在很大的疑问。最终在选前的关键阶段,不仅岛内重量级工商界人士相继公开表态支持“九二共识”,而且美国也通过政策向岛内传递不乐见民进党上台的信号。选战最后关头形塑出的两岸政策对决,使岛内民意对蔡英文当选的疑惧明显上升,稳定了马英九的选情并最终使其连任。
陷入“观念决定物质”的狭隘路径
在马英九执政的第一个任期内,民进党在两岸政策上的结构性困境非常突出地表现出来。这一方面源自于民进党长期以来对大陆的认知过于权力化和意识形态化。在权力现实主义者看来,政治上朋友、竞争对手和敌人的关系定位会因时因地因利而变化调整,它体现的是一种弹性和务实原则。然而,民进党在处理与大陆的关系时,极易走进由“观念决定物质”的狭隘路径,有意或无意将大陆塑造成“敌人”的角色,因此频频出现政治统战论、军事威胁论和安全渗透论。正是基于这种先入为主的观念,使得民进党在解读大陆对台政策或者国民党大陆政策时,往往容易出现理解上的偏差或者是情绪性的反弹。如在“大选”期间,执拗于“九二共识”名称的存在,完全忽视其搁置争议、求同存异的精神对两岸建立良性互动的重要意义,甚至认为“九二共识”改变了“台独”现状,因而一味予以拒绝。也正是这种观念的长期积累,造成民进党“反中”、“反商”、“反交流”的刻板印象。
另一方面,民进党内在两岸政策上缺乏统一且能有效执行的政策立场。民进党在两岸政策上的基本观点事实上是分裂的。其一,务实派认为“台湾前途决议文”已取代“台独党纲”,民进党在台湾地位上坚持的是“事实独立”立场,因而重点是维持现状,不需要“再宣布独立一次”,甚至指出,根据决议文,民进党并不是“台独党”而是“公投党”,因此认为大陆对民进党要有新的观察和认识,应不设任何前提与之展开互动。其二,作为民进党内一支重要力量的“台独基本教义派”仍然以“台独党纲”为依归,并未放弃“独立建国”,从根本上认为民进党不必调整路线。即使是蔡英文统领民进党时获得派系共同支持,其路线以理性、务实为基调,但仍无法处理党内这一矛盾。民进党前中国事务部主任董立文就指出,民进党的两岸政策曾不断出现“时间上的前后不一、中央与地方执政县市的上下不一,以及各派系不同立场的左右不一”等矛盾。选后台湾《新新闻》杂志一项民调显示,49.6%的受访人认同废除“台独党纲”,但仍有33.4%并不认同。谢长廷正是看到“独派”对民进党务实转型的掣肘,才提出民进党争取中间板块、“急独”交给台联党的建议。前不久,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在与胡锦涛总书记会谈时提出“两岸同属一中”、“两岸同胞同属中华民族,都是中国人”以及“一国两区”的说法,民进党内“务实派”和“独派”的反应呈现明显的两极化分裂。由此可见,民进党想要从内部整合好一套能有效推行的两岸政策,还需要好好思量一番。
对两岸政策走向的分歧十分明显
选后民进党处于权力调整阶段和过渡状态,党内各派势力对两岸政策的检讨仍是各说各话,在新的领导中枢形成之前很难达成一致的看法。
从立场、观点来看,民进党内部对于未来两岸政策走向既有一定的共同性,又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就共同性而言,务实派和保守派均认识到中国大陆将继续保持发展崛起的势头,对台湾政治、经济、社会、民意各层面的影响会持续增强,继而认为民进党与大陆之间的沟通交流和对话无法避免,应尽早采取措施予以因应。前民进党主席蔡英文在2月份针对“大选”失利的检讨报告中提出,民进党应要在“互动中了解中国”。代理主席陈菊也表示,“欢迎党公职人员与中国大陆交流”。在这一“新思维”的促进下,民进党内熟悉两岸事务的代表性人士纷纷提出推动民进党与大陆接触交流的各种设想,包括恢复2007年裁撤的“中国事务部”,加强对中国大陆的研究和对话, 培养更多的“知中派”;展开与大陆相关的智库及涉台人士间的交流,并逐步实现制度化;等等。3月,蔡英文幕僚、民进党发言人罗致政和前中国事务部主任董立文登陆参加在云南举办的两岸关系研讨会,正是现阶段民进党内主张扩大与大陆交流思维下的结果。
然而事情的另一面是,尽管民进党内对扩大与大陆的交流对话具有一定共识,但对于如何通过调整政策构建起双方互动仍有较大分歧。大陆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原则是,民进党若不放弃“台独党纲”、承认“九二共识”,则不可能与之建立起党对党的沟通对话平台。在大陆对岛内各方面影响与日俱增的大背景下,民进党若要想重新执政,已然无法回避或跳过大陆因素的作用。正基于此,民进党内围绕是否应调整“台独党纲”形成了不同意见。
以谢长廷为代表的少数人认为,两岸政策是阻碍民进党重返执政的关键短板,民进党应进一步回归到“中华民国”的“宪政”框架之下,走务实开放的中间路线。对此,谢长廷主张以“宪法共识”取代“九二共识”、以“宪法各表”代替“一中各表”,在两岸政策上进一步向国民党趋近,以便在“大选”中凸显治理议题,实现扬长避短,而“独派”则交由“台联党”经营。一向主张大胆西进的前民进党主席许信良认为,民进党应根据蔡英文在“大选”中提出的“台湾就是中华民国、中华民国就是台湾”的论述形成新的决议文,以取代“台独党纲”。
不过,民进党内对于谢、许的大胆主张多持保留态度。一方面,“独派”顽固坚持“台独党纲”不动。吕秀莲认为,民进党不应改变基本立场,当前只需扮演在野监督角色。“立委”陈唐山称,“民进党如一再往中国靠拢,最终可能付出丧失国家主体性的代价。”“台独”意识强烈的本土社团甚至以“出走”阻挠调整两岸政策。另一方面,党内主流力量也认为该检讨的不是路线,而是政策,“台湾前途决议文”是底线。前“立委”林浊水称,民进党应继续走“稳健台独”路线。“立委”林佳龙称,台湾应在确保主体性的前提下,以对等方式扩大对中国的交流范围。曾在民进党执政时任“陆委会副主委”的童振源、曾先后担任民进党中央中国事务部主任的董立文和赖怡忠都认为,民进党不宜仓促修改党纲和接受“九二共识”。
总体上看,民进党对于两岸政策调整的必要性基本形成共识,趋势上是朝更加务实、理性且有利于争取中间选民的方向转型,目标是摘除“反中、反共、反商”的标签,减少2016年重新执政的障碍。然而,我们也要客观地看到,民进党内派系众多,不仅立场多元,而且相互掣肘,未来在两岸政策上如何走、走多远,尚难有定论。